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福建考察報告2

2021-03-03 21:32:54 字數 5623 閱讀 9128

三、龍巖市永定土樓藝術考察

1、永定土樓

一、福建土樓的演進

福建土樓產生於唐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的客家生土樓,建築歷史長達一千年,現在最古老的土樓是永定縣湖雷鄉下寨村的『馥馨樓』。它建於唐大曆四年(公元769年),迄今已1200年。

」福建土樓的建造和發展過程,自然跟閩西客家人的歷史、文化密切聯絡在一起。客家先民原自中原遷居南方,遷居南方後,又再度遷移,總計大遷移五次,其他零星的遷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經商而遷至的,那就不能悉計。從閩西永定各姓居民的族譜中可知,永定人絕大多數是南宋、元、明三朝,特別是元末明初從「客家搖籃」寧化石壁村一帶輾轉遷徙,最後到永定境內定居的。

早期到達閩西

的客家先民,飽嘗顛沛流離之苦,在這崇山峻嶺與世隔絕的蠻荒之地,伐木為柵,披茅結廬,作為遮陽避雨的棲身之地;披荊斬棘,開荒墾殖以求生存。經過幾代人艱苦卓絕的開基創業,閩西客家先民在這塊土地上開發出了足以安身的家園,並且就地取材,開始建築簡陋而相對牢固的住房———堡或寨。「堡」大多選擇在易守難攻、便於進退的地點建造,有的乾脆佔據乙個山頭,以加強防禦能力。

土堡的主要功能是武裝抵禦與保安,作為居處建築,它只是一地一族或幾個家族固定的躲避武力侵擾的臨時居所,其格局為全封閉的軍事城堡。古時,寨即砦,是軍事防禦建築。有關寨的記錄,《永定鄭氏族譜》中「桂芳公自述」記載,「元世祖十年(1273)……本鄉起義士兵約七百餘人,在龍安寨交鋒失利」。

邳州闕氏族譜關於其五十八世祖應龍公(生於元至元十五年即1278年)的記載,應龍「善理財而巨富」,便在今永定坎市築寨「以避草寇」,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匪徒勾結元軍劫掠應龍寨。另據永定奧杳黃氏族譜記載,奧杳黃氏始祖譚公約在元朝至大年間(1308年左右)遷居奧杳時,在浮山中村「築寨而居」。  到了元朝後期,閩西客家人普遍居住的居宅,開始出現了一種習慣性的形態,即今仍能見到的一批建於元、明時期的土樓———它是福建土樓的初始形態,這些土樓大都有五六百年以上的樓齡。

如建於元朝的高東振興樓、復興樓、奧杳日應樓,建於明永樂年間的洪坑崇裕樓、弘治年間的洪坑南昌樓、嘉靖早年的高東華封樓、永固樓、隆慶年間高北五雲樓等。脫胎於堡、寨的福建土樓在動盪不安的歲月裡誕生了。堅實的石腳以防山洪暴發,高大的土牆以隔熱禦寒、抵禦匪盜襲擊,寬大的屋簷以抵雨擋霜,土牆中密布的牆骨,則是對抗**的有效措施。

客家人把防盜、防火、飼養、加工、貯存、晾曬等各種生活設施綜合一體,以圖安居樂業。大約從明朝晚期開始,福建土樓步入成熟期,隨後在清代獲得了巨大發展,這一時期土樓的建造工藝達到爐火純青,造型多姿多彩,形成了方樓、五鳳樓、圓樓等體型系列,不同體型的土樓都出現了如今揚名世界的傑出代表作。綜觀明清時代福建鄉村土堡的演變過程,從最初單純為著卻敵御盜的軍事意義,而逐漸向軍事和生活兩種作用並重,最後生活的作用甚重超過軍事的作用,這應當是福建土堡發展的乙個規律。

