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複習考試重點

2021-03-04 01:43:03 字數 5216 閱讀 4057

職業病的診斷、預防、**都基本差不多,所以這裡分述的時候描述很少。職業有害因素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毒力機制之類的也描述不多。

重點在鉛、汞、一氧化碳、矽肺、生產性粉塵,其他的大多記一下概念,比如中暑、高壓病、區域性振動病等,還有一些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特徵性表現,如鉛線汞線,一氧化碳中毒的櫻桃紅色表現,苯胺的化學性發紺,苯氨基硝基化合物的中毒性白內障等。

此資料來自丁噹泉。

健康工人效應: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工人,由於職業選擇要求的影響,他們的身體素質原本明顯優於未就業者。從而造成調查研究的偏倚。

職業性有害因素:在生產環境中存在的各種可能危害職業人群健康和影響勞動能力的不良因素。

工傷:工作中的意外事故引起的傷害,指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生產者的健康損害。

職業病:職業性有害因素作用於人體的強度和時間超過一定限度,人體不能代償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從而出現相應的臨床徵象,影響勞動能力。法律定義為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生物標誌物:包括接觸生物標誌物、效應生物標誌物、易感性生物標誌物。接觸生物標誌物指機體內可測量的外源性物質、其代謝產物、外源性物質或其代謝產物與靶分子或靶細胞相互作用的產物。

效應生物標誌物指機體內可測量的生化、生理、行為或其他改變,這些改變可引起確定的或潛在的健康損害或疾病。易感性生物標誌物指能使個體易受職業性有害因素影響的個體特徵,主要與基因有關。

工作有關疾病:職業性有害因素能使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潛在的疾病顯露或已患的疾病加重,從而表現為接觸人群中某些常見病的發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

高危人群:某些人在接觸某些職業性有害因素時,由於本身內在或外在因素的作用出現的反應比一般人群強,這些敏感性強的人成為高危人群。

心身疾病又稱心身障礙或心理生理障礙,指一組與心理和社會因素密切相關,但以軀體症狀表現為主的疾病。

毒物蓄積作用:進入機體的毒物或代謝產物在接觸間隔期內,如未能完全排出而逐漸在體內積累的現象稱為毒物的蓄積,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質基礎。當毒物的蓄積部位與其靶器官一致時,則易發生慢性中毒;毒物蓄積部位並非其靶器官時,則稱為該毒物的儲存庫。

刺激性氣體:指對眼、呼吸道黏膜和**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機體以急性炎症、肺水腫為主要病理變化的一類氣態物質。多具有腐蝕性,包括常態下的氣體和常態下非氣體但可以蒸發、昇華、揮發後形成蒸氣或氣體的物質。

窒息性氣體:指被機體吸入後,可使氧的供給、攝取、運輸和利用發生障礙,使全身組織細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導致組織細胞缺氧窒息的一類有害氣體的總稱。

單純窒息性氣體:本身無毒或毒性很低,或為惰性氣體,但由於它們的高濃度存在對空氣氧產生取代或排擠作用,致使空氣中氧的比例和含量減少,肺泡氣氧分壓降低,動脈血氧分壓和血紅蛋白氧飽和度下降,導致機體組織缺氧窒息的氣體。

化學窒息性氣體:不妨礙氧進入肺部,但可對血液或組織細胞產生特殊化學作用,使血液對氧的運輸釋放、組織利用氧的機制發生障礙,引起組織細胞缺氧窒息的氣體。可分為血液窒息性氣體和細胞窒息性氣體兩類。

赫恩小體: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在體內經代謝轉化產生的中間代謝產物可直接作用於珠蛋白分子中的巰基,使珠蛋白變性。初期僅兩個巰基變性,是可逆的,後期四個巰基均變性,變性的球蛋白常沉積在紅細胞內。

高分子化合物:指分子量高達幾千至幾百萬,化學組成簡單,由一種或幾種單體,經聚合或縮聚而成的化合物。

生產性粉塵: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產生的能夠有效長時間漂浮於生產環境中的顆粒物,是汙染作業環境、損害勞動者健康的重要職業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塵肺病在內的多種職業性肺部疾患。分為無機粉塵和有機粉塵兩類,還可有混合性粉塵。

石棉小體:石棉纖維被巨噬細胞吞噬後,由一層含鐵蛋白顆粒和酸性黏多醣包裹沉積於石棉纖維上所形成,鐵反應陽性,故又稱含鐵小體。

職業接觸限值: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長期反覆接觸某種職業有害因素,對絕大多數人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許接觸濃度。包括三個具體限值: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最高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

熱適應:人在熱環境工作一段時間後對熱負荷產生適應的現象。一般在高溫環境勞動數週時間,集體可產生熱適應,主要表現為各系統功能有利於降低產熱、增加散熱。

熱適應的狀態並不穩定,停止接觸一周後返回到適應前的狀況,稱脫適應。

中暑:。

●概論:由於職業相關因素引起的健康損害包括工傷、職業病、工作有關疾病和早起健康損害。職業病的特點:

1.**特異性,接觸職業有害因素後才可能患病,在控制**或作用條件後,可以消除或減少發病。2.

