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區測報告

2021-03-04 05:37:20 字數 5034 閱讀 2363

巢湖市鳳凰山地區區域地質調查報告

sty 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07級基地班

2023年7月

第一章緒論

一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經濟地理概況

1 位置及面積

巢湖市位於安徽中部,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的東岸。全市轄無為、廬江、和縣、含山、居巢四縣一區,市區東北距南京120公里,西北距合肥65公里,南部距無為40公里。巢湖市中部為裕溪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系發育。

西部地區為中國第五大湖巢湖,水系屬長江流域。北部最大河流為裕溪河,是溝通巢湖與長江的通道。

本次實習測區位於巢湖市區西北的鳳凰山地區,座標範圍東經117.8127到東經117.8673之間,北緯31.

6165到北緯31.6515之間,面積44.28平方公里,其中基岩出露約24平方公里,第四系地層15平方公里,水系5平方公里。

內有鳳凰山、平頂山、馬鞍山、長腰山、小王山等主要山體,其中最高峰鳳凰山的海拔為309m,山脈走向為30~40°。

2 交通

本區交通便利,地處合寧蕪金三角腹地,區位條件優越。公路連通巢湖市區與周邊各縣,合蕪高速公路通過市區東北邊。淮南鐵路連線合肥和蕪湖,同時也通過巢湖。

巢湖市無民用機場,但市區距離合肥駝崗機場和南京祿口機場分別在100km和150km之內。另外,巢湖市位於巢湖之濱,水運優勢明顯。裕溪河是流經巢湖的最主要河流,它起著溝通巢湖河長江的作用。

3 自然地理

本測區地貌複雜多樣,按其基本形態特徵可分為低山丘陵、崗地、圩畈平原三大型別,它們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比重分別為12.3%、48.9%、38.

8%。實習區內有鳳凰山、平頂山、馬鞍山、長腰山、小王山等山峰,其中的最高峰為海拔309公尺的鳳凰山,山脈走向為30°-40°。巢湖市中部為裕溪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水系發育。

西部地區為我國第五大淡水湖的巢湖,屬長江流域。北部最大河流為裕溪河,是溝通巢湖與長江的重要通道。該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季風副熱帶溼潤氣候,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熱量條件較好,無霜期長(全年230天)。

年平均溫度為15℃,最高可達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雨量分布不均,集中在六月下旬。夏季梅雨顯著,每年約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為梅雨季節,使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節,十二月份降水量最少。

區內屬於季風氣候區,風向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夏季以偏南風為主,冬季以偏北風為主。

4 經濟地理

巢湖市工業欠發達,主要有水泥、化工、機械及輕工業等,規模較大的企業有巢湖水泥廠、安徽維尼綸廠、油幫浦油嘴廠和鑄造廠等。

巢湖市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卻很豐富。巢湖素稱"魚公尺之鄉",農作物品種資源達1300多種,其中主要的就有280種。糧食以水稻、小麥為主,豆、薯次之。

經濟作物以油菜、棉花、瓜菜為主,水果有桃、杏、石榴等,水產有魚、蝦、蟹等,其中巢湖銀魚馳名省內外。目前發現的主要礦種有煤、鐵、銅、鉛、鋅、銀、硫鐵礦、石膏、石灰岩、白雲岩、明礬石、高嶺土、耐火粘土、建築砂石、礦泉水等30多種。

巢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觀130多處,江、湖、山、泉並存,以水見長,湖光、溫泉、山色是「巢湖風景三絕」。半湯溫泉馳名中外,以開發利用多年,有較高的醫用價值,是目前安徽省的療養勝地之一。

二任務要求和技術路線

此次區域調查為1:50000地質調查。我們要完成巢湖東北、巢湖市以南的鳳凰山、平頂山和馬鞍山一帶進行比例為1:5萬的地質調查,測區面積約面積44.28平方公里。

本次區測野外工作分3各階段進行,即路線踏勘階段、實測剖面階段和填圖階段。

(1)路線踏勘階段:此階段共進行3天,共踏勘3條路線。在老師的指導下初步學習了解了實習區內出露的地層單位——從志留紀的高家邊組到三疊紀的東馬鞍山組地層,及部分侏羅紀的磨山組的岩性、古生物化石及其沉積環境,此外,還觀察了第四系,與本測區的重要地質構造現象。

(2)實測剖面階段:此階段安排一天,實習隊分為五小組,每一組測量一條路線剖面。測量採取導線法。

野外測量結束後,每小組繪製出乙份實測剖面綜合成果圖,包括導線圖、剖面圖和柱狀圖三部分。

(3)地質填圖階段:沿著垂直於地層或者和地層的走向方向大角度相交的方向分配了五條路線,其中一條為考試路線。所有路線均為北西—南東向,基本涵蓋了測區內出露的所有地層及構造現象。

