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質量評價

2021-03-04 05:34:14 字數 4840 閱讀 2736

第一章緒論

1、1環境與環境系統

一、環境:

1、定義:圍繞著人群的空間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總體。

自然環境:大氣、水、陽光等。

分類: 社會環境

2、基本特徵:

(1)整體性與區域性

區域性:由於地理位置和空間範圍不同而引起的環境差異。

(2)變動性與穩定性

穩定性:環境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的特性,當環境的變化不超過環境的一定的限度,則環境的自身可調節至變化消失。

(3)資源性與價值性:

資源性提供物質和能量

價值性:離開環境系統,人類將不能生存(巨集觀上看具有價值性)

二、環境系統

1、定義:是乙個巨大的,多變的開放系統,是由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環境這兩大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的系統組成的整體。

2、結構和狀態: 結構:內在表示狀態:外在,外貌

1.2環境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價

一、環境質量

1、定義:在乙個具體的環境中,環境的總體或環境的某些要素對人類的生存繁衍及社會發展的適宜程度,是反映人類的具體要求而形成的對環境評定的一種概念。

2、分類

(1)自然環境質量按要素分:大氣~、水~(地面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生物~。

物理~:物理環境的品質

按理化性質化學~:化學環境的品質

生物~:人類周圍生物群落的情況

(2)社會環境質量:人口~、經濟~、文化~、美學的質量等

二、環境本底值、背景值與基線值

1、定義:本底值:未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自然環境的組成量

背景值:以乙個區域內的相對清潔地區監測所得到的質量引數的統計平均值作為該區域各質量引數的背景值。

相對清潔地區:受到人類影響相對較少的地區。

基線值:在對乙個區域進行日常監測或者是以環境評價為目的進行系統監測調查時,所獲取的是該區域各個部分環境質量引數的現狀實際值,這樣所得到的值即基線值。

2、應用

本底值、背景值可以作用環境質量評價的標準。基線值可以作用環境影響評價的參照值。

差別:背景值——基線值:反映受汙染程度的不同。

(一)環境質量的價值

1、定義:環境質量與人類需要之間客觀存在著一種特定關係。

2、特點:(1)多維性:從人類生存發展的多方面、多層次來進行的考慮。(2)動態性:環境在自然力和人力的綜合作用後,發生價值降低或公升高。

(二)環境質量評價是乙個過程

1、定義:是乙個過程,對環境質量的優劣進行的定量描述,即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一定區域或範圍內的環境質量進行證明,評定和**。

2、目的:為了保護、利用、控制和改造環境質量,使環境質量與人類和生存發展相適應。

四、環境質量評價工作的發展

1、初步嘗試階段:1972——1976 水環境質量

2、廣泛探索階段:1977——1979 水環境質量整個區域環境

3、全面發展階段:1979——1981 汙染環境美學、社會環境

4、環境影響評價階段:1979—— 現狀評價影響評價

1.3環境質量評價的分類和程度

一、分類

回顧評價:對某一區域過去的環境質量根據歷史資料進行的評價,受到歷史資料的蒐集

情況的階段限制

1、 時間: 現狀評價:根據最近兩三年的監測資料進行的評價。

影響評價 :(預斷未來)

2、 按評價要素分:單要素評價:大氣、水、土壤、生物、雜訊、固廢。聯合要素評價: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要素的評價。綜合評價:對乙個地區的各個要素進行的評價

3、 按評價區域:城市質量評價、流域質量評價、海域質量評價、全球質量評價

4、 按評價層次和性質:戰略性質量評價、區域性質量評價、建設專案環境質量評價、新產品新技術開發質量評價、生命同期評價

二、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程式

1、現狀評價程式:

(1)確定評價目的,制定實施計畫。(2)收集與評價有關的背景資料。(3)環境現狀監測。

(4)背景值的**(環評的標準)。(5)環境質量現狀分析。(6)根據分析結果,繪出評價結論和對策

2、環境影響評價程式

(1)原則:目的性原則:不同的目的所遵循的原則不同。

整體性原則:在對環境各個要素進行環評時,要考慮其綜合效應。相關性原則:

考慮各要素間的聯絡。主導性原則:環境影響評價千變萬化,但總有乙個變數佔主導地位。

等衡性原則:各環境要素與子系統的相關性。動態性原則:

環境系統都是乙個動態的系統,研究不同時刻正常的、異常的。隨機性原則:考慮隨機出現的要素(突發)。

社會經濟性原則:合理判斷環境行為在經濟上的影響。公眾參與原則:

公開透明,公眾有權了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資訊。

(2)執行影響評價的管理程式——監督管理。

環境篩選:依據開發行動或專案對環境影響的巨大性對專案進行分類,按照區別對待的原則提出不同的評價要求。

a、 建設專案對環境可能造成的重大影響,對汙染因素作全面詳細的評價,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敏感的、不可逆的、多種多樣的、綜合的、廣泛的、帶有行業性質的或以往從未有關的,屬於重大影響,對環境可能造成的重大影響建設專案稱a類專案。

b、 建設專案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輕度影響,較小的、不可敏感的、數量不是很多的、不是重大的或不是很有利的並且減緩影響的補救措施是很容易找到的,這些建設專案稱為b類專案,對汙染因素進行專項分析評價,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

c、 建設專案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很小,對環境造成的後果不嚴重,不產生不利影響或影響很小,對這類專案稱為c類專案,對於這類影響不作評價,應填影響評價登記表。

