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營銷新員工如何判斷意向顧客

2021-03-04 01:11:39 字數 1806 閱讀 5317

文章**《會銷人網》

很多在一線帶隊伍的幹部都有這樣的經歷:「新員工在匯報自己的意向顧客情況時總是會讓你『心跳』。在他們眼裡,要麼這些顧客看來看去全都像意向顧客;要麼看來看去乙個都不像意向顧客」。

這其實就是新員工對意向顧客把握不准的典型表現。說白了,就是缺乏顧客把握經驗。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顧客才能算是意向(準)顧客呢?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新員工快速地掌握意向(準)顧客的判斷方法,或者儘量減少意向顧客的判斷誤差呢?

根據我近年來在市場實戰,總結得出了 11 條意向顧客判斷參考方法,並將其用評分的方式進行量化(見:表一),員工可根據意向顧客的具體情況來為其打分,最後根據最終的得分來恆定該顧客的意向程度。當然這個方法不是萬能的,僅供一線新員工參考:

表一:意向顧客判斷的十一條標準

員工根據自己對顧客的了解,並結合具體情況為顧客打分,綜合得分100分的,我們將其評定為90%程度的意向顧客,90分的則為80%程度的意向顧客,80分的則為70%程度的意向顧客,依此類推。除以上評分判斷的方法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員工對顧客實施的「相關營銷動作」以及顧客給員工一些直接或間接的反饋,或者細微的變化來輔助判斷意向程度:

1.「員工」方面的五個細節:

(1)員工是否給顧客進行過健康教育?其中包括跟顧客身體健康有關的疾病預防、調養以及保健常識,同時也包括自己的產品知識及其他相關的知識。

(2)員工是否講解、分析過企業的實力、規模以及在行業內的地位?如果是國有企業背景,是否分析過國有企業給顧客帶來的好處?是否十分自信地並認為自己在這家公司從業感到自豪?

你是否傳遞給顧客一種不可拒絕和否認的信心?

(3)員工是否給顧客講解過公司的《老顧客**案例》手冊,或者做過類似的事情?這要求我們的員工能熟練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和最常見病的病例,並且對這些病例顧客的基本情況、位址、**脫口而出,且經常將這些案例掛在嘴邊講解給意向顧客聽。

(4)員工是否給顧客講解過司的榮譽或者相關權威資料手冊?你是否曾經很自豪地將公司、產品以及企業領導人以往所獲得的榮譽告訴你的每一位顧客,並為此而自豪?

(5)員工是否給顧客講解過公司的老顧客服務政策、俱樂部積分制度等?你是否告訴過顧客,你們公司擁有最人性化的俱樂部管理制度?是否強調過你們除了銷售產品外,還能給中老年人帶去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呢?

2.「顧客」方面的十個細節:

(6)顧客是否主動檢視公司相關的合法經營的手續、證照?他是否得到滿意的答案?

(7)顧客是否主動詢問過產品**?是簡單的問問還是了解了一年或者乙個作用週期的服用**?

(8)顧客是否主動詢問產品的使用方法以及送貨(物流)相關資訊?

(9)顧客是否主動詢問產品的壽命、售後服務問題?包括免費服務時間、維修及費用承擔辦法等。

(10)顧客是否主動了解公司總部資訊?包括總部在**?成立多長時間了?規模有多大?總部的**是多少等。

(11)顧客是否主動了解產品原料和生產基地情況?

(12)顧客是否主動與老顧客溝通和了解產品使用情況?包括詢問你有哪些顧客使用該產品有什麼樣的效果,以及側面地和老顧客溝通相關情況。

(13)顧客是否主動要求與公司領導見面?這包括看看公司領導並問他申請一點優惠等。

(14)顧客是否主動要求去公司辦公場所看看?這包括到公司看看相關執照以及看看公司的實力。

(15)顧客是否主動與諮詢專家溝通?這包括顧客主動找專家了解病情防控以及產品對疾病的緩解作用週期、實際效果等。 當然,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永遠在變化。

以上判斷意向顧客的11條參考方法以及輔助我們判斷意向顧客的15條資訊,都只能作為新員工迅速掌握判斷意向顧客的一種參考方法,而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顧客與顧客想法不同,更何況現在越來越多的顧客擁有較強「反偵察」能力,因此,任何時候都需要我們不斷地用變化的眼光和思維去思考不斷變化著的問題。

文章**《會銷人網》

會議營銷新員工培訓手冊全文

各地都不缺乏會議營銷的經驗,但為什麼有的地方就是銷量一直上不去,而有的地方持續攀公升?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為什麼有的業務員就能邀請到很多顧客到會場,而有的費很大功夫就是邀請不到?為什麼有的業務員一場會下來銷售量很好,而有些人顧客很多銷量不好呢?一 關於打 的七個問題 一 有的業務員不敢給顧客打 ...

新員工會議發言

各位新員工晚上好 今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歡迎各位新員工進入馬頭農機公司你們的加入為公司注入了新的血液,新增了新的希望,我謹代表公司表示熱烈的歡迎 我們都來自四面八方,有幸能夠相聚在這裡,這是一種緣份,更是乙份友誼的開始。作為乙個負責人,我也會帶領大家共同學習咱們公司相關的一些知識,也許大家以前沒有接...

如何留住新員工

時間 2011 3 27 企 無 人 則 止 企業的一切事務都是人幹出來的,有效的員工流失率有利於保持公司的活力。目前,企業界高呼 留人,留的是往往是企業老員工,卻忽視了對新進員工關注。一位老闆向我抱怨 我們的人力資源部招的員工沒幾天就走了,而我招的稍微好一些,但是工作的時間也不長,到底是 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