填圖各個階段均採用***定點工具,gps定點為地層界限點、構造點、化石富集點。野外現場將點位資料輸入ppc中,並實時。室內工作時結合踏勘階段和實測剖面階段的gps定點共定了78個點。

在室外工作結束後,通過gisp等軟體,在室內首先將電子地圖中的點位投在電子地圖上,然後運用點位資料通過coreldraw完成實際材料圖、地質圖和構造綱要圖各乙份。最後,還要提交乙份實習報告。

三工作量

踏勘路線3條,約10公里,地質觀察點22個。

實測剖面5條,約1.1公里。

第二章地層

一概況測區的位置位於華北板塊和揚子板塊的交界處,其地層區劃上屬揚子地層區、下揚子地層分割槽,六合——巢縣地層小區,巢北沉積區。

測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下古生界志留系的下統高家邊組和上統墳頭組。上古生界的泥盆系上統五通組;石炭系下統的金陵組、高驪山組、和州組,上統的黃龍組、船山組;二疊系下統的棲霞組、孤峰組,上統的龍潭組、大隆組。中生界三疊系下統的殷坑組、和龍山組、南陵湖組,中統的東馬鞍山組;侏羅系下統的磨山組;第四系。

總厚度約公尺,共分12個填圖單位。

本區由於加里東運動,地殼上公升,沉積遭剝蝕,缺失茅山組、墳頭組頂部地層。本區還缺失黃龍組下段、老虎洞組。

二地層各論

1 古生界

1)志留系

高家邊組

本區僅出露高家邊組的上段,為灰綠色黃綠薄層細粒砂岩細粒長石石英砂岩及泥質砂岩,與粉砂岩,粉砂質也掩互層,本段化石較少。主要的原生構造為水平層理,次生構造有小斷層發育。該組頂部還可見到波痕發育,可見到兩個方向的波痕發育。

本組沉積於早志留世,早志留世早期為泥砂質型盆地沉積,可推測當時為開闊的半深海大陸坡,早志留世中期沉積灰綠色頁岩,岩石顏色反映還原環境。

與上覆墳頭組地層呈整合接觸。

墳頭組依岩性可分為三段

下段:青灰色中薄層砂岩夾黃綠色頁岩,區域性具楔狀斜層理。本層發育一逆斷層,下降盤出現典型牽引構造。

中段:岩性以中厚層砂岩為主,,斜層理和板狀交層理發育。

上段:黃綠色粉砂岩及粗砂岩為主,夾少量泥岩,粉砂岩為中薄層,雲母含量高。

本組沉積主要為海灘相沉積,岩石主要呈黃綠色,區域性呈紫紅色,反映了還原環境。

該組中化石有王冠蟲、腕足類、蟲跡構造、魚類、珊瑚等。

與下伏地層下志留統高家邊組為連續沉積的整合接觸,與上伏地層上泥盆統五通組存在沉積間斷,為假整合接觸。

2)泥盆系

五通組本組岩層主要以灰白色石英砂巖為主,可根據岩石的顏色差異與墳頭組石英砂巖相區分。又依具體岩性可細分為三段。

下段:灰白色礫岩,磨圓差,但具粒序層理、交錯層理,代表本區的一次加里東運動。

中段:灰白色中厚層石英砂巖,夾薄層狀礫岩,層間有粉砂質泥岩,區域性有交錯層理。

上段:頁岩夾薄層粉沙巖。粘土層的厚度加大,區域性已被開採。在與金陵組交接附近可見中層砂岩。

本組沉積時期是晚泥盆世。為網狀河流相沉積,底部可觀察到礫石具定向排列,岩石顏色主要呈灰白色,區域性呈淺灰、淺紫,反映氧化環境。

該組地層有亞鱗木、斜方薄皮木等植物殘片化石及巢湖魚等動物化石。該地層早期地砂岩、礫岩反映了河流相沉積,而晚期地層位頁岩及粉砂岩,同時其中發現了腹足類及節支類化石反映陸相向海相的過渡狀態。

與下伏地層墳頭組為假整合接觸,原因是本區西側泥盆紀為古陸,揚子區則經江南運動上公升為陸地,經受較長時期的剝蝕,缺失早、中泥盆世沉積。

3)石炭系

金陵組本組下段為灰黃、褐黃色石英粉砂岩,上段為灰黑色中厚層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在上段發現斷層,斷層面上有反階步構造,可指示兩盤動向。

