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參觀實習報告

2021-10-05 22:29:10 字數 5005 閱讀 6540

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

參觀實習報告

指導教師

姓名班級

學號:北方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工程地質

2023年4月

這次參觀實習主要參觀了地球科學展廳、恐龍廳、地球與生命歷史廳和地球物質廳,其中地球科學展廳和恐龍廳在參觀同時還聽講了博士生講解員的詳細講解,對地球以及恐龍的相關知識有了簡單的系統了解,從中獲益匪淺。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的歷史悠久、館藏標本系統齊全。現館藏標本總量55000餘件,其中公開展出4000餘件。博物館的前身為北京地質學院陳列館,主要陳列展礦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質標本,始建於2023年。

建館初期,標本主要繼承了北京大學地質系、清華大學地質系、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地質系、唐山鐵道學院地質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的收藏歷史,則己逾百年。其藏品乃是由幾代地質學者上個世紀在各種艱苦的野外環境下採集、積累起來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建館後,大多數新增標本為本校師生在科研、教學實習等野外工作中採集的標本,以及校友、國際友人等饋贈學校的標本。

2023年起,博物館進行了改造,目前博物館在新落成的逸夫樓,位於十層、十一層和十二層共三層,包括地球科學廳、恐龍廳、地球與生命歷史廳和地球物質廳等四個大的展廳。此次改造後的新館,在擴充展廳面積、重新設計展示內容、增添了包括恐龍等珍貴古生物化石和大型精美的礦物標本等重要標本的同時,還採用了聲、光、電技術等高新科技手段,提高了布展的科技含量,烘托了展示的氣氛;在展廳中精心設計和製作典型的地質景觀模型,用直觀、形象的手段展示了深奧的地學內容。

參觀實習的安排及主要內容:

1. 地球科學展廳

①太陽系是我們現在所在的恆星系統。它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的集合體:8顆行星、至少165顆已知的衛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

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帶的天體、彗星和星際塵埃。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

②太陽系八大星系位置:依照至太陽的距離,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③地球內部結構:由內到外:地核-地幔-地殼。地殼與地幔之間由莫霍麵界開,地幔於地核之間由古登堡麵界開。

④六大板塊: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在海洋,其餘板塊均包括大陸和海洋,板塊與板塊之間的分界線是海嶺、海溝、大的褶皺山脈和大斷裂帶。

⑤全球火山分布版圖:1)西太平洋火山活動區,主要與太平洋板塊向北西西方向的俯衝活動有關。環太平洋火山鏈集中了全球大部分火山,中國東部就被這條火山鏈包圍著(2)東太平洋火山活動區,主要與太平洋東面的小板塊(胡安德富卡板塊、科科斯、納斯卡板塊)向美洲板塊的俯衝有關(3)大西洋火山活動區,與大西洋和非洲的裂開,以及地中海帶的活動有關,

⑥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屬於氣候地貌範疇。

地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主要分布在極地、中低緯的高山和高原地區。第四紀冰期,歐、亞、北美的大陸冰蓋連綿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為寬廣的地域,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跡。

2.恐龍展廳

①生命起源與進化:第乙個過程是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發生在地球形成後的十多億年之間),即由非生命物質經一系列複雜的變化,逐步變成原始生命的過程。第二個過程是生物進化過程(發生在三十億年以前原始生命產生到現在),即由原始生命繼續演化,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經過漫長的過程直到發展為現今豐富多彩的生物界,並且繼續發展變化的過程。

無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小分子物質 →有機高分子物質→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

低等→高等

水生→陸生

②恐龍分類:在給恐龍分類時,科學家們把恐龍分為兩個目:蜥臀目和鳥臀目。

2023年,著名動物學家西利先生根據恐龍「腰帶結構」的差異,對恐龍作出了這個劃分。前者有類似蜥蜴的三角形腰帶,後者有與鳥差不多的四射狀腰帶。蜥臀目的原始型別為後足行走,後來演化成四足行走的恐龍。

蜥臀目又分為兩個亞目:獸腳亞目和蜥腳形亞目。獸腳亞目又分為三個次目:

