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國民經濟統計概論複習小抄

2021-04-10 13:30:47 字數 4887 閱讀 3398

論述部分簡要答題要點:

一、試述建立統計指標體系的基本原則。

答:1、建立指標體系的目的必須明確;2、指標體系的內容必須全面、系統;3、指標體系要層次清楚、聯絡緊密;4、指標體系要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

二、試述資料整理方案的內容。

答:1、確定彙總的指標與綜合表;2、確定分組方法;3、選擇資料彙總的形勢;4、確定資料的審查內容與方法;5、進行歷史資料口徑的調整。

三、試述相關分析的主要作用。

答:1、確定現象之間有無關係;2、確定相關關係的表現形式;3、判定相關關係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四、試述影響人口出生率水平高地的因素。

答:1、人口的性別、年齡構成的影響;2、出生率水平的高地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科學文化水平的高地及婦女就業程度均有密切的關係。

五、試述資產負債表的作用。

答:1、能加強巨集觀經濟管理和強化巨集觀經濟調控;2、能提高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資料的使用價值;3、能滿足國際對比和國際學術交流的需要。

六、試述社會總產值的作用和侷限。

答:作用:1、社會總產值反映了物質生產部門生產的總成果;2、社會總產值反映了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經濟技術聯絡;3、社會總產值是進行巨集觀調控和微觀管理的基礎資料之一。

侷限性:受產品中原材料轉移價值大小的影響;專業化協作程度高低和企業組織結構變動的影響。

七、試述商品流轉活動的主要分類。

答:主要有一下三種:

1、按買著與賣者不同分類。買者、賣者主要有生產者、商品專賣者和消費者三類,進行商品交換主要表現為一下六種買賣行為:①生產者將商品賣給商業經營者;②生產者將商品賣給生產資料消費者;③生產者將商品賣給生活資料消費者;④商品經營者將商品賣給商品經營者;⑤商品經營者將商品賣給生產資料經營者;⑥商品經營者將商品賣給生活資料消費者。

以上①④⑤⑥是通過商業部門的商品流轉;②③是不通過商業部門的商品流轉;

2、按買賣行為在生活再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類。可將商品流轉分為:最初商品流轉、中間商品流轉和最終商品流轉。

上述①②③屬於最初商品流轉;④屬於中間商品流轉;②③⑤⑥屬於最終商品流轉。

3、按買著購買商品的目的不同分類。可將商品流轉分為商品批發流轉和商品零售流轉。上述①②④⑤屬於商品批發流轉,③⑤屬於商品零售流轉。

以上三中分類中,按買著與賣者的不同分類是最基本的分類。

八、試述海關進出口統計與對外**業務統計的區別。

答:1、性質和統計範圍不同;2、統計渠道和彙總方法不同;3、統計商品目錄不同;4、統計時間差別。

九、試述資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內容。

答:1、分析金融市場的變化情況;2、分析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係;3、分析積累與消費的關係;4、分析貨幣**量;5、分析收入分配去向。

十、試述巨集觀經濟效益的特點。

答:1、巨集觀經濟效益是國民經濟全域性的經濟效益,或者說是從有機聯絡的整體上來看的經濟效益;2、巨集觀經濟效益是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經濟效益;3、巨集觀經濟效益是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統一的經濟效益;4、巨集觀經濟效益是近期和長遠相結合的經濟效益。

十一、試述建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意義。

答:建立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要求;2、符合深化改革的需要;3、符合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4、符合對國民經濟執行綜合協調和總體平衡的需要。

十二、試述簡單直線回歸分析的特點。

答:1、在回歸方程中,兩個變數有自變數和因變數之分;2、回歸方程的主要作用在於由給定的自變數數值推斷或估計因變數的可能值;3、在無明顯因果關係的兩變數間,可以求出兩個回歸方程;4、回歸方程中自變數的係數為回歸係數,它的正負號分別表示正、負相關;但它的數量值並不表明相關的密切程度;5、計算時對資料的要求是:自變數是確定的值,因變數是隨機的。