主要化石為假烏拉珊瑚、笛管珊瑚、腕足類等豐富化石。

該組地層反映了海進過程,岩性由粉砂岩向灰岩過渡,由陸相向海相過渡,屬淺海相沉積。岩石顏色以深灰色為主,反映還原環境。

與下伏上泥盆統五通組假整合接觸;與上覆下石炭統高驪山組假整合接觸。

高驪山組

本組底部為紫紅色鐵質泥岩層,中上部為雜色紋層頁岩,顏色以褐色為主,夾有黃褐色、紫紅、黃綠等色,其中含有碳酸鹽礫岩。

本組為湖坪相沉積,海水比金陵組沉積時稍有撤退之勢,顏色多呈灰綠、褐黃、紫紅色,反映還原至氧化環境。

海相化石較豐富,主要有珊瑚、腕足類、雙殼類、腹足類、三葉蟲、菊石等。

與下伏高驪山組呈假整合接觸。

和州組本組岩層具有四套灰白色中厚層微晶灰岩--灰白色薄層灰岩--薄層粉砂質泥岩的沉積迴旋,從厚層到薄層灰岩中的泥質含量逐漸增多,趨向於泥灰巖。這四套沉積迴旋代表四次海進海退的過程。

在這四套沉積迴旋上部為爐渣狀灰褐色中厚層灰岩,含有黃鐵礦,該層為和州組及其結束的標誌。

在本組底部灰岩中發現菊石、腹足類化石。

本組沉積於早石炭世晚期,開闊台地相沉積,岩石呈灰、深灰、黃綠色,反映還原環境。在泥灰巖中可見幹裂紋,代表乾旱環境。

其底部以同生礫狀微晶灰岩或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與下伏高驪山組頂部石英砂巖或雜色頁岩假整合接觸。與上覆地層黃龍組,以其白雲質微晶灰岩夾灰黃綠色鈣質泥岩,風化後呈煤渣狀與黃龍組肉紅色微晶龍巖,呈假整合接觸。

黃龍組下部為灰白色、肉紅色中厚層生物屑微晶灰岩,上部為灰色、肉紅色厚層生物屑砂屑灰岩,頂部夾有不連續的灰、灰黃色含鐵質泥岩。

據資料,有腕足類、珊瑚、蜓、海百合、藻類、腹足類、雙殼類等海相化石。

本組沉積於晚石炭世早期,開闊台地相沉積,岩石顏色呈灰、淺灰、肉紅色,反映還原環境。

底部與和州組風化後的爐渣狀灰岩呈假整合接觸;上部與船山組底部發育的一層同生礫狀灰岩,區域性地段為含礫炭質泥岩呈假整合接觸。

船山組底部發育一層同生礫狀灰岩,中部為灰至深灰色薄層微晶生物屑灰岩,上部為深灰至灰黑色中層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區域性有薄層黑色碳質頁岩。具球狀構造。本組與上下地層相區別的標誌層是白色與灰色相間的含核形石灰岩。

該地層出現蜓類、腕足類、植物殘片等化石。

本組沉積於晚石炭世晚期,開闊台地相沉積。岩石呈淺灰、灰、深灰色,反映還原環境。

本區以本組底部發育的礫狀灰岩或區域性地段含礫炭質泥岩與下伏黃龍組為假整合接觸;與上覆下二疊統棲霞組黑色炭質頁岩呈假整合接觸。

4)二疊系

棲霞組依岩性可分為6層:

梁山段:底部為厚約10cm的煤層,為其與船山組交界標誌。其上為黑色薄層碳質頁岩。

臭灰岩段:該段為灰黑色厚層到巨厚層瀝青質灰岩,灰岩中夾有薄層瀝青質泥岩。該段化石非常豐富,發現有蜓類、珊瑚、腕足類、腹足類等化石。

巢湖實習報告

安徽巢湖實習區 比例尺 1 25000 單位 學號 姓名 二零一四年八月 緒言實習區域的地理位置與交通概況4 實習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與經濟概況 5 實習區域的地質研究簡史與現狀6 實習時間的安排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6 地層實習區地層分布8 由老到新各組地層特徵描述8 岩漿巖岩漿侵入巖與火山岩的分布特...

巢湖實習報告

巢湖北部地區的地質特徵 第一章地理環境 一 實習區位置 交通 自然地理及經濟地理概況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巢湖之濱,屬於江淮丘陵區的南部,距合肥市約70公里。實習區位於市區北部山區,其範圍是東經117 47 117 54 北緯31 36 31 42 區內三面環山,南面近鄰巢湖。山脈走向為35 40...

巢湖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階段 地質測量填圖,共計5天。四 1 區域地質調查報告1份 2 實測地層剖面圖3張 4 1 10000地形地質圖1張 5 1 10000構造綱要圖1張 6 1 2千綜合地層柱狀圖1張 7 1 10000圖切剖面圖2張。節巢北地區地理概況 1 位置 實習地區位於安身省中部巢湖市市區北部山區,三面環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