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地規劃設計複習重點

2021-07-29 19:59:19 字數 4734 閱讀 9230

市公園運動(the city park movement)

2023年,奧姆斯特德(f.l.olmsted)——紐約**公園

由以單個的城市公園綠地來緩解城市出現的種種環境問題,發展到以帶狀綠地聯絡數個公園,形成公園體系來更有效地解決城市危機。

②「田園城市」理論(garden city)

2023年﹐e·霍華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條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認為應該建設一種兼有城市和鄉村優點的理想城市﹐他稱之為「田園城市」 。

2023年﹐英國「田園城市和城市規劃協會」經與霍華德商議後﹐明確提出田園城市的含義﹕田園城市是為健康﹑生活以及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它的規模能足以提供豐富的社會生活﹐但不應超過這一程度。

④現代建築運動

2023年,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明日的城市」規劃方案

柯布西埃以建築美學的角度,從根本上向舊的建築和規劃理論發起了衝擊。這意味著20世紀初期「新建築運動」向學院派及古典主義建築的衝擊擴大到城市規劃的領域。

城市按功能進行分割槽、降低城市的建築密度、城市道路應根據功能和車速分類設計

⑥雅典憲章

基本觀點:

(1)城市非孤立整體,城市、鄉村和周圍環境應構成乙個整體區域,以乙個經濟單位的區域規劃代替孤立的城市規劃。

(2)乙個城市的規劃應與區域規劃、國家規劃相配合。

(3)影響城市變化的因素一直在變,因而城市變化應預見到城市在時間上、空間上的變化、發展。

(4)城市規劃要有可操作性、可實施性。 確定居住、工作、遊憩、交通四大城市功能。

三、城市園林綠地的功能

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功能

①淨化空氣(吸收有害氣體、滯塵、殺菌)、水體和土壤②改善城市小氣候③降低雜訊

④保護農田,增產增收⑤水土保持⑥安全防護(防火避震、防風固沙、備戰防空)

⑦監測環境汙染

⒉文教和遊憩功能

文教:公園中常設有各種展覽館、陳列館、紀念館、博物館等,使人們在遊憩參觀中受到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唯物論的教育以及愛國主義教育。

遊憩:公共綠地是人們日常遊憩活動的場所,可以幫助人們鍛鍊身體、消除疲勞、恢復精力。

⒊景觀功能

①美化市容②形成城市特色

對城市影響最大的五個因素:道路(path)、邊界(edge)、中心(node)、區域(district)、標誌物(lardmark)

城市園林綠地分類 :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市政公用設施用地、對外交通用地、道路廣場用地、綠地、倉儲用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城市綠地劃分為五大類,即:公園綠地g1、生產綠地g2、防護綠地g3、附屬綠地g4、其他綠地g5

各類綠地的特徵

g1公園綠地(此類綠地參與城市建設用地平衡)

g11綜合公園:綜合公園要求自然條件良好、風景優美、植物種類豐富,內容設施較完備、規模較大,質量較好,能滿足人們遊覽休息,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需求,一般可供市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動。

g111全市性公園(面積:10~100hm2, 服務半徑:2~3km, 乘車30分鐘可達)

g112區域性公園(面積:5~10hm2,服務半徑:1~1.5km, 步行15分鐘可達)

g12社群公園:社群公園為一定居住用地範圍內的居民服務,要求具有適於居民日常休閒活動的內容和相應設施。

g121居住區公園(面積:2~5hm2,服務半徑:500~1000m,步行5~10分鐘可達)

g122小區遊園(服務半徑:300~500m)

g13專類公園:專類公園是指具有特定的內容或形式、有一定的遊憩設施的綠地。專類公園可分為兒童公園、動物園、植物園、歷史名園、風景名勝公園、遊樂公園、體育公園等。

g131兒童公園:指為少年兒童及攜帶兒童的成年單獨設定的公園。兒童公園內的各種活動設施、建築物、構築物以及植物布置都應符合兒童的生理、心理及行為特徵,並具有安全性、趣味性和知識性。

