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

2021-03-03 23:58:36 字數 3771 閱讀 9418

「是時,曹操遺權書。」(這時曹操送給孫權一封信。)《赤壁之戰》

「是吾劍之所從墜。」(這兒是我的劍掉進水裡的地方。)《刻舟求劍》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句是就主語和謂語的關係而言的,主語不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而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現代漢語中的被動句一般用介詞「被」來表示。為方便學習,我們把古漢語中的被動句,分為兩大類,即標誌被動和意念被動。

(一) 標誌被動主要有四類標誌。

1. 於(乎)式,即「動詞+於(乎)+主動者。

介詞「於(乎)」用在動詞後表被動,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例如:

不拘於時,學於餘。《師說》

懷王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受制於人。

2.「……見……」,「見……於……」式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3.「為……」「為所……」「為……所……」

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先發者製人,後發者為人所製。《項羽列傳》

4.……被……(在文言中較為少見)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

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孔雀東南飛》

(二) 意念被動

沒有表示被動的介詞出現,需要聯絡上下文去理解,如:

軒凡四遭火,得不焚。《項脊軒志》

洎牧以讒誅。《六國論》——等到李牧因為讒言而被殺。

三.倒裝句

文言文中的倒裝句包括謂語前置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句、狀語後置句(介詞結構後置)、定語後置句。

在漢語的語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的位置在古今漢語中是一致的。但有時因為表達的特殊需要而出現倒裝現象。現代漢語也有不少倒裝句,但古代漢語中的倒裝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 謂語前置(主謂倒裝)

一般是為加強感嘆和疑問的語氣。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

在現代漢語中為加強感嘆和疑問的語氣也經常用主謂倒裝句式。如:

太不聰明了,孩子!

(二) 賓語前置

1.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是疑問句中賓語前置的兩個必要的條件,缺一不可。疑問代詞有孰、何、誰、曷、安、奚、惡、胡等,疑問語氣詞有乎、諸、邪、哉等。例句:

子將安之?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論語〉〉

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何為其然也?〈〈赤壁賦〉〉

樂夫天命復奚疑?〈〈歸去來兮辭〉〉

2. 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前置。

否定句一般帶有否定副詞「不、毋(無)、未、非、弗、勿」或否定性無定代詞「莫」。否定句,代詞作賓語,是否定句中賓語前置的兩個必要條件。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詩經〉〉——你不想我,難道沒有別人思念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與國也〉〉

以為天下莫己若者。〈〈秋水〉〉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

3. 一般句式中的代詞賓語的前置。

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先秦古籍中。如:〈〈論語〉〉

4. 一般句式中的介詞賓語前置。如: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5. 用「之」「是」來提賓。如:

何陋之有?

(三) 定語後置。

在現代漢語中,定語一般在中心詞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語有時在中心詞的後面,這是為了使中心詞突出,或者為了使句子更流暢順口。

1. 數量性定語的後置。

數量詞作定語往往放在中心詞的後面。如: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鴻門宴》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2. 定語後置的標誌。「者」(譯為……的)、「之」

(1)、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2)、中心詞+之+後置定語

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3)、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

馬之千里者……

石之鏗然有聲者。

(四) 介詞結構(介賓結構,狀語)後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賓結構一般用在謂語動詞的前邊充當狀語,而在文言中介詞結構常常會用在謂語動詞之後。我們稱之為介詞結構(介賓結構,狀語)後置。常見的格式如下:

1.「於(乎)+賓語」結構

由「於」或「(乎)」字與後面的詞構成的介詞結構在文言文中最多,可以表示處所、比較、被動、物件等。這種結構一般後置於謂語動詞之後。

(1) 表示比較。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報任安書》

苛政猛於虎也。《捕蛇者說》

長於臣。((項伯)比我(張良)大。)《鴻門宴》

(2) 表示處所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岳陽樓記》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鴻門宴》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

(3) 表示物件

趙氏求救於齊。(趙國向齊國求救。)(觸龍說趙太后》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4)表示被動(參見被動句)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伶官傳序》

2.「以+賓語」結構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寡人之於國也》

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論語》

殺人以梃與刃。《孟子》

四.省略句

古人寫文章,常常為了語言的簡練,在不影響表情達意的情況下,行文時便省去一些重複的詞語,這種省略某詞或某成分的現象,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現代漢語中是不允許的。文言中的省略句主要有主語省略、謂語省略、動詞賓語省略、介詞賓語省略和介詞省略等。

(一)主語省略

1.對話省。

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鴻門宴》

2.承前省

(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桃花源中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村中人)咸來問訊。《桃花源記》

3. 蒙後省

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十月蟋蟀進我床下。

(二)謂語省略

1.對話省。

曰:「學詩乎?」曰:「未(學詩)也。」〈〈論語〉〉

2. 承前省。

上醫醫國,其次(醫)疾。〈〈國語〉〉

3. 蒙後省

躬自厚(責)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三) 動詞賓語省略

1.對話省

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此樂)。」

2.承前省

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兄弟)。《論語》

3.蒙後省

明日,子路行,以告(孔子)。子曰:「隱者也。」 《論語》

(四)介詞賓語的省略

指介詞「以」「與」「為」等介詞的賓語的省略。

忠之屬也,可以( )一戰。

於是秦王不懌,為( )擊缶

豎子不足與( )謀。《鴻門宴》

(五)介詞「以」「於」的省略。

現代漢語中,介詞是不能省略的。文言文中,介詞一般也不可以省略。古漢語中,只有「以」、「於」可以省略。

1、介詞「以」的省略。

死馬且買之(以)五百金,況生馬乎?《戰國策》

2、介詞「於」的省略。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鴻門宴》

文言特殊句式四答案

高三語文補課二答案 二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一 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嘆曰 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莫之違。師曠侍坐於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壞於壁。公曰 太師誰撞?師曠曰 今者有小人言於側者,故撞之。公曰 寡人也。師曠曰 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 釋之。以為寡人戒選自 韓非子 1...

文言特殊句式三答案

一 選擇題10分 1.與 卒見使於一鼠 句式不同的一項 1992年上海卷 a 徒見欺b 府吏見叮嚀 c 百姓之不見保d 而自令見放為 2.與 不敢與較 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1996年上海卷 a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b 古之人不餘欺也 c 吾屬今為之虜矣d 將以有為也 3.與 未之識 句式相同的一項...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斷句 省略句 被動句 倒裝句 一 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係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 者 也 等詞構成。翻譯時注意加 是 l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2 夫戰,勇氣也。3 環滁皆山也。4 城北徐公,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