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和一般要求

2021-03-04 09:58:15 字數 3890 閱讀 8298

(二) 會計確認的標準

1, 符合會計要素的定義;

2, 可計量性;

3, 相關性;

4, 可靠性;

5, 確定性;

6, 合規性。

(三) 會計確認的基礎

會計確認的基礎是指確定一定會計期間收入與費用,從而確定損益的標準。

1, 權責發生制(應收應付制):企業會計核算應當以此為基礎;

2, 收付實現制(現收現付制):機關、事業單位及非盈利組織。

(四) 會計確認的步驟

1, 初始確認

2, 再確認

(五) 會計確認的內容

以下三個方面:

1,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各種資料能否進入會計核算系統,並採取一定的程式和方

法進行加工、處理;

2, 已經過篩選可作為經濟業務的資料,應在何時進入會計核算系統來進一步加工、處

理;(初次確認,在填製和審核憑證時完成)

3, 對已經過初次確認計量記錄環節的財產資料進行再確認。

(六) 會計確認的意義

會計確認是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會計核算諸多環節中最重要的乙個環節,單位發生的經

濟業務如果定性錯了,必將導致後續會計核算環節得出的結論和資訊都是錯誤的。

二、 會計計量

(一) 含義

會計計量,又稱「會計核算物件的計量」或「會計要素的計量」,是指入賬的會計業

務事項應按什麼樣的金額予以記錄和報告。具體來說,會計計量是用貨幣或其他量度單位從數量角度計算衡量描述企業各項經濟業務發生的過程和結果。

會計計量是會計處理的第二步,是會計實務的重要內容,是會計系統的核心職能。

(二) 要求

為了科學進行會計計量,必須做到客觀性,有效性和經濟性。

(三) 計量屬性

會計計量屬性又稱會計計量基礎。企業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以確定會計要素的相關金額。

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公允價值。

1.企業日常核算中絕大部分用的是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歷史成本是基本的、主要的、首選的計量屬性。基本準則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採用歷史成本。

2.重置成本主要是在資產盤盈時使用。

3.可變現淨值通常在存貨的期末計量時使用。

4.現值在計提資產減值時使用。

比如將固定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折為現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相比較,確定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然後比較可收回金額與其賬面價值,確定應計提的減值準備。

5.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

我國的會計準則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公允價值。比如資產減值準則,還有金融資產、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都提到了公允價值。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金融資產應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投資性房地產可以選擇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

企業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歷史成本。我國引入公允價值是適度、謹慎和有條件的。

(四) 計量單位:貨幣量度、實物量度和勞動量度

(五) 計量的基本內容:資產計量在會計計量只居於核心地位,資產計量所取得的結

果及其特性,是計量其他五要素的基礎,並對其他五要素的計量結果產生重大影響。

三、 會計記錄:會計計錄,又稱「會計核算物件的記錄」或「會計要素的計錄」,是根據確認和計量的結果,按照複式記賬的要求,在賬簿中全面系統地加以登記。

會計記錄是會計核算的第三步,體現於憑證賬簿中。

我國會計記錄主要是借助於複式記賬來進行的,所以,複式記賬的原理也可以說是會計記錄的原理。

四、會計報告

會計報告,是根據賬簿記錄以及其他有關資料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提供有關資訊。

五、會計核算基本程式與相關方法鏈結

經濟業務或事項→確認(初次)→計量→記錄→報告(再確認)→會計資訊使用者→↑會計目標

第三節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與一般要求(重點)

一、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

會計核算的內容是指特定主體的資金運動,包括資金的投入、資金的迴圈與周轉、資金的退出三個階段。

經濟業務事項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一) 款項和有價**的收付

(二) 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三) 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四) 資本的增減

(五)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六) 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七) 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二、會計核算的要求

根據《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時,首先應當滿足四個基本前提;其次應遵循八項會計資訊質量要求,選擇恰當的會計核算形式(賬務處理程式),按照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會計程式進行。

除滿足上述要求之外,單位進行會計核算,還應當遵循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

(一)各單位必須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設定會計科目和賬戶、複式記賬填製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薄進行成本計算財產清查期末計價和編制會計報告

(二)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制財務報告

(三)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定的會計賬薄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私設會計賬薄

(四)各單位應該根據財政部制定發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對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進行建檔管理

(五)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體和生成的會計資訊資料也必須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六)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根據情況也可以同時使用單位所在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和外國文字

(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

(八)單位核算的年度應自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九)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對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特別要求:

1,公司、企業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 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確認、計量和記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

2,公司、企業不得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準和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3,公司、企業不得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

4,公司、企業不得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準和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

5,公司、企業不得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隱瞞利潤;

6,公司、企業不得有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方法。

第四節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制度體系

我國的企業會計核算制度體系是在《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一、企業會計準則

又稱「會計標準」和「會計公認原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共同標準,是會計實踐的總結,是會計理論的體現。它就經濟業務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做出規定,指導和規範企業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使之全面地、實事求是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滿足國家巨集觀管理部門、經營決策者、投資者和債權人的需要。

2023年2月15日財政部發布的1項基本會計準則和38項具體會計準則工作,標誌著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完善後的我國會計準則體系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基本會計準則,第二層次為具體會計準則。

(一)基本會計準則

統馭作用,主要規範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要求,為制定具體會計準則提供基本框架。

基本會計準則包括企業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則會計要素準則和編制會計報表的基本要求。

(二)具體會計準則

具體會計準則以基本會計準則為依據,對各項會計核算業務和報告事項做出具體規定。

分為:一般業務準則,特殊業務準則和報告準則

其結構分為:引言、定義、正文、披露和附則。

二、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2023年4月27日發布,2023年7月1日執行。

三、專業會計核算辦法

對於各行業專業性較強的會計核算,財政部以專業會計核算辦法的形式予以發布。

第二章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和一般要求

主要內容 第一節會計核算的概念 第二節會計核算物件的確認 計量 記錄和報告 重點 第三節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與一般要求 重點 第四節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制度體系 第一節會計核算的概念 一 會計核算的涵義 會計的核算是指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 記錄 計算 報告等環節,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

第二章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與一般要求

內容重點 本章主要論述了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和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提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 款項和有價 的收付。2 財物的收發 增減和使用。3 債權 債務的發生和結算。4 資本的增減。5 收入 支出 費用 成本的計算。6 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7 需要辦理會計手續 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

第二章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與一般要求

1.企業會計核算的內容是指特定主體 某一企業 的資金運動。topsage 2.會計上所講的資本包括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兩部分。topsage 3.會計上所講的經濟業務和經濟事項既有聯絡又有區別。topsage 4.企業發生的所有經濟業務事項都需要進行會計記錄和會計核算。topsage 5.以實際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