推算出來的因變數的估計值也只是乙個可能數值。

十三、試述抽樣估計的特點和方法。

答:特點:1、它在邏輯上運用歸納推理而不是演繹推理;2、它在方法上運用不確定的概率估計法,而不是運用確定是數學分析法;3、抽樣估計存在抽樣誤差,抽樣誤差總是和抽樣估計的可靠程度聯絡在一起。

方法:1、點估計2、區間估計。

名詞解釋:

數量指標:是反映總體某一特徵的絕對數量,一般用絕對數表示的指標。

質量指標:是反映總體強度、密度、效果和工作質量等,一般用平均數和相對數表示的指標。

統計分組:根據研究的任務和物件的特點,按照某種分組標誌將統計總體分為若干組成部分。

平均指標:表明同類社會經濟現象一般水平的統計指標。一般用平均數形勢表示,因此也成為平均數。

平均差係數和標準差係數:平均差係數是平均差與總體平均數對比的相對數,一般用百分數表示。標準差係數是標準差與總體平均數對比的相對數,一般用百分數表示。

平均指數:是計算總指數的另一形勢,它是在個體指數的基礎上計算總指數。平均指數是個體指數的加權平均數,它是先計算個體指數,然後將個體指數加權平均而計算的總指數,對個體指數平均的形勢有算術平均、調和平均和幾何平均,而以算術平均最普遍。

平均指標指數:是報告期和基期總體平均指標的實際水平對比計算的,包含了總體各部分水平和總體結構兩個因素變動的綜合影響。它全面具體反映了總體平均水平的實際變動狀態。

隨機原則:是指從調查物件抽取部分單位,抽取誰不受調查者主觀意志影響,調查物件中每個調查單位都有同等機會被抽中,最後哪個單位被抽中純是偶然的事情。

相關係數:是指在直線相關條件下,說明兩個現象之間相關密切程度的統計分析指標。

人口遷移變動:又叫人口機械變動,指人們改變常住位址,從乙個地區(城市、鄉村或國家)遷出並遷入另乙個地區(城市、鄉村或國家)所引起的變動。

勞動力資源動態指標:是用報告期和基期的勞動力資源的期末人數對比的結果,說明勞動力資源規模擴大或縮減的程度。

國民財富:是乙個國家在特定時點上所擁有的一切財富的總和。一般可以把它分為國民財產和自然資源。

國民財產:是指乙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點上所擁有的歷年積累的社會產品的總和,包括有形的物質財產、無形資產及金融資產,它是國民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民財產按性質不同可分為非金融資產、國外金融資產淨值和儲備資產。

按經濟用途的不同可分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其他資產。

社會產品:是一定時期內社會生產勞動的有效成果,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它具有勞動性、生產性、有用性、社會性和時期性等特點。

常住單位:是指在一國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

商品流**是指作為商品的物質產品,通過買賣行為由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移過程。

社會商品購買力:是指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在零售市場上用以購買商品的貨幣支付能力,它反映了社會商品的需求量。

直接標價法:指單位外幣折成本國貨幣的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是指單位本幣折成外幣的方法。

補償**:是指外商提供技術裝置,暫時不向對方支付貨款,我方以產品返銷的方式分期償還或經批轉用其他商品償還的交易方式。

財政收入邊際傾向:表明每增加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引起財政收入增加的數額。其計算公式為:財政收入邊際傾向=財政收入增加額/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額

財政支援彈性係數:反映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對財政支出的彈性。其計算公式為:財政支出彈性係數=財政支出增加額/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額

經濟迴圈帳戶:是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採用「t」形帳戶和複式記帳法,系統描述國民經濟迴圈過程中各環節、各部門間的內在聯絡。

簡答題:

二、動態數列的作用與編制原則是什麼?

答:主要原則:1、指標的時期長短應該相等;2、指標的總體範圍應該一致;3、指標的經濟內容應該相同;4、指標的計算方法和計量單位應該一致。

三、拉氏指數和派氏指數的區別是什麼?

