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醫藥建設情況匯報

2021-03-04 09:35:22 字數 2988 閱讀 8785

中醫藥建設情況匯報

一、中醫藥醫療與保健服務建設情況

我院現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02人(有高階職稱16人,中級職稱61人)。專業科室建設和業務開展齊全,設有內兒科、腎病科、外一科、外二科(腫瘤科)、婦產科、骨一科、骨二科、椎間盤病科、腦病科、眼耳鼻喉頭頸-外科、肛腸科、急診科等12個臨床科室,以及綜合門診、專科門診、社群服務中心、「治未病」中心等部門。配備有16排螺旋ct、mri、數位化x線攝影系統(dr)、數位化胃腸機、四維彩超、高壓氧**儀等大型先進裝置。

近年來,我院實施快速發展戰略,通過重點抓診療環境的改善和服務質量的提公升,病人滿意度不斷提公升,各項醫療業務增長迅速,2023年完成門診診療25.77萬人次,較2023年同期增長34.87%,入院病人14699人次,同期增長19.

14%。醫院領導班子立足醫院長遠發展,提出了建立教學醫院以及用2-3年時間建立「三甲」中醫院的奮鬥目標,通過建立促進醫院管理水平、技術實力、服務質量更上乙個新台階,努力為全市人民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我院還積極開展資訊化建設,功能績效考核及綜合業務管理,與醫療保障實現互聯互通;包括電子書寫病歷、臨床路徑和診療方案,並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互聯互通。我院績效考核,主要是通過各科室各醫生的核算收入明細項情況進行考核,大致先通過門診收費、**收費,住院收費中各類報表取得業務收入資料,再從醫院財務物資管理系統等取得相關支出報表,結合服務考評得分等引數,最終得出各科室的績效考核情況;綜合業務管理方面即醫院資訊化系統,大體包括:his、lis、pacs三大系統。

其中his系統:門診**,門診收費,門診醫生,住院收費,住院醫生,電子病歷,住院**,藥庫管理,藥房管理,配發藥,系統維護,醫技費用,病案介面等,使用工作站約250個。我院的病歷書寫還不屬於電子病歷,屬於電子書寫病歷階段,建有乙個電子病歷書寫軟體系統。

2023年9月我院經市衛生局批准,將體檢中心與針灸**科進行有機整合,配備了滿足「治未病」服務功能需要的專職人。積極開展「治未病」平台建設,開設健康干預室、健康諮詢台、體質辨識室,為群眾提供體質健康狀態辨識、風險評估等,並根據中醫體檢和評估報告作出指導。初步構建了治未病服務平台。

初步開展了體質辨識、對偏頗體質開展干預。於 2023年派1名醫生前往廣東省中醫院進修「治未病」專業,學習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科的管理及先進技術和經驗。同時增設電腦、印表機、體檢軟體、四診儀等裝置,裝置配置滿足「治未病」服務的需要。

建立「治未病」相關工作制度、服務規範和技術操作規範等,為「治未病」服務提供規範管理。

我院「治未病」中心承擔居民健康檔案建檔及管理工作,每年為轄區內居民開展健康教育、隨訪、健康諮詢等工作。建立合理的「治未病」服務流程,通過健康狀態資訊集與管理、體質量表的計算和分析,結合中醫四診,對健康狀態辨識和評估,建立健康管理資料庫。針對每個人的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指導受檢者遠離危險因素,通過情志調養、飲食調養 、起居調養、運動調養、穴位自我保健等,通過結合本院及地區實際採用中藥調理、藥膳調理、針刺、灸法、拔罐、刮痧、推拿、穴位貼敷、燻蒸等干預措施,提供個性化的疾病預防方案和養生調理方案,受到廣大群眾好評。

二、中醫藥學科與人才工作情況

我院始終堅持中醫為主的辦院方向,積極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重視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先後建立了椎間盤病科、骨傷科、腦病科、肛腸科等中醫特色專科。其中,椎間盤病科是廣東省「十一五」中醫特色專科、國家農村醫療機構中醫特色專科,骨傷科是市第一批中醫特色專科,骨傷科、腦病科是廣東省「十二五」中醫特色專科建設單位。各特色專科均制定了專科發展規劃,制定並實施專科常見病及重點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在臨床中廣泛應用,加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繼承,開展專科診療技術及特色**,推廣使用專科中藥製劑,確保專科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規範專科的建設。

