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報告 針對小學生偏科現象的幾點思考

2021-07-27 15:03:29 字數 2444 閱讀 1303

大學社會實踐報告

針對小學生偏科現象的幾點思考

前言所謂偏科是指在學習中不能正確對待各門學科的學習,把主要精力集中於學習喜歡的學科,而忽視甚至放棄其他學科的學習。久而久之,學科成績就出現較大差異,形成「強科」與「弱科」之分。

個案描述

西街小學五一班李梅同學,學習成績中等偏上,但偏科嚴重。她在語文學科方面的表現,令我們年級組的老師讚不絕口。她不僅語文基礎紮實,而且作文寫得很好,經常被老師當范文讀,但數學卻很一般,排在了班裡的後面。

總成績總在班級的中游徘徊。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呢?

一、個案分析:

(一)教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小學生偏科學習,絕大多數受教師影響較大。學生偏愛某一學科往往是由於喜愛任教該科教師種種原因所致。偏愛某一學科,能使提高該科學習成績,而好的學習成績,又強化了對該科的喜愛,形成良性迴圈;反之學生不喜歡某個老師,也往往不喜歡某個老師所教的學科,久之,學習成績下降,喪失對這一學科學好的信心,導致惡性迴圈。

如某個學生不喜歡數學,喜歡英語,原因是數學老師上課不生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吸引不了學生,或者是學生出現了問題、錯誤,老師總是批評他,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這門功課失去興趣。但英語老師則不然,在課堂上老師充滿笑容,及時發現並表揚孩子的一丁點進步,於是孩子有老師的鼓勵,他越學越有勁,再加上英語老師年輕漂亮,說話聲音甜美。這樣,數學成了該生的「弱科」,英語成了該生的「強科」。

(二)環境的影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俗話說:環境造就人才。同時,環境也會影響人才。

小學生的學習環境無非就是學校和家庭。學校裡的環境同樣能造成孩子的偏科現象。比如:

學校裡開設的課程,學校要成績,重視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其他的不重視。或者在課堂上體現出來,狠抓成績,其他的科草草講講而過,無形中告訴孩子要偏向語數英。

家庭特殊的文化氛圍和家長的某些愛好以及家長職業差異也會誘發學生偏科。如家長愛好文娛,家庭藝術氛圍濃,則孩子往往偏愛**;家長愛好體育,喜歡活動,則孩子偏愛上體育課。筆者調查過教師的子女,發現家長是語文教師的,孩子愛學語文,當數學教師的孩子愛學數學。

(三)學生自身的原因

孩子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愛好等),也是造成孩子偏科的原因。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孩子重視感興趣的學科,輕視不感興趣的學科。孩子對某門學科興趣較強,就產生學習動力,便能積極主動地去學這門課;反之,對某門學科興趣弱或沒有興趣,孩子自然不願把功夫下在這門課上,這樣就使得強的更強,弱的更弱。

小學階段正是打基礎的時期,學生應全面發展,不宜有偏科現象。對於偏科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積極指導,幫助矯治。矯治偏科學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二、指導策略:

一:對於老師原因引起的偏科

一方面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給孩子講清偏科的危害;要讓孩子理解老師、接納老師,消除對老師的隔閡和抗拒心理;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為自己而不是為老師;因為不喜歡老師而放鬆或放棄某一科的學習,是極端愚蠢的行為,最終受害、後悔的永遠是自己。

另一方面,要積極和老師溝通,誠懇地說出孩子偏科的原因,懇請老師對孩子進行鼓勵和幫助。如果這兩方面工作都做到了,因為不喜歡老師而引起的偏科一般都會得到糾正。

二:家庭環境影響造成的偏科

如果孩子是因為環境影響造成的偏科,學校應該一改以往的做法,努力做到全面發展的教育。杜絕在思想上有那門課是主要的,那門課是次要的。而家庭環境影響的,家長應注意給孩子講清道理,告訴孩子大人這樣是為了工作需要,自己當年在中小學學習時,各科還是均衡發展的,並不存在某科強某科弱的現象。

打消孩子因為懷疑遺傳影響而偏科的疑慮,這樣孩子學習起來就更有信心。家長還要注意觀察孩子,如果出現某科作業較慢,錯誤較多,馬馬虎虎,可能就是偏科的初始表現。這時家長就要注意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該科的課堂情況,防止出現實質性偏科。

三:激發「弱科」興趣

激發「弱科」興趣,就是讓學生對不喜歡的學科產生濃厚興趣。激發興趣可採用一些方法: (1) 用目標激發興趣。

把學習目標分解,定下階段性的小目標,剛開始要求放低一點,這樣一實現便能激勵再接再厲的勇氣,興趣就會越來越濃厚。 (2)用興趣遷移興趣。學生對「弱科」沒有興趣,而對某項活動有興趣,可利用某項活動興趣,遷移到「弱科」學習上來。

如學生不愛學數學,但喜歡玩電腦遊戲,於是可以把數學有關內容編成電腦遊戲,讓學生玩,玩著玩著學生可能會對數學也來了興趣。 另外偏科生對「弱科」學習既缺泛興趣,還有畏難情緒,遇到困難往往知難而退,所以培養學習意志,養成勤學不懈的品質,應是矯治偏科的著力點。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弱科」的信心,增強克服和排除學習困難的毅力,矯治偏科學習,教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弱科」「補差」,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盡量充分發揮「強科」之長,以長促長,取長補短,他們才會更全面、更健康地發展。

三、得出啟示:

當然,孩子在某一方面有過人的特長,我們應該揚長避短、培養優勢才對,絕不能扼殺了天才像鄭淵潔的兒子連中學都沒上過,憑著自學電腦,成了it行業的重量級人物;朗朗偏科,卻成了年輕的鋼琴家……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覺得應該以獨特的眼光去對待孩子,不要強求。不要苛求孩子門門功課都要好、都要優,按孩子自身的特長去發展,會是乙個最好的教育方法。

小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學種盆花 主辦人 小大使 活動時間 馬年寒假 活動地點 北京家中陽台 活動目的 學會種盆花,淨化環境,為家庭增添綠色和濃濃的親情 背景提示 北京空氣質素比較差,市民家庭中都會種植盆栽 盆花,一來可以改善家中空氣質素,二來可以增添家的溫馨和韻味。種植花卉講究溫濕度,北京冬天屋內暖氣可以保持良好的溫度,...

小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一 調查目的 了解小學生什麼時候說話不文明及他們說不文明語言的起因。二 調查時間 20 年6月至8月。三 調查範圍 武珞路小學六年級學生50名。四 調查方法 1 觀察法 仔細觀察不文明語言何時出現及內容。2 問卷法 通過問卷了解有些學生為什麼說話不文明,並分析原因。五 調查結果 1 小學生為什麼說話...

社會實踐報告 小學生春季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和要求 1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是學生踏青春遊的好季節.通過踏青春遊活動,讓學生親密接觸大自然,欣賞春天美景,拓展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美景.鍛鍊學生的自理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2 教育學生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綠化,嚴禁學生攀摘花草樹木,亂丟垃圾,每生自帶保潔袋,返回時清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