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分數因素影響高考志願填報

2021-03-03 22:03:19 字數 4060 閱讀 9793

——北京教育考試院研究員周軍做深度解析

如何填報高考志願成為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大事。哪些因素需要考慮?如何填報把握更大?

如何填報高考志願是一直困擾著考生和家長的乙個重要問題,無論考前、考中還是考後填報,也無論錄取時按「志願+分數」還是按「分數+志願」投擋,相同分數的考生,只因填報了不同的志願,其錄取結果都會有差異,也因此總會生出幾家歡喜幾家愁的錄取結果。

以「分數」估算志願填報命中率並判定錄取結果是否「合算」的慣性思維,是一種淺表做法。高考志願其實是考生對人生尤其是未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規劃。忽視了這一點,就忽視了對考生未來長遠發展的考慮。

也就是說,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除了要考慮「分數」因素,還要考慮「非分數」因素。人生面臨許多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填報高考志願也是如此。

一、考慮學業成績和潛質

填報高考志願時,學業成績和潛質不同的學生考慮也有所不同。

成績優秀的高分考生。如果這類考生長於邏輯思維,安于案前久坐或在實驗室中尋求樂趣,那麼最好考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專業可以偏於基礎,畢業後再確定發展方向。

高分考生,選擇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實際上是通過4年本科學習,在乙個更高的平台上做出新的發展選擇。

成績較優秀高考分數也相對較高的學生即重點本科分數範圍內中間段的大部分學生。

填報志願時要學校與專業並重,比較理想的是選擇專門類院校的主體專業。學校與專業不能兼顧時,如果以選擇學校為主,專業要盡量靠近學校的主體專業,或是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如果以選擇專業為主,就要綜合考慮學校的整體情況,專業最好是自己很感興趣或畢業後找工作時有優勢的專業。

對這部分學生群體中的大部分人而言,從進入專業學習開始,大體上就決定了今後的工作領域,但學校的教育質量及各種未來可用資源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發展空間,因此,在學校與專業的選擇上要全面權衡。

成績在一般本科範圍內的大部分學生填報高考志願時,筆者建議這部分考生要優先考慮專業,其次考慮學校。這是因為一般本科院校中,除少數專門型別院校及原來隸屬國家部委的學校外,其他大部分學校整體水平接近。另外,這部分學生學業成績雖在同一水平上,但努力程度並不同,學習潛力也不同,其優勢、潛質即使個人和家長也未必認識到了,這種差異對大學的專業學習往往影響較大。

因此,選擇適合於自己潛質的專業,會給個人留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部分考生畢業後是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量最大的在一線從事常規性技術、技術管理及業務工作的主要**。因此,對這部分學生而言,專業的選擇比學校的選擇更重要。

準備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一般而言,這部分考生應主要以專業作為填報志願的出發點。對於職業教育的發展,教育部明確指出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培訓為基礎,因此在填報志願時,考生要從選擇職業角度出發選擇專業。在選擇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有的專業雖然很熱,但就業面卻較窄,只有

一、二個行業需要,而有的專業廣泛分布於多個行業,就業面較寬;二是從本人的興趣及潛能出發選擇專業也是一種考慮,對於一線的技能性崗位,如果考生始終抱有足夠興趣,工作能力、習慣適於崗位需要,不僅可以更好地勝任工作,而且會有更好的職業發展空間。

準備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要對前途有足夠信心。比如金融、交通、物流、物業、it、商業、電訊等行業今後必將有快速發展並會有質的進步。這些行業的技能與管理崗位正呈融合趨勢,傳統意義上的藍領白領已無明顯區分。

未來幾年,行業將需要大量具備一定職業技能、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

二、認識自我明確方向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認識自我,對自己有客觀清醒的認識自然是填報志願的首要因素。怎麼判斷哪些學校和專業適合自己呢?

認識自我思維方式、學習習慣。明確個人思維方式對選擇學校及專業非常重要。以高分考生為例:

有人長於邏輯思維,從問題的初始條件、邊界條件開始分析,逐步找到問題的關鍵;有人則直接對問題的關鍵做出判斷,再去分析各種條件和可能。有這兩種思維習慣的學生,同時看重的同一所學校或專業,其培養目標和方向可能只適合其中一人。

學習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是選擇學術研究方向、實際應用方向、還是技能方向。舉個例子:面對一件沒見過的電器,有人習慣先看說明書,有人先開機碰到問題再找說明書,而有人開機後碰到問題再打**問別人,這反映了乙個學習習慣問題,不同的人遇到同一問題**的層面不同,因此影響著在未來工作中的定位。

認識自我性格及行為特點。性格決定命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意義。對於填報高考志願而言,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從分析自己的性格及行為特點出發,判定自己可能的職業方向,作為選擇學校及專業的參考。

有標新立異想法的學生,可能具備創新人才的核心素質。

組織能力強善於與人溝通的學生,其實對專業不必過分看重,學校的整體氛圍可能更具決定意義。沒有堅持長期學習思想準備的學生,即使考試成績較高,醫生、it研發工程師等職業也未必適合於你。

慣於聽命於人、案前久坐的學生,最典型的專業選擇可能是會計、審計類。樂於助人,不自覺地總是對旁人循循善誘的性格,適合做一名教師或社會工作者。

模仿能力強的學生學習一門應用語言應當不費力。不同的職業,對就業者的性格行為特點實際上是有潛在要求的,選擇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更要注意這點。

