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識點必備

2021-03-04 09:29:04 字數 3521 閱讀 6347

地理高考知識點必背

1、全球陸地氣候分布規律

補:幾個重要地區氣候成因的分析

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氣壓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勢高,東面地勢低;c、東北信風吹向大陸,帶來豐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強勁;

東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區沒有成為熱帶雨林的原因:海拔較高,氣溫比剛果盆地低些。

馬達加斯加東部為熱帶雨林、西側為熱帶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熱帶,氣溫高;b、東側暖流通過;c、島嶼中部為南北走向山脈;d、東南信風吹向島嶼,形成地形雨。類似地區:

巴西東南部、澳大利亞東南部、中美地峽的熱帶雨林。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的高溫期出現時間:乾季快要結束、雨季快要來臨時。熱帶季風氣候的降水量超過熱帶草原氣候。

南亞地區5月氣溫比同緯度地區高的原因:從熱帶吹來的西南季風,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

日本、朝鮮半島的季風氣候分布: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因為日本是島國。朝鮮北部是溫帶季風氣候,南部是**帶季風氣候;主要是由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決定。

2、板塊構造學說

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太平洋板塊

需要關注的幾處地方:

消亡邊界:大褶皺山系、大島弧鏈幾乎都是。如: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安第斯山脈、日本群島、馬來群島、紐西蘭等,均由兩大板塊碰撞擠壓形成山脈、島弧鏈、深海溝。

澳大利亞、南亞、阿拉伯半島屬於印度洋板塊。

安第斯山脈: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為太平洋板塊交界,

墨西哥以南部分為南極洲板塊交界。

板塊張裂(生長邊界)地區——裂谷或海洋(例項:大西洋、東非大裂谷)

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大陸邊緣受擠壓隆起為

島孤和海岸山脈,大洋板塊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海溝。

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例項:喜馬拉雅山系、阿爾卑斯山系)

3、構造地貌

4、我國太陽輻射能時空分布規律

時間上,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的中緯度,夏季太陽高度角大,光照時間長,各個地區的太陽輻射能夏半年多於冬半年。

空間上,我國太陽輻射能分布大體上東南向西北遞增。大體上的界線,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北京西側,蘭州,昆明再折向北到**南部,這一條線以西、以北廣大地區,太陽輻射特別豐富。

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緯度高低(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地形地勢、氣候氣象條件等方面。

5、地球自轉與晨昏線的關係規律

a.晨昏線的概念及判讀方法

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在晨昏線西側取一點,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如果從夜半球進入晝半球,則是晨線,反之則是昏線。

b.晨昏線的規律及應用(晨昏線是解決地方時計算、晝夜長短日照圖綜合判讀等等地球運動相關知識的線索和突破口)

①判斷地方時

晨線和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00,昏線和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18:00;晝半球的**經線為12:

00,夜半球**經線為00:00;與晨昏圈相切的緯度,如果出現極晝則切點(晨昏圈緯度最高點)所在經線為00:00,如果出現極夜則為12:

00。如右圖a為00:00,b為12:00

②判斷節氣或季節

北極圈出現極晝(或者南極圈出現極夜)為6月22日(夏至日);北極圈出現極夜(或者南極圈出現極晝)為12月22日;晨昏圈和經線圈重合則為3月21日(春分日)或9月23日(秋分日)。

③判日出日落(時間和方向)

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夏半年),則地球各地日出東北(如上圖o點的日出方向),日落西北;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年),各地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太陽直射赤道,各地日出正東,日落正西

6、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規律

沿著物體的運動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緯度越高地轉偏向力越大,偏轉越明顯。

7、晝夜長短的規律

太陽直射哪一半球,哪一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極圈內出現極晝,另一半球則晝短夜長,極圈內出現極夜。

8、(正午)太陽高度角規律

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從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9、季風環流分布規律

10、常見天氣系統形成原理

鋒面系統的分類及天氣

氣旋和反氣旋——最常見的運動形式,影響天氣變化的重要系統

11、河流補給規律

河流單一補給的很少,往往是多種水源補給,而以某種補給為主。

12、洋流的形成原理和分布規律

a.洋流分類

大氣運動和近地面風帶是主要動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風海流

按成因溫度、鹽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異,導致海水運動,叫密度流

一地海水減少,由相鄰海區的海水來補充,叫補償流(水平和垂直)