其選址應接近居住區,同時應避免使用者穿越交通頻繁的幹道到達。

g14帶狀公園:帶狀公園是指以綠化為主,其中有一定的休息服務設施,供市民遊憩的狹長形綠地。這類綠地一般常與道路、河濱、海岸、老城牆等結合設定,寬度一般在10m以上,最窄處應能滿足遊人的通行、綠化種植帶的延續以及小型休息設施布置要求。

g15街旁綠地

小型沿街綠化用地(街頭小遊園):面積不大,但分布廣、利用率高,對於提高城市的綠化水平以及居民的生活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

街道廣場綠地:指位於城市規劃的道路廣場用地以外,以綠化為主的城市廣場。 (綠地率不小於65%)

2)、確定各級公園的服務半徑

全市性公園服務半徑2.0-3.0公里區域性公園服務半徑為1-1.5公里

居住區公園服務半徑為0.5-1.0公里小區遊園服務半徑為0.3-0.5公里

確定服務半徑的依據:城市的大小、公園的規模、公園的性質、公園主要服務物件

㈡相關術語與概念(見教材)

㈢城市綠地指標:城市綠地指標是反映城市綠化建設質量和數量的量化方式。目前,在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和國家園林城市評定考核中主要控制的三大綠地指標為: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平方公尺/人)、人均綠地面積(平方公尺/人)、城市綠地率(%)。

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平方公尺/人)=城市公園綠地面積g1/城市人口數量

2.人均綠地面積(平方公尺/人)=城市建成區內綠地面積之和/城市人口數量

式中:城市建成區內綠地面積包括城市中的公園綠地g1、生產綠地g2、防護綠地g3、和附屬綠地g4面積的總和。

3.城市綠地率(%)=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之和/城市的用地面積×100%

4. 城市綠化覆蓋率(%)=城市內全部綠化種植垂直投影面積/城市的用地面積×100%

1.古樹名木的概念:

一般是指在人類歷史過程中儲存下來的年代久遠或具有重要科研、歷史、文化價值的樹木。古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指在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領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

1.居住區的分類

居住區按其居住戶數或人口規模可以分為三類:

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

2.用地型別

住宅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綠地

3.居住區道路分級

居住區道路通常分為四級,即居住區級道路、居住小區級道路 、住宅組團級道路和宅前宅後小路。

居住區級道路:居住區內外聯絡的主要道路,道路紅線寬度20-30m,行人路2-4m。

居住小區級道路:居住小區內外聯絡的主要道路,道路紅線10m-14m,車行道6-9m,行人路1.5m-2m。

組團級道路:居住小區內的主要道路,道路紅線10m(有供熱管線區)或8m(無供熱管線區),車行道3-5m,行人路1.5m-2m。

宅前宅後小路(宅間小路) :通向各戶和住宅單元入口的道路,寬度不小於2.5m,高層不應小於3.5m

6)縱坡設計要求

居住區綠地包括:居住區或居住小區用地範圍內的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綠地和居住區道路綠地等。

居住區綠地定額指標:2023年我國制定的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gb50180—93)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應低於30% 舊居住區改造不宜低於25%低層住宅區(1-3層為主)的綠地率為30%—40% 多層住宅區(4—6層)的綠地率為40%-50%高層住宅區(以7層以上為主)的綠地率為60%

城市道路斷面的基本形式

(1) 一板二帶式 (2)二板三帶式 (3)三板四帶式 (4)四板五帶式 (5)其他形式 [圖]

1.城市道路綠地的組成: 道路綠地分為道路綠帶、交通島綠地、廣場綠地和停車場綠地。

⑴道路綠帶:道路紅線範圍內的帶狀綠地,分為分車(隔離)綠帶、行道樹綠帶、以及路側綠帶。⑵交通島綠地:

