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開慶李漁的服飾審美理論與日常生活審美化

2023-02-01 21:33:02 字數 4613 閱讀 8915

汪開慶張雯

(廣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廣西桂林 541001)

【內容摘要】 李漁的服飾美學思想是他整個美學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李漁在《閒情偶記》中,對服飾的本質和文化內涵、美學價值、美學規律等進行了細緻的分析。他的服飾審美理論,與審美實踐是緊密結合的,體現了他以人為本,對主體價值的重視,對於我們現代的服飾審美仍有借鑑意義,進一步引起我們對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 服飾美學、和諧、日常生活審美化。

【作者簡介】 汪開慶(1966—),男,安徽馬鞍山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廣告學。

廣西桂林王城一號廣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541101。131********。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話體現在服飾的審美上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服飾作為一種生活實用品,在指向遮風避寒為目的的最初時期,人們就學會用獸骨、貝殼、石頭等來裝飾自己了。服飾包蘊著豐富而複雜的政治、經濟、文化、審美思想和審美意味,在其實用審美性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很早就對這種體現自身本質的審美進行了相當程度的理性思考。明清時期是審美實用藝術品在古代最為發達的時期,而此時的服飾也沿承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和成果。

李漁在他的總結作品《閒情偶記》的《治服第三》中,對服飾的本質、文化內涵、美學價值和美學規律等進行了細緻的分析,提出至今仍未失去價值的見解。他的服飾美學理論,是與審美實踐緊密結合的。從他的美學思想中我們可以觀照到他對人的主體價值、意義的關注,從而也引起我們對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的思考。

一、 服飾要與人相宜

李漁在《治服第三》中先對服裝的性質和價值做了解釋。他提出「衣以章身」[1],「章者著也,非文采彰明之謂也。」章,即表現出來、顯露的意思。

李漁認為,衣服並非單純地表面的對人進行裝飾,而是強調由內而外的,某種深刻內涵的外露和顯現。「身」並非指人的肉體、形體本身,而是能表現年齡、氣質、身份、地位、道德、文化等綜合內容的實體。它是「智愚賢不肖之實備於躬,猶『富潤身,德潤屋』也」。

李漁解釋說,有文化修養切且德高望重的富人,即使衣著樸實,也有一股豐腴之象;即便住的是沒有裝飾的茅草房,也能讓來者感受到他的旺氣。什麼原因呢?潤也。

富潤身,德潤屋,衣亦潤人。可見,「身」是冠以了智、愚、德等社會性內容的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實體。俗語有「穿上龍袍也不像太子」說法,用來比喻衣物與人的氣質不相稱。

寒賤的人,一朝發跡,急於脫下襤褸之衫,以極奢極美的錦緞羅綺相披,卻愈顯其拙,起到反效果。是故「衣衫亦類生人,常有水土不服之患。寬者似窄,短者疑長,手欲出而袖使之藏,項宜伸而領為之曲,物不隨人指使,遂如桎梏其身。

」李漁強調人的主體價值,認為人應該指使物,而不是物束縛人。在對待首飾的佩戴問題時,他提出「以珠翠寶玉飾人」,不能「以人飾珠翠寶玉」。也就是說,在服飾和人的關係中,服飾必須要為人服務,而不是人淪為服飾的奴隸。

服飾的美並不在其本身,而在於主體,在於穿戴的人。服飾的美,歸根結底是人的美,決定於人在使用它們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效果。如果離開了人去談服飾的美,美便無從談起;缺少了人的觀照,服飾便無美可言。

李漁對人主體決定和主導意義的強調,是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鑑的。

李漁提出的第乙個服飾美學原則也是「與人相稱」、「與貌相宜」。 「相稱」、「相宜」,體現的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乙個重要特徵:以和諧為美。

和諧不限於形式,還包括內容,或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自古老莊「尚自然」,崇尚的是「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儒家尚「和」,講的是人與社會的和諧。服飾的審美功能是美化人、美化生活,為了創造美,服飾文化也同樣遵循美的原則——和諧。

如在結構上要與人相貼切,色彩上與人的膚色相宜;組成服飾的各要素之間、色彩與色彩的搭配要協調;飾品與服裝的搭配也要相得益彰等。李漁的服飾美學思想包括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首先,服飾需「與貌相宜」,貌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面貌、形貌。「人有生成之面,面有相配之衣,衣有相配之色」,人生來有別,面孔、膚色、體形皆有不同,衣服也有款式、面料、色澤、做工之分。同一款衣服,穿在不同的人身上,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婦人之衣,「不貴精而貴潔」,這是前提;「不貴與家相稱,而貴與貌相宜」,這是基本原則;「不貴麗而貴雅」,這是進一步要求。出身於藥商家庭的李漁特別強調服飾「不貴與家相稱」、不分貴賤,這種定位有利於他更客觀地去看待服裝的美學問題。如「貴人之婦,宜披文采,寒儉之家,當衣縞素,」這就是與人相宜。

美不以張揚富貴和財力為目的,所以不要以炫耀財富為手段,忽視自己的相貌特點一味追求濃墨重彩的華貴服飾。面色不適合文采的貴人之婦,如果去縞素而就文采,那就是與自己的面色為仇,與和諧相沖。要想衣服和人達到和諧的效果,當「與貌相宜」。

如何做到「與貌相宜」呢?李漁進一步提出了實踐性操作原則:相體裁衣,重視通變。

面色白嫩,體態輕盈者,無往不宜;面顏白者,衣色可深可淺;面顏黑者,衣色宜深;肌膚細膩者,衣服可精可粗;近糙者,獨宜粗。實際上,相體裁衣,就是按照美的規律,物種的尺度來創造美的具體顯現。此外,李漁還注意到人的形體結構對服飾美的要求,他認為婦人的體形以窄為美,而背褡、腰帶皆有使腰顯得更窄更細的效果,從而顯現出女子原有的線條美。

