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地質實習報告

2021-09-28 03:10:54 字數 5112 閱讀 9137

地質測繪實習報告

1:1000

(江寧縣湖山村陡山地區)

班級:地質工程二班

姓名: 熊聰

指導老師: 侯玉賓

河海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質工程系

二〇一一年九月

第一章緒論

一、 測區概況

湯山位於南京城東約28公里,自南京有公共汽車直通湯山鎮、湖山等地,交通方便。湯山湖山地區位於長江以南,滬寧高速公路以北,地勢位於寧鎮褶皺束的南帶,地形上有三列山組成,走向北東東。北列山海拔高度在120-169公尺,包括排山、棒錘山。

中列山山勢較高,一般標高為160-250公尺,主要包括黃龍山、團山、紗帽山、土山、陡山、狼山等山頭,主峰孔山高341.8公尺。南列山簡稱湯山,其主峰標高為292.

3公尺。三列山之間是兩個縱向谷地。

湯山地處**帶季風氣候區,冬季溫和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植被茂盛。

寧鎮地區的地層單元屬揚子地層區下揚子地層分割槽寧著呢地層小區。本區地層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發育良好,研究程度高。古生代和部分中、新生代地層,有達60年之久的研究歷史,建有許多標本剖面,為廣大地質工作者劃分和對比地層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湯山-湖山地區因其地層出露齊全清楚,被眾多高校定為重要的實習地點。

二、 實習任務

地質測繪實習是在課程理論的學習基礎上通過對基本的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與現場實踐,獲得感性認識並鞏固和深化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此次地質測繪實習的目的是使得學生掌握野外工作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

野外基本技能包括地形圖判讀、定點、gps及地質羅盤的使用、產狀測量,地質現象記錄,路線地質平面圖、路線地質剖面圖、地層示意剖面圖、地質素描圖等的繪製,地質攝影,標本採集和編錄以及地質報告的編寫等,通過實習,使學生在基本地質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訓練。

地質測繪工作的全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 準備工作階段:收集資料、野外踏勘、編寫設計書;

● 野外工作階段:收集並研究野外第一手資料。這是整個地質測繪工作中最重要的階段;

● 室內綜合整理階段:對野外資料、實驗室分析鑑定資料和有關文獻進行綜合整理、分析研究,編制各種圖件,編寫報告並提交驗收。

第二章地層

一、 地層岩性

寧鎮地區的地層單元屬揚子地層區下揚子地層分割槽寧鎮地層小區,實習穿越路線區域地層由老到新為:

(一) 志留系

高家邊組(s1g)

該組地層為暗色、灰綠色頁岩,其下部產出豐富筆石,該地層岩性軟弱,易受侵蝕,多被植被覆蓋。

墳頭組(s2+3f)

該組地層為土黃色砂岩,夾有少量土黃色薄層粉砂岩、泥岩、頁岩,厚度約為120公尺,中厚-厚層狀,據資料,其產出豐富的三葉蟲、腕足類化石,但未觀察到,與高家邊組整合接觸。

(二) 泥盆系

下中泥盆統茅山組(d1+2m)

該組地層為紫紅色見加灰黃色之砂岩,粉砂岩,粉砂質頁岩,厚約20公尺,中厚層狀,沿層面常見白雲母片。岩石源生色本為灰黃或者灰白色,沿裂縫受到氧化顏色變紅,氧化徹底者,岩石全為紫紅色,氧化不完全者,紫紅色中留有灰黃或灰白殘餘。

上泥盆統五通組(d3w)

該組地層假整合與茅山組之上,接觸面略顯受侵蝕痕跡,區域性見到細的礫石,礫石成分為茅山組砂岩,該組厚約150公尺,分為四個部分:

底部為灰白色石英礫岩,石英砂巖,厚層狀,層次清楚。石英礫岩有三層以上,礫石成分為白色石英,黑色燧石,淺色具紋理的矽質巖等,滾圓或半滾圓狀,礫徑1-3厘公尺為主,礫石可排列成單向斜層理。

下部為灰白色石英砂巖,厚層狀,夾有粉砂岩薄層。砂岩中石英含量達95%以上,矽質膠結,具縫合線構造。

…… …… ……

二、 岩石

在本次實習測區內,可以看到三大類岩石中的兩類,即沉積岩類、火山岩和岩漿巖類。沉積岩在實習區所見種模擬較齊全,由粗到細均有分布,包括角礫岩,礫岩,石英砂巖,粗砂岩,細砂岩,粉砂岩,泥質粉砂岩,頁岩,炭質頁岩,矽質頁岩,鈣質頁岩,灰岩,生物屑灰岩,泥質灰岩,白雲質灰岩,白雲岩以及矽質巖,火山碎屑岩主要見到火山角礫岩,岩漿巖類主要見到閃長玢巖。

