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風險評估制度

2021-03-08 09:49:13 字數 1115 閱讀 4004

為了保證醫療質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術效果得到科學客觀的評估,診治醫生應根據患者病情及個體差異的不同制定出適應每個患者詳細、科學的手術方案,當患者病情變化的時候能夠及時調整修改手術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時、科學有效的**,並制定患者手術風險評估制度。

一、手術患者都應進行手術風險評估。

二、醫生、麻醉師對病人進行手術風險評估時要嚴格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影像與實驗室資料、臨床診斷、擬施手術風險與利弊進行綜合評估。

三、術前主管醫師、麻醉師、巡迴**應對病人按照手術風險評估表內容逐項評估,根據評估的結果與術前討論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術計畫和麻醉方式。必須做好必要的術前知情告知,告知患者或者其委託人手術方案、手術可能面臨的風險,並囑患者或委託人簽字。手術風險評估分級超過nnis2級時,應及時向科主任請示,請科主任再次評估,必要時可組織院內會診後再進行評估。

四、病人在入院經評估後,本院不能**或**效果不能肯定的,應及時與家屬溝通,協商在本院或者轉院**,並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五、手術風險評估填寫內容及流程

術前24h手術醫生、麻醉師、巡迴**按照手術風險評估表相應內容對病人進行評估,做出評估後分別在簽名欄內簽名。由手術醫生根據評估內容計算手術風險分級。評估內容如下:

(一)手術切口清潔程度

手術風險分級標準將手術切口按照清潔程度分為四類:

ⅰ類手術切口(清潔手術)

ⅱ類手術切口(相對清潔切口)

ⅲ類手術切口(清潔-汙染手術)

ⅳ類手術切口(汙染手術)

(二)麻醉分級(asa分級)

參照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病情分級標準:i-ⅵ級:

p1: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輕微的臨床症狀;

p3:患者有明顯的系統臨床症狀;

p4:患者有輕微的明顯系統臨床症狀,且危及生命;

p5:病情危重,生命難以維持的瀕死病人;

p6:腦死亡的患者。

(三)手術持續時間

手術風險分級標準根據手術的持續時間將患者分為兩組:即為「手術在3小時內完成組」;

「手術超過3小時完成組」屬急診手術在「□」打「√」。

(四)手術類別由麻醉醫師在相應「□」打「√」。

(五)隨訪:切口癒合與感染情況在患者出院後24h內由主管醫生填寫。

手術風險評估流程

手術風險評估制度

為了保證醫療質量,保障患者手術安全,降低患者發生術後併發症的風險,並使患者手術效果得到科學客觀的評估,我院特制定患者手術風險評估制度。一 手術患者都應進行手術風險評估。二 對病人進行手術風險評估時要嚴格根據病史 體格檢查 影像與實驗室資料 臨床診斷 擬施手術與麻醉方式的風險和利弊進行綜合評估。三 術...

手術風險評估制度

為提高醫院手術質量 確保手術安全,降低患者發生術後併發症的風險,並使患者手術效果得到科學客觀的評估,依據中國醫院協會 關於發布和實施 手術安全核查表與手術風險評估表 的通知 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一 凡擬在我院接受手術 的患者都應進行手術風險評估。二 醫生 麻醉師對患者進行手術風險評估時要嚴格...

手術風險評估制度

為了保證醫療質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手術效果得到科學客觀的評估,診治醫生應根據患者病情及個體差異的不同制定出適應每個患者詳細 科學的手術方案,當患者病情變化的時候能夠及時調整修改手術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時 科學有效的 我院特制定患者手術風險評估制度。一 手術患者都應進行手術風險評估。二 醫生 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