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如何抉擇的四條路

2023-01-16 11:42:02 字數 2484 閱讀 5237

畢業是每個學生真正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把腳邁向何方,是我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面對壓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就業、考研、考公務員、留學。四種選擇各有各的精彩,繼續深造還是直接就業本身無所謂優劣之分,這主要看個體的約束條件。

考研、出國、考公務員,還是就業,要根據你自身的實際條件來選擇。

就業、考研、考公務員、留學,到底該如何選擇,聽起來,確實是乙個兩難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下金融風暴風波未平、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到底是將考研作為緩衝就業壓力的手段,還是放低身價先投身職場以積累工作經驗,或者騎驢找馬,等待時機以期拿到理想的offer,或是去競爭公務員那碗金飯碗,未必每個畢業生都能想明白個中道理。在這種情況下,過來人和職場專家、權威人士的現身說法便顯得尤其重要,雖然不可生搬硬套,但拋磚引玉的力量依然能起到醍醐灌頂的效果。

讓我們聽聽精英們的意見吧。其中,既有被保研卻後悔讀研但在校園外活躍度甚高而被知名網路公司相中的典型才女,也有同時考上清華研究生和國家部委公務員最後情傾後者工作一段時間後再考取國外獎學金留洋的才子;既有在大學時就頗有主見畢業時堅決放棄考研闖蕩京城的80後女畫家領軍人物,也有力主本科生應該考研目前已在北大攻博的台灣才俊;既有職場專業獨特的看法,也有教育界資深人士的權威觀點。期待他們的親身經歷和觀點交鋒,能夠給正徘徊於是考研還是就業之間的同學以參考。

一、從自身情況出發,理性選擇,不要盲目地跟風。當然,更重要的是,無論選擇如何,良好的心態都應該放在第一位。每個人的學習、經濟等方面的條件是不同的,作何選擇都不應以眾,一切要從實際出發,結合自己的條件,認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才能做出理性的抉擇。

無論是選擇考研,出國還是就業,首先都要從自身情況出發,理性選擇,不要盲目地去跟風。比如考研之前一定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考研?是找不著工作而考研,還是想拿個高點的學歷而考研,或者是其他原因。

如果想通過考研逃避就業壓力,這是很不現實的,因為三年後研究生畢業,還是要面對慘烈的求職競爭。如果說是想對所學專業進行深層研究、想要繼續提高自己,認識更多的朋友,積澱思想的深度,考研就非常不錯,特別是想將來有所突破,考研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趁著自己學習能力最好的時候去學習是最有利的。當然,如果發現有乙個相當不錯的工作機會,為什麼不直接工作呢?

從人生長遠的規劃角度來講,任何一種選擇本身可能都沒有錯,有時候人生很難重複,乙個人很難說在20歲的時候,完全想明白30歲的時候自己要做什麼,所以有時候可能自己的選擇其實都不是特別的重要,重要的是當你選擇了之後,你怎麼樣用心度過這幾年,然後不斷地調整自我。

二、不論是考研還是出國,最終都會在就業關口會師讀完研或者是出過國再就業,肯定會具有某些直接選擇就業的同學所不具備的優勢。瀏覽過各大招聘**的同學應該會發現,很多崗位,其招聘條件之一動不動就是;研究生以上學歷。這個其實是很正常的,發達國家也有這樣的現象,經濟學對這種現象有一種專門的解釋,叫做;教育深化;。

簡單來說,就是原本乙個專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現在用人單位招了本科生,原本乙個本科生就能勝任的工作,實際卻有很多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申請該崗位。自從高校實行擴招以後,上述現象就越來越常見。最後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

知識失業,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有知識的人反而更容易失業。從最近幾年的就業資料上可以看出這一點,博士生的就業率就低於碩士生。當然,也有很多人在擇業時會選擇報考公務員。

這幾年,公務員的錄取比例極低,一百多萬人報名,最終錄取的也就一萬多,有些崗位的報考錄取比竟會達到數千比一。當年在納粹集中營,蓋世太保用機槍對著猶太人掃射,倖存率估計也會比這個高。  考研和考公務員其實出發點都是很相似的,穩定是關鍵的一環,如果乙個人覺得對整個社會的巨集觀現象有所洞察,特別是熱衷改變整個中國的很多東西,想做長遠激勵的嘗試的時候,考公務員就是乙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如果你覺得自己綜合素質較強,尤其是組織溝通能力強的話,考公務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你也會認為報考公務員存在一定的高風險,但必有高回報,這種現象可能也只是暫時的。就像很多專業一樣,熱過一陣就會降溫。

今年,國家已經啟動對事業單位的改革,對公務員薪酬體制進行改革也將是大勢所趨。所以,在此強烈提醒大學生:報考公務員有高風險,請比投資考研或出國更加謹慎!

三、做好規劃後再考研

是否報考研究生一方面要考慮到就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不要隨波逐流。在決定報考之前還是應該對它有充分的認識,比如和自己的師兄師姐多聊一下,和老師聊一聊,問問他們讀了某個專業的研究生以後就業情況怎麼樣。進行多方面的了解以後再決定是否考研,因為考研也是乙個多方面決策的過程,如果沒有清楚地認識的話,畢業以後就業依舊是個問題。

只要有學校要我,只要是公費,我就去讀研。這一方面顯示了他們對於研究生報讀存在著盲目性,另一方面因為考生複習了很久,最後成績通過了,但是一志願沒有上去,這個時候心理會很脆弱,他會覺得這個時候只要有學校要我,我就會收回所付出的成本。這個利益只是短時間的,從長遠角度看,這個專業是不是你喜歡的,以後是否有發展你還是不清楚,最後還是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問題。

 另外要及早明確職業目標,學生在報考研究生時就應該樹立明確的職業目標,這樣入學後才能有目標地專注於某一行業或某一領域,比如在校兩年間從選修課程到實習、參加座談、與校友交流等都向著既定的目標。這就好比是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一張地圖,有了這張地圖,走在路上的人心裡會很踏實。一起來看看過來人和職場專家、權威人士的現身說法吧,雖然不可生搬硬套,但拋磚引玉的力量依然能起到醍醐灌頂的效果。

投資理財的四條戒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中閒置的資金也越來越多,投資理財的需求隨之增長。投資理財的同時也避免不了理財的諸多陷阱讓投資人防不勝防。投資理財的四大戒律提醒大家理財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做出正確的投資判斷。戒律一 不要輕易相信過高的投資回報值。很多投資者都希望自己做投資理財能馬上賺得高收益,獲取高回報,甚...

品牌戰略規劃的四條主線

2005年02月23日 09 59 經理人 有關品牌化戰略與品牌架構的一項小小決策,都會在企業經營的每一環節以乘數效應加以放大 作者 翁向東王凌 為什麼銷量很大但利潤卻低得可憐?而索尼一年在中國的利潤超過了所有本土彩電品 牌的總和!為什麼出現幾篇負面報道,就可以毀掉乙個品牌?為什麼 比洋品牌低很多,...

構建高效體育課堂的四條途徑

作者 蒲小平 甘肅教育 2014年第17期 關鍵詞 體育課堂 高效性 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 0463 2014 17 0086 01一 目標引領實踐,推動體育課堂的高效性 對於每個教師來說,在上每一節課之前,心裡都必須有明確的目標,要很清楚每一節課要教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