**大多可以檢測,並且發病程度和**強度在一定範圍內有劑量-反應關係。3.不同接觸人群的發病特徵不同。

4.早期診斷**預後較好,但僅**患者,不能保護接觸人群的健康。5.

大多職業病尚無特效**方法,職業病仍需以預防為主。工作有關疾病的特點:1.

與職業因素有關,但兩者之間不存在直接因果關係,即職業因素不是唯一的**。2.職業因素可以促使潛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劇惡化。

3.調離該職業或改善環境可使疾病緩解或停止發生。職業病的診斷:

職業病的診斷必須由法定診斷機構集體診斷1.診斷依據:國家法規及職業病診斷標準2.

診斷原則:科學、公正、公平、公開、及時、便民3.集體診斷:

三人以上職業衛生醫師集體診斷4.推定診斷:沒有證據否定職業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因果關係的,在排除其他致**素並進行綜合分析後,應當診斷為職業病5.

診斷舉證:用人單位和有關機構應當按照診斷機構的要求,如實提供必要的資料6.診斷複查:

確診為職業病的患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業病診斷書上註明的複查時間安排複查7.診斷證明書:由參加診斷的醫師共同簽署,並經職業病診斷機構審查蓋章。

職業病診斷依據1.職業史:是診斷的重要前提,包括工種、工齡、接觸有害因素的種類、時間、數量、接觸方式、防護措施使用情況、同工種其他人患病情況,並排除類似職業病的非職業性接觸。

2.生產環境的勞動衛生調查:工藝流程、操作方法、環境衛生條件防護措施及使用效果等、車間中有害因素的水平3.

臨床表現:症狀和體徵是否符合某一職業病的特徵,特別要注意早期典型症狀和體徵。4.

實驗室檢查或特殊檢查:生物標誌物。

●職業生理心理學:職業生理學:研究一定勞動條件下人的器官或系統功能變化的學科。

氧需:勞動1分鐘所需要的氧量。最大攝氧量:

血液在1分鐘內能**的最大氧量。氧債:氧需與實際供氧不足的量。

工作記憶:一種以不穩定形式初始和短暫地儲存資訊的記憶。長期記憶:

也稱為第二級或第**記憶,長期記憶儲存大量的知識,其內容是抹不掉的。資訊冗餘度:它表示訊號所攜帶的實際資訊量低於它可能攜帶最大資訊量的程度,多餘的資訊可保證勞動者能夠檢查和確認資訊,應保持適量的資訊冗餘度。

勞動:人為了一定目的而從事的一切活動。勞動負荷評價的目的在於把負荷維持在乙個適當的水平,以便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務又不損害健康。

靜力作業:也叫靜態作業,主要依靠肌肉等長性收縮來維持一定體位,使機體和四肢關節保持不動所進行的作業。其特點是能耗水平一般不高,肌肉卻容易疲勞。

在作業停止數分鐘後,氧消耗不下降反而先公升高再逐漸下降。動力作業:即在保持肌張力不變,等張性收縮情況下,肌肉交替收縮和舒張,使關節活動來進行的作業。

動力作業又可分為重動力作業和輕動力作業。反覆性作業:又稱輕動力作業,參與作業的是一組或多組小肌群,其量小於全身肌肉總量的1/7,肌肉收縮頻率高於15次/分鐘,能耗不高,卻容易疲勞。

高抬舉作業:手舉過頭頂來完成某項操作,一是靜力作業成分,二是心臟與工作肌的靜水壓,導致心血管高度應激,工作肌乃至全身容易疲勞。負荷:

負荷指勞動系統對機體生理心理總的需求和壓力,它強調外界因素和狀態。應激:指負荷對個體的影響,它強調機體內部的生物過程和反應。

勞動負荷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負荷過高會降低作業的質量和水平,引起機體疲勞甚至損害。負荷過低會降低作業者的警覺性,使其感到單調、無興趣,也影響作業能力。

