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教師用

2021-06-22 12:31:17 字數 4327 閱讀 5502

(本測試共100分,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部分,測試時間120分鐘。)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5分。下列四個選項中只有乙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2007淄博)「公民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並解決一切國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參與權、知情權、發言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所有公職人員從30歲以上的公民中選舉產生,各機構內部實行集體負責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點是a

a.人民主權b.輪番而治c.君主**d.代議制

2.(2007東莞)「乙個對政治毫無興趣的男人,我們不說他是那種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乾脆把他當做廢人」。這是古希臘雅典政治家伯利克裡的名言。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是c

a.雅典沒有不參政的男人b.雅典民主政治維護全雅典人利益

c.他鼓勵公民積極參政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數人的民主

3.(2007山東)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它對西方社會發展中的最大貢獻是a

a.民主的制度 b.自由的傳統 c.法律的建設 d.國家的統一

4.(2007濟南)「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乙個大面積的整塊。這種自然環境形成以『個體異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民主制度的發展。

」對此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a

a.強調了自然地理環境對文明的影響 b.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個人主義

c.希臘的地理環境只能導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環境左右

5.(2007泰安)《十二銅表法》被認為是平民的勝利,是因為c

a.主要由平民參與編訂b.規定平民和貴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

c.有了按法律判決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據 d.損害了貴族的私有財產權

6.(2007清遠)羅馬皇帝哈德良說:「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理解不正確a

a.羅馬沒有法律的制約b.皇帝頒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組成部分

c.羅馬法不能保證人人平等d.羅馬法保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7.(2007佛山)羅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規定:「一切債務,以應給付的物清償,或經債權人同意以他物代為清償……。

債務是由債務人清償或由第三人(擔保人)代為清償,……。」材料表明b

a.羅馬法只維護貴族的財產權益b.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c.該法典協調了奴隸與平民間的關係 d.該法典加強了奴隸主對平民的剝削

8.(2007梅州)羅馬在由共和國到帝國的發展過程中,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屋大維的顧問叫苦不迭:「麻煩在於人口眾多,管理事務繁雜。

因為公民包括了種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秉性和願望更是千差萬別,所以統治起來困難至極。」羅馬帝國於是通過了一系列司法實踐,形成了c

a.《十二銅表法》 b.公民法c.萬民法 d.自然法

9.(2008梅州)2023年8月在中國北京舉辦第29屆奧運會,這是世界盛事,更是中國人民的盛事,奧運會首先出現於古代希臘。下列有關古代希臘的說法正確的是b

①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是雅典的民主政治 ②西方的人文主義思想最早出現於此

③全體公民都能享受到民主權利憑藉有利的地理位置發展工商業

abcd.①③④

10.(2008深圳)西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爆發戰爭。根據當時雅典的政治體制,作出應戰決定的是a

a.公民大會b.五百人議事會 c.元老院 d.民眾法庭

11.(2008鹽城)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西塞羅說,「如果人們之間的協調效能得到維護,那麼人類便可以像神一樣的生活」。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古代東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羅馬構建和諧社會主要是通過c

a.樹立皇帝的權威b.宣揚人文主義思想

c.制定完善的法律d.傳播**教教義

12.(2008廣州)在羅馬法的發展過程中,公民法演進為萬民法的主要動力是d

a.平民爭取權利的鬥爭b.最高統治者的推動

c.對外擴張的需要d.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

13.(2007廣東,28)下列有關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說法正確的是c

a.開創了政黨政治的先河b.自由民和奴隸都享有公民權

c.城邦公民享有民主權利d.公民通過代議制方式行使權利

14.(2007上海,3)羅馬帝國瓦解了,但羅馬人卻把他們的文明留給了歐洲人。這一文明包括c

a.楔形文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b.拉丁字母、《漢謨拉比法典》

c.拉丁字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

15.(2007上海,2)在舉行公民集會的那天,所有的男性公民紛紛湧向乙個公共場所,那裡選舉與罷免公職人員,並決定是否判處某個公民的死刑。這樣的場所應是b

a.羅馬的元老院 b.雅典的廣場 c.美國的國會山 d.英國的法院

16.(2007廣東,16)羅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a

a.是近現代西方法律的先驅b.維護和鞏固了羅馬帝國的統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惡d.給予自由民和奴隸以公民權

