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潮陽春曲牌

2023-01-25 06:27:02 字數 1543 閱讀 9835

潮陽春(花園外)

「潮陽春」不見於詞牌曲牌,就是明清南戲雜劇,也沒有「潮陽春」。很明顯,「潮陽春」明代稱「潮調」、「潮腔」,「潮調」、「潮腔」則和「潮劇」有關;關於潮劇淵源,見諸權威著作有新版《辭海》弋陽腔條目釋文:弋陽腔「特點是台上演員獨唱,後台眾人幫腔,只用打擊樂伴奏。

在發展過程中,並創造了滾調。由於傳播甚廣,並同各地語言、曲調或劇種結合,在它的直接、間接影響下,產生了青陽腔、潮劇等不少新的劇種,或成為當地戲曲的組成部分,對高腔這一聲腔系統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從這個釋文看,潮劇系淵源於弋陽腔。其它涉及聲腔、劇種的文章也多有此論,流沙、萬葉同志在1959年根據「報刊上所發表的文章摘錄彙輯」的《各地弋陽高腔概況》(見《弋陽腔資料彙編》)中說:「潮州戲弋陽腔……其聲調是明代江西弋陽腔的變腔(用潮語,唱真嗓),至今還保留著弋陽的特點,又有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習慣。

」有的文章則說:「來自弋陽腔」,「儲存弋陽腔的舊響」,「弋陽嫡系」。從出土文物及現有資料看,潮劇是明代潮腔、潮調或潮泉腔發展和充實;潮劇來自潮調,是潮調的嫡傳。

而明代潮腔、潮調是否來自弋陽腔卻頗須探索。

潮腔、潮調在明代嘉靖年間已經發展成完整的唱腔,現在已沒有疑問了。有嘉靖丙寅年刊本《荔鏡記》存於世,不少曲牌註明「潮腔」二字,即使孤證也已成立,且同時又有嘉靖《廣東通志》初稿記載作為副證。接著又有《潮調金花女》(附有《蘇六娘》)刊刻出版,地方史誌和文人筆記也有記敘。

潮腔、潮調的淵源,傳說是來自田元帥,因潮劇尊田元帥為戲神,在潮州也曾建田元帥廟祭祀。田元帥是誰?傳說是唐明皇的樂師雷海青,與正字戲、白字戲、梨園戲、莆仙戲所傳說的略同。

雖然此說不足為據,但也說明這五個劇種之間有親緣關係;從藝術風貌看,它們確實也較為相近。近

三、四十年來,對潮劇淵源大致有從弋陽腔來和由民間小戲來兩說,都承認通過正字戲這個中介。六十年代初期,特別是近幾年來,由於新資料的發現,特別是《金釵記》、《蔡伯喈》出土,經過對照研究,我們認為潮劇、潮調是元明南戲的一支支派,是南戲在潮州方言區粵東、閩南的地方化。弋陽腔和民間小戲是潮腔、潮調發展中的流,而源則是南戲。

可是潮劇沒有發現「潮陽春」曲牌,「潮陽春」曲牌只見於南音。在上面提到的幾個潮州戲文中,已經有「望吾鄉」曲牌,這是倍思管,現代標「潮陽春」,但是那時還未見「潮陽春」。在《明刊三種》中,也未見「潮調」、「潮腔」或「潮陽春」,可見「潮陽春」是在這以後才在南音中產生。

在《道光指譜》、《文煥堂指譜》中,這種情況還沒有改變,還只是用「潮調(移步遊賞)」、「倍思(花園外)」,至於何時開始使用「潮陽春」這一名稱,估計是在這以後的事情了。

花園外首札潮陽春倍思管一二拍

花園外邊,憂心別在千里,放丟我媽爹,(於)後頭身無所依倚,(於)未知值日返圓(於)相見。(於)心疑(於)又畏許林大鼻,伊人告官司,許時掠阮夫妻鴛鴦拆散覓二邊,(於)許時船到江中卜補漏會較遲;(於)願天,天保庇,噯呵你著保庇阮夫妻,(於)路上身走離,到泉州做清醮,噯呵,卜來答謝神天。(於)迢迢路遠(不)(汝)覓, 不)(汝)覓在天邊,(於)阮娘子自幼守深閨,伊值曾歷盡艱辛苦氣,(於)曾記(於)卓文君,為相如伊人同返鄉裡,後來二人雙雙得意。

(不)(汝)萬事總由天,天保庇,噯呵,你著保庇阮夫妻,(於)路上身走離,到泉州做清醮,噯呵,卜來答謝神天,(於)慢行幾步(不)(汝)路途細嶢崎。

關於十佳員工事蹟徵求意見的通知 陽春客司 2

關於2010年度候選 十佳員工 推介材料 徵求意見的通知 陽春客司 根據 關於在全司開展2010年度 星級員工 星級班組 和 十佳員工 推薦評選活動通知 粵朗司工 2011 3號 精 神,計畫近期將2010年度候選 十佳員工 的先進事蹟在全司範圍內進行推介,現將推介材料附上,請貴單位實事求是提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