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120 6分超級經驗總結超實用

2021-03-13 05:02:35 字數 5373 閱讀 3900

本人山東村官,國考行測65.5分,申論55分,總分120.6分,沒敢報好單位,報的南京的鐵路警察,筆試成績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將近20分,比入圍最後一名多33分。

面試成績全場基本倒數,面了68分,但是總成績還是第一名。現在所有程式都已經走完,八月份去南京上班。把自己的經驗給江蘇的朋友分享一下,在這裡混個臉熟。

乙個屌絲的行測學習經驗

我是一名村官,此次國考行測65,申論55.6,總分120.6分。

不能算很高的分,但是有不少朋友問學習方法,就簡單寫了一下,順便發到論壇裡給大家看看有沒有用處。我只是乙個屌絲而已,付出很多努力才考了還可以的成績。

很多人對公****的題型都非常熟悉了,每次考試之前都會做不少的真題或者模擬題,如果你翻開以前做的題看一下,發現以前的水平和現在差不多,正確率基本上沒有提公升很多。以我為例,我經過這幾年的學習和訓練,每個題型錯的題的數量很穩定,常識25個題錯10左右,言語理解與表達40個題錯11個左右,判斷推理35個題錯10個左右,資料分析20個題錯6個左右,數學計算要是沒時間做的話錯的就沒數了(當然現在基本上都能做完,15個題錯5個左右)。另外一點,有時候模擬的時候發現,做得快的時候,正確率並沒有下降;有時候做的慢,正確率也不會提高,反而可能錯的更多。

正確率差不多,錯的也不算多,但是為什麼一年一年的考不上,考不了高分呢?只有乙個原因,做題速度慢,做不完!只要把做題速度提上去,肯定能得到很不錯的分。

所以要想辦法把速度提上去,在一套一套的練習中,也能找到提高正確率的方法。只要能做完,肯定能考上,就這麼簡單的要求!

怎麼提高速度呢?我國考前,大約做了35套行測的模擬題和幾套真題,慢慢的摸索怎麼樣才能把所有的題做完。每一套都是按照兩小時的時間練習,做不完也停下來,做完一套就對沒做完的原因和錯誤率進行分析。

這樣一套一套,慢慢找到非常多的規律,也養成了快速做題的習慣。

一、我的做題順序

第一部分9:00-9:40:常識8分鐘(8:57-9:05提前三分鐘做題)+言語理解與表達35分鐘(9:05-9:40),共40分鐘;

第二部分9:40-10:20:數學計算15分鐘(9:40-9:55)+資料分析25分鐘(9:55-10:20),共40分鐘;

第三部分10:20-11:00:塗卡5分鐘(10:20-10:25)+判斷推理35分鐘(10:25-11:00),共40分鐘。

我分成三部分做題,每一部分正好是40分鐘。分開算的話,常識8分鐘;言語35分鐘(選詞填空用15分鐘,就是說9:20之前必須做完選詞填空);數學計算15分鐘(能做幾個做幾個,9:

55必須停止,開始做資料分析);資料分析25分鐘;塗卡5分鐘(塗之前做的所有的題目的答案);判斷推理35分鐘。

二、每個題型的速度技巧。

1、常識。常識只用八分鐘怎麼做完25個題?這就需要讀得快,選的快。

讀題的時候,很多題不用全讀,只需要讀最後一句問句就夠了。題幹很長但是對答案沒什麼用處。這樣的題不少!

但是很多還是需要讀題的,即使讀,也要快速讀。選擇的時候,憑第一印象,一下子選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因為常識題基本上沒辦法分析,你不知道的你永遠分析不出來。

當然少數需要分析一下,不耽誤程序。

2、言語理解與表達。整套試卷能否做完,關鍵就在言語理解能否很快的做完。這道題閱讀量很大,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想在35分鐘做完40道題,並不是很容易(當然是我的感覺)。

要想很快的做完言語題,必須讀的速度快,選的速度快。所以說,行測的根本在於閱讀速度。

言語理解分成兩塊,選詞填空和通過一段文字選答案的題型。選詞填空很難做,我選擇的時候,先看某個空最適合選那個詞,然後稍微分析一下第二個空即可。主旨概括和意圖推理題,快速讀完題幹之後,把感覺可能正確的選項做個標記,拿不準的回頭看一遍做出最終選擇。

(當然做題的感覺很難描述的很準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需要在練習中尋找自己的做題感覺)

3、數學計算。數學計算我做了很厚的一本華圖的模組寶典,目的是想去掌握很多的做題技巧,考試時能夠很快的做出來,但是基本上是失敗了。想要通過技巧做完所有的題是不可能的!