虛骨龍次目、肉食龍次目和恐爪龍次目。蜥腳形亞目又分成古腳龍(原蜥腳類)類、蜥腳龍類。

鳥臀目的腰帶為四射型結構,與鳥類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雜食性,除鳥腳亞目外,其餘都是四足行走的動物。鳥臀目共有五個亞目:鳥腳亞目、劍龍亞目、甲龍亞目、角龍亞目和腫頭龍亞目。

③化石:由於自然作用在地層中儲存下來的地史時期生物的遺體、遺跡,以及生物體分解後的有機物殘餘等統稱為化石。分為實體化石、遺跡化石、模鑄化石、化學化石、分子化石等不同的儲存型別。

④馬門溪龍化石: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因模式種發現於中國四川宜賓馬門溪而得名。此屬動物全長22公尺,體軀高將近4公尺。

它的頸特別長,相當於體長的一半,不僅構成頸的每一頸椎長,且頸椎數亦多達19個,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另外,頸肋也是所有恐龍中最長的(最長頸肋可達2.1公尺)。

與頸椎相比,背椎(12個)、薦椎(4個)及尾椎 (35個)相對較少。

⑤海百合化石:海百合化石因其外形似「百合花」而得名,是棘皮動物大家庭中的一員。化石產自貴州關嶺,距今2.

3億年,特徵清晰,儲存完整,面積達15平方公尺,為世界之最。而且整個造型如花似畫,令人嘆為觀止。

⑥人類的主要演變過程:從已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人類的演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 南方古猿階段。

已發現的南方古猿生存於440萬年前到100萬年前。根據對化石解剖特徵的研究,區別於猿類,南方古猿最為重要的特徵是能夠兩足直立行走。 (2)能人階段。

前200萬-前175萬年。能人化石是2023年起在東非的坦尚尼亞和肯亞陸續發現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190萬年前。

能人在分類上歸入人科下面的人屬能人種(homo habilis)。能人有明顯比南方古猿擴大的腦,並能以石塊為材料製造工具(石器),以後逐漸演化成直立人。 (3) 直立人階段。

直立人在分類上屬於人屬直立人種(homo erectus),簡稱直立人,俗稱猿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2023年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發現的。當時還引起了是人還是猿的爭論。

直到20世紀2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陸續發現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才確立了直立人在人類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約為170萬年前到20餘萬年前。至今為止,直立人化石在亞洲、非洲和歐洲均有發現。

(4) 智人階段。智人(homo sapiens)一般又分為早期智人(遠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現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20萬年前到10餘萬年前。

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約始於10萬年前。其解剖結構已與現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稱解剖結構上的現代人。根據目前已發現的人類化石證據,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類。

3.地球與生命歷史展廳:

①中國中元古代的主要陸塊:我國約自早中元古代隨著古陸殼的逐漸形成,於中晚元古代開始了陸洋開合的板塊運動。此次編圖表明,中晚元古代時已有代表古洋殼殘跡的蛇綠岩帶出現,同時也有較多的碰撞造山型花崗岩帶形成,故宜以此時作為古板塊劃分的開端。

而古板塊活動的主要活動時期為古生代,這一時期古中國陸塊裂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成為多島洋環境,蛇綠岩帶分布甚廣。經先後碰撞造山形成了板塊與微板塊鑲嵌的古構造結構。根據現有資料在程裕淇等(1994)對晉寧期以來中國板塊構造所作的劃分的基礎上,將拼合於四堡—加里東期的華南板塊,劃分為揚子、華夏兩個古板塊,將塔里木—華北板塊劃分為塔里木、華北兩個板塊。

這樣包括西伯利亞古板塊的一部分,計有5個古板塊。在古板塊的陸緣地帶,分布著成群出現的碎塊,有的為具有板塊特徵,但規模較小的微板塊 ,計有準噶爾—伊犁、佳木斯—松嫩、柴達木—祁連等微板塊—地塊群。這些古板塊、微板塊於三疊紀時先後拼貼,成為巨大的歐亞板塊的組成部分。

②最早的真核細胞生物:最原始的真核生物的直接祖先很可能是一種異常巨大的原核生物,體內具有由質膜內褶而成的象內質網那樣的內膜系統和原始的微纖維系統,能夠作變形運動和吞噬。以後內膜系統的一部分包圍了染色質,於是就形成了最原始的細胞核。