(一) 沉積岩

1. 碎屑岩類

本次實習測區的碎屑岩類主要有高家邊組粉砂岩,墳頭組岩屑石英砂巖,茅山組石英砂巖,五通組礫岩及石英砂巖,金陵組微晶生物屑灰岩,高驪山組石英砂岩及粉砂岩,和州組白雲質微晶灰岩、泥質灰岩,黃龍組生物屑灰岩及白雲質角礫岩和巨晶灰岩,船山組生物屑灰岩、微晶生物屑灰岩,棲霞組灰岩,孤峰組頁岩,龍潭組粉砂岩、粉砂質頁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大隆組灰岩及頁岩,下青龍組和上青龍組灰岩及頁岩,黃馬青組粉砂岩、砂岩,雨花台組弱固結的砂礫層、砂層。

2. 碳酸鹽岩類

本次實習所見碳酸鹽岩類岩石主要有老虎洞組細晶白雲岩,主要礦物成分是白雲石和方解石,遇鹽酸微弱起泡,岩石風化面上見刀砍狀溶溝,這是野外鑑別白雲岩的重要特徵。

3. 矽質岩類

本次實習所見的矽質岩類主要有孤峰組矽質巖、矽質頁岩,大隆組薄層矽質巖,矽質岩類硬度較大,剛性較強,擊打容易破碎,大多數矽質岩類含有玉髓。

4. 粘土岩類

粘土巖也經常被稱為泥質巖,是沉積岩中分布最廣的一類,在本次實習中見到的粘土巖主要以頁岩為主,含有高家邊組頁岩,茅山組粉砂質頁岩,大隆組頁岩以及墳頭組,五通組泥岩。頁岩是最常見的泥質巖,具有薄層狀頁理構造,主要由高嶺石,水雲母等粘土礦物組成,硬度較小,在野外容易分辨。

(二) 岩漿巖

閃長玢巖

岩體分布採石公路第乙個拐彎處,岩石呈土黃-黃綠色,是閃長岩的淺成相侵入巖。斑狀結構,塊狀構造,組成斑晶礦物成分主要為中性斜長石、普通角閃石等暗色礦物;基質為隱晶質結構,其礦物肉眼無法鑑定。岩石己強烈風化和蝕變。

侵入於粉砂質頁岩中的岩脈與圍岩發生熱接觸變質作用,圍岩發生角巖化。

三、 第三系

在實習測區內,下第三系未見,上第三系僅見於湯山北射烏山頂。

四、 第四系

測區內第四系地層主要為近代沖積-洪基層,有礫石層、亞黏土、淤泥質亞粘土和粉砂層等。孔山北坡人工剖面出露清楚。

第三章地質構造

一、 褶皺構造

1. 陡山向斜

南翼岩層較陡,地層傾角達70-80度,區域性地層可能受到斷層影響或者岩層自身重力壓塌而直立或者倒轉;北翼岩層較緩,地層傾角25-35度,褶皺橫剖面不對稱,陡山頂為向斜核部,核部地層為棲霞組(已被開採),樞紐走向nne,軸面向南傾斜,屬於不對稱傾伏向斜。

2. 孔山背斜

孔山背斜緊靠向斜北側,與之平行分布,組成中列山之北坡,孔山主峰通過背斜軸部,褶皺軸在西端向西傾伏,軸部由五通組頂部及石炭、二疊等地層組成,在東端褶皺軸向東傾伏,軸部由五通組上地層組成,中段孔山頂褶皺軸明顯昂起,軸部由五通組底部含礫石石英砂巖組成,背斜南翼地層傾角緩,北翼較陡,傾角為80-90度,樞紐近東西走向,橫剖面不對稱,軸面向南傾斜。

二、 斷裂構造

1. 陡山南坡逆衝斷層

該斷層延伸15km,從大石碑至陳家邊,斷層面向南東傾斜,傾角65-70度,南盤仰沖,北盤俯衝,為一逆衝斷層。

證據:1) 地層缺失:陡山南側五通組砂岩與黃龍組、船山組灰岩碰頭,顯然為斷層接觸關係;

2) 斷層兩側岩石破碎:岩石為壓碎巖、斷層角礫岩等,灰岩中發育有密集剪下節理,產狀變陡;

3) 斷層帶內石炭統地層為構造透鏡體,產狀紊亂;

4) 區域性岩層赤鐵礦化現象很嚴重。

2. 陡西大溝橫斷層

該斷層延伸2-3km,斷層通過陡山西側之埡口,走向北西,斷層西側岩層不連續,且具有平移性質,方向左行,在同一標高處,斷層東側出露的是石炭、二疊系灰岩,西側為五通組地層,證明斷層具有東側下降、西側上公升性質,通過三點定面原理,斷層面向北東傾斜,傾角較陡,故該斷層為平移-正斷層。

第四章地殼運動與地質發展簡史

南京湖山地區地區作為下揚子區的一部分,位於下揚子斷裂坳陷帶東段。據區外研究資料,自前寒武紀末至奧陶紀,本區處於溫度的淺海環境,地殼活動以輕度抬公升、沉降為特點,生物豐富,形成有上千公尺厚的碳酸鹽岩沉積。

