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瞿秋白紀念館有感

2021-03-03 23:38:43 字數 2584 閱讀 3555

瞿秋白紀念館我去過兩次。

第一次去時,正好是順路經過。只是帶著參觀故居的想法,在那充滿江南特色的院子裡逛了一圈。那時的我只是覺得院子很漂亮,帶著大戶人家的講究。

**知道那裡曾經住著的「大戶人家」是在那黑暗的年代,顛危簸蕩的社會組織中破產的「士的階級」。

而近期再次瞻仰了瞿秋白紀念館。多了幾分仔細,多了幾分虔誠。去的那天下著濛濛細雨,晚秋的季節也增添了幾分悲情。參觀的腳步,注定不是輕盈的。

那房子,那家具,那信件,那**,那介紹,在盡最大的可能,向我展示乙個立體的瞿秋白。瞿秋白犧牲時只有三十六歲,而那時的他就已經具有了讓一般人仰視的才華。如果他不去革命,完全可能成為一代文傑或者是優秀的翻譯家,亦或是一代名醫。

走進展廳中間時,放的正是瞿秋白就以時的片段。後面一排的刺槍,前面的瞿秋白走著,唱著,回憶著。然而他是無畏的,盤腿而坐,此地甚好。

而他是有留戀的,未完成的革命,嬌妻愛女,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筆似乎一直在耕耘著,留下「多餘的話」,獄中詩詞。就以的前一刻,他記錄著前夜夢境觸發的靈感。

集句《偶成》: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寒泉聽不窮。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萬緣空。

韋應物,郎士元,杜心甫詩句的組合。只恨我對古詩沒什麼品讀的本領,不能明白這詩。而既然他前夜夢中「如置仙境」,那麼犧牲後的他,是否達到了超脫?

雖然我是無神論者,此時,我更願意多些浪漫色彩的想象,瞿秋白的靈魂定是去了他夢中的仙境了,他是那麼熱愛大好河山的。

在瞿秋白故居的一間房內,立著瞿秋白高大的塑像。上有一匾,寫著「江南第一燕」。他是這麼形容自己的:

「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雲梢。」他這麼說著,他這麼做著。他書生的摸樣,卻做了鬥士,乙個真正的鬥士。

他做過中國共產黨的領袖,犧牲在革命的路上。他也是文學活動上的戰鬥者。他那麼多才多藝,具有獨創性。

而無論哪一點,他都值得被後人記住。

秋之白華,瞿秋白和楊之華那甜蜜的感情,流露在他們的書信間,流淌在他們的合影中。「好**」,「親**」,「你的阿哥」這些親暱的稱呼,毫不掩飾的暴露了乙個江南才子的溫柔多情。

瞿秋白的臥室在最裡面的那間,不是很大,但是挺適合修養身心。前面的房間,有他和父親學畫的地方。在展廳中,我見到過一張瞿秋白作的一幅山水畫的**,黑白之間,全是意境。

如果他選擇做畫家,那將是一位多麼出色的畫家!

瞿秋白曾求學**,所以他有著相當高的俄語水平。有看到他用俄語寫的信,那漂亮的字!他和魯迅先生有著很深厚的友情,魯迅曾書「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在瞿秋白紀念館前,有一塊碑。碑上刻著梁衡為瞿秋白寫的一篇文章《覓渡,覓渡,覓何處》。「瞿秋白是以職業革命家自詡的,但從這個渡口出發並沒有讓他走出一條路」這算是悲劇吧:

「是自己人按住他的脖子,好讓敵人的屠刀來砍。而他先是仔細地獨白,然後從容就義。」他曾經肩挑統帥全黨的重擔,也被自己人乙個巴掌打倒永不重用,我更願意重複默念文章的最後一句:

「秋白不朽」。

秋白不朽,如今的瞿秋白被那麼多的後人所紀念。這種肯定,該是最巨大,卻又是無形的獎彰。

參觀瞿秋白紀念館那天的雨似乎一直下著,從邁入紀念館的大門到參觀結束。因為鞋子沾了水,所以踩在屋內的地面上發出一種古怪的聲音。而這種聲音似乎又像是故居對我們這些參觀者的訴說。

