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體系有效性執行報告1

2021-03-04 09:49:25 字數 4871 閱讀 1938

公司自執行三合一管理體系至今,通過了外部審核、第三方審核、以及外部驗廠審驗等。整體來看,體系執行是有效的、適宜的基本符合管理標準要求,但在個別方面及部門還存在著體系管控不嚴,執行標準降低、提供虛假資料等情況。現將公司三合一管理體系運**況報告如下:

(本報告分體系管理執行介紹部分、體系執行問題點、體系執行綜合分析和體系提公升建議四部份)

第一部分:三合一管理體系有效性執行介紹

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實現程度:

公司以科學的管理、先進的技術、規範的作業,堅持持續改進,不斷為顧客提供高質量、高品位不同檔次的產品和優質服務,實現社會和員工滿意的環境和健康安全績效。

公司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它涵蓋了顧客投訴、產品交付、產品質量驗收、環境雜訊、職業病危害、安全事故及培訓等七項主要指標:質量目標——顧客為主精細化;環境目標——減汙增效、綠色安康;職業健康安全目標——遵循法規、降低風險減少傷害。

產品質量持續穩定符合要求並不斷提高:質量目標中要求,2023年公司過程產品一次性檢驗合格率為:94.

6%,每年提高0.1%。最終產品一次性合格率為93.

6%,每年提高0.1%。從08年至今,過程產品一次性檢驗合格率、最終產品一次性合格率均達到質量目標中的要求。

不斷提高公司的顧客滿意程度:質量目標中要求,2023年,外貿客戶滿意度為72.4%,每年提高 0.

2%;內銷直接消費者滿意度為66.4%,內銷經銷商滿意度為70.4%,每年提高 0.

2%。從08年至今,每年兩次對顧客滿意度進行調查,具體內容見下表。

國際營銷中心

國內營銷中心

從**中可以看出,連續3年客戶滿意度均達到質量目標中客戶滿意度的要求。形成持續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改進機制:公司通過不斷地採用過程方法(pdca模式),識別改進機會,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使產品符合性和管理體系有效性得到持續改進,促使公司整體業績的改進和效率的提高。

第二部分體系執行存在的問題點

問題點一:目標管理不明確

問題建議描述: 1)皮業生產部的目標與每月的「目標指標達成報告」不一致;2)公司制訂了「萬元產值降耗每年以0.5%降低」的目標,但未分解落實到相關的職能和層次,也提供不出對其進行監測的證據。

整改建議:1)結合目標實際制定各部門「2023年質量、環境、職業健康管理方案」並規範「2023年部門月度目標達成報告」專案,達到目標一致、真實反映客觀實際;2)「萬元產值降耗每年以0.5%降低」的目標,分解到生產廠加以控制考核。

驗證情況:經驗證,生產廠提供的1-4月份月度達成報告均根據2023年質量、環境、職業健康管理方案分解而來,達到目標一致、真實反映客觀實際。在管理方案中增加上「萬元產值降耗每年以0.

5%降低」的目標,分解到生產廠加以控制考核。

問題點二:質量控制遠遠達不到體系目標要求

問題顛三:環境因素及危險源的識別與評價不到位

問題建議描述:環境因素及危險源的識別與評價不到位,現場發現有些部門或區域的環境因素及危險源識別、評價有漏項或不具體。例如:

公司外圍四周的放到設施、化學品倉庫、公司***(折扣店)、門衛對外來包裹(郵件)和人員的控制等等,都沒有納入到公司的危險源管控範圍之內,從而反映出主管部門體系管理人員的匱乏與不重視。

整改建議:由管理科結合年度危險源辨識,對股份公司所有部門的危險源進行重新辨識,做到辨識清楚、措施合理、不漏項;