17.(2007寧夏,25)亞里斯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說,雅典議事會的成員由400人改為500人,每(地區)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緣)部落則出100人。上述變化發生於c

a.梭倫改革前b.梭倫改革時期c.克利斯提尼改革時期d.伯利克裡任首席將軍期間

18.(2008廣東)假如你是古羅馬的一位執政法官,當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時,你判為合法的是c

①乙個奴隸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後,要求主人給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卻不答應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兒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③某平民擅自將他富裕的大兒子財產的一部分,分給了他的小兒子④乙個擁有100個奴隸的羅馬貴族,在急需勞動力的收割季節,到市場上去賣了20個奴隸,嫌取了一大筆錢

abcd.②④

19.下列**的歷史人物為希臘民主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①梭倫改革奠定了希臘民主政治的基礎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確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利斯提尼時期確立了陶片放逐法,成為維護民主政治的有利**

④伯利克裡時期,是雅典民主的「**時代」

abcd.①②④

20.(2008寧夏,28)實行民主制的雅典國家被稱作「男性公民的俱樂部」,這意味雅典國家的主人是c

a.全體奴隸主b.除奴隸之外的全體成的男性

c.除奴隸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從事工商業的成年男性

21.(2008廣東,29)在伯利克裡時期,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a

a.公民大會 b.陪審法庭 c.500人會議d.十將軍委員會

22.(2008廣東,16)直接民主是古希臘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與這一特色形成有關的是a

a.雅典是小國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長辯論c.斯巴達民主d.蘇格拉底民主思想

23.(2008江蘇,13)從《十二銅表法》開始,古羅馬制定了嚴格的債務法規,並在以後的司法實踐中不斷完善,這表明羅馬統治者c

①注重保護私有財產②重視維護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隸處境④力圖緩和貴族與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cd.①③④

24.(2008海南,7)古希臘民主制的特徵可以概括為人民主權、輪番而治。體現這兩項內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會制和c

a.舉手表決制、連選連任制b.比例代表制、與會津貼制

c.抽籤選舉制、有限任期制d.政教分離制、公民兵制

25.(2008海南,8)羅馬法規定,貨款月息不得超過貨款額的百分之一,超過此限額者應處以四倍於所得利息的罰款。這表明d

a.私有財產不可侵犯b.債務人與債權人關係緊張

c.高利貸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d.運用法律調節借貸關係

26.(2009安徽)西元前453年,由三名貴族組成的羅馬考察團前往希臘,經過近一年的考察,認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觀的民主,實質的**」。這種說法的主要理由d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種直接民主制 b.廣大婦女不能參加城邦的公民大會

c.向雅典城邦納稅的外邦人無選舉權 d.城邦的實權掌握在少數奴隸主手中

27.(2009廣東)平民與貴族鬥爭而制定允許擁有奴隸維護私有財產的成文法典a

a.羅馬法 b.英國權利法案 c.美國聯邦憲法 d.德意志帝國憲法

28.(2009遼寧)羅馬法規定:當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訴訟,法庭即不予受理;乙個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則即是無罪之人;乙個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衛自己辯護;法官審判應重證據等。

這些規定後來成為現代法治的重要原則。下列各項中,符合上述規定的是b

a.法庭立案與否皆取決於案情 b.被告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無罪

c.被告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d.證據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據

29.( 2009天津)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克利斯提尼「領著人民參與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這一評述的是b

①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②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4個血緣部落③設立五百人會議④向公民發放「觀劇津貼」

abcd.①④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 單元知識框架 1 形成原因 古希臘的民主 2 建立過程 3 評價 古羅馬的法律 注 地理環境對古希臘民主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是奴隸制商品經濟 2 比較希臘民主制度和羅馬的法律制度 回憶掌握比較歷史事物的方法,思考角度 背景 內容 影響 性質 目的 1 背景 古希臘 多山...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單元複習

a 梭倫 b 克利斯提尼 c 伯里克利 d 屋大維 2.狄摩西尼指出 培根於每個人 雅典公民 心底的原則是 人生來不僅屬於父母,而且屬於國家 倘若他視自己為國家的兒女,便會志願赴死,而不願看到國家淪為附庸。如國家處於被奴役的地位,他會感到蒙受的恥辱比死亡更可怕。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a 人文...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單元檢測

高三歷史周練題 三 班級學生姓名 1.梭倫促進了兩個階級之間的妥協。如,梭倫改革雖對土地數量有所限制,但卻沒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樣剝奪貴族的土地。下列各項,能夠正確反映上述觀點且符合史實的是 a 既廢除了平民債務又未歸還平民原有土地b 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規定個人土地限額 c 既解放了債務奴隸又保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