按性質:寒流、暖流

b.洋流的分布

中、低緯度大陸東側為暖流,西側為寒流;中高緯度大陸東側為寒流,西側為暖流。

重要的洋流:

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島寒流(親潮)、加利福尼亞寒流、秘魯寒流、東澳大利亞暖流

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灣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印度洋:西澳大利亞寒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馬達加斯加暖流、厄加勒斯暖流

環球:西風漂流(寒流)

★秘魯寒流與聖嬰現象:每隔幾年,溫暖的海水從赤道向南流動,迫使秘魯寒流向西流動,秘魯附近海域公升溫2—3°c,漁業嚴重受損,天氣發生劇烈變化,降水劇增,而澳大利亞、印度、非洲等地出現乾旱。拉尼那現象相反。

c.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對全球影響:調節全球熱量分布。

對流經海區的沿岸氣候:

暖流(比流經地區溫度高)增溫增濕作用,如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形成`

寒流(比流經地區溫度低)有降溫、減溼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和秘魯沿岸荒漠的形成

寒暖流交匯的海區:北海道、紐芬蘭、北海漁場等

與上公升流有關:秘魯漁場等

④海洋汙染:擴大了汙染範圍,加快了淨化速度

13、岩石分類及岩石圈物質迴圈

a.岩石分類及其成因:

(1)岩漿巖:岩漿在上公升過程中冷卻、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巖(如花崗岩)

噴出地表後冷卻凝固,叫噴出巖又稱火山岩如玄武岩等。

(2)沉積岩:岩石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積成岩作用下形成或由化學沉澱物或生物遺體堆積而成如:石灰岩,具有層理構造和化石。

(3)變質岩:已生成岩石在高溫、高壓下,成分、性質發生改變形成,如石灰岩變成大理石等。理解教材p61頁「石灰岩受熱變成大理岩」注意的是石灰岩與岩漿的交界部位。

b.地殼物質迴圈

冷卻凝固外力作用高溫熔化

14、外力作用與地貌

風化作用:岩石在溫度變化、化學破壞、生物生長活動下變成鬆散、碎屑狀沉積物。

侵蝕:溶蝕地貌(喀斯特:峰叢、孤峰、溶洞等)如:桂林山水

河流侵蝕(河流上游v形深切峽谷、中下游的u形谷和槽型谷)如:黃土高原由於岩性疏鬆、再加上地表植被多遭破壞,侵蝕嚴重,形成千溝萬壑。

沉積:在流出山口時形成山麓沖積扇;河流中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如:在我國天山山麓、太行山東部山麓、祁連山北部山麓有較大面積的沖積扇,沖積扇邊緣形成綠洲。

侵蝕:形成風蝕溝谷、風蝕窪地、風蝕城堡、風蝕蘑菇等。

堆積:形成沙丘(新月沙丘)、沙壟等風積地貌。

15、自然帶分布規律地域分異

高中地理知識點口訣

1 七大洲面積排序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2 大洲陸界 亞非界河蘇伊士,運河穿過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把此分兩邊。3 世界居民 世界人口分布數,最多亞洲次非洲,最少要數大洋洲,無人居住南極洲。人口散布濃密區,亞洲東南美洲歐,極地沙漠高山區,熱帶雨林少人口。4 澳大利亞知識總結 澳大利亞大洋環...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中國 帶和火山的分布。中國的氣候 冬 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氣候的主要特徵。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 生活的影響。中國的河流 湖泊和海洋 外流區...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地理高考應考最後知識點總結 第一部分 答題的基礎思路 1 特徵類 明確各種地理特徵的答題要點,結合區域特徵做答 此類題多為看圖歸納 2 原因類 從自然原因 包括地理位置 氣候 地形 土壤 水文 植被 礦產資源 板塊運動等要素 和社會經濟原因 包括市場 交通 科技 歷史條件 工程建設 政策 軍事 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