15道數學計算中,大約有3、4道題能用到技巧,還不一定能想起來技巧公式,其他的基本上都需要認真的按部就班的列方程之類的計算。但是那3、4道能用技巧做的題目,如果對技巧公式非常熟悉,30秒就可以得到答案,如果忘記公式,5分鐘也做不出來。所以,還是需要去掌握大約有20多個技巧類的題型。

(20多個技巧有時間再寫進去,最近比較忙)

如果想做好數學計算,還是必須進行一段時間的專項訓練,專門訓練做數學題的感覺,做得多了,考試的時候就會做得比較順。

考試時候,認真的對待數學計算題,這也是我把它提到前面來做的原因。只要這一塊做得挺不錯,得高分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這15分鐘的時間,肯定做不完15道數學計算,但是盡量去做,盡量做8個以上。

碰到實在不會的,不要研究,馬上放棄。對於題型熟悉的,必須做出來(這就需要平時專項訓練時多做一些計算題)。

4、資料分析。資料分析是我比較差的一塊,我20分鐘內無法做完所有的題,所以安排了25分鐘時間。資料分析裡面有很多很大數字的計算,並且難度挺大,讓人頭疼。

我做了一本華圖的模組寶典,正確率沒提高,但是不太害怕這樣的計算了。

資料分析讀題有技巧,如果都讀的話,會用很多時間,並且也沒什麼用處。我的經驗是唯讀每一段的第一句話,並且把它劃出來。這樣能夠非常迅速的了解每一段的主題,也不會用很多時間。

然後馬上開始做下邊的5道題。做題的時候,就根據題幹的意思去對應的段落找資料。遇到實在不知道怎麼算的,就立刻放棄,當然這樣的也就一兩個。

5、判斷推理。這個題型包括圖形推理、模擬推理、定義判斷和邏輯推理四塊。這個題型不算難,只要通過專項練習,肯定能在30分鐘左右做完。

圖形推理10個題,5分鐘做完。十個題裡大部分是普通的數量規律,至於哪方面數量的規律,必須通過平時的練習才能很快的找到。如果發現不是數量規律,馬上去考慮對稱軸、筆畫數、曲直線、開放封閉規律。

模擬推理5個題,2分鐘做完。比較簡單。

定義判斷和邏輯判斷都是10個題,各用10分鐘做完。必須快速讀題,快速選擇。選擇的時候,盡量不要過於糾結,迅速的做出選擇。

碰到糾結的就像言語理解一樣,先選出感覺可能的選項,再根絕題幹分析一下。

結束語:通過一套套的真題或者模擬題的練習,爭取每一塊都能很快的做完。上面的時間安排是針對國考題型的,對於省考可以稍微調整。

關於專項練習的方法

行測共有五個模組,如果對題型及其技巧不熟悉的,可以在整套練習之前通過專項練習尋找屬於某乙個模組的技巧和感覺,練習怎麼樣才能快速閱讀和選擇,怎麼樣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做完這一塊內容。每個模組的練習方法不一樣。

常識。平時練習時不需要定下8分鐘做完25道題的規定,只需要多看看就行了,在於多積累,我看了很厚一本常識,做了很厚一本寶典,做了幾十套試卷,也沒很大的用處,因為根本記不住,但是能達到中等水平。

言語理解與表達:這個若35分鐘做不完40道題,必須進行專項訓練。可以找一些真題或者模擬題,在一段時間裡(我用了五六天好像),只做言語這一塊,並且掐時間,一遍一遍的聯絡中,思考怎麼樣才能在35分鐘內做完。

判斷推理也適合這個方法。

數學計算:可以大量的練習一下,不必掐時間,主要是找做題的感覺,在考試時碰到某個題型能快速的反應。

資料分析:也可按時間來訓練,25分鐘內做完4篇資料分析。

專項訓練是基礎,只是為了掌握題型和其中的做題技巧,大量的做成套的題才能慢慢的找到怎樣做完的感覺,才能將學到的技巧用到考試中去。只要有時間,就一天做一套,白天沒時間,晚上可以抽倆小時做上一套,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王冬冬申論學習經驗

這次國考申論考了55.6分,有的朋友說考的還不錯,我覺得屬於中等,正好符合我的**。那我就寫寫我在申論上的學習經驗吧。

在這次國考以前,申論對我這個學數學的來說是非常頭疼的,很多時候都做不完,作文寫的亂七八糟的,更別說做好了。平時也很不願意去主動的學申論,老是覺得申論沒什麼學頭。這次國考前,認認真真的做了不少模擬題,加上以前做的,得有20套以上。

這才發現申論必須通過做題才能找到規律,不然永遠都是渾渾噩噩的。

我沒看過很多申論經驗,因為很厚的申論書我也看不下去,做題方法也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很快忘了,只有通過做題才能掌握真正的做題技巧和方法。做完題之後,與參***比對,尋找不足,慢慢的就體會到怎麼樣才能答得更好了。

