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某電廠絮凝沉澱池出水水質控制的幾點建議 王亭福

2021-08-07 13:52:14 字數 2515 閱讀 3991

某電廠絮凝沉澱池採用pac+pam聯合處理方式,並通過持續投加次氯酸鈉,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長,控制產水cod。化水車間針對日常執行中出現的pac加藥量持續偏高,出水濁度間斷性上公升,不規律性「泛池」等情況做了一些調整試驗,效果較好。以下是對調整方法及效果進行的分析。

一、藥劑特性及投加量影響

1、pam:聚丙烯醯胺

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人工合成有機高分子混凝劑,其聚合度可達到20000到90000,它的混凝效果在於對膠體表面具有強烈的吸附作用,在膠粒之間形成橋聯。但它有一定的毒性,主要在於單體丙烯醯胺,故產品中的單體殘留量應該有嚴格的控制,一般不得超過0.2%。

對於具體的投加量,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而定。pam分為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型。陰離子、陽離子的pam分別適用於帶正、負電荷的汙水或汙泥。

生化法產生的活性汙泥帶有負電荷,應該使用陽離子型的pam。陰離子型的pam用於處理帶有正電荷的汙水或汙泥時效果較好,如鋼鐵廠、電鍍廠、冶金、洗煤及除塵等汙水。非離子型的對於帶正、負電荷的汙水或汙泥都有較好的效果,但是**很貴,使處理成本增高。

2、pac:聚合氯化鋁(簡稱聚鋁)

該產品與其它混凝劑相比,具有以下優點:a、應用範圍廣,適應水性廣泛。b、易快速形成大的礬花,沉澱效能好。

c、適宜的ph值範圍較寬(5-9間),且處理後水的ph值和鹼度下降小。d、水溫低時,仍可保持穩定的沉澱效果。e、鹼化度比其它鋁鹽、鐵鹽高,對裝置侵蝕作用小。

3、pac投加量的影響

a、投加量適當時:顆粒清晰,水與顆粒界限清楚,並有分離傾向,絮凝區後部泥水分離清晰而透明,進入沉澱區後,即開始分離,凝聚良好。對於濁度較高的原水,礬花一般密集、細小而結實;對於濁度較低的原水,礬花一般類如小雪花片,顆粒輕而不實,在絮凝區中、後部才能看到。

b、投藥量過大時:絮凝區後部就出現泥水分離,礬花密度降低,或在沉澱區進口處雖然產生泥水分離,但在出口處易有大量礬花帶出。c、投藥量過小時:

絮凝區雖然也能看到細小礬花,但在絮凝區後部和沉澱區進口處沒有泥水離現象,水量呈渾濁模糊狀。

二、採取的調整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1、切換定排**水回水口

該電廠定排水**水一路**至清水池,另一路**至沉澱池進水區。由於定排**水溫度較高,且**是間斷進行的。定排水**時,沉澱池進水區水溫度隨之公升高。

當此部分溫度較高的水進入沉澱區後,在溫度的作用下發生熱對流,將部分絮凝物帶到出水區,使沉澱池發生「泛池」現象,出水濁度公升高。

定排**水水質較好,己直接回至清水池使用,降低了絮凝沉澱池的負荷,消除了長期存在的「泛池」現象。

2、更改pam的加藥點

pam作為助凝劑加入絮凝沉澱池,是通過吸附汙水中的懸浮固體粒子,在粒子間架橋,或通過電性中和使粒子凝聚形成大的絮凝物,從而可以快速澄清溶液,使固液分離。欲使pam充分發揮其架橋作用,必須創造能使其分子中醯胺基與水中懸浮粒子接觸的良好條件。如果將pam投加在絮凝沉澱池入口,在渦流攪拌作用下,強度無法使pam與水充分混合,pam在水中分散不均,使架橋作用效果下降。

為此,進行了加藥點調整試驗,將pam的投加地點改在進水管道混合器之前,使pam在進入沉澱池前與進水混合均勻,充分分散。通過實驗發現,在進水管道混合器之前投加,助凝效果較在沉澱池入口入投加更為明顯。