答:拉氏指數和派氏指數的區別在於同度量因素將如何固定的問題。拉氏主張數量指標指數和質量指標指數,都採用基期同度量因素進行編制,而派氏指數恰好相反,主張採用報告期同度量因素編制這兩大指數。

四、影響抽樣平均誤差的因素有哪些?

答:1、樣本容量(n)的大小。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抽樣平均誤差的大小與樣板容量成反比;2、總體標誌變異程度。

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抽樣平均誤差的大小與總體標誌變異程度成反比;3、抽樣方法。在同樣的條件下,重置抽樣的平均誤差要比不重置抽樣的大。

五、勞動力資源統計的內容。

答:1、統計分析勞動力資源總量及其地區分布;2、研究分析勞動力資源的各種構成情況;3、分析勞動力資源的變動情況,以及這些變動情況與國民經濟發展的相協調程度;4、分析勞動力資源的發展趨勢,為編制社會經濟發展計畫提供完整資料;5、研究**勞動力資源的發展趨勢,為中長期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供依據。

六、什麼是固定資產統計分析?

答:固定資產統計分析有三個方面:1、固定資產現狀統計分析。

常用的指標是固定資產磨損率和固定資產自有率;2、固定資產變動統計分析。包括固定資產增長速度分析和固定資產平衡變動分析;3、固定資產利用程度分析。是從投入產出角度來設定分析指標。

具體為單位固定資產的生產成果。

七、簡述工業總產值的計算原則。

答:1、按「工廠法」計算工業總產值;2、工業總產值包括的產量範圍,應與工業企業的勞動消耗量相適應;3、工業總產值的計算應與產品的物質形態相適應。

八、簡述商品流轉的特徵。

答:1、商品流轉必須是物質產品的轉移;2、商品流轉必須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3、商品流轉必須的改變所有權的商品轉移。

九、簡述商品流轉統計分析的內容。

答:1、反映和分析商品流轉計畫以及黨的有關方針政策的執**況;2、研究商品購、銷、調、存等環節的構成情況、比例關係及動態變動情況;3、研究如何處理商品流轉與其他方面的多種經濟關係的問題;4、反映商品流轉的成果和市場變化的特點與發展趨勢等等。

十、簡述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特點。

答:1、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分為經常專案、資本(資金)往來專案、誤差與遺漏和儲備資產增減等四個大專案;2、設定差額欄;3、以美元為計量單位。

十一、簡述經濟發展速度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

答:經濟發展速度與經濟效益是兩個不同的經濟範疇,反映出經濟發展不同的側面,速度反映同一經濟現象的動態對比,經濟效益則是反映投入與產出的關係。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係,良好的經濟效益是以穩定的增長速度為前提的。

同樣,外貿要求的經濟發展速度,是有良好巨集觀經濟效益的最優速度。只有把經濟效益擺在首位,才能使經濟發展速度真實、持久。

2023年自考國民經濟統計概論9

第九章人口與勞動統計 一 名詞解釋 1 人口數量 是指處於某一時點或某一時期內具有某一特定標誌的人口總體人數。2 人口分布 是指人口的地理分布,包括人口的自然地理 經濟地理和政治地理分布。3 人口的社會構成 是指由社會因素 社會性質 社會發展水平所決定的不同社會屬性的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 分布和關係...

2023年自考國民經濟統計概論6

3 簡述影響抽樣平均誤差的因素。答 第一,總體各單位標誌的變異程度。總體標誌變異程度愈大,抽樣誤差愈大。反之,總體標誌變異程度愈小,抽樣誤差也愈小 第二,樣本容量的大小 第蘭,不同抽樣方法的影響 第四,不同抽樣組織方式的影響。4 簡述等距抽樣的特點。答 第一,這種抽樣方式組織簡便,易於實施 第二,在...

2023年自考國民經濟統計概論1

1 簡述流量與存量的概念及其聯絡。答 流量是指某一時期發生的量,是按一定時期核算出來的數量。存量是指某一時點的量,是按一定時點核算出來的。二者之間的聯絡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有些經濟現象,流量和存量是相對應而並存的,有流量必有存量 第二,有些經濟現象只有流量,而沒有相對應的存量 第三,在流量與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