對自己性格行為特點的分析最好還是與家長、老師交流一下,可以參考測試結果,但結論還是要建立在對自己的理性分析基礎上。

判定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填報高考志願時,無論成績多高,都要事先設定乙個自己可接受的最低的學校或專業作為心理底線。按照現在的錄取投檔辦法,假如某批次有三個志願,最理想的學校作為第一志願填報估計只有六成把握,那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第二或第三志願學校只有選報生源不足的學校才有錄取把握。

這樣一旦第一志願落選,被下邊的學校錄取就不至於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如果不能接受這種落差,那就索性選一所有八成把握的學校作一志願。

與學生心理承受力有關的另一問題是就業去向。不同專業在不同體制、機制工作單位中的分布有很大差異,而在不同體制、機制下工作的人們心理壓力也是有差異的。這也是填報志願時的考慮因素之一。

三、認識學科特點不必苛求專業

一般說來,同樣的應用方向類專業,在專門院校要比非專門院校應用特點突出。比如讀經濟類專業,最好到經濟類專門院校,並選擇地處全國或地區經濟中心城市高校。讀職業技術類專業,最好到經濟發達或第三產業發達的地區,並考慮畢業後就業地區對職技類專業的需求情況。

讀理論性強的專業,最好到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讀應用性強的專業,要注意不同學校相同學科專業的特點。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可以是理論型的,可以是應用方向的,也可以完全是技能類的。培養方式不同,也會帶來差異。

這也是考生填報志願時要考慮的因素。

教育部公布的學科專業目錄是將專業按學科門類、一級學科、二級學科劃分的,學生在招生專業目錄上看到的都是二級學科專業,簡稱為「專業」。一般說來,不同的學科門類、不同的一級學科涉及的研究物件、研究方法及各自的知識體系相去甚遠,而同一一級學科名下的「專業」,特別是偏重以應用為培養方向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會比較接近。在大學更加強調「通才」教育、逐步放寬專業口徑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學生真正進入本「專業」工作,大體要在畢業後經過兩三年的實踐學習,才能最後完成。

所以現在對專業的選擇不必過分苛求。另外,經濟發展對不同專業人才的需求結構不同。以計算機類這個人才持續需求量較大的專業為例,在需求結構上的差異很明顯:

對高層研發人員求賢若渴,對低端應用型技術人員大量需要,但中端人才卻不易找到合適位置。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

經濟結構的調整勢必影響行業發展,帶來人才需求的變化。但是,不論怎樣變化,有些傳統專業如機械電子類、土建類、醫療類、會計類、語言類專業的社會需求量相對穩定。對大部分考生來講,可選擇乙個應用性、業務性較強的適合自己的專業作為第乙份工作,在工作中再逐步積累學識與能力,並根據社會發展需要謀求新的發展。

因此,專業問題不必看得過死。

四、辯證看待報考外地院校

報考外地院校一般有兩種考慮,主動選擇和被動選擇。主動選擇是說高考成績既可以報北京地區學校也可以報外地學校,如果報考外地學校,可以提高就讀學校的量級,專業選擇餘地也較大。被動選擇是指高考成績在批次線附近,為保證不至於落到下一批次,選擇生源不足的外地學校。

報考外地院校還要考慮一些因素,如學校所在城市的環境,包括人文和自然環境、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消費水平、學校的歷史及目前的隸屬關係、學校的特點、生源結構等。對從小在北京長大又是獨生子女的高中生,到外地讀書也是一種挑戰。大部分到外地讀書的學生,一兩年後會顯得比在京讀書的同學成熟,各方面進步都很大。

但是,每年也有少數學生因各種原因不能完成學業。

因此,報考外地院校首先不是分數高低的問題,而是要有勇於面對挑戰,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希望自己受到全方位的鍛鍊,有更加豐富的大學生活。抱有這樣的想法,無論上什麼學校讀什麼專業,長遠的收益都會很大。到外地讀書,回京找工作的方便程度可能就不如在京讀書的學生。

高考如何根據分數填報志願

高分考生名校優先 次高分考生,特色專業優先 中等成績考生,哪個優先可隨意 一般成績考生,專業優先 較低分考生,保上學。分數的高低,決定了填報技巧的不同 考生應盡量把分數稍稍估得緊一點,不要放得太鬆。考生如果估得高了,對志願的期望過高,容易產生落差 估得低了,和考試成績差別太大,自己吃虧。如果考場上的...

填報高考志願時需考慮分數之外的因素

如何填報高考 論壇 志願 每年都會成為高三考生和家長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填報志願時哪些因素需要考慮?如何填報把握更大一些?無論考前 考中還是考後填報,也無論錄取時按 志願 分數 還是按 分數 志願 投擋,相同高考分數的考生,只因填報了不同的志願,其錄取結果可能會產生天壤之別,每年高考錄取結束後總會出...

填報高考志願時需考慮分數之外的因素

如何填報高考志願 每年都會成為高三考生和家長關心的重要問題之一。填報志願時哪些因素需要考慮?如何填報把握更大一些?無論考前 考中還是考後填報,也無論錄取時按 志願 分數 還是按 分數 志願 投擋,相同高考分數的考生,只因填報了不同的志願,其錄取結果可能會產生天壤之別,每年高考錄取結束後總會出現 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