進入**以後,福建土樓續有發展,有的還吸取西洋建築技術與風格,別具風韻。

二,福建土樓的分布及特點。

土樓,又稱生土樓,是指外牆以生土夯築,宅、堡、祠3大功能合為一體的大型傳統民居,其主要

居民是客家人。現存的福建土樓多建於明清時期,集中分布於南靖縣、華安縣、平和縣、詔安縣、永定縣、寧化縣的部分地區,包括五鳳樓、方樓、圓樓3種基本形式,以及其他特殊的變異形狀,如

「半月樓」、「五角樓」等(表1)。據初步調查,福建土樓總數近4 400座,其中圓樓約1 300座。這些圓、方土樓又分內通廊式和單元式。

內通廊式主要是閩西客家人的聚居建築,如永定縣的「承啟樓」、南靖縣的「和貴樓」;單元式主要是閩南人的聚居建築,如平和縣的「龍見樓」、「西爽樓」。五鳳樓集中在永定縣,以大塘角村的「大夫第」為代表。這些土樓大小不一,大的可容幾十戶人家,如承啟樓,占地6 000m2,現有54戶347人;最小的圓樓是南靖縣的「翠林樓」,直徑僅13.

72~14.25m。

2 特點及社會功能

2·1 對外的防衛性

土樓的外牆厚實(1~3m厚),牆腳用大卵石或花崗岩條石壘砌,石縫間用三合土粘合,1、2層不開窗,3層以上只開小窗洞,在冷兵器時代具有很強的對外防禦性。土樓不僅以高大厚實的土牆作消極防衛,土牆上還廣設槍眼以積極抗禦。土樓一般只有乙個出口,大門多以花崗岩條石為門框,用十幾厘公尺厚的實心木板製成門窗,門後加粗大的閂杆,用如此厚實的門來有效地阻止撞擊進攻。

為防衛火攻,木門外部還包著鐵皮,門頂設水槽,角樓架土炮。樓內數百人聚族而居,有水井、穀倉等生活設施,足不出戶亦可生活數月,有利於固守。

2·2 建築的鄉土性

「越民族的東西,越具世界價值」。土樓有濃厚的鄉土特色,主要表現在土樓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超建造技藝及地方建材的巧妙應用。土樓外牆為生土夯築,內部構造為木結構,其建築材料主要是泥土和木材。

客家人就地取材,

以夯土牆承重,用1m多厚的土牆建造4~5層,甚至6層的高樓,將夯土牆造樓技術提高到無以倫比的水平。從「打石腳」、「行牆」到「獻架」都積累了一整套獨具地方特色的施工工藝:用松木交叉連排墊底,構成伐形基礎,以便在軟土上建起高大的土樓;夯土牆埋入杉木條或竹片為「牆骨」,以增強其拉力。

漳州地區的土樓建設還吸收了其他鄉土建築的特點,在夯土牆中加入糯公尺漿、紅糖水,以增強強度,減薄牆體,頗具創造性。內部的木作構件採取自體榫合或採用竹釘固定,建造整座土樓極少利用金屬材料。由於宅牆環拱板築,底層牆壁寬厚,往上逐層減薄,結構嚴謹,堅實牢固,同時,還具有防潮抗震,冬暖夏涼等優點。

因此,許多土樓歷經數百載風雨洗刷、**、颱風等襲擊,至今仍巍然屹立於崇山峻嶺之間。現存年代最早有漳平市的「一德樓」(方樓),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七年(2023年),距今440年;華安縣的「齊雲樓」(橢圓形),始建於明萬曆十八年(2023年),距今也已410多年。

2·3 聚居的向心性

土樓外觀高大封閉,造型簡單古拙,土牆粗糙斑駁,顯示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恢弘氣勢;內部空間則以纖細的木構件組合而成,小開間居住空間面向位居中心的祖堂,形成對外封閉、對內開放、環繞中心祖堂分布的聚居空間布局,營造出團結一致又宗法分明的宗族向心力,強調了封建宗法禮教的中心地位。

2·4 人地的協調性

土樓的協調性既表現在建築單體的巧妙設計上,也表現在其群體組合的豐富模式及其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上。土樓外牆泥土直接裸露,粗糙高大的牆體粗獷、樸實,與周圍起伏的丘陵、田野渾然一體;內部雕梁畫棟,裝飾匠心獨具。走進樓內,就是走入一活動的農家風俗圖中:

