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的回望

2023-01-21 03:15:07 字數 4606 閱讀 1568

——紀念五四運動

對於發生於八十年前的五四運動,人們常常用「震古爍今」來形容它對整個歷史長河的深遠影響。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五四運動的精神光芒穿越八十年光陰到達今天。文學的革命是五四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值五四運動八十周年來臨之際,我們約請作家、評論家一起,共同對五四時期的文學進行——

五四不僅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轉折點,也是許多作家人生命運的轉折點,五四直接影響之下的一代作家以切身經歷述說著五四對他們的巨大影響。

劉白羽說,五四對於他們八十來歲的這一代人影響是很大的,他之所以走上文學道路,與五四文學革命有著直接的關係。當時的中國是一片黑沉沉的大地,在這黑沉沉的大地上出現的一道曙光就是五四精神的光芒。國破家亡之恨,民族危難關頭,是五四時期以魯迅為主的一大批作家影響著他年輕時寫起了**。

五四的引領使這一代人在精神上邁過了乙個「門檻」。

陸文夫回憶他受的教育過程,中學時期魯迅、巴金、冰心等作家的作品對他們那一代人影響深遠。雖然自己處於舊的社會之中,但對那個時代卻沒有足夠的自知和清晰的了解,是五四運動喚醒了一代知識分子對於舊的社會的認識,是以魯迅為主將的一大批五四時期作家的作品開啟了舊中國「鐵屋子」的門窗。

八十年的時光流逝似乎使五四在世紀之交的今天越來越清晰,在中國千年文化傳統大背景下的五四正在成為新的傳統的源頭和出發點。五四光芒直接輝映下的一代作家,無不在精神上接受過五四的洗禮。五四的影響也會在一代又一代作家迢遞的繼承關係中不斷延續傳承。

李敬澤認為,五四放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背景中,也仍然有其重大意義。它對我們的影響怎麼估計也不過分。

五四文學精神的特徵之一就是對社會的勇於擔當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切和憂患是那一代作家精神中的母題。從個人的關懷走向對於普遍和社會的關注似乎成為中國作家的命運。

陸文夫說,五四時期的文學對動員一代知識分子和傳播新思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時的文學不僅僅是文學,簡直就是革命思想的傳播者,中國文學有著深遠的教育傳統,五四發揚了這一源遠流長的教育傳統。當時知識分子中普遍的憂患意識十分突出,雖然今天時代不同了,文學的功能隨著物質生活的發展肯定會有所改變,但文學發展中有可變的部分,也有永恆不變的部分。

劉白羽認為,文學不僅僅是文學自身,在國破家亡之痛和五四文學感召下走上文學道路後,就有一種精神一直貫穿到自己的創作之中,那是自五四發源的精神,是受魯迅影響之下的精神,是與民族國家息息相關的精神。

王曉明指出,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在**建立後,知識界對社會普遍的悲觀失望和激憤之情下醞釀產生的,知識分子是在黑暗重壓下還力求有所作為的悲憤之情下勉力向前,勇猛進取,向舊的傳統勢力發起衝擊的。作家、知識分子並沒有因為自己對社會的失望,就放棄自己的努力。這時的文學,自然就有著沉重的擔當責任和社會功用。

用魯迅先生的話說,就是要「吶喊」,要「遵命」,用以「引起療救的注意」。所有偉大的作家,對人類有偉大貢獻的作家,都對社會人類的命運有著強烈的關心和擔當精神。五四時期的一代作家正是以其對國家、民族現實命運的關懷和擔當而獲得其歷史的分量。

作家這種對於社會的擔當精神,到今天看來,仍然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品質。更為可貴的是,那一代作家對現實社會的擔當並沒有影響他們對於社會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的認識方式。如同在魯迅先生身上所體現的一樣,作家的社會擔當是以他獨立思考的立場來介入社會,參與現實的。

這兩者相輔相成,使作家參與社會,作用歷史,進而發現和理解著生活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魯迅先生正是以其冷峻的思考和獨特的認知方式深刻地理解關照著中國的命運。

余華認為,五四時期的一代知識分子是中國最優秀的一代知識分子。他們以國家和民族命運為重,而把自我和個人始終放在次要的位置。對知識分子乙個最基本的衡量標準,那就是責任感。

