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我們需要理想主義

2021-03-04 06:21:09 字數 5521 閱讀 2344

文章一:《我們需要理想主義》

在北京四中第九屆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研討會上的演講(節選)

劉長銘第二個問題,我要說,今天,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工作中,或者說我們的教育中,需要有一種社會上所缺少的東西。什麼呢?這就是理想主義。

這的確是今天社會上很稀缺的,因為我們今天太看重現實了!許多人都在辛辛苦苦地追求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幾年來,總有人問我,你是校長,你能不能用一句話把四中的特點概括出來?

我們每年都要填寫一些**。我最頭痛的一欄就是「辦學特色」。我真的不知道應當怎樣用一句話,或用幾個詞來概括。

許多來四中參觀的同行,在了解了一些情況後,都覺得四中有些特點,有些與眾不同。但是我們怎麼把這個與眾不同概括出來就很難了。我們得過籃球冠軍,游泳冠軍,能不能說我們的特色就是籃球游泳?

我覺得不妥,因為我們不是培養專業運動員。說北京四中堅持全面育人,那麼哪所學校不是全面育人呢?有一次,乙個朋友又問起這個問題,我想了想說,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可以這樣說,北京四中是一所堅持和堅守著理想主義的學校。

簡單地說,我們所追求的,不全是那些觸手可及的現實的東西。

很多人都認為美國是乙個很現實的國家。我曾讀過乙個故事,使我覺得這個國家其實充滿了理想主義。說是有兩個美國小孩兒,上小學時,有一次老師讓每個人說自己的理想。

有乙個小孩兒一下子說出了兩個理想:希望有一匹小馬和去埃及旅行,還有乙個孩子始終沒有說出來。於是老師建議這個沒說出理想的孩子,從有兩個理想的孩子那裡買乙個。

於是他花了三分錢購買乙個理想,這個理想就是:去埃及旅行。很多年過去了,兩個孩子長大了。

那個賣理想的孩子成為乙個成功的商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到過很多國家,唯獨沒有去埃及,因為作為乙個誠信的商人,他認為,自己已經把這個理想賣了出去,它已經不屬於自己了,要到埃及旅行,就要先把理想買回來。於是他找到了當年的同學,提出了贖回兒時理想的請求。

不幸的是,他的請求遭到了拒絕。於是這件事被提交到法庭。法庭判決的結果是,贖回這個理想需要三千萬美元!

但即使是這樣,那個孩子仍然不肯賣出,不是錢的問題。他在法庭上說,小的時候因為家裡窮,我不敢有自己的理想,但是自從買了這個理想以後,我變了乙個人,我發奮學習,考進了大學;就是這個理想使我遇到了美麗賢惠的妻子,因為她是乙個埃及迷;就是這個理想,使我的孩子考進了史丹福大學,因為我答應他,如果考上史丹福大學,我們就去埃及旅行。這個理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是我的無價之寶。

然而那個人說,即便是花上三個億,即使是傾家蕩產,也要把這個理想買回來!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真實,但我被它深深打動了。我常想,在乙個缺少理想主義的社會中,法院會不會受理這樣的訴訟?即使是編造,但是在乙個缺少理想主義的社會裡,我們能不能想象出和編造出這樣的故事來?

我們覺得很荒唐是不是?但是理想主義,有時候表面看起來就是顯得荒唐,因為它關注的不是眼前的現實,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它背後的意義。我覺得,今天,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理想主義,我們寧願需要一點這樣的荒唐。

我甚至認為,小到乙個學校,大至乙個國家、乙個民族,如果沒有了理想主義,那是沒有希望的學校,是沒有希望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我們都知道這樣乙個故事,物理學家盧瑟福研究原子,有人問他,你研究這些有什麼用呀?他說還不知道,也許純粹是學術研究,沒有實用價值,但是他還要堅持,因為這是他的理想,他關注的不是現實,而是自然界的本真。然而,他說這話後只大約十年,人們就造出了核反應堆,造出了原子彈,人類的發展由此而變。

所以從這點來說,理想主義是一種**遠矚的眼光,是一種超乎現實的智慧型。所以我說,乙個國家如果沒有理想主義的話,這個國家是沒有眼光和智慧型的國家,沒有眼光和智慧型的國家怎麼能夠發達、怎麼能夠先進、怎麼能夠強大、怎麼能夠走到世界的前列、怎麼能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今天,我們的學校——北京四中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學校,這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儘管我們今天還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什麼是一流學校,但是我們應該有這樣一種方向,我們看到不是乙個具體的目標,而是一片曙光,我們就是要朝著這片曙光去發展,去行進。這片曙光就是我們的動力源泉。

近一段時間,社會上在熱議「大師」的問題。溫總理在07年9月4日在四中也談到這個問題,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原因是複雜的,答案是多樣的,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一下。

