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學概論 劉培桐 第十十二章知識要點

2021-08-06 01:17:40 字數 3157 閱讀 1716

第十章能源與環境

2、能源消費彈性係數:通常把能源消費年平均增長率與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之比稱。

3、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存在於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現成形式能量的能源稱為一次能源;而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來抽取的能源稱為二次能源。

4、中國能源現狀

答:從問題上來說,我國能源比較豐富,煤和水能資源的蘊藏量都居世界前列,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無論人均能源占有量或人均能源消費量都很低,且分布極不平衡,我國能源消費彈性係數還較高,導致廢物排放量大,造成環境汙染比較嚴重。1.

能源豐富而人均消費量少2.能源構成以煤為主3.燃煤嚴重汙染環境4.

農村能源**短缺

5、我國能源生產的消費具有的特徵:一是50年代依靠進口石油,60年代之後石油自給,70年代煤炭、**和石油製品均有出口;二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面臨嚴重挑戰,我國是世界上以煤為主的最大煤炭消費國。這會給我國環境造成嚴重汙染,給交通運輸帶來嚴重的困難。

三是農村居民的生活所需能源以生物物質能為主,嚴重破壞生態環境,需忙改變農村的能源結構;四是人均能耗低而單位產值能耗高。

6、礦物燃料(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煤按固定碳與揮發物比值分為:

泥炭、褐煤、煙煤、無煙煤。非礦物燃料能源:包括水力、潮汐能、核裂變、核聚變、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能。

7、提出解決我國能源危機可能的途徑。

答:①提高能源利用率。重視節能技術,重視調整高耗能工業的產品結構,制定有關法規和標準。

②形成合理的能源結構。提高煤炭轉換成電力的比重。積極發展核電。

開發水力能源。③改革城鄉能源政策。城市應實行熱電聯產。

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和改進燃燒方式。積極發展城市煤氣化。在農村推廣省柴灶、積極發展沼氣,充值利用生物能源,實現生物合理迴圈。

大力營造薪炭林,積極開發小水電。

8、熱汙染:從鍋爐燃燒過程的煙氣的排放帶走一部分熱量使大氣,增溫,另外大部分從汽輪機出來的熱蒸汽冷卻器冷卻後形成水,冷凝水用示打回鍋爐重複使用,而冷卻器中的冷卻水則增溫外排,注入河流或其他水體,形成熱汙染。

9、熱輻射:熱汙染的一另一種形式,高溫爐及高溫裝置散發出大量的熱能,由煙囪排入大氣中大量的熱能,造成周圍環境的熱輻射,嚴重汙染周圍的空氣,甚至改變周圍的小氣候條件。

第十一章資源與環境

1、 自然資源:指的自然界中人類可以直接獲得的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分為不可再新資

源,如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化石燃料等,可更新資源,指水、土地、植物、動物等資源。

2、我國土地資源的嚴重破壞:中國人均耗地面積少,耕地分布不平衡,龐大的人口對農產品的需求壓力,迫使人們提高對土地的利用強度,對土地施加更大的壓力,不鴿時開發利用土地,使土地生態平衡變得脆弱,土地資源發生嚴重退化:水土流失,造成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農業產量低而不穩,同時給人們帶來了惡化的生態環境和頻繁的旱、澇、風沙災害;土地沙漠化;土地的次生鹽漬化使糧食產量下降;城鎮建設對土地的侵占,還有礦物資源開採,尾礦堆積。

3、 根據我國土地資源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措施。

答:①充分認識土地生態-經濟系統的規律。首先必須加強宣傳教育。

其次要因地制宜,採取綜合治理措施。②改善生態環境。通過恢復植被、建設梯田等小流域治理經驗,搞好水土保持。

通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結合,保護天然植被,增加覆蓋率,不斷改善生態環境,防止荒漠化。採取水利措施與農業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法,完善排灌系統,防治鹽漬化。③控制城鎮和工交生產占地。

