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前兩章知識點總結

2021-10-30 11:57:07 字數 3726 閱讀 4616

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一、宇宙

1、天體系統 —— 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就形成了天體系統。

地月系太陽系

銀河系總星系

河外星系

2、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九大行星的資料分析表

二、太陽輻射

太陽源源不斷的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輻射能量,通過核聚變反應。太陽輻射能量集中在可見光區。

黑子、耀斑、磁暴等反映太陽活動的強烈程度。

三、地球的公轉

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1)指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南北(23026/s~23026/n)作週期性的往返運動。(如下圖一)

2) 其原因是:黃赤交角(23026/)的存在。地軸空間指向不變(北極指向北極星附近)。

(北半球) 春分 3月20或21 夏至 6月21或22

秋分 9月23或24 冬至 12月21或22

四、自轉與公轉意義

1、晝夜交替週期為24小時

1、晨昏線(圈):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圈)

2、太陽高度(角):太陽光線對當地地平面的傾角。它可以表示地球上各地所處的晝夜狀態。

如: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900 即太陽位於正頭頂,為最大值

晨昏線——太陽高度00 即太陽剛好位於地平線上

晝半球——太陽高度大於00 即太陽在地平線之上

夜半球——太陽高度小於00 即太陽在地平線之下

地球不停地運動,地球上各地太陽高度在變化,晝夜也在不斷的交替。

2、地方時

一)地方時

1、 概念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統稱地方時。

2、 計算

一天分為24小時,太陽公升到最高時為12時(正午)。

經度相差150,地方時相隔1小時(每度相差4分鐘)。

偏東地點的時刻早於偏西地點(因為同緯度偏東地點比偏西地點先看到日出)

例如:某地太陽公升到最高時,北京時間為12時20分,求該地經度。

分析 —— 兩地時間相差20分,折合經度為50;該地時間晚於北京時間,即位於1200e以西;該地經度為1150e。

3、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長短反映日照時間的長短。

正午太陽高度是一天內最大的太陽高度,反映了太陽輻射的強弱。

二者結合,可定性的表達某時某地太陽輻射能量的多少。

(一) 夜長短的變化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23026/n 北半球00南半球 23026/s

北半球各地: 太陽直射點北移

春分日 晝漸長夜漸短晝漸長夜漸短

夏至日冬至日

晝漸短夜漸長晝漸短夜漸長

秋分日太陽直射點南移

晝長夜短晝短夜長

緯度越高晝越長晝夜等長緯度越高晝越短

晝最長夜最短晝最短夜最長

北極圈及其以北極晝現象北極圈及其以北極夜現象

南半球各地: 與北半球正好相反

赤道上: 全年晝夜等長(各12小時)

(二)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1、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而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春分日和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

夏至日:由23026/n向南北兩側遞減

冬至日:由23026/s向南北兩側遞減

2、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而變化(注:下表中的節氣以北半球為準)

第二章一、 大氣的熱力作用

可見,太陽輻射中能量最集中的部分是可見光區。

(一)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太陽輻射要經過地球大氣層才能到達地面,這樣大氣削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有:吸收、反射、散射。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

平流層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線

選擇性對流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吸收紅外線

對太陽輻射的可見光部分吸收得很少

大氣直接吸收的太陽輻射是很少的。大部分可見光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雲層和較大的塵埃能把太陽輻射反射回宇宙空間。雲層越厚,雲量越多,反射越強。反射作用無選擇性

例:在夏季,多雲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

3、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

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 —— 太陽輻射以這些質點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

例: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後的黃昏天空依然是明亮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是因為可見光中波長較短的藍光最易被空氣分子散射。

太陽高度越大太陽輻射經過大氣的距離越短,被大氣削弱得越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多。

太陽高度越小太陽輻射經過大氣的距離越長,被大氣削弱得越多,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越少。

這是太陽輻射由低緯向高緯遞減的原因之一。提問:其他原因呢?

(二)大氣的保溫效應

1、物體溫度越高,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越短;反之越長。

相對來講,太陽輻射為短波,而地面輻射、大氣輻射為長波輻射。

2、大氣的保溫效應: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幾乎是透明體,而對地面長波輻射是隔熱層,大氣把地面輻射放出的熱量絕大部分截留在大氣中,並通過大氣逆輻射又將熱量還給地面。大氣的這種作用稱為大氣的保溫效應。

其過程為太陽輻射地面大氣地面

3、注意理解保溫效應的二個步驟:

首先是對流層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使大氣增溫,即地面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

然後是大氣輻射大部分射向地面即大氣逆輻射,補償了地面輻射的熱量損失。

例:晚秋或寒冬,多雲的夜晚不易出現霜凍 —— 因為天空多雲時,大氣逆輻射加強,地面溫度不至於過低。

(三)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產生的影響

1、降低了氣溫的日較差: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氣溫;提高了夜間最低氣溫。

2、由於大氣的保溫效應使地球表面平均氣溫提高到150c(沒有大氣的保溫效應地球表面平均氣溫會下降到—180c ),形成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環境。

(四)舉例及答案

(1) 陰天時,天空是灰濛濛。

陰天時,只有少部分太陽輻射能透過雲層,由於散射作用使天空呈現灰濛濛的(此時的散射無選擇性)。

(2) 夏天多雲,白天氣溫不會太高;冬天多雲,夜晚氣溫不會太低。

夏天多雲,雲層把太陽輻射反射回宇宙空間。白天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因而氣溫不會太高。冬天多雲,大氣逆輻射會得到加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效應加強,地面溫度不至於過低。

夜晚氣溫也不會太低。

(3)溫室的四周往往使用透明玻璃或塑料。

溫室的四周使用透明玻璃或塑料,白天太陽輻射可進入溫室,使溫度公升高;夜晚則起著隔熱層作用,阻止了外面冷空氣的進入。

二、大氣的運動

水平運動:風

大氣運動

垂直運動:氣流上公升、氣流下沉

大氣運動的能量**:太陽輻射

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各緯度獲得的太陽輻射能不均勻,造成高低緯間的溫度差異。

一、 熱力環流

(一)概念: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二)形成過程:

(圖一圖二圖三)

小結: 受熱上公升

近地面氣流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大氣的水平運動

冷卻下沉

三維設計29頁點撥學法和對點練習1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f1 水平氣壓梯度力

f2 地轉偏向力

f 摩擦力

(f1、f2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風) (北半球) (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

(圖四圖五)

(一)基本概念

氣壓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叫氣壓梯度。

必修一前兩章複習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複習 第一 二章運動學基本概念與基本規律 知識點1 質點 1 質點是沒有形狀 大小,而具有質量的點。2 質點是乙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並不存在。3 乙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並不取決於這個物體的形狀大小或質量輕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 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

前兩章知識點小結

第一章第一節主要知識點 1.化學危險品標誌 參考書p4圖 2.幾種物質分離提純方法 過濾 一貼,二低,三靠 即濾紙緊貼漏斗內壁 濾紙邊緣低於漏斗邊緣,液面低於濾紙邊緣 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蒸發 蒸發過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區域性過熱使液體飛濺。當蒸發皿...

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必修一地理期中考試複習提綱 第一章第一節地球的宇宙環境 1.了解天體系統的級別和地球在天體系統中的位置。河外星系 總星系地球 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月球 其它行星系統 其它恆星系統 2 了解地球時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體,正確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有利條件及原因 日地距離適中 使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