對於中醫藥人才的培養,我院每年對新聘用的中醫藥人員進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每個新聘用醫師每個星期需有4個晚上回來科室進行業務學習,考勤考核以指模考核為準。對考到執業資格的醫師,我院執行提高獎勵性獎金的制度,對兩次以上都沒考到執業資格的醫師,執行降低獎勵性獎金的制度,以此鼓勵醫師努力考證。對願意加入我院工作的中醫藥研究生,我院實行免考核,給予安家費的鼓勵政策,至今吸引了6名研究生到我院工作。

但我院的中醫藥人才工作仍存在以下情況:由於社會和自身因素,中醫藥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數量減少,質量下降,人才留不住,階梯式發展不明顯。剛畢業的醫生中醫基礎知識薄弱,很難進入臨床一線做一名合格的中醫,造成中醫藥專業技術人才青黃不接。

職工工資偏低,造成中醫藥從業人員人心不穩,人人思變,人才流失嚴重,降低了中醫院整體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

三、中醫藥科研與產業工作情況

2023年我院護理部的《中醫特色**推廣在基層中醫院慢性病門診的應用研究》通過建設中醫藥強省科研課題立項,並獲得資助0.5萬元。我院還有3項中醫藥科研課題獲得市科技局科技計畫專案立項,有4項通過市科技局同意結題,其中《三步九法推拿**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還通過成果鑑定,在今年3月份我院還推薦其參加全市的科技進步成果獎的評比。

我院積極研製醫院中藥製劑,擁有通脈丹膠囊等14個醫院中藥製劑品種獲得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註冊,並納入市醫保報銷系統,方面群眾就醫用藥。

四、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公升工作情況

我院設有城西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共有醫師16人,其中中醫類別醫師11人,中醫類別全科醫師1人。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方面,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6種,設定有治未病中心(中醫科),中藥房與本院共用;配備有中醫四診儀、神燈、火罐、艾灸盒、電針儀等中醫診療裝置。城西社群中心開展了針刺、灸法、火罐、推拿等9項中醫藥技術。

還充分利用本院中藥製劑的優勢,利用山藤降脂茶開展高血壓、高脂血症的干預;B肝一號對B肝病毒攜帶者肝功異常的干預。加大宣傳力度,編印「治未病」宣傳單張,傳播「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使更多群眾了解和接受「治未病」服務。

目前根據市衛計局的《印發基層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實施方案》【2015】47號檔案精神,下一步我院將全面對全市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約356人進行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每期50人,分7期進行培訓。培訓時間從4月份下旬起,每個星期的週六日進行,日前所訂閱的《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手冊》已到貨,我院的授課師資已準備好,課件已收齊,已影印裝訂成冊,屆時將一一分發給學員。我院還為7期的培訓班申請繼續教育學分,已向市衛計局提出申請。

培訓班開始時,我院將嚴格按照培訓制度執行,落實考勤考核制度,力求基層學員能真正地學到學好中醫藥適宜技術,將其推廣到鄉鎮農村的人民群眾中去。

2023年中醫藥工作計畫

磚埠中心衛生院 為進一步促進農村中醫藥工作的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基層衛生保健中的作用,結合我院中醫工作實際情況,現制定2012年中醫藥工作計畫如下。一 認真學習 分解標準 落實責任 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落實個人的職責。建全並及時調整領導及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年度工作方案,落實中醫藥管理工...

2023年中醫藥工作計畫

為進一步促進中醫藥工作的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基層衛生保健中的作用,結合我中心實際情況,制定2012年中醫藥工作計畫如下 一 認真學習 分解標準 落實責任 對照2012年衛生工作目標責任書,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落實個人的職責。建全並及時調整領導及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年度工作方案,落實中醫藥...

2023年中醫藥工作計畫

雙流縣籍田中心衛生院 為進一步促進農村中醫藥工作的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基層衛生保健中的作用,結合我院中醫工作實際情況,現制定2012年中醫藥工作計畫如下。一 認真學習 分解標準 落實責任 對照2012年衛生工作目標責任書,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落實個人的職責。建全並及時調整領導及工作機構,明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