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報告走進家鄉傳承文化》

2021-03-07 14:08:58 字數 1320 閱讀 6985

走進家鄉、傳承文化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深入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精神,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提高核心競爭力,以「辦實事、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為原則,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專業優勢,參與家鄉的經濟文化發展建設,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做貢獻,我們二級學院開展了以「走進家鄉、傳承文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更好地完成這次實踐活動,這個寒假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做了乙個小小的調查。我發現以前每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會包油角、炸糖環、製作年餅,但是現在卻發現沒幾個家庭是去做這些事情的,都嫌麻煩,都是到城裡直接買現成的。我也央求過家裡人去包包油角,但是他們總是說沒空,而且又麻煩,所以就不了了之。

我還發現,以前每到除夕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寫對聯或請人寫對聯,然後自己貼。但是近幾年來,從來沒有人寫過對聯,都是到外面買那些印刷精美的對聯,而且**還不便宜。慢慢地就發現,很多很多過年的習俗,就漸漸地被人們淡忘了,好像慢慢地就失去了傳承。

還記得以前的老人們會做很多傳統的手工藝品,例如竹編、草編、手工刺繡、手工木雕、泥塑、剪紙、民間玩具等,但是當這些老人漸漸離我們遠去的時候,誰來繼承這些傳統的手工藝呢?手工製作工藝在我國民間有著悠久的製作歷史,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她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藝、豐富的門類、傳世佳作蜚聲海內外,幾千年來,傳統手工藝產品始終是代表中華民族的一大特色產業。傳統的工藝品既是文化藝術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但是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時尚之物不斷湧現,各國之間的文化不斷交流融合,西方文化的不斷傳入,使得中國傳統的手工藝品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載籍豐富,蘊蓄著無數寶藏,是我們走向現代化所憑藉的精神支柱。然而,眾所周知,在一段不算太短的時期裡,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冷落甚至否定。「撥亂反正」以後,我國進入了社會轉型時期;從封閉到開放的社會劇烈變動所引起的文化秩序和道德混亂,使人們渴望重新認識和評估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力圖使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當今以至未來社會生活中產生積極的影響。

這是歷史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因為這是近年來興起的回歸傳統的全球文化思潮在中國的體現。因此,我們應該好好發掘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尤其是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作為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好好的傳承下去。

不過令我欣喜的是,我發現我們家鄉正在蓋一棟文化室,這個文化室是用來給村里的人自己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的,裡面存有很多關於傳統文化的書籍,方便大家學習與傳承。這個文化室是村委響應黨的號召「深入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而建的,這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傳承我們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作為現代社會的大學生,不要忘了祖輩留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我們要走進自己的家鄉,好好學習好好繼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社會實踐報告 走進村莊

暑期社會實踐的第五天,華水尋跡小紅軍一行來到了新縣的乙個小村莊,走進村莊,走近村民,了解村民的一些生活狀況和他們所最關切的事情同時也為農民伯伯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兒進而憶苦思甜。當天上午在隊長分配好今天的任務後,各小組分工合作立即開始了今天的活動。我和其他三位隊員是策劃組 和當地村民合影 兼實地考...

走進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走進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 1月19日,聊城大學社體部志願者為傳承世博志願精神,開展了以 慰問孤老,傳遞愛心 為主題的志願活動,為鳳城老年公寓的老人們送去了關愛 進入敬老院後,同學們便按照分工積極打掃衛生,他們有的到老人房間掃地 擦玻璃,有的到餐廳幫忙擦桌子 拖地,儘管天氣寒冷,同學們卻幹得熱火朝天,努...

關注家鄉動態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版本

時光飛逝,轉眼間,寒假就快過去,新的學年就要開始。在學生們看來,暑假寒假向來是學生們最期盼的事情,在假期可以做很多事情,看閒書 外出旅遊 朋友聚會,還可以睡個懶覺而沒有鬧鐘的催促.但是常常也會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沒有了學習生活的那種緊張的旋律,反而覺得生活有點無章可循。有很多同學過完假期回來總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