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全套知識要點總結13分子運動論熱和功

2021-03-04 05:48:15 字數 4564 閱讀 3492

二、內能:

1、 分子的動能:

由於組成任何物體的分子都是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因此,構成物體的每乙個分子在任何時刻都具有動能。

由於分子熱運動的無規則性及分子間的頻繁碰撞,任何乙個分子的動能都是不斷變化的。即使乙個物體在穩定的狀態下,構成物體的每個分子動能的大小也是不相等的。組成物體所有分子動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

平均動能的大小決定了物體所處的狀態,分子平均動能大小的巨集觀標誌是物體的溫度。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平均動能越大;反之,物體的溫度越低,分子平均動能越小。

①分子無規則熱運動的動能叫做分子的動能。一切分子都具有動能。

②溫度是物體分子平均動能的標誌。

做無規則運動的每個分子都具有動能。但由於分子運動的無規則性,每個分子的動能都不相同,討論每個分子的動能是無意義的。在研究熱運動中,有意義的是討論所有分子動能的平均值,即分子的平均動能。

理論和實踐均已證明,溫度和分子的平均動能有確定的函式關係,因此溫度是物體分子平均動能的標誌。

2、 分子的勢能:

由於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且分子間又有間隙,分子間的距離可變,這跟物體與地球間的關係相當。物體與地球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重力,物體與地球間有間隙—高度,且距離可變。地球上的重物有勢能—由相互作用的物體間相對位置決定的能,那麼,分子間也存在著分子勢能—由分子間相對位置決定的勢能叫分子勢能。

因為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比較複雜—既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又有相互作用的斥力,所以分子勢能的規律也是複雜的。當分子間的距離為r0(=10-10m)時,分子處於平衡態勢能最低。因為分子間的距離r大於r0時分子間的合作用表現為引力,分子間的距離r小於r0時分子間的合作用表現為斥力,所以,當分子間距離r大於r0時,分子間距離越大分子勢能越大,當分子間距離r小於r0時,分子間距離越小分子勢能越大。

綜上所述,分子勢能的大小與分子間的距離是密切相關的。巨集觀上看物體分子勢能的變化可由物體的體積及物體所處的態(固態、液態、氣態)決定。

①分子間存在著由相對位置決定的勢能叫分子勢能。

②分子間勢能與分子間的距離的關係可用右圖來表示。當分子間的距離大到10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可認為零,定義比位置勢能為零。分子間距離從10逐漸小,引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到時,分子間勢能減小到最小。

當分子間距離從繼續減小時,斥力做負功,即要克服斥力做功,分子間勢能增加。

③分子勢能與體積有關。

3、 物體的內能:

定義:構成物體所有分子動能與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顯然,物體內能的多少與各分子動能的大小有關,與分子的勢能大小有關,與分子的總量有關。巨集觀上看,物體內能的多少由物體的溫度、物體的體積(及所處的態)和物體所包含的分子數決定,即由三個參量決定。

比較兩個物體所含內能多少時,目前我們只能討論相同物質構成的物體。在比較相同物質構成的物體內能時,一定要抓住兩者三個參量中的相同因素。如:

1kg的15℃的水與1kg的25℃的水相比,因為分子數相同,分子勢能相同,前者分子平均動能小,所以後者的內能多。

1kg的15℃的水與2kg的15℃的水相比,因為分子勢能相同, 分子的平均動相同,而後者所含分子數多,所以後者的內能多。

1kg的0℃的冰與1kg的0℃的水相比,因為分子數相同,分子的平均動相同,前者分子勢能比後者小,所以後者的內能多。

以上比較中它們只有乙個參量不同,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參量不同時,問題就要複雜的多了。如:

1kg的15℃的水與2kg的25℃的水相比,因為,兩者分子勢能相同,而分子的平均動能和分子數後者都大於前者,後者所含的內能多是可以確定的。

1kg的0℃的冰與2kg的0℃的水相比,因為,兩者分子動能相同,而分子的勢能和分子數後者都大於前者,後者所含的內能多也是可以確定的。

1kg的0℃的冰與1kg的25℃的水相比,因為,兩者分子數相同,而分子的平均動能和分子勢能後者都大於前者,所以,後者所含的內能多也是位移確定的。當然,若1kg的0℃的冰與2kg的25℃的水相比,因為,物體所含的分子數、分子的平均動能和分子勢能後者都大於前者,也是好比較的。

但是,在三個參量中有兩個相對的不同,在我們不具有定量計算公式的情況下,則不好比較。如:

2kg的0℃的冰與1kg的15℃的水相比,因為,前者分子勢能和分子的平均動能都小於後者,而分子數後者卻大於前者,具體兩者的內能哪個偏大則無法確定。

⒋幾個需要說明的問題:

⑴分子勢能的大小跟其它勢能一樣也是相對的。若選分子間的距離無限大時分子勢能為零,那麼,分子間的距離為r0時,分子勢能不但最小且是負的最大值。

⑵物體分子動能、分子勢能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動能和物體重力勢能的大小無關。這兩者乙個是微觀的能量乙個是巨集觀的能量,自身並沒有必然的聯絡。你把一塊冰舉得再高,且讓它具有較大的速度,它的機械能可能很大,但它的內能並沒有變。

⑶物體的內能發生變化時,可能僅是物體分子動能發生變化,也可能僅是物體分子勢能發生變化,當然可能是分子的動能和勢能都發生了變化。

三、熱和功:

