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知識點 2023年整理

2021-03-11 18:59:51 字數 5136 閱讀 5850

注意:同一顆恆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觀測的時間,每天提前4分鐘。

(4)意義:①晝夜更替 (週期24小時,乙個太陽日)

地方時(不同經度地方時不同)

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

經度每隔 1°,地方時相差4分鐘;

經度每隔 1′,地方時相差4秒鐘;

③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南左北右)

2. 晨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1)晨線、昏線的判斷: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

(2)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00,

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為18:00 ,

夜半球的**經線為24:00/0:00;

晝半球的**經線為12:00。

(3)晨昏線與經線:

晨昏線與經線重合---春秋分;

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晨昏線與經線交角=直射點緯度。

3. 地方時的計算:

(1)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區時差(東「+」西「—」)

所求地方時=已知地方時±區時差+ 途中時間(東「+」西「—」)

(2)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

①二者同為東經,則大值在東;

②二者同為西經,則大值在西;

③二者一為東經,一為西經,二者之和小於180°時,東經在東,西經在西;

④當二者之和大於180°時,東經在西,西經在東。

(3)東西半球的劃分:

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4. 時區數=經度數/15°(若不整除,則四捨五入);

區時差=時區差(相同時區「—」,不同時區「+」)

5. 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準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或國際標準時間,

也是零時區的區時。

6. 日界線:

(1)型別:自然日界線:0時經線人為日界線:180°經線

(2)自西向東越過0時經線日期加一天;

自西向東越過180°經線日界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180°經線日期加一天。

(3)日期分割:0時經線往東至180°經線為地球上的「今天」或稱「新一天」,

0時經線往西至180°經線為地球上的「昨天」或稱「舊一天」。

若0時經線為西經度,則新一天大於一半;

若0時經線為東經度,則新一天小於一半;

若0時經線與180°經線重合,則全球處於同一日期;

若0時經線為0°,則新舊一天各佔一半。

7.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1)自然因素: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 ②地形平坦開闊;

③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緯度低,發射初速度大)

(2)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8. 地球公轉

(1)方向:自西向東

(2)週期:1個恆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

(3)軌道:近似於正圓的橢圓形軌道,太陽位於橢圓的乙個焦點上。

(4)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一近快,七遠慢)

9.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之間的夾角,23°26′。

(1)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角大寒熱大)

(2)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角小寒熱小)

(3)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

10.二分二至日圖的判斷:

(1)左傾左冬,右傾右冬,

確定冬至和夏至。

(2)確定地球公轉的方向

——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

(3)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確定春分和秋分。

(4)在圖中一併確定近日點(1月份,接近冬至日)

和遠日點(7月份,接近夏至日)。

11.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1)(2)南北回歸線之間各緯度,一年中有兩次被太陽直射的機會;

南北回歸線,一年中只有一次被太陽直射的機會;

南北回歸線以外各緯度,一年中沒有被太陽直射的機會;

(3)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週期:1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12. 晝夜長短規律: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為夏半年;

如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3.21—9.23),北半球就晝長夜短,此時北半球夏半年。

13. 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哪個半球就晝變長、夜變短。

14.晝夜長短的計算

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24小時—夜長=(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

(1)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

(2)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

15.太陽高度: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的夾角。

晝半球:太陽高度角 >0°

晨昏線:太陽高度角=0°

夜半球:太陽高度角<0°

16.正午太陽高度角:一天中太陽高度最大值出現在正午。

(1)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h =90同「-」異「+」)

其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角),α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β為所求地點的緯度。

17.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春秋分: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

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18.正午太陽高度的時間變化規律

(1)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何時達到最大或最小?

