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蓮花山地質遺跡特徵

2023-01-11 14:18:03 字數 3879 閱讀 2075

,下伏地層白堊紀大塱山組頂部主要為薄層石英細(粉)砂岩夾灰色頁岩,單層厚度一般5~10 cm,鏡下觀察岩石中石英細砂顆粒分選好,粒度均勻,滾圓狀,主要礦物...

及國家地質公園評價

劉金山任凱

(廣州市地質調查院,廣州 50440)

摘要應用地窪學說**廣州番禺蓮花山風景區的構造運動及地殼演化歷史,對其古採石場遺跡年代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論述了古採石場遺跡之採礦技術方法和工藝特徵,其採礦方法是露天開採法與地下礦房採礦法相結合。闡述了蓮花山丹霞地貌之物質組成、形成環境等,發現了以獅子巖為代表之典型的古海蝕崖蘑菇地貌。在蓮花山北東麓發現第三紀與白堊紀地層接觸關係地質界線剖面,地層之間為假整合接觸關係。

論述了4種地質遺跡之規模形態與美學特徵,挖掘出由4種地質遺跡所表現的各種特質多種美學意境。描述其旅遊資源眾多特點及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特點,並對蓮花山擬建國家地質公園進行評價及賦分,其結果12項指標總評分得77.5分,完全符合國家級地質遺跡或國家地質公園條件。

關鍵詞地質遺跡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旅遊資源評價蓮花山風景區廣州番禺

地質遺跡(geological remains 或 geoheritage )是地球在長期演化中留給全人類極其珍貴的財富,失而不能復得,是人類認識自然、探索地球過去與未來的鑰匙,各國**和人民都有保護和永世傳承的義務和責任。同時地質遺跡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在積極保護和合理開發的原則下利用地質遺跡資源發展旅遊業,對乙個地區的經濟和文化建設都具有巨大作用。利用地質遺跡建立地質公園是保護和利用地質遺跡資源的最有效措施,是當今國際潮流。

因此研究對目前正在開展的廣州市地質遺跡調查工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蓮花山風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區,位於廣州東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屬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管轄,地理座標:東經113°29′22″~113°30′5″,北緯22°00′3″~22°58′54″,面積313公頃。以其丹霞地貌構成的「蓮峰觀海」美景而被列入「新世紀羊城八景」中,備受遊人青睞。

還有由二千多年前西漢古南越國王室工匠採礦遺跡,鑿痕累累,磨崖千尺,規模之巨集大,採礦方法之奇特,堪稱國內外稀罕而典型!更有最近發現的以獅子巖為代表的全新世早期古海蝕崖,于丹壁之上橫展千公尺,其壯觀偉岸令人嘆為觀止!再有儲存清楚的中生代與新生代之劃時代界線剖面,蘊藏著不少重大的科學奧秘。

諸多自然遺產共生組合,其自然完整性和豐富多樣性均達到完美體現。在地學和美學方面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試圖從蓮花山地質遺跡特徵分析入手,剖析其成因機理和科學內涵,揭示內部結構規律和展示科學美,通過描述物質形態特質揭示其美學意境特徵。在此基礎上按照國家地質公園評審標準進行評價賦分。通過評分,蓮花山擬建國家地質公園得分77.

5分,符合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條件。

1 區域地質背景(地殼演化歷史)

本文所指區域,是指以蓮花山為中心取半徑20 km作圓的圈定區域,包括番禺區絕大部分、海珠區以及越秀區和黃埔區南部、東莞市西部(下簡稱本區)。

在大地構造位置上,按照陳國達地窪學說,本區位於東南地窪區南部浙粵地穹系的南端中部。

本區自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晚志留世為南嶺地槽演化階段。地殼性質較為活動。斷裂作用明顯,並由構造運動引起岩漿大量侵入,使得侵入岩漿與先形成的岩層在力的作用下混合生成混合雜岩或片麻雜岩。

岩石變質程度深。如蓮花山西側之石基、橋山、東西莊一帶中元古代厚度大於3 000 m的雲開巖群石英質變質片岩、角巖、千枚岩、二長片麻岩及厚度大於2 000 m的震旦紀變粒巖、板岩、砂質頁岩、粉砂岩、火山凝灰岩等組成的復理石建造、細碧角斑巖建造就是見證。所代表的古地理環境是大陸斜坡半深海至深海。

強烈的構造運動使岩層褶皺,並產生nw—ew向斷裂,地殼性質在很長時間上保持優地槽強烈地活動性。奧陶紀地殼仍保持活動性,在番禺北部的南村、鍾村、新造等地,可見到片麻狀斑狀黑雲母二長花崗岩大量侵入,直至志留紀末的加里東運動才使地殼抬公升隆起,地槽全面回返。

晚古生代早泥盆世至中生代中三疊世,本區為地台演化階段。早泥盆世為地台初定期,中泥盆至早二疊世末為地台和緩期,構造運動趨於寧靜,地殼性質較為穩定。地貌上先後表現為河流濱海、濱海湖沼、濱海沙灘、淺海灣等。