主要在交叉口為組織交通而設定的綠化用地,包括中心島**盤)、安全島、導向島(交通歧化島)以及立體交叉綠島。

交叉口視距:為保證行車安全,車輛在進入交叉口前一段距離內,必須能看清相交道路上車輛的行使情況,以便能順利地駛過交叉口或及時減速停車,避免相撞,這一段距離必須大於或等於停車視距。

視距三角形: 由兩相交道路的停車視距作為直角邊長,在交叉口出所組成的三角形,稱為視距三角形。視距三角形應以最靠右的第一條直行車道與相交道路最靠中的一條車道所構成的三角形來確定。

為了保證道路行車安全,在道路交叉口視距三角形範圍內和內側的規定範圍內不得種植高於最外側機動車車道中線處路面標高1公尺的樹木,是樹木不影響駕駛員的視線通透。

最小淨高(《城市道路設計規範》)

道樹樹種的選擇:行道樹應選擇根深,分枝點高,生長健壯,適應城市道路環境條件且落果對行人不會造成危害的樹種。冠大葉濃的樹木在夏季能使車行道和行人路上有大片的蔭涼;同時其減塵、減噪、防風等效果更佳。

選擇生長健壯,不因速生而增加管理投入的樹種。 行道樹樹種應選擇具有在貧瘠土壤上生長的能力,耐乾旱、耐強風和耐強光的樹種。為增加行道樹色彩,種植觀花和觀果樹種時要選擇引人注目但不髒亂,無刺激性氣味,不汙染環境,不汙染行人衣物,落果不致砸傷行人的樹種。

世界四大行道樹:法國梧桐、七葉樹、椴樹、榆樹。北方十大行道樹:欒樹、槐樹、法桐、毛白楊、常青白蠟、七葉樹、銀杏、椴樹、鵝掌楸、榆樹。

道路綠地率是指道路紅線範圍內各種綠帶寬度之和佔紅線總寬度的百分比。《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範》對道路綠地率有如下規定: ⑴園林景觀路綠地率不得小於40%。

⑵道路紅線寬度大於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於30%。 ⑶道路紅線寬度在40—5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於25%。 ⑷道路紅線寬度小於40m的道路綠地率不得小於20%。

行道樹的株行距:行道樹定植株距,應以其樹種壯年期冠幅為準,最小種植株距應不小於4m,一般4-6m為宜。株行距的確定既要考慮充分發揮行道樹的作用,又要考慮苗木的合理使用。

株行距的確定要考慮樹種的生長速度。株行距的確定還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消防、搶險、**往來、遮擋視線。⑶行道樹種植的苗木,其胸徑在《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範》中規定:

「快長樹不得小於5cm;慢長樹不宜小於8cm。」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與設計複習參考

第一章城市園林綠地的功能 第一節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功能 1.1 大氣汙染的主要 改善生態環境的途徑 1.2 園林綠地保護城市環境的方面 1.2.1 淨化空氣 水體和土壤 1.2.2 改善城市小氣候 1.2.3 降低城市雜訊1.2.4 安全防護 1.2.5 保持水土 1.2.6 監測環境汙染 1.2.7...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與設計複習參考

第一章城市園林綠地的功能 第一節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功能 1.1 大氣汙染的主要 改善生態環境的途徑 1.2 園林綠地保護城市環境的方面 1.2.1 淨化空氣 水體和土壤 1.2.2 改善城市小氣候 1.2.3 降低城市雜訊1.2.4 安全防護 1.2.5 保持水土 1.2.6 監測環境汙染 1.2.7...

城市綠地規劃成果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完成以後要形成一定的成果包括 和四個部分。其中,依法批准的規劃文字與規劃圖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這裡引用建設部頒布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要求格式供大家參考。這個檔案實際上就是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內容的一方面體現。規劃文字 一 總則 包括規劃範圍 規劃依據 規劃指導思想與原則 規劃期限與規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