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瞿秋白紀念館有感

2021-03-03 23:38:43 字數 2629 閱讀 2583

提要:正值**人生, 參觀瞿秋白紀念館,希汲取精神力量,緬懷秋白之舊物,思索生命的價值.追尋夢想,不捨不棄,愛我所愛,思我所思,尋秋白之事蹟,悟龍城常州之神韻,感秋白之文字,讚其謙遜之風.

申秋白之遺願,愛童稚之真,護我中華未來.愛惜年華,從心做起,執著於目標,相信自己的能力,奮勇拼搏,自強不息!

內容:又是一年金秋,惜故人不在,空留深深庭院數座.落葉飄零,滿堂蕭瑟,憐舊日繁華不再.

可嘆,可惋,秋白先生逝於長汀,就義於敵人槍口之下,然不辱中華之悠悠氣節,泱泱大國之風範.後人記之念之,緬英烈於覓渡河畔.

很早就看過梁衡寫的書《覓渡》,一本不厚卻樣式古樸的書.說實話,這篇文章並沒有給我留下多深刻的印象,然而當我在瞿秋白紀念館看見一整塊十多公尺的石壁上,用娟秀的楷體,刻下了整篇《覓渡,覓渡,渡何處》時,內心突然就震撼了.一篇文字要抒發怎樣擲地有聲的精神,才會用這樣的方式永存於世間!

瞿秋白是江蘇常州人,也生長於常州.在距離紀念館不遠的地方,就是省常中,全國少數的五星級高中.綠意盎然的學校裡,秋白的雕像默默矗立著,是他還在關注著新世紀孩子的成長,又有誰知道,曾經他來自這裡--張顯青春活力的地方.

後來,帶著滿身的榮耀,順利畢業.他選擇了北京,至此開始了傳奇一生.「不要學費又不要出身」的俄文專修館,在秋白走投無路時接納了他,也許是注定走共產黨的道路,卓越的俄文使秋白脫穎而出,成為傳播馬列主義的先鋒.

他一步步走著從來沒有想過的道路,他不是***,不懂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但歷史卻把他推上不得不走的綿延山路……他短暫光輝的一生,可以說全部都貢獻給了黨和人民,翻譯的俄文著作不計其數,隨和如他,善待每乙個人,平等思想時刻存在於內心.在悠悠中華五千年長河,他如流星一般劃過,璀璨了民族, 以自己的思想理論和革命實踐奠定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歷史地位。奔忙了前半生,為了信念,招敵無數.

但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面對狼一樣的敵人,依然不放棄尊嚴,如他的一生平靜,離開.殊不知,他在跳一支多麼美的獨步!無人欣賞,不成熟的中共視他為棄兒,國民黨虎視眈眈,打算殺雞儆猴.

他明白剩餘的時間不多了,而真實的想法,還沒有留在世間.誠實如他,為此羞愧.就這樣,他過世的前一周,寫下了《多餘的話》.

《多餘的話》是一聲聲控訴,他用文人浪漫的筆調:「這世界對於我仍然是非常美麗的。一切新的,鬥爭的,勇敢的都在前進。

那麼好的花朵、果子,那麼清秀的山和水,那麼雄偉的工廠和煙囪,月亮的光似乎也比從前更光明了。」你聽,他是有多麼熱愛生活的地方!所有存在的自然的就是一縷撒進牢房的陽光,溫暖著經歷滄桑歲月殘破的心。

可是,他又完全明白自己是無法享受初春的細雨,盛夏的驕陽,嚴冬的臘梅……也許,也許還能再看一眼這秋日舞動的落葉,在那不願提起的地方。忍住暗潮洶湧的心,提筆寫下「永別」。儘管還無法釋懷未來的孩子們,愧疚著默默支援的妻子,大千世界裡帶來幸福的東西。

然後他故作輕鬆把永久的離開視為滑稽戲的閉幕,說著:「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後我要大休息了.我們共產黨人的哲學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容不迫的姿態,海洋一般的胸懷有誰能相比!

走過廚房,舊時的炊具寧靜的躺在那裡,訴說著時代的變遷:走過臥室,精美的桌椅蒙上歲月的煙塵;走過院子,參天的大樹依然守衛這一地的陰涼……秋白先生不在了,可他的氣息卻充斥著,每個飛揚的塵屑,都曾經沉溺在聲息之中.他的人生就是一場傳奇,用羸弱的肩膀撐起共產黨的擔子,天知道,他是根本不願意做的啊.