露頭地質特徵表明,湖山地區在志留紀早中期仍處於海洋環境,以淺海、濱海環境為特點,構造活動較弱;生物豐富,以三葉蟲、腕足動物、腹足動物和雙殼動物為主;持續的沉積作用形成了大於300m厚的陸源碎屑沉積,構成了高家邊組、墳頭組和茅山組。

志留紀晚期,受加里東運動的影響,地殼抬公升,海水退卻,本區成為陸地,遭受剝蝕,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泥盆紀早期及中期。自泥盆紀晚期至石炭紀初,在準平原化的條件下,區內堆積了厚近200m的陸相-海漫相碎屑沉積,初期的沉積中還混有早先茅山組以及更老地層的剝蝕物質。這些沉積物構成上泥盆統~下石炭統底部的五通群。

加里東運動構成了本區志留紀晚期和泥盆紀早中期地層的缺失,以及五通群與下伏地層志留紀茅山組之間的平行不整合。

自石炭紀早期至二疊紀中期,本區地殼沉降、海侵成為主導。其中,石炭紀早期~中二疊世初期,海平面公升降頻繁,海侵、海退交替發生;總體上處於溫暖陸棚淺海環境,間為海濱環境。在淺海環境時期,生物繁盛,以珊瑚、有孔蟲、腕足動物

海百合動物和藻類為主,形成了碳酸鹽沉積和生物礁,分別構成金陵組、和州組、老虎洞組、黃龍組、船山組和棲霞組;在海濱環境時期則形成陸源碎屑沉積,構成高驪山組;多次的海退造成五通群、金陵組、高驪山組、和州組、老虎洞組、黃龍組、船山組和棲霞組各組之間的平行不整合接觸。而二疊紀中期,本區地殼沉降、持續海侵、海水深度較大,生物以放射蟲為主,形成了矽質、泥質沉積,構成孤峰組,使得孤峰組與棲霞組為連續沉積。

中二疊世末~晚二疊世早期的海退,致使本區處於以海濱為主、間夾沼澤環境,生活有腕足動物等,堆積了百餘公尺的陸源沉積,與源自陸生的高等植物體碎屑構成龍潭組。自晚二疊世晚期,持續的海侵致使本區處於較大水深的海洋環境,生物以游泳、浮游的菊石等動物為主,發育矽質、泥質沉積而構成大隆組;至早三疊世,本區連續形成了泥質沉積、泥質與碳酸鹽互層沉積、碳酸鹽夾泥質沉積,以及碳酸鹽沉積,它們共同構成了青龍組。嗣後,持續的地殼抬公升、海退,使得本區在三疊世中晚期處於以海濱為主的環境,營潛穴生活的動物繁盛,堆積了以剝蝕物和陸源碎屑為主而構成的週衝組、黃馬青組和范家塘組。

受印支運動的影響,在北北西-南南東擠壓背景下,於三疊紀末期或稍早一些時候,本區發生褶皺斷裂並致使地殼隆起而成為陸地,造就山與谷;又經斷塊運動並伴有演講侵入活動。

自侏羅紀以來,本區以風化、剝蝕作用為主導,僅在侏羅紀早中期於少量山間窪地堆積粗粒碎屑物構成象山群。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古近紀。自新近系以來,在河流作用下區內廣泛堆積了細粒剝蝕碎屑,構成新近系的沉積岩。

印支運動及其後的長期風化、剝蝕、夷平、河流作用和沉積、堆積作用,塑造了如今所見的湖山地區的地貌狀況。

綜上所述,在志留紀~三疊紀期間,本區地殼運動以垂向公升降為特點,除了受加里東運動影響志留紀晚期~泥盆紀時期為陸地狀態外,志留紀中晚期及石炭紀~三疊紀主要以海洋環境為主,形成海相沉積地層;受印支運動影響,本區自三疊紀末以來持續為陸地環境,形成陸相沉積地層。印支運動奠定了本區現今所見的地質構造和地貌的基本布局。

嵩山地質實習報告

習報告姓名 學號 班級 指導教師 嵩山地質實習報告 第一章緒言 1.1嵩山概況 1.2實習目的 1.3實習任務和實習內容 1.4實習起止時間 組隊成員及指導老師 1.5實習路線 第二章地層 2.1新太古界 2.2古元古界 2.3中 新元古界 2.4古生界 第三章實習區岩漿巖 3.1岩漿巖 3.2沉積...

嵩山地區地質實習報告

引言實習目的 地質學是以地球為研究物件的一門自然科學,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 構造運動 發展歷史和演化規律,並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必要的地質依據。自然界的地質現象往往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產物,錯綜複雜。通過野外實習可以把抽象的地質學理論與實際的地質現象結合起來,真正理解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通過短期...

岳麓山地質認知實習報告

目錄第一章前言3 第二章地層3 8 第三章構造9 第一節斷層9 12 第二節節理12 13 第三節褶皺13 18 第四章岩漿巖19 20 第五章湘江河谷地貌與沉積特徵及地下水 20 25 第六章邊坡25 第七章結束語26 第一章前言 地質學的研究物件是地球,地球包括固體地球及其外部的大氣。固體地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