3、調整配藥方式,保持加藥量平穩

該電廠的絮凝劑加藥系統未設計溶解箱,而是計量箱兼作溶解箱。絮凝劑配藥時通行的做法是,先行在兩個計量箱中注水至高液位,然後加入聚鋁溶解,一次性配完兩箱藥液,中間加藥連續。受注水條件的限制,注水期間會造成加藥濃度降低,影響出水水質。

為此,改用隔離單個計量箱進行配藥方法,可以保證加藥濃度恆定,避免出水水質波動。此種做法給配藥操作人員帶來一定的不便,且工作效率較低。應在以後進行技術改造,增加單獨的溶解箱,絮凝劑在溶解箱中溶解靜置後,用幫浦打入計量箱使用。

可以解決配藥濃度不恆定、雜質隨藥液進入計量幫浦等問題。後續工程設計時亦應對此考慮。

4、合理使用進水濾網,提高絮凝劑藥效

前期該電廠使用的其中一路水源供水,進水濁度偏大,伴有較多的蛤喇、魚蝦等,採用了進水濾網進行有效的攔截。供水水源轉換為另一水源供水後,進水濁度一般在15ntu左右,水中無蛤喇、魚蝦等水生動物進入沉澱池,進口濾網無實際意義。由於濾網的網眼較小,加入pac的進水流過網眼的速度較快,使部分初期水解後形成的小絮凝體受到切割,絮凝鏈破裂,影響了後期絮凝體的長大,進而影響出水水質。

將濾網取出後觀察,沉澱池過渡區礬花增大明顯,出水水質變好。

5、合理排汙時間的確定

沉澱池定期排汙的目的在於將沉積在泥斗裡的汙泥排出系統之外,以免沉積過多對出水產生影響。泥量的多少是由進水濁度及絮凝沉澱的效果決定的,排泥的時間不應規定固定的間隔與時長。排汙量過小,使汙泥堆積影響出水效果。

排汙量過大容易對沉澱區水層產生擾動,不利於出水的穩定,且存在操作頻繁、水量浪費的情況。排汙時應根據執行的實際情況,確定排汙的合理間隔時間及排汙時長。通過實驗,在進水濁度15ntu的情況下,沉澱區每2小時排泥1次,出水遠端排泥管開啟5秒即可,中間排泥管約15秒,近端需要25秒。

排汙時水質由濁變清即可關閉排汙閥,此時已將泥鬥中大部分汙泥排淨,不必待排汙水清澈後再關閥,會造成出水區擾動加劇及水的浪費。

以上是一些在細化沉澱池操作、調整過程中,形成的幾條不成熟建議,望大家批評指正。

王亭福2023年6月3日

絮凝沉澱池除錯方案說明

根據水質報告,初步確定沉澱池排泥週期為0.5 2d,一次排泥時間10 15min.具體排泥時間由除錯結果確定。三 工藝除錯方案 一 除錯目的和內容 除錯的主要內容有 第一,帶負荷試車,解決影響連續執行的各種問題,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 第二,確定符合實際進水水質水量的工藝控制引數,如絮凝劑最佳投加量,...

20000噸d規模網格絮凝反應沉澱池說明

目錄1 概述 1 1.1 方案內容 1 1.2 工程概況 1 2 工藝選擇的原則 1 2.1 原始資料 1 2.2 經濟條件 1 2.3 布置合理性 2 3 工藝比較 2 3.1 混合 2 3.2 絮凝 2 3.3 沉澱 3 4 微水澄清給水處理工藝技術 簡介 4 5 工藝流程 5 6 工藝內容 5...

某電廠渡夏措施

某熱電公司 裝置渡夏措施 根據歷年夏季裝置的執行特點並結合裝置執行現狀,為確保裝置安全渡夏 順利渡過夏季負荷高峰期,以防汛防高溫為重點,特制定本渡夏措施,請各單位認真執行。一 公用部分 1 南北水源地 湖邊幫浦的檢查 對水源地和湖邊幫浦房的有關裝置,各有關專業要對所轄裝置進行一次徹底檢查 消缺 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