他的夢想就是做乙個教員,平平淡淡度過一生,有相愛的人陪伴,如此普通.生命的最後,他感慨地寫下「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坦誠剖析自己的靈魂,告訴少數理解的人,生命的意義在於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認為瞿秋白很適合今天的社會,感受天倫,熱愛這世界每一寸存在的美麗,相信寧靜充實就是美好。現在的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他沒有強加的擔子,就不會因為巨大的精神壓力使久病難醫,更不會放棄鍾愛的文學,說不定就能走向夢寐的天堂--北大,成為乙個逍遙的教授。每天也可以和朋友喝喝老酒踩踩老空,也像平凡人羨慕著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卻不用後悔一生年華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

時事弄人,他還是承擔了責任,放不下共產主義這一偉大事業.現在的瞿秋白紀念館旁邊是覓渡橋小學,我們回去的時候孩子們剛剛下課,稚嫩的童聲迴盪在操場,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胸前.只是他們還不知道,曾經,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為了今天歡樂的少年,付出生命的代價.

而他依舊守護在你們身邊,藏在學校圍牆另一邊的某個角落,凝視和期望.就如同他那樣說,人應該是有靈魂的.他的靈魂必隨心意,逗留於孩子們的周圍,教他們愛這個世界,尊敬師長,以禮待人.

紀念館裡有很多他的塑像,也有很多他提筆寫下的詩.他的壯志豪情: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雲霄;他的悲傷孤寂:

寂寞此人間,且喜身無主;他對自然的愛:今歲花開盛,宜栽白玉盆;他的思親之苦: 飢寒此日無人問,落上靈前愛子身……乙個多面的他,使世人理解彼此同為凡人.

可是同為凡人,為什麼他偏偏要承受這麼多!難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但是上天這回錯了,把跌宕生活貫穿他的三十六年,如果有來世,他必是不能為了外在,犧牲自己的.

因為所有愛他,崇敬他的人不會答應.

《死魂靈》還沒有譯,《海上述林》還沒有編校, 《瞿秋白文集》還沒有廣為世人所知,最終秋白是走了,像每乙個偉大的人一樣轟轟烈烈離去,留下永不磨滅的功績,留下無數懷念. 這個意氣風發、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在歷史演變中被漸漸理解,接受,他博大的胸襟,平和的笑容深深的印在民眾的腦海裡,唯有不斷地緬懷他的事蹟,將他的人生傳奇搬上熒幕,即使他已隨風飄去六十多年……

秋白不朽,不為歷史的稱讚,不為赫赫功勳,只為對生命的熱愛,新一代的青年,享有和平,更加不能忘記前輩在重重困難面前依然追尋理想.所以,也讓我們插起夢想的翅膀,不負秋白遺託,飛向那廣闊藍天!

參觀瞿秋白紀念館有感

瞿秋白紀念館我去過兩次。第一次去時,正好是順路經過。只是帶著參觀故居的想法,在那充滿江南特色的院子裡逛了一圈。那時的我只是覺得院子很漂亮,帶著大戶人家的講究。知道那裡曾經住著的 大戶人家 是在那黑暗的年代,顛危簸蕩的社會組織中破產的 士的階級 而近期再次瞻仰了瞿秋白紀念館。多了幾分仔細,多了幾分虔誠...

參觀鐵人紀念館有感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我和同事們一道來到了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此次學習對我觸動很大,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鐵人精神,感覺到自己還很渺小,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很多 王進喜,1923年10月 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乙個貧苦農民家庭。歲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5歲到玉門...

參觀雷鋒紀念館有感

5月10日,當和煦的春風已然吹起之時,在學院領導的組織和思政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大一新生來到了撫順雷鋒紀念館,緬懷學習在人們心中打下深深烙印的雷鋒同志。大約乙個多小時的行程,我們一行人便抵達雷鋒紀念館。走進大門就看到雷鋒的雕像聳立在廣場的 徑直望過去便是雷鋒生平事蹟陳列館,走進裡面牆上寫著兩行字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