鵝卵石鋪砌的巷道、雕木走廊、披曬的農作物、歸圈的牛羊、

悠閒自得的居民……在土樓村落中,各式土樓形成各種巧妙的組合:梅花形、八卦形、七星拱月形等。土樓依山伴水的選址、定位、平面形狀等都講究風水,注重與自然的協調,使鑲嵌入青山疊翠、碧水縈繞山巒中的土樓,成為自然環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南靖縣書洋鄉塔下村的「德遠堂」祠堂,便是一例。它背靠半圓形山坡草地,外圍是鬱鬱蔥蔥的古樹老村;面臨半月形水池,池左右豎立19根風水石旗,全部用花崗岩條石雕鑿,分底座、旗桿、龍柱和旗桿尾4段,造型別致,雕工精細,充分展示單體建築與自然環境有機的融合與完美的協調。

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的建築奇葩,是東方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史實證明,它是客家人從黃河流域輾轉遷徙到閩西之後將遠古生土建築藝術發揚光大並推向極致的特殊產物,是客家智慧型的結晶。土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巨集大、結構精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在中國傳統古民居建築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璨明珠」。

四、閩西山區連城縣培田藝術考察

1、培田古民居

1 背景

培田村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西南向約20公里處。坐落於乙個閩西的客家山區裡。相傳,他們的祖先吳八四郎,於元朝末年為躲避戰亂而遷移到這裡,繁衍至今已歷34世,時近700年。

迄今,全村300餘戶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為吳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間被稱為「吳家坊」。此地居民在明清時期先後修建的50多座宗祠、民居、書院,構成了乙個連片成群、規模巨集大、布局講究、設計精美的古民居建築群村落,是目前中國儲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

2 方位與布局

培田坐落在宣和鄉境內,冠豸山、筆架山、武夷山餘脈三道綠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龍懷抱,抵擋了寒流霜害、夏秋颱風的侵襲;村外的五個山頭,則似五虎踞護,護佑著培田的安寧。一條官道擦村而過,通往長汀、連城,培田便是長汀連城兩縣官道上的驛站。一條河溪環繞著以「九廳十八井」為代表的古建築群,既供村邊農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內生活所需。

從建築的外部空間和環境模式來分析,客家建築的選址也受到風水理論的影響。客家人在選擇理想的宅基時,首先要觀山勢。這是因為,在風水理論中,山就是「龍」。

山勢的高與低、起伏與蜿蜒,就是「龍」的形態變化,「山脈」即「龍脈」,起伏、蜿蜒、運動的「龍」被認為可以「藏風聚氣」[2]。其次是察水流,水流緩慢、平穩、彎曲、環繞,即是理想之水。

九廳十八井是我國南方客家鄉土建築三大典型代表之一。這類形態的建築在閩西培田最為常見,因其院落重重、天井眾多而得名。這種建築模式是客家人結合北方庭院建築及南方自然地理條件特徵,採用中軸對稱布局,廳與庭院相結合而構建的大型民居。

免費**參考網。九廳是指門樓、下、中、上、樓上、樓下、左花、右花等九個正向大廳;十八井包括五進廳的五井、橫屋兩直各五井、樓背廳三井。其廳、井布局合理,各有功用。

上廳供祭祀、族長議事,中廳接官議政,偏廳會客接友,樓廳藏書課子,廂房橫屋起居飲沐。它集政、經、居、教於一體。九廳十八井的空間形態特點是:

主廳堂面東,橫屋南北朝向。朝向好、光線足、空間大,又採用一廳兩房平面布局,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從這裡反映出客家人的精明,他們既考慮到主廳堂華麗高大,滿足禮儀的要求,又照顧到平時居家過日子的使用方便,可謂匠心獨具[3 ] 。

3 建築與設計

培田古民居建築群由30餘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個古書院、2座跨街古牌坊和一條千公尺古街組成。其中以「大夫第」「衍慶堂」、「官廳」等為代表,占地面積均在6900平方公尺以上,是著名的「九廳十八井」。

