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 人教版 知識總結 A4

2021-10-21 21:52:03 字數 3330 閱讀 5034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

一、天體系統

二、太陽系

三、地球——一顆特殊的行星:存在生命

◆第二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一、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陽:①成分:氫、氦;②太陽輻射: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能量;③能量**:核聚變

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①提供光、熱資源;

②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大氣、水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③提供能源(直接利用太陽能;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下來的太陽能)

二、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特點及地理意義

二、黃赤交角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1、黃赤交角: 黃道平面(地球公轉軌道面)與赤道平面(與地軸垂直)的夾角,23°26′。

→①決定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週期:1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②決定回歸線的緯度。(北回歸線23°26′n、南回歸線23°26′s)

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如圖示)

①直射2次:南、北回歸線之間;②直射1次:回歸線上;③直射0次:回歸線至極點之間

3、二分二至點的判斷:(只看左、右兩球,即圖中②、④)

(1)日心與地心連線和赤道的位置關係:①連線在赤道以北,夏至; ②連線在赤道以南,冬至。

(2)地軸傾向:①地軸北極傾向太陽,夏至; ②地軸南極傾向太陽,冬至。

三、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交替

(1)晨昏線的畫法:與南北極圈(點)相切(交),經過圓心

(2)晨昏線的判讀:自西向東越過該線,如果進入晝半球,

說明該線是晨線;反之,是昏線。

(3)晨昏線與赤道:相交且平分→赤道上永遠晝夜等長。

(4)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相切且垂直→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

2、地方時、區時、時區、時差、日界線

(1)地方時:全球任一地點,每天中太陽高度角最大時為12:00,為自然時間。

①同一緯線,東邊比西邊先看到日出,時刻越大,越靠近東方。

②同一經線,地方時相同。經度差15°,地方時差1小時,1°差4分鐘。

③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為06:00,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為18:00;直射點所在經線為12:00

④晝夜長短的計算:晝長時數=晝弧對應的經度數÷15°;夜長時數=夜弧對應的經度數÷15°。

(2)區時、時差各時區以本區**經線的地方時為區時,為人為時間。

①東、西十二區合為乙個時區,各跨7.5°; 時刻相同,日期不同。

②時差:(﹢8)-(﹣5)=﹢13 → 北京比紐約多13個小時。

(﹣5)- 0 =﹣ 5 → 紐約比倫敦少 5 個小時。

例:當北京6月1日20:00,紐約? 解:20-13=7。 → 紐約6月1日07:00。

(3)日界線。 180°為日界線(「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是地球上新一天的開始。

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①南半球(左手):向左; ②北半球(右手):向右; ③赤道:無偏轉 (掌心向上)

四、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課本p18~19)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同一緯線:日出日落時刻相同,晝夜長短相同;正午太陽高度角相同。

②冬至日,影子最長;夏至日,影子最短。

③赤道:晝夜差距最小,12-12= 0;

兩極:晝夜差距最大,24- 0=24。

2、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①距離直射點越近(即與直射點緯度間隔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②公式: h=90°-∣w ± z∣(w:某地緯度,z:直射點所在緯度;同半球減異半球加)

3、四季更替和五帶

◆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

2、內部圈層:地殼—莫霍介面—地幔—古登堡介面—地核

◎ 岩石圈: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

◎ 軟流層:上地幔上部(地下80~400km處),是岩漿源地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①大氣圈、②水圈、③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一、大氣的受熱過程

1、受熱過程:①太陽輻射→②地面吸收(增溫)→③地面輻射→④大氣吸收(增溫)→⑤大氣輻射和逆輻射

2、地球大氣根本的能量**:太陽輻射能。

3、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地面。

4、大氣輻射中向下的部分,與地面輻射方向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對地面有保溫作用)。

※ 大氣(吸收、反射、散射)對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陰天白晝氣溫較低。

二、熱力環流

1、地面冷熱不均而引起的空氣環流

(熱氣上公升,冷氣下沉)

2、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熱島效應)

陸地比熱容小,白天(夏季)陸地吸熱快,氣溫較高……夜晚(冬季)陸地散熱快,氣溫較低……

海洋比熱容大,白天(夏季)海洋吸熱慢,氣溫較低……夜晚(冬季)海洋散熱慢,氣溫較高……

三、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1、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差異(高氣壓→低氣壓)。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2、影響大氣的水平運動(風)的力與風向:

◆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

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三圈環流)

1、全球氣壓帶與風帶的形成和分布(見課本p34)

2、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

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分布、季風

1、夏季:①大陸吸熱快,氣溫較高,空氣上公升,在近地面形成低氣壓(印度低壓)。②海洋吸熱慢,氣溫較低,空氣下沉,在近洋面形成高氣壓(夏威夷高壓)。

2、冬季:①大陸散熱快,氣溫較低,空氣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氣壓(蒙古高壓)。②海洋散熱慢,氣溫較高,空氣上公升,在近洋面形成低氣壓(阿留申低壓)。

3、季風:①夏季:東南風(東亞)、西南風(南亞)

②冬季:西北風(東亞)、東北風(南亞)

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氣候的形成因素(緯度、海拔、大氣環流、海陸分布、洋流……)

(1)氣溫的(部分)決定因素: ①緯度越高,氣溫越低; ②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2)降水的(部分)決定因素:

①氣壓帶與降水:高氣壓(下沉氣流)→降水少;低氣壓(上公升氣流)→降水多。

②風帶與降水: 冷風(高緯向低緯)→降水少;熱風(低緯向高緯)→降水多。

③季風與降水: 冬季風(陸地風) →降水少;夏季風(海洋風) →降水多。

2、氣候的型別、分布、特點、成因(自然帶)

◆第三節常見天氣系統

一、冷鋒、暖鋒、準靜止鋒與天氣變化

1、 ①鋒面:冷暖氣團交介面,在空中; 鋒面附近,暖氣團中的水汽遇冷凝結,形成雲雨。

②鋒線:鋒面與地面的交界線,在地面。(平面圖中為交界點)

高中地理必修2 人教版 知識總結 A4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第一節人口的數量變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 1 自然增長率 出生率 死亡率 2 原因 生產力水平 醫療 生育觀念 生育政策 社會保障 婚姻制度 教育 宗教信仰 二 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乙個地區人口數量變化的原因 人口自然增長和人口機械增長 遷移 一 人口遷移 一...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1複習知識點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一 宇宙中的地球 1 宇宙 時間上的無始無終,空間上的無邊無際。2 天體 概念 物質存在的形式,包括星雲 行星 流星體 彗星以及一些星際物質 如氣體 塵埃 天體系統 各天體相互吸引 繞轉才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的層次 3 太陽系及其成員 八大行星的排列 水 金 地 火 木 土 天王...

高中地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環境 天體系統 天體之間因萬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結構層次 略 可見宇宙 也稱為 已知宇宙 是指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半徑約為140億光年。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 外部條件 穩定的太陽光照 大 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處於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 內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