判斷: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何時離該點最近(正午太陽高度最大)

或最遠(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2)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陽輻射最強;

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陽輻射最弱;

(3)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陽輻射最強;

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陽輻射最弱;

19. 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①確定地方時。

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時,此時日影最短,當地的地方時是12時。

②確定房屋的朝向。

為了獲得更充足的太陽光照,確定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位置有關。

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位於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太陽位於北方,房屋朝北。

③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

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

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長,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陽。

④計算樓距。

為了使樓房底層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區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樓距較大。解題關鍵是計算當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並計算影長。

⑤計算熱水器安裝角度。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資源,應該合理設計太陽能熱水器的傾斜角度,使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與太陽光線垂直,提高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

熱水器安裝角度為太陽直射點與所求地點的緯度差。

20.四季的劃分

(1)3、 4、 5三個月為春季; 6、7、8三個月為夏季;

9、10、11三個月為秋季; 12、1、2三個月為冬季。

(2)夏季是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最高(太陽高度)的季節,獲得太陽輻射最多的季節;

冬季是一年內白晝最短、太陽最低(太陽高度)的季節,獲得太陽輻射最少的季節;

21.五帶的劃分

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23°26′s—23°26′n)

溫帶:回歸線到極圈之間 23°26′n—66°34′n為北溫帶;

23°26′s—66°34′s為南溫帶

寒帶:極圈到極點之間 66°34′n—90°n為北寒帶

66°34′s—90°s為南寒帶

22.緯度的劃分

低緯度: 0°—30°

中緯度:30°—60°

高緯度:60°—90°

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

1.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波

**波:當**發生時,地下岩石受到強烈衝擊,產生彈性震動,並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

2.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介面——不連續面(波速發生突然變化的面)

以兩個不連續面(莫霍介面、古登堡介面)為界,將地球的內部圈層由內到外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層。

①地殼厚度不均,陸殼厚、洋殼薄。

②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乙個軟流層,一般認為可能是岩漿的主要發源地;

③地核分核心和外核。地核的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很大。

3. 岩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全部由堅硬的岩石構成。

4.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示意圖:

4. 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水圈: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

生物圈:占有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5.四大圈層之間的相互關係圖: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1.大氣的受熱過程: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

2.太陽輻射能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

4.大氣的作用:(白加黑)

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使得白天氣溫不會太高;

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逆輻射),使得夜晚氣溫不會太低。

5.大氣熱力作用原理應用:

①多雲的白天氣溫比較低的原因?

由於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雲層阻擋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所以氣溫低。

②沙漠地區(晴天)為什麼氣溫日較差大?(陰天氣溫日較差小)

沙漠地區晴天多,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氣溫高;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氣溫低;故溫差較大。

③青藏高原為什麼是我國年太陽輻射最強的地區?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陽輻射強。

④四川盆地為什麼是我國年太陽輻射最少的地區?

四川盆地雲量多,雨霧也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所以太陽輻射弱。

6.大氣的垂直分層和各層的基本特點:

(1)依據各大氣層溫度、密度和運動狀況,將大氣層分成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2)大氣層的基本特點:

對流層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複雜多變。

平流層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公升高;②大氣平穩,以水平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高中地理 人教版 必修1複習知識點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一 宇宙中的地球 1 宇宙 時間上的無始無終,空間上的無邊無際。2 天體 概念 物質存在的形式,包括星雲 行星 流星體 彗星以及一些星際物質 如氣體 塵埃 天體系統 各天體相互吸引 繞轉才形成天體系統。天體系統的層次 3 太陽系及其成員 八大行星的排列 水 金 地 火 木 土 天王...

高中地理必修1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環境 天體系統 天體之間因萬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結構層次 略 可見宇宙 也稱為 已知宇宙 是指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半徑約為140億光年。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 外部條件 穩定的太陽光照 大 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處於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 內部條...

高中地理必修1知識點梳理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 1 地球在宇宙中 一 宇宙的物質性和運動性 1 宇宙是物質世界,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通稱為天體 根據天體的體積 質量等物理和化學性質,劃分為星雲 恆星 行星 衛星 彗星 流星體 行星際物質等型別,其中恆星和星雲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2 宇宙處於不斷的運動之中,天體之間相互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