五四時期魯迅、郭沫若和巴金等都是有著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一代知識分子。

西川認為五四時期作家從個人主義個性解放的追求到民族國家關懷的集體主義歸結,給予我們意義深遠的啟示,也許從個人的關懷走向對於普遍的社會關注從來就是中國作家和知識分子的命運。

魯迅和以魯迅為主將的五四一代作家以文學的實績創造了五四文學的光輝成果。我們一次又一次把回望的目光集中在了魯迅先生的身上。

劉白羽說,五四是乙個巨人出現的時代,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還是魯迅先生。我是讀著魯迅的作品走上文學道路的,也是一直在魯迅先生精神的影響下走到今天的。

余華認為,魯迅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現代文學的面貌,現代文學如果沒有魯迅這面旗幟,人們對它可能會有另外的看法。魯迅身上有一種能夠跨越時代的精神,他的獨特和深刻,使他彷彿高蹈獨異,不屬於任何乙個時代,但同時又屬於任何乙個時代。他生前可能有許多不為時代所容的品質,但身後的作品作為一種精神,一代一代地激勵著後人。

王安憶談到五四時期最喜愛的作家時說:魯迅肯定是第一位的。魯迅的作品就像是鎚打出來的東西,又鎚打得那麼完美。

魯迅像乙個戰士,他的確是乙個有話要說的作家,但他還是把要說的話歸納到乙個藝術的範圍,他的阿q、孔乙己、《傷逝》,都有一種很美的東西在其中。

李敬澤認為,魯迅對我們現當代文學的影響是至深且劇的,我們至今仍能在諸多關鍵問題上與魯迅產生共鳴。魯迅在文學上確立的感時憂國的寫作傳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重要的文脈方向;他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在現代化焦慮中的激進姿態仍給我們提供某種宿命式的指引和警示;魯迅已構成我們重要的精神資源,我們將在更長的歷史程序中與魯迅先生不斷相遇。

從文言到白話的轉變使文學的載體——語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此帶來的一系列變化影響著文化和文學乃至整個社會的思維和觀念形態。

陸文夫說,五四時期白話文的推廣帶來一代文風的轉變。文言向與口語接近的白話的轉變對人類思想與文化的傳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使近現代科學與文化的發展向廣大民間的普及推廣成為可能,使知識離開少數人的狹小圈子向民間傳播。如果沒有五四,沒有白話文的推行,這實在是不可想象的事。

西川認為五四早期的詩歌從古典文學走出時,面臨著多重的選擇,白話、口語和詩歌的關係始終是新詩面臨的課題,五四以後對形式的苦惱是每個詩人都要遇到的。中國的古典語言本身具有形而上的意義,五四運動以後我們使用的語言的形而上意義是怎樣一種狀態,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五四以後的新詩是在不斷的嘗試和實驗中一點點摸索著向前發展的,如何合理吸收傳統語言中的精華,使其真正成為我們創造力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使語言的外殼成為人們外在修養的一部分,都是五四給我們新詩語言提出的課題。

李馮著重指出五四前後白話文初創時期尖銳、紮實,不避粗糙的那種氣勢,它雖然不是精緻完美的,但卻有著創造伊始的明確和有力。一種新鮮而有力的文體就在前朝文學的虛弱之體上產生出來了。單從當時人們提出的文學主張就可見一斑。

陳獨秀在《新青年》中提出:要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的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

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這些鏗鏘有力的文學主張中有著文風初開之時的雄渾和大氣。

自《狂人日記》而產生的白話**,初創了現代**的結構形式。五四對**形式的變革一直影響到我們今天作家的寫作。時至今日,現實的發展和**這種文體的發展,都為**充分發展其表現的可能性,展現其多層本質結構創造著客觀條件。

王安憶認為,我們現在所寫的**,應該說是從五四傳統來的。雖然我們常舉《紅樓夢》等例子,說明我們中國**有著更為久遠的傳統,但我們今天**文體對於現實的貼近程度,對人生的關切態度,都是從五四而來的。所以從淵源上講,我們現在的寫作擺脫不了和五四的感情的深層聯絡。

我們的**自五四以來,常常對生活參與得非常深入,具有自覺的歷史責任感,這是我們的長處。但**作為一種較成熟的藝術門類,它自己是什麼呢?它有別於同樣關注、參與現實的新聞報道的特殊性和獨立本質在**呢?