盡量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綜合有效地利用土地資源。

4、我國礦產資源的總態勢人均占有量少中國礦產資源總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中國礦產資源有豐有欠,儲量充足的礦產多半用量不大,大宗急需礦產又多半儲量不足中國大宗礦產貧礦多富礦少中國礦床規模有大有小,中小型礦床多,大型、超大型礦床少,且共生、伴生礦床多,單一礦種少中國礦產資源分布面廣但不均衡;需求對礦產資源壓力大資源浪費大一些地區亂採亂挖現象嚴重,破壞礦產資源的埋藏條件,不斷丟失大量寶貴礦產資源,使許多礦山的開採壽命急劇縮短礦產採掘**率普遍很低,最終利用率更低,大量資源在開採和使用過程中浪費了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低,許多共生、伴生礦產資源白白流失無**。礦產資源在大量流失的過程中,均以「三廢」形式排入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

5、我國礦產資源的發展戰略。答:開源與節流並重;糾正浪費資源的經濟機制;建立礦產資源核算制度。

第十二章持續發展與環境

1、協調發展:是指在以人類為核心和主體的全球生態經濟系統中,人類通過它不斷理性化的行為和規範,以協調人類社會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的關係,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統一,協調人類的持久生存,世代福利與資源分配的當前與長遠關係,從而實現全人類尋求的總體目標的最優化。

2、三同化: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實行「三同步」發展戰略,既可照顧眼前利益,又可兼顧長遠利益,即可照顧區域性利益,又可兼顧整體利益,是一種統籌兼顧、全面安排、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經濟的戰略指導思想,是對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的改革和否定。

3、可持續發展:人類有能力使發展持續進行,也能保證使之滿足當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具體地說,就是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會對後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

4、可持續發展包括三方面: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不僅重視增長數量,而且要求改善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改變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持續發展要以保護自然為基礎,應與環境承載力相協調,發展的同時必須保護環境,包括控制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保護生命支援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保持地球生態的完整性、保證以持續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資源,使人類的發展保持在地球承載力之內;持續發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為目的,要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5為了開闊持續發展的道路應做好:必須提高環境意識:樹立新的環境首先觀念:

把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維護人類生存基礎作為人類首先準則;確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要實施一系列持續發展政策:①人口問題:要保持人口規模與資源供求之間的平衡,將人口增長率維持在經濟與資源能承受的水平上;②工業發展:

要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為核心的工業發展道路,實施清潔生產;③能源問題:提高能源效率是當今能源政策的核心,節能是緩和能源供求矛盾、減少環境汙染的重要途徑;④農業生產:應推廣生態農業,實施合理利用土地的政策,合理灌溉與用水政策,科學施肥與農藥的政策;⑤城市發展:

建立合理的城市結構,控制大城市發展,合理發展中小城鎮;以城市發展的空間規劃及生態規劃為基礎,實施有利於城市合理布局的投資政策和緩解城市人口壓力的**政策;實施城市綠化和自然保護政策;要建立和調整適應持續發展的國家職能機構,建立發展綜合法律體系,提高民眾發展意識,將持續發展置於公眾監督之下。

《環境學概論劉培桐 考研知識點歸納

環境學概論 知識總結 第一章緒論 一 名詞解釋 1 環境 是以人類為主體的外部世界,即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整體,包括自然 環境和社會環境。2 聚落環境 是人類有計畫 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3 城市環境 是人類利用和改造環境而創造出來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環境。4 環境...

20XX《環境學概論劉培桐 考研知識點歸納

第一章緒論 一 名詞解釋 1 環境 是以人類為主體的外部世界,即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的整體,包括自然 環境和社會環境。2 聚落環境 是人類有計畫 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3 城市環境 是人類利用和改造環境而創造出來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環境。4 環境問題 是指由於人類活動...

《環境學概論》試題

一 名詞解釋 每題3分,共30分 1 大氣汙染源 是指向大氣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大氣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裝置和裝置。2 生化需氧量 指在好氣條件下,微生物分解水體中有機物質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體中有機汙染程度的綜合指標之一。3 水體富營養化 是一種氮 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含量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