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方案

2021-11-05 07:27:16 字數 4793 閱讀 3070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多層和高層建築的主要結構形式。框架結構施工按設計有現澆結構施工、預製裝配式吊裝施工、預製與現澆結合施工等幾種形式。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施工將柱、牆(剪力牆、電梯井)、梁、板(也可預製)等構件在現場按施工圖澆築。

現澆框架混凝土施工時,要由模板、鋼筋等多個工種相互配合進行。因此,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施工中要合理組織,加強管理,使各工種密切協作,以保證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

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接受技術交底

框架混凝土施工前,全體作業人員應接受技術人員必要的技術交底,將技術部門編制的混凝土工程珠施工方案,在作業層進行全面的理解並實施。其內容包括:

工程概況和特點:框架分層、分段施工的方案,澆築層的實物工程量材料數量。

混凝土澆築的進度計畫、工期要求、質量、安全技術措施等。

施工現場混凝土攪拌的生產工藝和平面布置,包括攪拌臺(站)的平面布置、材料堆放位置、計量方法和要求等。

運輸工具和運輸路線要相適應。如為幫浦送混凝土時,對樓面的水平運輸通道,應按澆築順序的先後,用鋼管把輸送管架至澆築區域。用雙輪車運輸時,用鋼管架好運輸通道,高度應離板麵30~50㎝。

澆築順序與操作要點,施工縫的留置與處理。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施工配合比及坍落度要求。

勞動力的計畫與組織、機具配備等。

材料、機具、工作班組的準備

檢查原材料的質量、品種與規格是否符合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求,各種原材料應滿足混凝土一次連續澆築的需要。

檢查施工用的攪拌機、振搗器、水平及垂直運輸裝置、料斗及串筒、備品及配件裝置的情況。所有機具在使用前應試轉執行。

灌注混凝土用的料斗、串筒應在澆築前安裝就位,澆築用的腳手架、橋板、通道應提前搭設好,並進行一次安全可靠性的檢查,符合要求後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澆築。

對砂、石料的稱量器具應檢查校正,保證其稱量的準確性。

安排好本工種前後臺勞動人員,配備值班電工、翻斗車司機、看護模板及木工和鋼筋工、機械修理工、水電工等配套工種作業人員。

鋼筋及水電管線的檢查

模板檢查:模板安裝的軸線位置、標高、尺寸與設計要求是否一致。模板與支撐是否牢固可靠、支架是否穩定。

模板拼縫是否嚴密,錨固螺栓和預埋件。預留孔洞位置是否準確。發現問題應時回報處理。

鋼筋的檢查:鋼筋的規格、數量、形狀、安裝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鋼筋的接頭位置。

搭接長度是否符合施工規範要求。控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砂漿墊塊或支架是否按要求鋪墊。綁紮成型後的鋼筋是否有鬆動、變形、錯位等。

檢查發現的問題應及時要求鋼筋工處理。檢查後應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現場的清理工作

模板清理:模板底木屑、綁紮絲頭等雜物清理乾淨。木模在澆築前應充分澆水潤濕,模板拼縫縫隙較大時應用水泥袋紙、木片或紙筋灰填塞,以防漏漿影響混凝土質量。

對粘附在鋼筋上的泥土、油汙及鋼筋上的水鏽應清理乾淨。

運輸路線上的障礙物應妥善處理。

2、框架結構混凝土的澆築

全現澆框架結構混凝土的澆築順序:在乙個施工段內,應盡量採用從兩端向中間推進,先澆柱、牆豎向構件,後澆梁、板等橫向構件。

柱子混凝土的澆築

柱子混凝土灌注前,柱底表面應用高壓沖洗乾淨沒有明水後,先澆築一層5~10㎝厚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又稱支石混凝土),然後再分段分層灌注混凝土。

當柱高不超過3m,混凝土可用小車由柱模頂直接倒入柱模。當柱高超過3m時,必須用一串筒掛入送料(如圖11-6所示)。

一般澆入混凝土料深40~50㎝時,即可用插入式指示器插入振搗。根部可在柱子中部開的「門子板」處插入振搗。待澆築至「門子板」口下10㎝時,把「門子板」封死,振搗器移至柱頂處,這時柱內的串筒也可以拿走,在上部邊江築邊振搗。

