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及《信心銘

2021-03-04 01:24:25 字數 5136 閱讀 8271

錄自《楞伽師資記》

楊曾文先生按語

據《楞伽師資記》的記載,道信著有《菩薩戒法》一本,並有禪法著作《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傳授**。此書在《楞伽師資記》的〈道信傳〉中有所記載,其篇幅約佔全書的2/5,是否是原著的全部已不可考。

《楞伽師資記》一捲,唐淨覺撰,是對《楞伽經》的譯者南朝宋求那跋陀羅和提倡以《楞伽經》心性思想指導坐禪修行的菩提達摩及其後繼**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神秀等人的簡歷和禪法的集錄。如果把其中涉及到的達摩、弘忍以及神秀的**(包括淨覺)都計算在內,共有8代24人。此書與《傳法寶紀》都是禪宗北宗史書,對研究中國早期禪宗歷史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然而此書久已佚失。從本世紀20年代中日學者開始從敦煌遺書中發現它的殘本以來,直到60年代經過陸續發現和研究才拼湊成乙個基本完整的本子。

胡適在2023年最初從倫敦大英博物院和巴黎國立圖書館的敦煌遺書中分別發現此書的三個抄本(s2054、s4272、p3436),回國後忙於其他事務久久未能整理。日本鈴木大拙及其在北京的學生朝鮮人金久經處得知胡適有此書的抄本,請他借去抄寫。金久經從胡適處借到此三種抄本後,將它們對照校勘,2023年以《校刊唐寫本楞伽師資記》的書名由北京待曙堂出版。

此後又加以修訂,收入他在2023年於瀋陽出版的文集《薑園叢書》之內(下簡稱金本)。

日本矢吹慶輝也在倫敦發現s2054抄本,在2023年由岩波書店出版的《鳴沙餘韻》的圖版中影印介紹,後來以此本為底本,校之以金久經的刊本,把它收在2023年出版的《大正藏》第85卷之中(下簡稱大正藏本)。

2023年後,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對《楞伽師資記》進行會讀,對《大正藏》本和金久經校本重加審定,其成果由篠原壽雄整理後以《楞伽師資記校注》的標題發表在2023年出版的《內野台嶺先生追悼**集》之中(下簡稱篠原本)。

2023年柳田聖山綜合利用以往的發現和研究,編撰《初期的禪史ⅰ》,將他新校訂的漢文本和日譯的《楞伽師資記》、《傳法寶紀》編在一起,由築摩書房出版。柳田所校訂的《楞伽師資記》是迄今最完備的校本(下簡稱柳田本)。

現主要依據柳田本將《楞伽師資記》中的道信傳記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部分錄出,對個別字句參考其它校本有所改動,並重作分段、標點,以方便讀者參考,凡有改動之處皆加校注說明。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唐朝蘄州雙峰山道信禪師,承粲禪師後。其信禪師,再敞禪門,宇內流布,有《菩薩戒法》一本,及製《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為有緣根熟者說。

一、一行三昧

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全名《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經》,二卷,梁曼陀羅仙譯,見《大正藏》第八冊726頁至739頁)「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文殊說般若經》雲: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二、實相懺悔

《普賢觀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名第一懺悔。

摒除三毒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大品經》雲:

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

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唸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

識無形,佛無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

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亦無能觀所觀之意。

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幹亂。可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

住是心中,諸結煩惱,自然除滅。於一塵中,具無量世界;無量世界,集一毛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礙。《華嚴經》雲:

有一經卷,在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事。

三、止觀雙修

略舉安心,不可具盡。其中善巧,出自方寸。略為後生疑者,假為一問:

㈠如來法身若此者,何故復有相好之身?

信曰:正以如來法性之身清淨圓滿,一切像類悉於中現,現法性身無心起作,如頗梨鏡懸在高堂,一切像悉於中現,鏡亦無心,能現種種。經云:

如來現世說法者,眾生妄想故;今行者若修心盡淨,則知如來常不說法,是乃為具足多聞。聞者,一切無相也。是以經云:

眾生根有無量故,所以說法無量;說法無量故,義亦名無量義。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則無相也。

無相不相,名為實相,則泯然清淨是也。斯之誠言,則為證也。

坐對當覺,識心初動,運運流注,隨其來去,皆令知之,以金剛慧徵責,猶如草木,無所別知,知無所知,乃名一切知。此是菩薩一相法門。

㈡問:何者是禪師?

信曰:不為靜亂所惱者,即是好禪(師)。用心人常住於止,心則沉沒;久住於觀,心則散亂。《法華經》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惠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四、解行並重

㈢云何能悟解法相,心得明淨?

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淨究竟處,心自明淨。或可諦看,心即得明淨,心如明鏡;或可一年,心更明淨;或可三五年,心更明淨;或可因人為說,即得悟解;或可永不須說得解。

經道:眾生心性,譬如寶珠沒水,水濁珠隱;水清珠顯。為謗三寶,破和合僧,諸見煩惱所汙,貪嗔痴倒所染,眾生不悟心性本來常清淨。

故為學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別。今略出根緣不同,為人師者,善須識別。《華嚴經》雲:

普賢身相,猶如虛空,依於如如,不依佛國。解時佛國皆亦如,即如國皆不依。《涅槃經》雲:

有無邊身菩薩,身量如虛空。又雲:有善光故,猶如夏日。

又雲:身無邊故,名大涅槃。又雲:

大般涅槃其性廣博。故知學者有四種人:①有行有解有證上上人,②無行有解有證中上人,③有行有解無證中下人,④有行無解無證下下人。

㈣問:臨時作,若為觀行?