我想其中乙個原因,就是因為今天,我們缺少了理想主義,我們的教育中缺少了理想主義。我總覺得我們的學生不缺少聰明,不缺少機敏,不缺少解決問題的技巧,我們缺少的是什麼?是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生活態度,缺少的是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缺少的是對價值的理性判斷與選擇,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不為功利的、堅定的、執著的追求精神。

再聰明的人,成績再優秀的人,離開了學校後不再去學習,不再追求,不再去進取,他也不可能成為大師,也不可能成為乙個領域裡的領軍人物。這是什麼?這就是價值觀。

理想主義與價值觀是緊密聯絡的,從某個角度講,是形成價值觀的前提。其實,很多大師,包括諾貝爾獎得主,都曾坦言承認,當初自己在學校裡絕不是最聰明的、功課最好的學生。但是他們後來一定是最執著的人,是發現了價值並不懈追求的人。

這就是價值觀。乙個人有了這樣的價值觀,就不會輕易被**、被動搖,他就能堅定、堅持、堅守在乙個領域中,去做去完成別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我想這就是乙個人成長為大師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我想他一定也會從中獲得幸福。這就是價值觀的作用。價值觀裡包括或者說決定了生活觀、工作觀、事業觀、幸福觀、苦樂觀、財富觀、處世觀、交往觀……等等。

有一次,我和乙個老師吃早餐時聊天,她說昨天備課一直到三點,但是我觀察到,她講這話時,臉上沒有一點痛苦的神情,相反,越來越興奮的說她準備如何如何上今天的課。我確信她是幸福的,她從工作中找到了快樂,享受到了幸福。這就是價值觀的作用。

我之所以說四中仍然是一所秉持著理想主義、堅守著理想主義的學校,是因為我們今天所做的許多任務作都不是眼前馬上能實現的、能夠看到的,不是能夠很快得到利益的,但是從長遠來看是有價值的。中國的高中教育被定義為是公升學預備教育,但是今天的四中,我之所以說我們還堅守著理想主義,是因為我們做了大量的,可能跟眼前公升學預備教育不是直接有關的事情。我們做的是關乎學生一生的工作。

所以我聽語文組討論的時候,我說,你楊志剛老師領著學生去研究莊子,追求的什麼,不是追求高考;你王楚達老師和學生討論對生命的敬畏,也不是為了考學。學生的價值觀就是這樣逐漸形成的。我們的目標的鎖定,不是學生兩年三年以後的公升學,不是為了怎麼把乙份卷子給做好。

但是我們給學生提供的,是學生成長、**和人生不可缺少的營養和元素。沒有理想主義,不會有我們今天四中的文化,不會有我們今天確立的教育價值體系。所以我想,我們今天每乙個老師,應該有一種理想主義,應該有一種堅守的精神,這是我們四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如果沒有理想,沒有理想主義,國家沒有理想主義,怎麼能夠有無限的動力,怎麼能夠有深邃的眼光,怎麼能夠有澎湃的激情,怎麼能夠有高尚的境界,怎麼能夠有偉大的追求?

當然,我還要接著第乙個問題來說,其實,追求理想,堅守理想主義,不是乙個痛苦的自我折磨的過程,恰恰相反,我認為它一定是乙個幸福的過程,是乙個幸福的奮鬥歷程,是一段值得終生記憶的生活時光。因為一定要付出,而付出也會帶來快樂,帶來學校和個人的發展和提高。這也是我們幸福的一部分。

我們今天對幸福與痛苦的判斷,不能僅僅基於我們時間與精力的付出,說我們今天只睡了兩個小時三個小時的覺,就不幸福了。不是,我想一定不是,一定不是!今天,在座的各位老師,我要說,在你們身上,是否有著理想主義的閃光,將決定著四中的未來,決定著北京四中的未來!

讀書,優秀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一、什麼樣的教師才是優秀教師?

我認為,乙個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就是優秀教師。怎麼樣才能受學生歡迎呢?課上得好,上得生動活潑,引人入深,妙趣橫生,吸引學生,讓學生有一種如痴如醉的感覺。

如何達到這樣的境界呢?唯一的途徑就是讀書。讀書是上好課的前提,讀書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考察教師的成長軌跡,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讀書的路上能夠堅持多久,將最終決定教師在教育這條路上能夠走得多遠。

二、教師為什麼不讀書?

《中國教師報》:在教師的個人藏書方面,有61.4%的教師個人藏書在100冊以內,其中10.

5%的教師是「基本沒有」;在教師年購書支出方面,有60.5%的教師在200元以下,8.7%的教師是「基本不支出」;在每天的閱讀時間方面,有70.