評價工作大綱的編制與審批。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書的批准與實施。專案的監測和事後評價。報告書的審查與公眾參與。

(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工作程式——內容和過程。

了解和研究相關的標準和政策,與開發行動有關的檔案和資料。對開發行動進行解析,識別可能產生的影響活動。識別可能受影響的環境要素、質量引數(地形、氣候的改變)對識別出來的重要影響進行**、定量、定性。

解釋和評價開發行動中各個要素對環境影響的重大性,判斷整體後果。識別負面影響和逆影響,提出方案,避免或減輕該影響。無行動方案對照。

事後評價報告。

3、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

(1)各級評價工作的範圍和深度。 一級評價、二級評價、**評價。

(2)基本判據

一級評價專案:a、建設專案規模為大型的、汙染物排放量和汙染因子多、毒害性較嚴重。b、專案所在地的地貌、氣相、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複雜,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稀釋、遷移和轉化。

c、評價區域內或協辦附近有明令規定的重點保護物件: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療養院等。d、專案所在地區的汙染已經很嚴重或汙染物的排放量已超過總量控制範圍,環境質量已超標或接近超標,或納汙能力較小的地區。

二級評價專案:a、該專案規模屬於大型以下,並且汙染物的排放量大,汙染因子較多,毒害較嚴重。

b、專案所在地自然條件不很複雜,地勢較平坦,基本為平原、低丘,而且與城鎮保持一定距離。

c、評價區內只有一般保護物件、村落、養植林、經濟林。

**評價專案:a:專案排汙量不多,汙染因子較少,而且毒害性不大。b、專案所在地環境現狀較好,具有較大的環境變數,周圍沒有環境敏感區或法定保護區。

第二章環境質量評價的標準

環境標準:是控制汙染、保護環境的各種標準的總稱,是為了保護人群健康,社會物質財富和促進生態良性迴圈,對環境結構和狀態,在綜合考慮自然環境特徵,科學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的基礎上,由國家按法定程式制定和批准的技術規範,是國家在環境政策方面的技術體現,也是執行各項環境法規的基本依據。

環境標準體系:按照環境標準的性質,功能和內在聯絡進行分類,分級,構成乙個統一的有機整體。

環境質量標準:是根據國家環境保**和環境要素汙染防治法制定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實施的針對具體環境要素的環境質量功能區劃、汙染物專案確定和標準分級以及汙染物濃度限值的強制規定。

1、 型別:環境質量標準。汙染物排放標準。環境基礎標準。環境方法標準。環境標準物質標準。環保儀器裝置標準。

2、 級別:(1)國家級、地方級標準: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的。

2)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國家級。

環境質量標準的制定和實施

第三章環境質量的識別

一、 通過調查、監測以及結果的分析確定現實環境質量。

二、 **環境質量的改變。

(一) 環境背景調查——基礎工作

1、 背景值的計算

:計算樣品中物質的含量。 n:樣品的個數。

要求:樣品要有一定的數量。分布符合正態分佈。

(二)、內容:

(1)氣象和水文背景調查。

(2)氣象條件的影響:風速、風向、大氣穩定度、逆溫等等。

(3)對大氣汙染物的擴散、稀釋的作用。

(4)對降水量、涇流量、河流汙染物的輸送自淨能力的影響。

(5)地質、地貌背景調查。地質內容:區域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岩石的礦物組成以及化學成分、各種礦產資源等。

土壤、生物背景調查:土壤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生物性質。生物的種類、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6)社會經濟結構調查:人口的分布、居民點分布。工業結構與布局、發展水平、產量、產值、利潤。

農業結構、農作物種植面積、農田面積、灌溉設施及方法。資源:水資源的分布狀況、能源的分布和利用狀況、工業和農業汙染源種類分布。

汙染源的調查

(一)汙染源和汙染物

1、定義:汙染源是指環境汙染的發生**和汙染物的**。我們通常把能夠產生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三方面有害物質的裝置、裝置和場所稱汙染源。

汙染物:在開發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凡以不適當的濃度、數量、速率進入環境系統而產生汙染或降低環境質量的物質和能量。

2、 汙染源型別生物汙染源:老鼠

自然汙染源

非生物汙染源:火山噴發、**、泥石流。

按汙染物**分:

生產性汙染源:工業、農業、教研

人為汙染源

生活性汙染源:住宅、教室、醫院

環境質量評價

第一章1 由人類活動所導致的環境質量變異有何特徵?2 環境質量的價值有何特徵?3 何謂環境質量評價,按照時間關係,可分為幾類?4 試分析我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的進展。5 環境質量指數在環境質量評價中有何作用?6 建設專案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要內容有哪些?7 試說明我國的環境標準體系以及環境質量標準和環...

環境質量評價

2014考研環境質量評價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 環境影響評價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 筆試 三 試卷題型結構 試卷題型結構為 填空題20分 問答題80分 環境影響評價 一 緒論 考試內容 環境要素 環境質量評價的...

環境質量評價試卷

課程 02472 一 填空題 本大題共18空,每空1分 共18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 不填均無分。1 常見的環境風險識別方法包括 幕景分析法與 2.環境風險 目有兩個主要特點和 3.土壤環境的汙染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工業 三廢 和 4.特爾斐法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輪迴反饋溝通情況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