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ent系統效能測試報告

2021-03-11 14:57:13 字數 1611 閱讀 8949

1. 引言

1.1 測試目的

本文件通過測試方案制定效能測試報告,目的是為專案人員提供分析報告,通過測試發現瓶頸並進行解決,更好的完善所測試專案。

1.2 測試物件

ascent藥品網頁訂購系統

1.3 測試環境

1.4 相關注意術語

併發執行緒數:測試時同時訪問被測系統的執行緒數。注意,由於測試過程中,每個執行緒都是以盡可能快的速度發請求,與實際使用者的使用有極大差別,所以,此資料不等同於實際使用時的併發使用者數。

使用者習慣操作頻率:單個使用者在一段時間內,使用此類功能的次數。通常以一天內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時間來統計,如果一天內沒有哪段時間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時間,則以一天的工作時間來統計。

預期平均響應時間:由使用者提出的,希望系統在多長時間內響應。注意,這個值並不是某一次訪問的時間,而是一段時間多次訪問後的平均值。

最大併發使用者數:在給定的預期平均響應時間下,系統最多能支援多少個併發使用者。這個資料就是實際可以同時使用系統的使用者數。

思考時間:把思考時間確定為「休眠時間」,這個時間指的是使用者在驚醒操作時、每個請求之間的時間間隔.

1.5 命名規則

1.6 系統壓力強度估算

測試壓力估算時採用原則如下:

系統**使用者數取系統總使用者數的20%

系統**使用者併發數取**使用者數的30%

系統響應時間判斷原則(2-5-10)原則

系統業務響應時間小於2秒,判為優秀,使用者對系統感覺很好;

系統業務響應時間在2-5秒之間,判為良好,使用者對系統感覺一般;

系統業務響應時間在5-10秒之間,判為集合,使用者對系統感覺勉強接受;

系統業務響應時間超過10秒,判為不及格,使用者無法接受系統響應速度;

1.7 測試依據

效能測試實施方案,測試計畫,場景及結果說明書。

2 測試方案

1.1 關係模型圖

1.2 測試流程

第一階段:分析需求,定義測試策略,確定測試沒目標

第二階段:設計流程,設計場景,生成方案

第三階段:準備測試環境,編譯測試指令碼,建立場景

第四階段:執行測試,負載測試

第五階段:獲取結果,儲存記錄,測試分析,生成報告

1.3 測試用例

事務列表

引數列表

載入方案

場景方案

1.4 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詳情在《ascent系統效能測試場景結果》文件,問題追蹤在《ascent系統效能測試記錄及問題跟蹤表》。

2. 測試分析

2.1 結果分析

系統的結算商品業務耗時間比較長,堆積的事務量大於其它專案。在結算和登出階段出現停止和失敗的次數最多,伺服器出現瓶頸。當併發使用者數處於併發集合點時,系統響應速度變慢,表明系統達到瓶頸,由此確定系統的負載情況。

3. 綜述

在輕度壓力的測試中,系統在大量使用者和長時間反覆執行,未出現不良情況,反映良好,在大吞吐量情況下響應時間令人滿意,系統穩定性可靠。

在中度壓力的測試中,系統在大使用者量併發操作時,伺服器cpu和記憶體佔用率較高,但仍滿足效能需求。

通過本次指定的效能測試計畫可以了解該系統目前存在的相關缺陷和瓶頸,處理業務的響應能力,系統可支援的併發使用者數量,業務完成的成功率,每秒處理事務數等效能引數,通過優化系統達到效能滿足的需求。

web系統效能測試報告

1.總述 1.1 測試物件 web系統 資料庫建表sql的版本是20060228 1 程式 的版本是20060310 1 1.2 測試目的 確定系統支援的最大併發使用者數 系統的處理能力能達到2次請求 分鐘 1.3 測試環境 1.4 測試依據 1.5 參考資料 1.6 術語及縮寫詞 測試時間 一輪測...

軟體系統效能測試分析報告

修訂歷史記錄 目錄1 概述 3 1.1 編寫目的 3 1.2 專案背景 3 1.3 術語 縮略詞 3 1.4 測試目的 3 1.5 測試方法 3 1.6 測試範圍 3 2 參考文件 3 3 測試執 況 3 3.1 人力資源 3 3.2 測試時間 3 3.3 測試環境 3 3.4 測試過程安排及描述 ...

軟體系統效能測試總結報告

修訂歷史 目錄1基本資訊 4 1.1背景 4 1.2參考資料 4 1.3名詞解釋 4 1.4測試目標 4 2測試工具及環境 4 2.1測試環境架構 4 2.2系統配置 4 2.3測試工具 4 3測試相關定義 4 4測試記錄和分析 5 4.1測試設計 5 4.2測試執行日誌 5 4.3測試結果彙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