一般柱高小於3m的,振搗棒在柱頂也夠得到,就不設定門子板了。

澆築至梁底標高下10㎝左右,柱子第一次澆築就算完成了。如與梁板連續澆築,那麼,這時就應開始記錄間歇時間。經過2h才可接著澆築梁柱接頭處的混凝土。

如果工期許可,一般不贊成連續澆築。一是鋼筋密無法下料;二是泮由於鋼筋多容易產生離析;三是振搗不容易進行,容易發生蜂窩、麻麵或孔洞等現象。

澆搗中要注意柱模不要脹模或鼓肚;要保證柱子鋼筋的位置,即在全部完成一層框架後,到上層放線時,鋼筋應在柱子邊框線內。

牆體混凝土的澆築

牆體混凝土澆築,應遵循先邊角後中部,先外牆後內牆的順序,以保證外部牆體的垂直度。

混凝土灌注時應分層。分層厚度:人工振搗不大於35㎝;振搗器振搗不大於50㎝;輕骨料混凝土有大於30㎝.

高度在3m以內的外牆和內牆,混凝土可從牆頂向板內卸料,卸料時須在牆頂安裝料斗緩衝,以防混凝土產生離析。對於截面尺寸狹小且鋼筋密集的牆體,則應在側模上開門子洞,用斜溜槽投料,但高度不得大於2m。對於高度大於3m的任何截面的牆體,均應每隔2m開門子洞,裝斜溜槽投料。

牆體上開有門窗洞或工藝洞口時,應從兩側同時對稱投料,以防將門窗洞或工藝洞口模板擠變形。

牆體在灌注混凝土前,須先在底部鋪5~10㎝厚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柱節點混凝土澆築

框架梁、柱節點處的特點:框架的梁、柱交叉的位置,稱梁、柱節點,由於其受力的特殊性,主筋的連線接頭的加強,以及箍筋的加密造成鋼筋密集,採用一般的澆築施工方法,混凝土難以保證其密實度。

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要適應鋼筋密集的要求:按施工圖設計的要求,採用強度等級相同或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的振搗:用較小直徑的插入式制動器進行振搗,必要進可以人工振搗輔助,以保證其密實性。

為了防止混凝土初凝階段,在自重作用以及模板橫向變形等因素在高度方向的收縮,柱子澆搗至箍筋加密區後,可以停1~1.5h(不能超過2h),再澆築節點混凝土。節點混凝土必須一次性澆搗完成,不得留施工縫。

3、混凝土的振搗

對於截面厚大的混凝土牆,可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方法同柱的振搗。對一般或鋼筋密集的混凝土牆,宜採用模板外側懸持附著式振搗器振搗,其振搗深度約25㎝左右。如牆體截面尺寸較厚時,可在兩側懸掛附著式振搗器振搗。

使用插入式振搗器如遇有門窗洞及工藝洞時,應兩邊同時對稱振搗。同時不得用棒頭猛擊預留孔洞、預埋件等。

當頂板與牆體整體現澆時,樓頂板端頭部分的混凝土應單獨澆築,以保證牆體的整體性和抗震能力。

4、梁、板混凝土的澆築

確定澆築順序:一般以最遠端開始,逐漸縮短混凝土運距,避免搗實後的混凝土受到擾動。澆灌時應先低後高,即先澆搗梁,待澆搗至梁上口後,可一起澆搗梁、板,澆築過程中盡量使混凝土面保持水平狀態。

對截面高於1m的梁,可以單獨先澆搗梁至板下5~10㎝時,梁的上部混凝土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搗。

混凝土入模:應採用反鏟下料,這樣可以避免混凝土產生離析。當梁內混凝土下料有30~40㎝深時,就應進行振搗,振搗時直插、斜插、移點相結合,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

梁板混凝土澆築方向:應沿次梁方向垂直於主梁的方向澆築。澆搗一段後(乙個開間或乙個柱距),應採用平板振搗器按澆築方向,拉動機器振實面層。

平板振搗後,由操做人員隨後按樓層結構標高面,用木槓及木抹子搓抹混凝土表面,使之達到平整。

當樓層不能一次澆築完成,或遇到特殊情況時,中間停歇時間超過2h以上的,應設定施工縫或按設計要求留出後澆帶。

5、工縫的留置和處理

施工縫留置於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於施工的部位。施工縫留置的位置和處理的方法,應按技術交底的施工方法進行。框架結構的施工縫通常留在以下幾個部位:

梁:架肋形樓蓋混凝土的澆築行程大多與框架主梁垂與次梁平行,所以把施工縫留在次梁中間部位跨度的1/3範圍內(圖11-7),對受力上是有利的。主梁不宜留設施工縫。

懸臂梁應與其相連線的結構整體澆築,一般不宜留施工縫,必須留施工縫時,應取得設計單位同意,並取有效措施。

板:單向板施工縫可留設在與主筋平行的任何位置或受力主筋垂直方向的中部跨度的1/3的範圍內;雙向板施工縫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設。

柱:宜留設在梁底標高以下20~30㎜或樑、板麵標高處。

牆:宜留設在門洞口連梁跨中1/3區段內;也可留在縱橫剪力牆的交接處。

大截面梁、厚板和高度超過6m的柱,應按設計要求留設施工縫。

施工縫的處理

對於施工縫處繼續澆混凝土時,要符合已澆築的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達到1.2n/mm2;對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清除混凝土浮渣和鬆散石子、軟弱混凝土層,並灑水濕潤,無明水後再澆新混凝土;澆築前接頭處要先用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漿鋪墊;該處振搗要細緻、密實,使結合牢固。

6、後澆帶處混凝土的澆築施工

設定後澆帶的作用:

預防超長梁、板(寬)混凝土在凝結過程中的收縮應力對混凝土產生收縮裂縫。

減少結構施工初期地基不均沉降對強度還未完成增長的混凝土結構的破壞。

後澆帶的位置是由設計確定的,後澆帶處梁板的鋼筋加強應按設計要求,後澆帶的位置和寬度應嚴格按施工圖要求留設。

後澆帶混凝土的澆築時間。是在1~2月以後,或主體施工完成後。這時,混凝土的強度增長和收縮已基本完成,地基的壓縮變形也基本完成。

後澆帶處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

後澆帶處兩側應按施工縫處理。

應採用補償收縮性混凝土(如uea混凝土,uea的摻量應按設計要求),後澆帶處的混凝土應分層精心振搗密實。如在地下室施工中,底板和外側牆體的混凝土中,應按設計在後澆帶的兩側加強防水處理。

7、養護與拆模

常溫下宜採用噴水養護,養護時間在7d以上。

當混凝土強度達到1n/mm2以上時(以等條件養護試塊強度確定)方可拆模。拆模時間過早容易使牆體混凝土下墜、產生裂縫,或模板發生粘連。

8、現澆混凝土框架結構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

柱、牆「爛根」

混凝土澆築前,未在柱、牆底鋪以5~10㎝厚的去石混凝土(砂漿水泥和砂的配合比與混凝土的相同)。在向其底部卸料時,混凝土發生離析,石子集中於柱、牆底而無法振搗出漿來,造成底部「爛根」。

混凝土澆築高度超過規定要求,又未採取相應措施,這樣混凝土發生離析,柱、牆底石子集中而缺少砂漿。

振搗時間過長,使混凝土內石子下沉、水泥漿上浮。

分層澆築時一次投料過多,振搗器未伸到底部,造成漏振;因此,一次投料不可過多,振搗完畢後應採用木槌敲擊模板,從聲音判斷底部是否振實。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方案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多層和高層建築的主要結構形式。框架結構施工按設計有現澆結構施工 預製裝配式吊裝施工 預製與現澆結合施工等幾種形式。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施工將柱 牆 剪力牆 電梯井 梁 板 也可預製 等構件在現場按施工圖澆築。現澆框架混凝土施工時,要由模板 鋼筋等多個工種相互配合進行。因此,施工前要...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方案

2 支架 承重架搭設 鋼管支架由梁下立桿和樓板下立杆二種。梁下橫向桿距為1m。見承重架及梁板模板安裝圖 梁下及板下以滿堂架立杆搭設,縱向杆和橫向杆間距詳見承重架及梁板模板安裝圖尺寸。由於層高不同,梁間立桿底腳設一道縱向掃地杆 牽槓 以上設縱橫二道牽槓,二 三個垂直距。底距為1.8m左右。在主次梁下二...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方案

2 支架 承重架搭設 鋼管支架由梁下立桿和樓板下立杆二種。梁下橫向桿距為1m。見承重架及梁板模板安裝圖 梁下及板下以滿堂架立杆搭設,縱向杆和橫向杆間距詳見承重架及梁板模板安裝圖尺寸。由於層高不同,梁間立桿底腳設一道縱向掃地杆 牽槓 以上設縱橫二道牽槓,二 三個垂直距。底距為1.8m左右。在主次梁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