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區域性防突治理技術方案1

2021-03-04 03:59:26 字數 3923 閱讀 8223

貴州黔西能源開發****青龍煤礦

區域性防突治理技術方案

編制單位: 通防工區

編制人通防工區

二○一一年十月

審批意見:

審批人員簽字:

抽採工區年月日機電室年月日

技術室年月日地測室年月日

安監室年月日地測副總年月日

通防副總年月日總工程師年月日

前言6第一章礦井概況7

第一節井田概況7

第二節區域構造7

第三節地層7

第四節煤層9

第五節煤層瓦斯含量、突出傾向、自燃傾向及**危險性…………11

第六節礦井瓦斯抽放系統12

第七節礦井通風13

第八節 「六大系統」建設情況13

第二章開拓開採18

第一節礦井開拓方式18

第二節礦井巷道布置及支護方式19

第三節煤層開採順序及採掘方法19

第三章區域綜合防突措施20

第一節區域突出危險性**20

第二節區域防突措施21

第三節區域措施效果檢驗26

第四節區域驗證32

第四章附件36

前言2023年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分院提交了《貴州黔西能源開發****青龍煤礦16、18煤層突出危險性鑑定報告》及《青龍煤礦17煤層突出危險性**評價報告》,分別對青龍礦井16、17、18煤層的突出危險性鑑定結論為:青龍煤礦18煤層為突出煤層;16煤層在目前採掘範圍內不能認定為突出煤層,但隨著開採範圍的擴大,當瓦斯壓力一旦達到或超過0.74mpa時,16煤層即可確認為突出煤層。

青龍煤礦在生產期間,在11609外軌順(在距11609外軌順開口處99m位置)揭煤時測定16煤瓦斯壓為0.9mpa,因此16煤層為突出煤層。17煤層在測壓鑽孔最低標高+1160m以上至f4斷層,a4—a5勘探線採掘範圍內尚不能認定17煤層為突出煤層,但隨著開採範圍的擴大,當瓦斯壓力一但達到或超過0.

74mpa時,17煤層即可確認為突出煤層。

為了確保礦井採掘安全,有效防治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更好地保障公司員工人身及公司財產安全,根據我國「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在原《青龍煤礦防突設計》的基礎上,修改編制《青龍煤礦區域性防突治理技術方案》。

《青龍煤礦區域性防突治理技術方案》編制依據及參考資料:《貴州黔西能源開發****青龍礦井初步設計安全專篇(修改)說明書》、《貴州黔西能源開發****青龍煤礦16、18煤層突出危險性鑑定報告》、《青龍煤礦17煤層突出危險性**評價報告》、《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青龍煤礦16煤層一採區突出危險性區域**及劃分》、《青龍煤礦礦井防突設計》、《青龍煤礦二採區防突專項設計》等相關資料。

第一章礦井概況

第一節井田概況

青龍煤礦設計生產能力120萬t/a,設計服務年限為54a。位於黔西縣谷裡鎮,為西電東送配套礦井。東以格老寨背斜軸為界;北東以a1勘探線平行外推1500m水平投影線為界;北西、西分別以f1和f2斷層出露線的水平投影線為界;南以f3斷層出露線的水平投影線為界。

東西寬約1.6~5.0km,南北長約9km,總面積約21.

79km2。斜井開拓,青龍煤礦於2023年3月開工建設,2023年12月28日首採區建成投入試生產,目前已回採完畢11602、11600、11604、11606、11609、11609w、11700、11702、11709、11704共10個綜採工作面。

第二節區域構造

青龍煤礦所在區域大地構造位置處於楊子準地台黔北台隆遵義斷拱畢節北東向構造變形區。現今各構造輪廓都定型於燕山期地殼運動,構造形跡表現主要為北東走向褶皺和斷裂帶,並有少量近東西向及北西~南東向斷裂,少量北西西和近東西走向的構造。褶皺主要是寬闊的不對稱背、向斜。

北東走向的構造為礦井一級構造(如:f1、f2、f1支、f2支、f4等斷層和格老寨背斜),其規模較大,延展長,傾角較大,正斷層、逆斷層均有發育。礦井次一級斷裂構造為近東西向及北西~南東向,其規模小,延伸短,以逆斷層為主(如:

f3、f10、f11、f12、f13等)和大衝背斜、丁家寨向斜兩個褶曲,更次一級的小斷層和小褶曲非常發育,據礦井揭露資料,大部分為落差0.5~10m的斷層,小褶曲地層傾角在3~90°變化。

第三節地層

區內出露的地層除井田邊界格老寨背斜核部有基性噴發巖(玄武岩)外,其餘均為沉積岩。由老到新依次為:二疊系下統茅口組(p1m)灰岩;二疊系上統峨眉山玄武岩(p1β)、龍潭組(p2l)含煤碎屑岩、長興組(p2c)灰岩;三疊系下統夜郎組(t1y)灰岩與碎屑岩、茅草鋪組(t1m)灰岩與白雲岩;三疊系中統松子坎組(t2s)碎屑岩與灰岩、獅子山組(t2sh)白雲岩及白雲質灰岩。

含煤地層為龍潭組。

表1-1 地層特徵表

第四節煤層

含煤岩係為二疊系上統龍潭組(p3l),厚158.50~188.30m,平均172.