信曰:直須任運。

㈤又問:用向西方不?

信曰:若知心本來不生不滅,究竟清淨,即是淨佛國土,更不須向西方。《華嚴經》雲:

無量劫一念,一念無量劫。須知一方無量方,無量方一方。佛為鈍根眾生,令向西方,不為利根人說也。

深行菩薩入生死,化度眾生,而無愛見。若見眾生有生死,我是能度,眾生是所度,不名菩薩。度眾生如度空,何曾有來去。

《金剛經》雲:滅度無量眾生,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所(以)初地菩薩初證一切空,後證得一切不空。

即是無分別智,亦是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是空。所(以)菩薩修學空為證,新學之人直見空者,此是見空,非真空也。修道得真空者,不見空與不空,無有諸見也。

善須解色空義。學有心者,要須心路明淨,悟解法相了了分明,然後乃當為人師耳。復須內外相稱,理行不相違,決須斷絕文字語言,有為聖道,獨一淨處,自證道果也。

或復有人,未了究竟法,為於名聞利養,教導眾生,不識根緣利鈍,似如有異,即皆印可。極為苦哉,苦哉!大禍!

或見心路似如明淨,即便印可。此人大壞佛法,自誑誑他。用心人有如此同異,並皆是相貌也,未為得心。

真得心者,自識分明,久後法眼自開,善別虛之與偽。或復有人計身空無,心性亦滅。此是斷見人,與外道同,非佛**。

或有人計心是不滅,此是常見人,亦與外道同。今明佛**,亦不計心性是滅,常度眾生,不起愛見;常學智慧型,愚智平等;常在禪定,靜亂不二;常見眾生,未曾是有,究竟不生不滅,處處現形;無有所聞,了知一切,未曾取捨;未曾分身,而身遍於法界。

又古時智敏禪師訓曰:學道之法,必須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諸體用,見理明淨,了了分明無惑,然後功業可成。一解千從,一迷萬惑。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此非虛言。

五、守一不移

《觀無量壽經》雲:諸佛法身,入一切眾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當知佛即是心,心外更無別佛也。

略而言之,凡有五種:一者知心體,體性清淨,體與佛同;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恆寂,萬惑皆如;三者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四者常觀身空寂,內外通同,入身於法界之中,未曾有礙;五者守一不移,動靜常住,能令學者明見佛性,早入定門。

諸經觀法,備有多種。傅大師所說,獨舉守一不移。先當修身審觀,以身為本。

又此身是四大、五陰之所合,終歸無常,不得自在。雖未壞滅,畢竟是空。《維摩經》雲: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又常觀自身空淨如影,可見不可得。智從影中生,畢竟無處所,不動而應物,變化無有窮。

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對六塵境,了知是夢幻。如眼見物時,眼中無有物。如鏡照面像,了了極分明,空中現形影,鏡中亦無物。

當知人面不來入鏡中,鏡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鏡之與面,從本以來不出不入,不去不來,即是如來之義。如此細分判,眼中與鏡中,本來常空寂,鏡照眼照同。

是故將為比,鼻舌諸根等,其義亦復然。知眼本來空,凡所見色者,須知是他色;耳聞聲時,知是他聲;鼻聞香時,知是他香;舌別味時,知是他味;意對法時,知是他法;身受觸時,知是他觸。如此觀察,知是為觀空寂。

見色,知是不受;不受色,色即是空,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此是解脫門。學者得解脫,諸根例如此。

復重言說,常念六根空,寂而無聞見。《遺教經》雲:是時中夜,寂然無聲。

當知如來說法,以空寂為本。常念六根空寂,恒如中夜時,晝日所見聞,皆是身外事,身中常空淨。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淨眼,注意看一物,無間晝夜時,專精常不動。其心欲馳散,急手還攝來,如繩系鳥足,欲飛還掣取。終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維摩經》雲:攝心是道場。此是攝心法。

《法華經》雲:從無數劫來,除睡常攝心,以此諸功德,能生諸禪定。《遺教經》雲:

五根者,心為其主,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此是也。

前所說五事,並是大乘正理,皆依**所陳,非是理外妄說。此是無漏業,亦是究竟義。超過聲聞地,直趣菩薩道。

聞者宜修行,不須致疑惑。如人學射,初射大準,次中小準,次中大的,次中小的,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次後箭射前箭前筈,筈筈相拄,不令箭落。喻人習道,念念住心,心心相續,無暫間念,正念不斷,正念現前。

又經云:以智慧型箭,射三解脫門,筈筈相拄,勿令落地。又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無不得,忽然而遺失,憶念無忘時。又如毒箭入肉,竿出鏃猶在,如此受苦痛,亦無暫忘時。念念常在心,其狀當如是。

此法秘要,不得傳非其人。非是惜法不傳,但恐前人不信,陷其謗法之罪。必須擇人,不得造次輒說。

慎之慎之。法海雖無量,行之在一言。得意即忘言,一言亦不用。

如此了了知,是為得佛意。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唐 道信禪師 唐朝蘄州雙峰山道信禪師,承粲禪師後。其信禪師,再敞禪門,宇內流布,有 菩薩戒法 一本,及製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 為有緣根熟者說。我此法要,依 楞伽經 諸佛心第一 又依 文殊說般若經 全名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經 二卷,梁曼陀羅仙譯,見 大正藏 第八冊726頁至739頁 一行三昧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