⒈通過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⑴大家知道摩擦生熱的道理,我們把兩塊冰放在一起互相摩擦對冰做功,過一會冰可以變成水,使原來兩塊冰的內能(分子勢能)增加;給自行車的車胎充氣時,人通過氣筒壓縮氣體對氣體做功,我們會發現氣體的溫度公升高(使氣筒變熱),使原來的空氣內能(主要是分子的動能)增加。我們也可以舉出一些例子說明通過做功不但使物體分子的動能增加還會使物體分子勢能增加。總之,外界對物體做功可以使物體的內能增加。

⑵四衝程內燃機工作時,「做功衝程」是高溫、高壓氣體膨脹推動活塞運動對外做功,其特點是氣體溫度降低(氣體分子平均動能減少),氣體內能減少。你知道電冰箱能夠製冷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嗎?先通過壓縮機把致冷劑壓縮,在讓被壓縮的致冷劑在冰箱內的蒸發器中迅速蒸發膨脹對外做功,對外做功的同時致冷劑溫度迅速下降。

這兩個例子說明,物體對外做功(或稱外界對物體做負功)時,物體的內能會減少。

綜上所述,通過做功的方式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要能理解好這個結論,同學們還要多思考,多注意周圍所見的能證明這個結論的例項。

⒉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⑴用燒熱了的電烙鐵與焊錫接觸,過一段時間焊錫就會熔化。像這樣把存在溫差的兩個物體放在一起,溫度較高的物體過一段時間溫度會下降,而溫度較低的物體過一段時間溫度會公升高。說明在這個過程中溫度較高的物體把一部分內能傳遞給溫度較低的物體(有時把這個過程敘述為溫度較高的物體把一部分熱量傳遞給溫度較低的物體),結果使兩個物體的溫差逐漸減小。

這個吸熱和放熱的過程叫做熱傳遞,能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兩個物體必須存在溫差。

⑵乙個物體吸熱內能增加;放熱內能減小。

⒊關於物體內能的變化。

應該指出的是,做功和熱傳遞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大家知道「功是能量轉換多少的量度。」那麼,通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時,一定存在著內能與其它形式能之間的轉化;熱傳遞是內能在物體間轉移,能量的形式並沒有發生改變。

由上述分析可知: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即做功和熱傳遞。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的問題上是完全等效的,並不能由物體內能變化的情況來判定是做功的結果還是熱傳遞的表現。

物體內能發生變化也可能是既有做功又有熱傳遞,從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來分析自然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外界對物體所做的功(w)與物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q)之和等於物體內能的增量(δe)這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表示式為:

δe=w+q

1、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2、做功和熱傳遞的本質區別: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但二者本質上有差別。做功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內能。而熱傳遞是把內能從乙個物體轉移到另乙個物體上。

3、功、熱量、內能改變量的關係——熱力學第一定律。

①內容:在系統狀態變化過程中,它的內能的改變量等於這個過程中所做功和所傳遞熱量的總和。

②實質:是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在熱學中的體現。

③表示式:

④為了區別不同情況,對、w、q做如下符號規定:

> 0 表示內能增加

< 0 表示內能減少

q > 0 表示系統吸熱

q < 0 表示系統放熱

w > 0 表示外界對系統做功

w < 0 表示系統對外界做功

四、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

1、物質有許多不同的運動形式,每一種運動形式都有一種對應的能。

2、各種形式的能都可以互相轉化,轉化過程中遵守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

3、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別的形式,或者從乙個物體轉移到別的物體。

五、應注意的問題:

1、溫度與熱量:

①溫度: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從分子動理論觀點看,溫度是物體分子平均動能的標誌。

溫度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集體表現,含有統計意義,對個別分子來說,溫度是沒有意義的。溫度高低標誌著物體內部的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溫度的變化反映了分子平均動能的變化。

②熱量: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內能的改變量。離開過程(物體公升溫降溫過程,狀態變化過程,燃燒過程等。)講熱量,是沒有意義的。

③溫度和熱量:溫度和熱量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它們只是通過熱傳遞過程建立聯絡。

2、內能與機械能:

①內能:物體內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分子的動能跟溫度有關,分子的勢能跟分子間的距離有關,所以物體的內能跟溫度、體積有關。

內能還跟物體內所含分子的數目有關。

②內能與機械能:內能與機械能是截然不同的。內能是由大量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相對位置所決定的能量。

機械能是物體作機械運動和物體形變所決定的能量。機械能可以等於零,而內能永遠不會等於零。

高中物理全套知識要點總結10機械能

3 公式中f s都是向量,而它們的積w是標量,它的正與負僅由力與位移的夾角決定 它的正與負僅表示是對力物體做功還是物體克服該力做功。功的國際制單位是j 焦 4 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是能量轉化的過程量。做功一定伴隨著一段運動的過程 沒有即時意義 因此說功必須說明力在那個過程做的功。力對物體做了多少功就...

高中物理全套知識要點總結07 電磁感應現象楞次定律

電磁感應現象楞次定律 知識要點 一 電磁感應現象 1 只要穿過閉合迴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閉合迴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如果電路不閉合只會產生感應電動勢。這種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現象叫電磁感應,是1831年法拉第發現的。迴路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和感應電流的條件是迴路所圍面積中的磁通量變化,因此研究磁通量的變...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有效記憶高中物理知識

這種比較記憶法,在物理教學中會經常用到,如 比較電阻 和電容 的串 併聯特點 比較電場與重力場 比較重量與質量 比較左手定則與右手定則 比較 衰變 比較幾個守恆定律等等。乙個學生,僅在中學階段就要學習許許多多的書本知識和課外知識,要記憶很多的概念 規律 公式和資料。僅以高中物理課本為例,學生應該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