05m。含煤15~26層,可採煤層多分布於p3l2中下部及底部,p3l上部及下部見少量達可採厚度煤層。整個煤系地層(p3l)中具可比性的煤層有18層,從上到下煤層編號分別為2、3、4、5、9、15、16、17、18、19、20、21、22、23、24、27、28、30,其中可採、區域性可採煤層主要有6層(16、17、18、22、24、27煤層),16、18煤層為主要可採煤層,17、22、24、27煤層為區域性可採煤層,可採煤層平均總厚9.

96m,可採煤層含煤率5.8%,煤系地層中所含煤層平均厚度14.14m,含煤係數8.

2%。2、9、30等煤層厚度、層位均較穩定,僅區域性達到可採厚度,其餘煤層只有個別點達到可採厚度,均不可採。

1、16煤層

位於p312中下部,上距p3c底72.91m~39.20m,平均52.

36m;上距l7(b2標誌層)2.96m~34.10m,平均14.

12m,下距18煤層頂板12.25m~40.50m,平均24.

38m;為主採煤層,層位穩定,呈層狀產出,厚度0.86~7.65m,平均厚度2.

88m,煤層可採面積21.02km2,可採性指數0.99,變異係數29.

6%(剔除構造煤影響)。煤層結構較簡單,一般含1~2層夾矸,多數夾矸厚度在0.40m以下,夾矸厚度變化規律不明顯。

該煤層在井田中部和東北部有分岔現象,有時分岔為16上、16、16下三層,有時分岔為16上、16或16、16下兩層,在井田的西北部和東南部主要為合併區。由於首採區外圍鑽孔較少,鑽孔對煤層分岔合併現象及其發育規律控制程度不夠。該煤層夾矸岩性多為(含)炭質泥岩、少量為粘土巖,且含大量植物化石碎片。

頂板岩性以粉砂岩、泥質粉砂岩、泥岩為主,由西向東岩性由粉砂岩、泥質粉砂岩逐漸相變為泥岩及炭質泥岩;底板以粘土巖為主,並富產植物化石。以中厚煤層為主,區域性為薄~厚煤層,該煤層屬於較穩定煤層。

2、17煤層

上距16煤層5.40m~23.43m,平均11.

08m,下距18煤層頂板3.00m~26.10m,平均11.

84m。層位較穩定,呈層狀產出,厚度0~2.32m,平均厚度1.

20m。煤層可採面積10.36km2,可採性指數0.

49,變異係數57.1%,為區域性可採煤層,煤層結構簡單,一般不含夾矸。在井田中北部出現沉缺塊段,井田西部及西北部和東部為不可採區,僅中部、東北部和西南部區域性可採。

頂板岩性以粉砂岩、泥質粉砂岩為主;底板以粘土巖為主,並富產植物化石。以中厚煤層為主,區域性為薄煤層,該煤層屬於不穩定煤層

3、18煤層

18煤層:位於p312底部,下距l9上標誌層2.67m~13.

75m,平均6.94m。層位穩定,呈層狀產出,為井田主採煤層。

厚度0.30~7.50m,平均厚度3.

18m。煤層可採面積20.90km2,可採性指數0.

99,變異係數33.3%(剔除構造煤影響)。煤層結構較簡單,一般含夾矸1~2層,夾矸岩性多為(含)炭質泥岩。

該煤層在井田中部和東北部分岔為18上、18、18下三層,向西南部分岔為18上、18或18、18下。頂板岩性以黑色(含)炭質泥岩為其特徵,偶產舌形貝(俗稱「海豆芽」)化石;底板主要為粘土巖和炭質泥岩,並含大量植物根部化石。該煤層在第10勘探線以北厚度一般在2.

00~3.50m之間,以中厚煤層為主,區域性為薄~厚煤層,屬於較穩定煤層。

礦井區域防突治理技術方案

吉林省宇光能源股份 九台營城礦業分公司 區域性防突治理技術方案 二 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目錄一 編制依據4 二 採區概況4 三 瓦斯地質情況 煤層名稱 產狀 結構 厚度 頂底板 岩性 瓦斯壓力及動力現象7 四 開拓方式9 五 煤層開採順序9 六 採區巷道布置10 七 採煤方法10 八 通風系統11 ...

高瓦斯工作面區域防突與瓦斯治理技術

摘要 告成煤礦為高瓦斯突出礦井,在地質構造複雜區域高瓦斯掘進工作面中,13201突出危險工作面採掘過程中通過採取制定嚴格的防突技術 瓦斯治理措施 管理制度 管理體系使告成煤礦實現了防治煤與瓦斯突出到消除突出危險的轉變。總結了其中的技術創新和操作標準化,為地質構造複雜區域高瓦斯突出煤層掘進防治煤與瓦斯...

7區域性通風機的安全技術措施

1 區域性通風機要有專人負責管理。區域性通風機啟動裝置必須裝在進風巷道中,距回風口不小於10m。區域性通風機吸入風量必須小於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以免發生迴圈風。不按需要風量配風 巷道冒頂堵塞 單台區域性通風機供多頭 風筒出口距離工作面太遠等,都可能因風量小 風速低而造成瓦斯積聚。2 區域性通風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