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汲新話師德以身立教樹師風

2021-08-28 22:09:29 字數 4249 閱讀 8447

劉煥蘭,曲衛玲,談博

(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養生教研室)

德者,德行也,《周禮》中言「在心為德,施之為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處處體現了崇德文化思想,尤其是重師德的觀念根深蒂固。司馬遷曾云:

「經師易遇,人師難遭」,身為教師不僅是授業的經師,更要做傳道的人師,教師的道德操守、行為舉止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向來受到嚴格的約束。

我們中醫院校是培養未來中醫專業人才的基地,學生未來將肩負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精湛的醫療技術水平和良好道德素質都是成為一名合格醫務人員的基本要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先就提出了「大醫精誠」,指出要做好一名醫生首先要有高尚的醫德,所以中醫院校教師的師德建設就更是重中之重。那麼如何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師德建設水平,以培養出具有高尚醫德的合格中醫人才呢?

1.我國古代師德觀的主要內容

我國的教育活動歷史悠久,自古以來教師就被隱喻成「桐子」、「蠟燭」、「園丁」、「孺子牛」、「鋪路石」、「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其中不乏讚美之辭,崇敬之情溢於言表,也充分說明教師職業的偉大和光榮,更折射出教師的人性之美!孟子曰:「君子有三樂:

父母俱存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可見教師職業自古以來都是備受推崇的,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為我們留下了相當豐富的師德思想。

1.1「學而不厭」的進取精神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孔子認為教師作為授業解惑的主要承擔者,首先應該具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它也是孔子最為津津樂道的品格。孔子本身就是「好古敏以求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除此之外,西漢的教育家董仲舒也特別強調「學而不厭」的重要性,他認為: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學,不成其德」(《舉賢良對策》);「強勉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

博學是教師的基礎,但不是全部。僅僅有博學是不夠的,是不能滿足學生求學探索需要的,教師還要學與思相結合。教師不僅要「博學之」,還要「慎思之」,更要「篤行之」,教師的勤思好學、勇於創新的進取精神也將對學生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開拓精神產生很大的影響。

只有不斷進取研究、博覽群書,才能為為人師表打下堅實的基礎。

1.2「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

孔子認為身為師者,既要有「學不厭」的智,又要有「教不倦」的仁,只有兩者同時具備方才為聖。教師雖不是聖人,然而教師職業卻需要教師做到誨人不倦。孟子也認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柳宗元認為「誨人不倦」是教師道德的重要內容:「若言道講古窮文辭,有來問我者,吾豈嘗嗔目閉口耶?」王夫之則強調「講習君子,必恆其教事」。

可見,古之聖賢都以「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作為自己教書育人的準則並身體力行。在誨人不倦精神的感召下,我國古代教育者在艱苦的環境中培養了大批聖賢人士和國家棟樑之才,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為創造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作出了卓越貢獻。因此教師只有認真刻苦、潛心於學問研究,學識才會廣博,智慧型才可能明達,才可能成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經師」。

同樣,也只有在道德上不斷地學習努力,才有可能實現「經師」到「人師」的昇華。

1.3「以身立教」的標桿精神

身為人師,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推崇的傳統美德。孔子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

不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孔子的道德學問全部表現在行動上,他的身教原則可見一斑。漢代揚雄更是明確指出:

「師者,人之模範也。」(《法言學行》)唐代大教育家韓愈也認為教師要「以身立教」,教師必須率先垂範,身體力行,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乙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因此為人師者從微小的事情上就應該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口耳相傳的「有言之教」通過語言、文字向學生直接灌輸著教師的理念,而以身作則的「無言之教」卻通過教師言行的表率作用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只有教師以合乎規範的道德行為給學生作出了榜樣,學生才能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教師只有靠自己的榜樣作用、道德誠信才能使學生信服,才能在學生心中樹立威信。

1.4「因材施教」的教育精神

孔子是中國最早實行因材施教的師者,他對其學生的才能、性格瞭如指掌——「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

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這種對學生個別差異的了解,使得「對症下藥」成為可能。

孔子注重對學生特點的了解,從德才兩個方面觀察學生,不單看重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且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確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進度,所謂「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善於根據教學內容的客觀順序,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一步一步地進行誘導,使學生由淺入深、由近及遠,有步驟地學習,所以顏淵稱讚孔子「循循然善誘人」。