這也是衣服與人相稱,從而達到和諧美的表現。

其次,衣服應該與人的性別、年齡、氣質、文化修養和社會地位相稱。李漁多次強調這點。「有德有行之賢者」、「無品無才之不肖者」、「智愚賢者」,指的是人的文化素養;「富貧貴賤」、「大富長者」、「公卿將相」、「丐夫菜傭」說的是社會地位;「豐腴之象」,指的是人的內在氣質;「少老男婦」,指的是人的年齡性別。

衣服必須要與這些表面的或內在的顯現因素想稱,才能達到理想的審美效果。

再次,服飾應該跟時代的審美思想和審美時尚標準相宜。服裝文化是含有審美時尚感的,審美理想決定了時代對事物的衡量標準,也會對服裝的顏色、款式、製作等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紅紫深豔之色,違時失尚,反不若淺淡之合宜」。

李漁回憶,「女子之少者,尚銀紅桃紅,稍長者尚月白,未幾而銀紅桃紅皆變大紅,月白變藍,再變則大紅變紫,藍變石青。迨鼎革以後,則石青與紫皆罕見。無論少長男婦,皆衣青矣」,這反映了明朝時期人們對衣服的色彩審美趣味的轉變。

可見,不同時期皆有它的流行色。李漁還認為當時流行的「水田衣」,被故意毀壞成片狀並以零星小塊相拼貼,破壞了衣物的和諧美,但卻因迎合了人們「厭常喜怪」的趣味獲得了一時的流行。

二、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的統一

李漁的服飾理論還涉及到審美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問題。如他視青色為「宜於體又適於用者」。「宜體」即與人體的面色、年齡、氣質等相符,美觀耐看,說的是衣服的審美性問題;適用,指的是衣服的實用性價值。

與人和諧且具有美感的衣服,應該是這二者的統一。李漁說「雲肩以護衣領,不使沾油」,這是雲肩的實用價值,同時又強調「須與衣同色,近觀則有,遠觀則無,斯為得體」,「更須裡外合一」,這樣才達到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和諧統一。又說「裙制之精粗,惟視摺紋之多寡。

折多則行走自如,無纏身礙足之患,折少則往來侷促,有拘攣桎梏之形;折多則湘紋易動,無風亦似飄颻,折少則膠柱難移,有態亦同木強。故衣服之料,他或可省,裙服必不可省」。所以裙幅對實用和審美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既要求「裙拖八幅湘江水」、「人前美觀」,又要「宜於家常」。所以,在設計衣服的時候,要將實用性和審美性完美結合起來,既要實用又要美觀。近人所尚「百褶裙」,雖然盡美卻不宜家常,不省物力;「月華裙」,雖然光華卻費人工物料,又不甚美觀。

李漁對衣服本性和美學規律的把握,對於我們今天的服裝設計師或時尚人士,是有啟發意義的。

三、 對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啟示

從李漁的服飾美學思想看來,他提出的「與人相宜」、「與貌相宜」,充分體現了人對衣服的決定和主導作用。他從富有社會文化內涵的身體出發,去闡發服飾所應具有的美學價值,體現了他以人為本的思想和對主體價值的重視。此外,他還特別重視了作為實用生活用品的服飾,在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上的和諧統一。

他對世俗化生活的關注和總結,對「日常生活審美化」的今天,仍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日常生活審美化」是發生在世界性商業浪潮席捲下,以消費為主要行為的今天,審美文化向日常生活進行滲透的文化現實。以中國來看,這種審美化需要足夠的經濟實力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品味與情趣的培養。所以,這種現象在中國並不是普遍的,它存在於一些發達城市,代表城市中一小部分人的生活狀態,但是不可否認這股趨勢正在以強大的力量滲入我們普遍的生活。

在當代,人們的焦慮是,藝術的自律性在一切都可以稱之為是審美的境況裡,遭到了質疑,人們把日常生活引入藝術領域,將一切致力於日常生活和藝術消弭的實踐,都可歸結為是審美化的。而人們的日常審美,在大眾傳媒的引導下,有可能會走向庸俗、不合理。明清時期也是個商品經濟快速發展,消費中充斥著性、欲、情、趣解放的時代,世俗化的審美趣味是明清時期的主要審美傾向,一切可以是藝術的、生活的,也可以是美的。

鮑姆嘉說過:美學的目的要使感性認識本身得以完善,教導人們以美的方式去思維。李漁的生活和審美方式就是如此。

他在《閒情偶記》中,無論是本篇所討論的他對服飾的美學關注,還是對園林、家居、器玩等,他都抱以美的方式去思維,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實用生活藝術品。這是否能給我們對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美學現狀以啟示?如李漁的服飾美學思想對人穿衣打扮給予指導一樣,美學是否也有必要從一門理論形態的藝術哲學,想實踐學科方向進行轉變?

而日常生活的全面審美,是否可以是生活的美學和審美實踐的完美結合?不管怎麼樣,我們應該強調的是,對日常生活的審美關注,也應該著重於對人,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關注。

注釋:[1]引自 [清]李漁. 王連海注.

閒情偶記[m]. 濟南 : 山東畫報出版社 .

2005. 158. 以下引文皆出自同書158—164,故此說明

[1] 杜書瀛. 李漁美學思想研究. [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 [清]李漁 .王連海注 . 閒情偶記[m] . 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5

[3 ] 週紀文 .中華審美文化通史 . 明清卷[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