體力與腦力勞動均如此。適宜水平:勞動負荷的適宜水平可以理解為在該負荷下能夠連續勞動8小時,不至於疲勞,長期勞動也不損害健康的衛生學限值。

一般認為,勞動負荷的適宜水平約為最大攝氧量的1/3。疲勞是體力和腦力效能暫時的減弱,取決於工作負荷的強度和持續時間,經過適當休息又可恢復。職業心理學是從人與職業的工作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關係角度研究人在職業過程中心理活動的特點和規律的學科。

職業緊張:在某種職業條件下,客觀需求與個人適應能力之間的失衡所帶來的生理和心理的壓力。

●毒物概述:急性中毒指毒物一次或短時間(幾分鐘至數小時)大量進入人體而引起的中毒。如急性苯中毒、氯氣中毒。

慢性中毒指毒物少量長期進入人體而引起的中毒。如慢性鉛、錳中毒。毒物的吸收:

毒物或其代謝產物在體內超過正常範圍,但無該毒物所致的臨床表現。職業中毒臨床表現:1.

神經系統:慢性中毒早期多有類神經症或精神障礙表現,脫離接觸後可恢復,其他症狀有感覺和運動神經障礙,肌張力增高,震顫麻痺,甚至中毒性腦病和腦水腫。2.

呼吸系統:主要是刺激性氣體引起,有氣管支氣管炎、化學性肺炎、化學性肺水腫、ards、過敏性哮喘、呼吸道腫瘤等。3.

血液系統:可分別或同時引起造血功能抑制、血細胞損害、血紅蛋白變性、凝血機制障礙等。4.

消化系統:口腔腸胃炎症、腹痛、肝病或牙組織病變。5.

泌尿系統:急慢性中毒性腎病多見,還可引起其他泌尿系統疾病甚至腫瘤。6.

迴圈系統:急慢性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心室顫動和血壓異常等。7.

生殖系統:生殖毒性和發育毒性,包括對患者本人生殖功能的影響和對患者子代發育過程的不良影響。8.

**病:化學因素多見,皮炎、痤瘡、潰瘍、脫髮、**癌等。診斷:

職業史、職業衛生現場調查、症狀與體徵、實驗室檢查。職業中毒的**原則:****:

盡可能消除或減少致病的物質基礎,並針對毒物致病的發病機制進行處理。對症處理:緩解毒物引起的主要症狀,促使人體功能恢復。

支援**:改善患者的全身狀況,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急性職業中毒急救原則:

1. 現場急救:立即搬離中毒環境,上風向或空氣新鮮的場所,保持呼吸道通暢。

脫去汙染的衣物,用清水徹底沖洗汙染處**。若發現呼吸、迴圈有障礙時,應及時進行現場復甦急救。2.

阻止毒物繼續吸收:如現場清洗不夠徹底,到達醫院應進一步清洗。對氣體或蒸氣吸入中毒者,可給予吸氧。

經口中毒者,應立即採用引吐、洗胃、導洩等措施。3.解毒和排毒:

應盡早使用有關的解毒、排毒藥物。4.對症**:

對症**在職業中毒的**中極為重要,目的在於保護體內重要器官的功能,解除病痛,促使患者早日**。慢性職業中毒**:應及早診斷和處理,脫離毒物接觸,及早使用特效解毒劑,對症**,適當的營養和休息,**後應進行勞動能力鑑定,並作合理的工作安排。

職業中毒預防:綜合治理:**、控制或盡可能減少毒物危害;「**預防」原則。

1.**毒物2.降低作業場所環境中毒物的濃度3.

工藝、建築布局衛生4.個體防護5.職業衛生服務6.

安全衛生管理。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複習重點13章,lzmcyf

職業性有害因素 生產工藝過程 化學有害因素 物理有害因素 生物有害因素 勞動過程和工作環境中產生和存在的,對職業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業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的一切要素或條件,統稱職業性有害因素。健康工人效應 healthy worker effect 由於職業人群多處於青壯年階段,有些還經過就業體檢加...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目的要求

第四部分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 一 考試目的 熟悉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所涉及的主要概念 基本理論以及職業病致 素與職業防護的方法 二 考試內容 一 概論 目的要求 1 掌握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基本概念 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與職業病的特點。2 掌握 預防原則。3 熟悉職業性有害因素與職業性病損。職業病的...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練習題題庫

習題和參 題庫 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教研室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 綜合習題 四 單一選擇題 1 下述關於生產環境監測論述不正確的是 a 掌握生產環境中有害因素的性質 強度和分布情況 b 了解生產環境衛生質量 c 估計人體接觸水平 d 評價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危害程度 e 檢查預防措施的效果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