驗證情況:經驗證,管理科在2023年3月份對股份公司所有部門的危險源進行重新辨識,辨識清楚、措施合理、不漏項。

問題顛三:培訓計畫、培訓總策劃不到位,培訓職位走過程

問題建議描述:在每月內審及2023年上半年大內審過程中發現,股份公司:部分部門(如基建科、招標辦)的培訓計畫及培訓記錄尚未建立;國際營銷中心:

部分部門(如**鏈運營中心)有培訓計畫,但無培訓記錄;對於生產廠的特殊崗位培訓,從事刷膠崗位的部分人員(如鞋材中底車間)無上崗證;國內營銷中心:各部門的培訓計畫及培訓記錄尚未建立。

整改建議:要求人力資源部策劃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對企業發展起支撐作用的企業各層次員工的培訓系統,嚴格按照hd/c—6.2—04《培訓管理制度》的要求執行。

驗證情況:在5月份下達不符合項通報,跟蹤、驗證工作在6月份完成。

問題點四:記錄與實際工作不相符:

問題建議描述:記錄與實際工作情況不符,出現兩層皮現象。例:

在hd/b—7.5—01生產提供控制程式4.1.

2.7 條款中規定:「生管科每週度對各科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填寫「hd-7.

5-b03生管科進度周考核表」,對於完不成任務的單位下達hd-8.5-b01糾正(預防)措施表」。檢視生管科進度周考核表上,每天達成都超過100%,但在實際工作中,並不是每天都能完成產量。

整改建議:

驗證情況:

問題點五:目標不能一次性定位,過程中變動不能及時反映在檔案中

5、組織架構變動頻繁:

由於組織架構變動頻繁,部門職責相應變動,給三合一體系的落地實行上造成一定麻煩。

三、管控風險綜合分析:

經過內外部審核,對公司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了統全面、系統的排查,三合一管理體系的執行是符合標準要求,是有效的。

第三部分體系執行綜合分析

第四部分體系再提公升的建議

如何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企業貫徹iso9000標準不僅僅是為了取得認證證書,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只有通過有效的質量管理活動降低成本,提公升產品實物質量水平,才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最終獲得經濟效益。那麼,企業如何使所建立的質量體系更加有效以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需求呢?

在闡述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之前,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有效性?

iso9000:2000頒標準中對有效性的定義:完成策劃的活動和達到策劃結果的程度。

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是指所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執行結果實現預定目標的程度,有效性至少應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實現本組織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程度;

2、產品質量持續穩定符合要求並有所提高;

3、不斷提高組織的顧客和其他相關方滿意程度;

4、持續的質量改進機制已經形成。

其次還應解決乙個現存的認識問題,即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和產品質量要求的關係。

iso9000標準是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這種要求是通用的,適用於各種行業或經濟部門的,提供各種類別的產品,包括硬體、軟體、服務或流程性材料,各種規模的組織。但是,每個組織為符合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而採取的措施卻是不同。

因此,每個組織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產品要求反映在技術規範、產品標準和規範、合同協議以及法律法規中。對每乙個組織來說,產品要求與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缺一不可,不能互相取代,只能相輔相成。

產品質量必須充分滿足顧客的需求,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對組織提供合格產品的能力的要求,這種能力,最終還是要通過持續地提供顧客滿意的產品來證實。因此,產品質量滿足要求是第一位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對產品要求的補充。顧客買的是產品,不是體系。

顧客在購買產品時,需要組織證實其質量管理體系滿足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其目的仍然是為了確保顧客所購買的產品能充分滿足規定的要求。切不可過分誇大質量管理體系的作用,不能認為只要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產品質量自然而然就會滿足要求。下面分二個方面闡述如何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根據兩年多來現場審核的經驗和對標準的學習和理解,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意見:

1、建立適合本組織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質量方針是與經營宗旨相一致的,與產品要求相適應,要體現對顧客的承諾、對持續改進的承諾,有能為目標的提出提供框架。因此質量方針不能是空洞的口號,要根據本組織的產品、顧客定位和預期的產品質量水平確定。質量目標應以質量方針所提供的框架展開,為確保組織的質量目標的實現,相關職能和層次要依據組織的質量目標要求確定各自的質量目標,並落實到全體員工的活動中。