一、我的時間安排。

第一部分:閱讀20分鐘(2:00-2:20);

第二部分:小題60分鐘(20+20+20,每個小題20分鐘。2:20-3:20);

第三部分:作文70分鐘(15分鐘打草+55分鐘書寫,3:20-4:30)。

二、每一部分的技巧

1、閱讀。國考閱讀量大,給定時間是40分鐘,但是千萬不要這麼實在,非得40分鐘讀完,這樣後面做題會非常緊張。不要過於認真,必須練習20分鐘左右讀完,很快閱讀速度不會影響你對整篇文章的理解。

閱讀過程中不要劃太多,感覺很多有用的都劃上的話,很影響閱讀的速度。我都是用一些特殊的符號快速標記,比如用「√」表示對策,用「?」表示存在的問題,用○表示原因,用☆標記很重要的觀點類的句子,這樣的話就劃的很少,閱讀速度提公升很快。

2、三個小題。三個小題各分配20分鐘,當然第一題一般15分鐘就做完了,第三題往往25分鐘左右做完。

對於這三個小題,設計概括題、分析題和公文寫作題。不管是什麼題型,回答的時候百分之九十五的情況下,都要認真的分條去寫,一條一條的對齊(當然有特殊情況)。這三個小題的回答內容很多都能在材料中找到,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往上寫。

10分的題,一般寫4-6條,也就是4-6個得分點;20分的題,一般需要8-12個以上的得分點,可以有五六條,但是這五六條要包括這麼多得分點。

公文寫作題,大家要重視一下,平時要練習練習,格式很關鍵,通過做真題模擬題練就行,也可以看看專業的書。

這次國考申論考完收卷的時候,我看到附近不少考生的小題20分的題只寫了3-4條,內容寫的不少,但是肯定不行。大家可以做模擬題或者真題的時候,做完看看參***,很多都是分的一條條的,很清晰,得分點一目了然。

另外注意一點,就是字數。每個題都有字數限制,不要寫的太多或者太少。我是這樣做的,我先看看一行能寫多少字,然後自己的答案有幾條,每一條大約用幾行,這樣就很好的避免了某一條寫的太大或字數不夠的問題。

3、作文。作文打草15分鐘,寫作55分鐘,肯定能順利的寫完。申論作文分為政**和策**,在看到題目之後,心中必須確定要寫成政**還是策**。

打草,要確定中心論點,各個分論點以及挑選出文中能夠用到的材料以及整個文章的結構。

我剛開始很難確定中心論點,其實大家要注意,中心論點百分百來自材料中,只要知道這一點,就很好找了,前邊用☆標出來的很多觀點型的就能找到。分論點一般寫三個,至少有兩個必須從文中找,並且分論點要對稱起來。這樣框架就出來了。

框架出來之後,大家要注意寫好細節,這個大家看看一些國家的政治檔案,就能很深刻的體會細節怎麼寫。比如,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寫出這個分論點之後,後面的細節必須體現怎麼加強。其實大家都明白這一點。

其實只要知道中心論點和分論點都來自文中,申**章就很好寫了。

最後還是字數的要求,第一段左右,第二段左右,每個分論點段左右,結尾左右,每一塊需要幾行,在試卷上用筆點一小下,自己能看清楚就行,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字數了,當然多一行少一行的無所謂。

結束語:其實所謂經驗,即使你看了,不去練習,肯定對你來說沒什麼用處。只有通過真正的去做題,才能夠變成自己的做題習慣,變成自己的東西,分數想下來都很難了。

2023年跨考經驗總結

摘要 三跨考生即跨地區 跨學校 跨專業考研,這樣的選擇既需要加倍的勇氣,也需要更多的努力,耐得住寂寞才能得到成功。本人本科就讀於一所不知名的二流一本學校,數學系,屬於三跨考生,考的學校是對外經貿,初試成績390 現在也將自己這一年的經歷分享給大家,也算是給過去一年乙個交代。一 擇校 1 考研的原因 ...

2019國考經驗貼 行測80分高手獨家經驗

2,結交人脈,善於總結,3年幫助4000考生成功錄取 在新員工見面會上,我又認識了23位和我同時考進來的其他職位的同事,他們的行測申論幾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們做了詳細的考試經驗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備考方案和方法,因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適合於每乙個人。2010年成功錄取後,為了...

雅思複習攻略分項經驗總結

聽力 先聽,做題,然後總結,再聽,直到聽出每乙個考點的位置和內容 我準備雅思聽力使用的就是劍3 劍7這20套真題,沒有再買其他的複習材料,也沒有看過機經。因為雅思真題的數量非常有效,所以我認為備考的時候應該珍惜每一套真題。如果聽第一遍的時候沒有選出答案,千萬不要翻後面的tape scripts,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