4%的教師每天的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內,2小時以上的教師僅佔8.7%。

2023年4月,北京採取抽樣調查的方法,選取了海淀區80所中小學,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學歷、不同教齡、不同性別的1011名教師,開展了教師閱讀現狀和閱讀條件的問卷調查。調查中發現,有53.5%的教師平均每天閱讀時間不足半小時。

關於教師閱讀量的調查,海淀區教師一年讀書最多的可以達到72本,平均讀書量是6.69本。有48%的教師每年讀書在4本以下。

教師不讀書,往往有以下幾種藉口:

一是沒有時間讀書;二是沒有興趣讀書;三是沒有必要讀書;四是學校不提倡讀書。

我認為以上種種都不能成為教師不讀書的藉口。

三、教師為什麼要讀書?

一是為了自己;二是為了學生;三是為了孩子。

首先,教師讀書,是為了自己。

教師讀書,為了自己上好課,為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為了提公升自己的生命質量,為了讓自己保持乙份內心的沉靜,守住自己的靈魂。

讀書,可以提公升教師的智慧型;讀書,可以豐厚教師的底蘊;讀書,可以增長教師的學養;讀書,可以開拓教師的視野,讀書,可以提公升教師的生命質量。

其次,教師讀書,為了自己的學生。

河南省安陽市健康路小學姚曉靜老師說:「6年的時光,我們一起讀書、買書、藏書、贈書,我們一起讀著、寫著、感動著,25個孩子也漸漸明白,他們手中捧讀的,不僅僅是一本書,而是一首首動人的詩篇。我相信,一本《做人的故事》會讓他們的人生塗抹上一道亮麗的底色,一本《愛的教育》會陪伴他們一輩子做個好人。

而我則將繼續以我最喜歡的方式——閱讀,來愛著我的每乙個孩子。」

六年來,兩千多個日子裡,姚曉靜老師每天都在用《做人的故事》、《愛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時代廣場的蟋蟀》、《夏洛的網》、《老人與海》、《海底兩萬里》,為學生精心構築乙個溫暖的閱讀之巢,帶領他們感受文字世界的高雅之美。在這溫暖的閱讀之巢,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童年時光,書香也像空氣一樣,隨著一呼一吸,進入了孩子的肺腑,融入了孩子的靈魂,成為他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三,教師讀書,為了自己的孩子。

有一本書叫《閱讀媽媽》,其作者史翠克蘭.吉利蘭曾自豪地說:「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和一櫃櫃的**,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在書香中長大的美國**》:美國**小布希的母親巴巴拉.布希,在教育學齡前兒童方面,有一套非常著名的、獨特的「祖傳」秘訣,這就是多年來一直進行的家庭朗讀活動。巴巴拉.布希回憶,在小的時候,她的父母就經常讓她讀書。

她說,在家中給學齡前兒童朗讀,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刻印象,這是重要的學前一課。她在有了孩子之後,多年堅持組織「家庭朗讀」活動。布希夫人的「家庭朗讀」,給這個榮耀的家族的孩子給與了良好的薰陶,她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樂趣。

四、教師應該讀哪些書?

首先要熟讀教材。

范曉明老師上《小石潭記》:當教學出現「卡殼」時,能隨機應變,因勢利導,體現出了豐厚的底蘊和高超的教育智慧型。如要求學生找出有關描寫「水」的句子時,學生只找到了直接寫「水」的句子:

「水尤清冽」。這出乎範老師的意料,她沒想到教學程序會在這裡「卡住」,怎麼辦呢?情急之下,範老師想到了學生已經學過的《與朱元思書》一文,其中也有寫「水」的語句: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範老師靈機一動,就以此提示學生,果然不出所料,學生一點就通,很快就找到了「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這些側面描寫水清的句子。

如果範老師沒有對整套教材的全面把握和融會貫通,就不可能這樣如此從容地應對意外,調控課堂。

理想主義和機會主義的互動

前言 任何運動都是由理想主義者開啟。由理想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共同把它推向高潮。最後由機會主義者完成。當一種社會運動不能有效的凝集機會主義者時,這種運動就只會侷限於一種思潮和理想,把它變成社會運動就是一種遙遠的事情。而當一種運動充斥著機會主義者時,運動本身就需要一種有效的制衡才能良性發展。因為機會主義...

史上最具理想主義情懷辭職信

孝經 有云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揚名於後世,乃聖賢所為,鄙人雖心馳神往,但自知資質平庸,不敢奢望。然人固有一死,庸人之死若牛亡一毛,無足輕重。若人皆如此赴死,何止愧於父母,更為人生之至悲 古之聖人,皆盡仁而終 今之豪傑,宜創業而立。如此,則生命之樂趣 價值 意義均得以兌現,仰無...

《我們一樣需要愛》演講稿

愛,是無助心靈中緩緩注入的清泉 愛,是黑暗靈魂裡細細透進的陽光 愛,是荒涼沙漠上破土而出的幼苗 愛滋養萬物,愛需要行動,因為大愛無言!愛,其實就在我們的點滴之中,愛,也將用其最樸實最真實的方式在人世間久久流傳,生生不息。因為我們都需要愛,社會需要愛。當異物像炮彈橫空飛來,砸碎車前擋風玻璃,擊穿司機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