因材施教類似於中醫學中的因人制宜,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學生,這就要求老師要經常的關心學生;第二步是分別激勵,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第三步是補偏救弊,要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為他們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發揮他們的長處並彌補不足之處。自孔子以來,中國古代教育家普遍將因材施教當成師德的具體內容,他們的精闢論述對今天為人師者仍有借鑑意義。

1.5「不恥下問」的開明精神

孔子是教育開明的提出者、踐行者,他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無常師」、「當仁,不讓於師」。荀子曾在著名的篇章《勸學》中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來鼓勵學生超越老師。韓愈對孔孟的這一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認為師生之間「**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教」與「學」相結合的過程,也就是教學相長的過程。學海是沒有盡頭的,每一次的教學過程都是對知識的再一次探索認識,教與學其實的分不開的。沒有絕對的老師與學生,不過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罷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教師並不是完美的代名詞,因此不要放不下面子,要虛心求教,要與學生一起進步。

2.加強師德建設的途徑

在這個物欲橫流、利益至上的現實社會中,作為一向遺世孤立、蕭然物外的校園最終也難逃被侵染、被褻瀆命運:道德失範、徇私舞弊、剽竊造假、商海弄潮、誤人子弟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卻赫然若揭地成為某些教師的代名詞。教師的尊嚴慘遭荼毒,於是,「師道之不傳已久矣!

」面對這樣乙個讓人痛心疾首的現實,只有勇敢地承認、反省並接受良心的譴責、努力改進自我素質,才能還乙個清清世界,才能為教師正名!

2.1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從字面意思來解釋,師,即教師或以某人為師;表,指表率、標準。為人師表,在很多方面便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一言一行都要嚴格自我要求,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乙個良好的學習標準。為人師表,就意味著你要為自己的學生負責任,所以即使在生活的細節方面,教師都應該以身作則,嚴格律己,這樣當你在教育學生時才能有底氣,有依據。

加強教師職業資格修養,重視教師的自我教育,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外因總是以內因為基礎,他律必須以自律為前提。良好師德的形成只有由他律轉化為自律,使師德內化為本色與角色的統一,才能從根本上起作用教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應該滲透於教師的日常行為之中,成為一種自覺自願的行為。

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活動和良好的**導向,引導廣大教師自重、自慎、自省、自律,促進他們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

2.2一視同仁,傾注愛心

幾千年前孔子就極力倡導「有教無類」,主張無論其貴賤、貧富、長幼、華夷、智愚,均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孟子繼承孔子的主張設學收徒,他主張「往者不追,來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孔孟這種平等相待、一視同仁、開明辦學的教育觀念豐富了我國古代師德觀,成就了我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形象。

學生是教育的物件也是教育的主體,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是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也是中國古代師德觀的重要內容。只有對學生傾注愛心,才能以真誠換取真誠,只有傾注愛心,才能更好的了解學生,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師生之間可以成為亦師亦友的和諧關係,而非冷漠的教與學的師生關係。

2.3愛崗敬業,不斷學習

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之一,它是社會主義社會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是判斷人們職業行為優劣的具體標準,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反映。因此,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應該全心的為它付出,這是乙個令人尊敬的職業,也是乙個神聖的職業,它值得我們為之付出滿腔熱血。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強調「學而不厭」,教師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他更應該加強學習,掌握精湛的師藝本領,具有過硬的知識基底和教學技能,才基本具備參與未來的知識經濟時代、資訊時代教書育人工作的首要條件,才能在耕耘中拓寬視野,奮力拼搏,在執教中提煉師藝,昇華師技。

總之,我國古代的師德觀博大精深、包羅永珍,我們只有將師德觀的精髓不斷地發揚光大並賦予新的內涵,使其能夠適應新的要求、解決新的問題,才是我們對古代傳統文化最好的繼承,才能真正成為人師。

身為醫學院的老師,我們的學生將來是要服務於社會大眾,服務於生活在痛苦中的患者。因此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要教會學生他們精湛的醫術,更要培養他們嚴謹、踏實的學術之風;要培養他們嚴於律己、真誠待人的生活態度;要培養他們的仁愛之心。我們只有重師德,樹師風才能無愧於人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