從體現對顧客的承諾的角度,質量目標往往即可與產品效能有關,如產品的使用壽命、維修保障性、服務的及時性等,又可落實到產品實現過程的質量,如產品的合格率、保修等候時間、服務等候時間等。從體現持續改進角度,目標可能與顧客的滿意程度有關。質量目標應是可測量,而且相關職能和層次的質量目標應盡可能的量化,以便比較實施結果,進行持續改進。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不是質量管理體系的點綴,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實現情況,是作為質量管理體系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證據。

2、建立質量資訊管理過程:

在2000版iso9001標準中8.4條規定:「組織應確定、收集和分析適當的資料,以證實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並評價在何處可以持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資料分析應提供以下有關方面的資訊:

a)顧客滿意;

b)與產品要求的符合性;

c)過程和產品的特性及趨勢;

d)供方。

建立質量資訊管理過程的目的是為了評價質量目標(包括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確定需要改進的區域。質量資訊的管理過程包括質量資訊的名稱、記錄、傳遞、統計、分析、報告方式以及相關的職責。組織應建立一套統計報表,定期檢查、考核各級和各職能部門的質量指標完成情況,促進並激勵員工為實現質量目標而不斷積極進取。

應充分利用統計工具,對大量的質量資訊進行彙總分析,找出主要問題(包括潛在的),提出改進的建議和要求。

3、改進內部質量體系審核

乙個組織不僅應積極開展內部質量體系審核,還應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開展產品和關鍵過程的質量審核。通過分析每月進行的產品質量審核和過程質量審核積累的資料,可驗證產品質量和過程質量波動情況以及質量管理體系是否得到有效實施。

內部質量體系審核的做法大有改進的必要。目前,大多數組織的做法基本與認證審核相同,既由兼職的內審員每年集中幾天時間對所涉及的體系要素和部門全面審核一次,這樣做法的缺點第一是將內審作為一種臨時的任務,而不是作為重要的、日常的工作對待,不能引起各級領導和員工應有的重視;第二內審員全部是兼職的,一年只做幾天的審核工作,審核經驗少,不熟練,審核能力難以提高,審核結果的有效性差。據了解,歐美發達國家的企業很少採用集中式的內部質量體系審核,而多採用分布式審核的方式,分布式審核的特點:

(1)設立一名專職人員負責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和質量資訊的統計分析工作。

(2)如果每月進行一次審核,每次審核乙個或兩個部門,可以在乙個審核週期內對質量體系涉及的各個部門和要素至少審核過一次;

三合一體系建立的思考

三合一 體系執行與建立企業長效管理機制的思考 範紹福 中國管理科學院院士浙江諸暨工業裝置安裝公司,浙江 摘要 在企業 三合一 管理體系執行中,體系的運作和企業日常管理極易形成 兩張皮 本文旨在通過對企業貫標運作 企業日常管理和拓展市場三大活動如何融會貫通 有機結合的思考,使 三標 成為企業貫標 日常...

三合一體系管理評審總結專案部

質量 環境 職業安全健康三季度總結 專案部專案部本著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和 安全責任重於泰山 的宗旨,按照公司 精心施工 高效優質 顧客滿意 保護環境 遵紀守法 文明施工 安全健康 預防為主 持續改進 的方針和精神積極深入開展質量 環境和職業安全健康體系檔案的學習和應用活動,結合專案部的具體實際情...

三合一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報告範例

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報告範例 一 審核目的 1 評價公司質量 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2 為公司一體化管理體系的認證作準備。二 審核範圍 公司質量 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所涉及的機關部門 基層單位及所屬專案體的相關場所 人員 活動 設施。三 審核依據 1 gb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