它語氣低緩,沉重。雖然每天都會有人去參觀,但屋內卻不再有生活的氣息。那些古樸的家具,像是那個化為望夫石的女子。

靜靜地卻又滿懷希望地等著它們永遠等不來的主人。結束了,那些黑得不見五指的時代,不會回來了。紀念館的周圍是林立的摩天大樓。

前面曾經的那條覓渡河,也已經不復存在。時光流逝,總會帶走些什麼,也總會留下

些什麼。瞿秋白的事蹟留下了,瞿秋白的文章留下了,瞿秋白的精神留下了……留下的似乎也很多。

瞿秋白紀念館中,總是會放本留言簿。上面記錄著參觀者的感想。兩次經過,我都沒有留下任何話語。

我只是翻閱著,體會著他們的體會。欣喜那麼多人在紀念著瞿秋白。作為參觀者的我,只是聽著紀念館的敘述。

而紀念館像是嚴厲的老先生,不容我們發出過大的聲音,而我是多麼想呼喊幾聲,卻只是像個聽話的好學生那樣,靜靜地聆聽,靜靜地感悟。而其實紀念故居中是沒有貼著禁止喧嘩的標語的。只是它那麼肅穆,端莊,讓人無法去破壞。

那我只有在心裡呼喊。

瞿秋白在多餘的話中寫道:「我不過三十六歲,但是,自己覺得已經非常地疲憊,絲毫青年壯年的興趣都沒有了。不但一般的政治問題懶得去思索,就是一切娛樂,甚至風景都漠不相關了……雖然現在肺癆的最危險期逃過了,而身體根本弄壞了,虛弱的簡直是乙個廢人」,「直到那樣的時候,為著要穿長衫,在母親死後,還剩下四十多元的裁縫債,要用殘餘的木器去抵賬。

我的紳士意識-就算是深深潛伏著表面不容易察覺罷-其實是始終沒脫掉的。」瞿秋白是真實的,他解剖著自己的靈魂,將自己痛苦的改造過程如實的記錄下,獻給後人。而古往今來,多少人都在塗脂抹粉,把自己打扮得一塵不染。

瞿秋白無疑是與他們逆向而行的。而正因為如此,瞿秋白才那麼的偉岸。正如梁衡在《覓渡,覓渡,覓何處》中寫著的:

他是乙個內心既縱橫交錯,又坦蕩如一張白紙的人。

之前,我對瞿秋白基本上是一無所知的。參觀紀念館回校後,我又去圖書館借了許多關於瞿秋白的書籍,也在網上查了關於他的資料。讀過後,更加的佩服瞿秋白同志了。

感嘆瞿秋白在多餘的話中的第一句:「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何必說?然而他說了,像是說給自己聽。

後記:那一天,江南是水墨畫中的江南。秋天,我卻去尋找春天的燕子。喜歡他的真實,敬佩他的不屈。雨一直下著,淅淅瀝瀝的雨聲似乎說出了那句:秋白不朽。

觀瞿秋白紀念館有感

提要 正值 人生,參觀瞿秋白紀念館,希汲取精神力量,緬懷秋白之舊物,思索生命的價值.追尋夢想,不捨不棄,愛我所愛,思我所思,尋秋白之事蹟,悟龍城常州之神韻,感秋白之文字,讚其謙遜之風.申秋白之遺願,愛童稚之真,護我中華未來.愛惜年華,從心做起,執著於目標,相信自己的能力,奮勇拼搏,自強不息 內容 又...

參觀鐵人紀念館有感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我和同事們一道來到了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此次學習對我觸動很大,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鐵人精神,感覺到自己還很渺小,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很多 王進喜,1923年10月 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乙個貧苦農民家庭。歲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5歲到玉門...

參觀雷鋒紀念館有感

5月10日,當和煦的春風已然吹起之時,在學院領導的組織和思政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大一新生來到了撫順雷鋒紀念館,緬懷學習在人們心中打下深深烙印的雷鋒同志。大約乙個多小時的行程,我們一行人便抵達雷鋒紀念館。走進大門就看到雷鋒的雕像聳立在廣場的 徑直望過去便是雷鋒生平事蹟陳列館,走進裡面牆上寫著兩行字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