「大夫第」因主人吳昌同榮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廳高堂闊,宴請120張桌客可不出戶。正廳偏廳廂房間均有廳門相通,開則連成一體,閉則自成一隅,通風採光,均為上乘。

其設計構思,秉承「先後有序,主次有別」的傳統觀念,縱主橫次,廳、廂配套,主體、附房分離。通風、采風、排水、衛生,連同子孫的發展都納入規劃之中。雕刻工匠,三代相傳。

挑樑式梁桎結構以其「牆倒屋不塌」特點被中外專家稱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築。科學的布局規劃,舒適安逸的功能,精湛的工藝,使法國一位建築博士臨此考察,稱讚它是「建築工藝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衍慶堂」為明代建築。其建築結構與「大夫第」大體相同,但門外荷塘曲徑,門前石獅威鎮。一對門當戶對,與北京四合院門前設定相差無異,體現了中原文化的傳承。

「官廳」原稱「大屋」,為吳氏接待過往**所設,故稱「官廳」。相傳該廳為吳純熙挖八窩金窖而建。「官廳」高牆聳立,四圍封閉,牆內特開寬約三尺水圳,專供婦女洗滌之用。

這裡布局為前塘后閣式五進廳。前設月塘,一取水剋火之意;二取「九廳十八井,井井水歸塘」之緣;三寓肥水不流外人田,「不盡財源滾滾來」。「官廳」布局獨特,設計精巧。

正廳設定「泰階」,對不同級別的**有不同的約束和規定,體現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中廳隔扇均為九重鎏金透雕。挑樑則為鎏金浮雕。

梁柱間、桎枋間的雕花,全為雙面對稱鏤空雕。其工藝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後廳為宗放議事廳。

左右花廳則專供主人休閒會友。樓下廳為學館,樓上廳為藏書閣。

培田村以千公尺古街為界,西側並列著二十幾座祠堂。儘管客家先人屢經漂泊,不斷遷徙,卻從不曾忘記「敬祖不敬神」的古訓。免費**參考網。

所以,大凡客家聚居地必有家廟,即祠堂。在客家民居中,客家人總是傾其所有裝飾祀奉祖堂或祠堂,祖堂敞亮而莊重,,培田祖祠的重要建築特徵是十分注重門廬構造,有「三分廳堂七分門廬」之說。斗拱壘撐立石柱雕樑,架飛簷翹角,安紅門畫彩棟,懸金字牌匾,繪木壁漆畫,極為富麗堂皇。

正中設定的祖龕金碧輝煌,祖龕上題堂號,兩側貼堂聯,多點出發祥地或望族的郡號,或炫耀祖公功績及勸勉後代[4] 。它反映了客家人的一種精神追求。

環境藝術設計考察報告

篇一 環境藝術設計考察報告1 在10天的時間裡我們先後參觀考察了南京 蘇州 周莊 上海 杭州,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使我們感受頗多 收穫很大,觸動很深,為我今後的生活和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第一站 南京。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南京大 紀念館,這是乙個讓人心寒的地方,因為這是我們永遠的恥辱。2.5萬平方公尺的南京...

藝術設計考察報告

少數民族文化拓展和引發大眾的意識潮流以及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使得東西部之間 大中城市與貧困地區之間的人才交流日益頻繁。在此背景下,許多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將逐步向外界揭開其神秘的面紗,逐漸被外界所了解,並部分地被接受和認同,求異求新是人類發展的本性。少數民族 所具有的純真質樸...

公共環境藝術設計複習 2

一1 在傳統的環境設計中講究 天人合一 順應自然 的哲學思想是?中國 2 開放性的場所空間分自然的開放空間和人為的開放空間,下列當中哪種不屬於自然性的開放空間?河川公園山坡湖泊 3 公共空間是指具有開放 空開特質的 由 自由參與和認同的公共性空間。公眾和藝術家 4 公共藝術在80年代有了較完整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