我們對**自身和現實間的界限與關係總是缺乏更切實貼切的界劃。魯迅是參與生活非常深刻的作家,他像戰士一樣,一直在努力地參與到現實之中,但他仍在藝術的範圍中把握他的結構和人物,他筆下的阿q、孔乙己都有著某種相對獨立的審美品格,經過他提煉或典型化而達到的**境界仍然有某種相對獨立和完美的東西。魯迅和現實間的關係調整應該對我們今天的寫作有所啟示。

他的許多**如《傷逝》、《孔乙己》等,是非常深刻、冷靜的,但同時,也寫得非常細心、謹慎,一點也不粗暴。這不僅僅是把握的「微妙」問題,還是一項很艱苦勞動的結果。

王曉明認為,五四給我們貢獻對社會勇於擔當的文學的同時,也給我們提供著另一方面的貢獻,那個時期的作家們同時也在對社會、文化和個人提供著獨特的看法,對中國現代社會創造性地給予了多種觀照可能性。與我們今天的文學比照,很可能我們兩樣都有所欠缺,我們不僅缺少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也缺少對現實社會和人生的獨特看法。回顧梳理新文學的歷史,應該從中找到對於我們今天寫作的某種訓戒。

陸文夫談到**的諸多作用,他認為隨著時代的變化,**中會有增加改變的因素,隨著社會的逐漸安定和不斷發展,除社會歷史的憂患意識、責任感之外,文學的娛樂和審美意識也會有所增加,這在**的發展過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事。

五四已然成為我們本世紀建立的文化傳統和精神資源,我們在前進的路上不斷地回到這一新的源頭。八十載歲月,對於人生已稱耄耋,對於亙古長遠的歷史,卻仍然是匆匆行程中的短短一瞬。在五四的界碑前,我們可汲取新鮮生動的活水營養,也可以向豐厚淵深的千年歷史回望,因為有太多太多的現實關鍵問題,都是在這一界碑前被勾連生起。

李敬澤說,五四的遺產是豐富的,我們應該力求回到當時的語境中,充分考慮到文學在當時原初的複雜性和豐富性。在豐富多彩的五四文化傳統中,直面它所提出的問題和所回答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我們今天仍然面臨和必須回答的問題。具體到文學上,我們與傳統文學的關係,在世界文學的格局中如何確立我們的漢語寫作方向……等等,都是由五四提出,而我們至今依然面臨著這些問題。

西川和王曉明都談到了五四所引出的許多現實問題,如現代化問題下的科學與民主問題,自由的問題,面對國外強權國家的命運問題等等,這些問題今天不僅依然存在,而且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有的還會更加尖銳突出,更具迫切的現實性。還有其他一系列問題,也許並不是五四時提出,而是五四整個新文化運動本身呈現引發的問題,也對我們今天具有現實針對性。

八十年校慶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 我驕傲,我是巴蜀人 還記得四年前的那個盛夏,我帶著憧憬和展望來到了巴蜀,和所有新教師一樣,我們所有新成員都沒有陌生的感覺,因為巴蜀很容易讓我們找到了歸屬感和幸福感。在這裡,每一位領導和老教師都以長者的仁愛關心著我們,以智者的智慧型...

張綱小學八十年校慶賀詞

賀江都區張綱小學八十年慶 七律 劉昌永春秋八秩樹人稠,桃李芬芳遍九州。學子莘莘基石穩,英才濟濟棟樑優。年年銀杏新枝茂,歲歲夾江活水流。此日烟花歌校慶,杏壇再上數層樓。喜慶張綱小學八秩華誕 七古 胡高秀花開燦爛迎佳日,喜慶八旬國粹揚。蟒道河畔書聲朗,杏銀樹下翰墨香。張綱古鎮逢盛世,濱江新城興教昌。百年...

七八十年代經典歌曲

1 當我想你的時候 千百惠 2 大約在冬季 齊秦 3 夢醒時分 陳淑樺 4 萍聚 李翊君 5 千年等一回 6 廣島之戀 莫文蔚 7 悄悄蒙上你的眼睛 毛寧 8 一生中最愛 譚詠麟 9 我只在乎你 鄧麗君 10 讓我歡喜讓我憂 周華健 11 相思風雨中 張學友 12 心肝寶貝 任賢齊 13 懂你 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