內膜系統的其他部分則分別發展為高爾基體、溶酶體等細胞器。按照美國學者l.馬古利斯等重新提出的「內共生說」(見細胞起源),線粒體起源於胞內共生的能進行氧化磷酸化的真細菌,而葉綠體則起源於胞內共生的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藍細菌。

4.地球物質展廳:

①爭奇鬥艷的名貴寶石——五皇一后:在絢麗的天然寶石家族中,最為婀娜多姿、光彩奪目的是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寶石和珍珠,它們被譽為珠寶玉石界的「五皇一后」。 在地大逸夫博物館的珠寶玉石展廳,以「五皇一后」為代表的名貴寶石陳列,在國內處於一流水平,它們流光溢彩,爭奇鬥艷,令**連忘返。

②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分類: 岩石是一定地質條件下,天然產出的具有一定結構、構造的礦物集合體。根據其成因可分為岩漿巖(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大類。

1. 岩漿巖

岩漿巖是岩漿在地下或地表冷凝後形成的岩石。岩漿巖佔地殼總體積的89%。岩漿巖根據岩漿的產狀可分為侵入巖和噴出巖(火山岩)。

侵入岩是岩漿在地下冷凝後形成的;在地下較淺處的侵入巖為淺成巖,如花崗斑巖;在地下較深處(一般指3km以下)的侵入巖為深成巖,如橄欖岩。岩漿巖根據其化學成分,特別是sio2含量可將岩漿巖分為四類:超基性(sio2<45%)、基性巖(sio2:

45%~53%)、中性巖(sio2:53%~66%)、酸性巖(sio2>66%)。

組成岩漿巖的主要礦物有:石英、正長石、斜長石、黑雲母、角閃石、輝石和橄欖石。

2. 沉積岩

沉積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條件下,由母岩(岩漿巖、變質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積岩)風化剝蝕的產物,經外力地質作用(搬運、沉積、淋濾等)以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積岩占地表面積的75%,佔地殼總體積的5%。

組成沉積岩的物質成分主要有:礦物、各類岩屑、化學沉澱物、生物碎屑、有機質、雜基和膠結物。

3. 變質岩

變質岩是原岩(岩漿巖、沉積岩或早期形成的變質岩),在新的特定環境中,由於高溫、高壓和化學流體作用,在固態狀態下使原岩發生物理化學變化而形成的岩石。變質岩佔地殼總體積的6%,如大理岩、蛇紋岩均為變質岩。

4. 三大類岩石之間的轉化:三大類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條件和環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環境條件又會隨著地質作用的進行不斷地發生變化。

沉積岩和岩漿巖可以通過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岩。在地表常溫、常壓條件下,岩漿巖和變質岩又可以通過母岩的風、剝蝕和一系列的沉積作用而形成沉積岩。變質岩和沉積岩當進入地下深處後,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又會發生熔融形成岩漿,經結晶作用而變成岩漿巖。

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內,三大岩類處於不斷演化過程之中。

中國地質大學電路綜合實習報告

電路綜合實習報告 姓名 學號 班級 組別 指導老師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技能要求1 一 函式發生器設計2 1 實習內容及要求2 2 設計方案2 3 除錯過程與結果10 4 測試資料記錄11 二 多功能數字鐘設計12 1 實習內容及要求12 2 設計方案13 3 除錯過程與結果21 三 自動量程轉換電...

中國地質大學C 上機實習報告

matrix mulmat const matrix mat,int scalar 矩陣的數乘 int getmatvalue const matrix mat,int row,int col 獲取行列座標為row和col位置的矩陣元素的值 int setmatvalue const matrix ...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檔案遷移辦法

1 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工作安排,目前正處於教育部對碩士生錄取的例行檢查階段,待到本月中下旬前後該項工作結束 再去北京考試院履行碩士生錄取手續即可發放碩士生錄取通知書。具體時間請關注網上通知。2 經當事人提供書面申請,可以委託他人代領。具體代領辦法及申請代領書面格式注意網上通知。3 關於轉黨 團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