雖然本區d、c、p地層尚未見出露,但是在鑽孔中及本區附近發現的泥盆紀至二疊紀地層中的礫岩、砂岩、頁岩、石灰岩、粉砂質泥岩、煤層及泥炭等陸緣台地海陸交互相沉積物特徵便是沉積盆地穩定性的標誌物。晚二疊世末至中三疊世轉為地台餘定期,儲存在中三疊世地層中的泥灰巖、鈣質泥岩、粉砂質泥岩、粉砂岩便是盆地餘定期的標誌物。

燕山運動對本區影響較大。自晚三疊世至今,本區進入地窪發展階段。晚三疊世至早侏羅世為地窪初動期,地形反差較大。

晚侏羅世地殼演化進入地窪激烈期,產生大量的岩漿侵入活動,在西山、新造、長洲等地形成各種粒度的黑雲母二長花崗岩及石英閃長岩,同時在地窪盆地中堆積了厚達萬公尺的類磨粒石建造、紅色建造及陸相火山雜岩建造。斷裂構造以nw或nnw向為主。至白堊紀時,岩漿火山活動才逐步減弱。

這期間燕山運動各個幕次表現明顯,並被清楚的記錄在白堊紀地層中各個不整合接觸面上。在越秀區光塔路與海珠北路相交處的建築工程地基開挖時,發現一窩長形恐龍蛋,共12枚,賦存於晚白堊世三水組中下部地層中。白堊系總厚600~1 500 m。

古地理環境為炎熱而潮濕的內陸湖泊或山間窪地。從第三紀起喜馬拉雅運動使本區進入地窪餘動期,地殼運動逐步走向和緩,沉積了紅色建造,含褐煤油頁岩的砂頁岩建造,含膏鹽的砂頁岩建造。岩漿火山活動以玄武岩為主。

地殼活動方式為公升降運動,從而導致海陸變遷,古海岸線擺動,盆地中心遷移現象,這些在蓮花山第三系莘莊組岩石中都有記錄。第四紀更新世,新構造運動表現為區域性差異塊斷公升降運動。珠江三角洲盆地形成並沉積了海陸交互相的砂、礫、泥質夾腐殖層及蠔殼層。

蓮花山就是在這個時候由塊斷公升降運動形成的低山台地。全新世早期地殼反覆活動,不同程度的火山噴發,形成大量火山玄武岩及沉凝灰岩堆積,以及現代**帶和活動斷裂帶的存在,都表明本區地殼目前仍為較強的活動性質。

2 地質遺跡特徵

2.1 地質遺跡分類及地層岩石特徵

(1)地質遺跡分類

根據《國家地質遺跡調查技術要求》的分類,蓮花山地質遺跡可分為3大類4小類。

ⅰ地貌遺跡類:i 丹霞地貌,分布於整個蓮花山;ii 古海蝕崖地貌,分布於蓮花山東麓中部。

ⅱ地層遺跡類:iii地層接觸關係地質剖面,分布於蓮花山北東之根部。

ⅲ礦床遺跡類:iv古採礦場遺跡,主要分布於蓮花山東麓,其次在西部也有少量分布。

(2)地質遺跡地層岩石特徵

丹霞地貌、古海蝕崖地貌及古採礦場遺跡的地層岩石均同屬新生界第三紀莘莊組,時跨整個古新世,地層同位素年齡為65~56.5百萬年前。由一套總厚度大於150 m的紫紅至暗紅色雜礫岩、雜砂岩、含礫岩屑雜砂岩和含礫砂質泥岩夾黑色劣質油頁岩薄層組成。

其含礫岩屑雜砂岩佔總量90%,呈巨厚層狀,塊狀構造,單層厚3~10 m,層理不發育,結構均勻,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長石、岩屑,硬度適中,很適宜古人建材取石。岩層產狀穩定,傾向245~255°,傾角12~15°。

地層接觸關係地質剖面岩石特徵與上述遺跡略為不同。在蓮花山東北端邊緣山根處,清楚地看到白堊紀大塱山組與第三紀莘莊組地層呈假整合接觸。下部大塱山組頂部岩性為薄層石英粉砂岩或石英細砂岩夾灰色頁岩,或薄層粉砂岩、細砂岩與頁岩互為夾層。

岩石固結程度高,硬度大,傾向250~260°,傾角14~15°。上覆地層莘莊組為紫紅色含礫岩屑雜砂岩,岩性如上所述。

2.2 地質遺跡內部結構及成因特徵

(1)丹霞地貌內部結構及成因

由第三紀紫紅色含礫岩屑雜砂岩構成的丹霞地貌,觀其結構,礫、砂、泥,大小顆粒懸殊,大者30 cm,小者1~2 mm,或微至μ級粘土,且砂礫稜角尖銳尚無磨圓痕跡,砂礫均被紅色氧化鐵質物和泥質物膠結。岩層內部微物質特徵均說明是未經過搬運而迅速堆積形成的,其中大量的氧化鐵質的存在又說明是形成於大陸上的氧化環境。區域資料表明岩層厚度空間變化巨大,證明是在內陸盆地邊緣之山麓由古泥石流快速堆積形成的。

然後經過漫長的成岩作用和其後的地殼運動,使岩層抬公升遭到風化剝蝕,逐步演化成今天的丹霞地貌景觀。成岩後的地貌演化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a、大陸邊緣產生塊狀斷層作用,形成斷層走向平行於海岸的陡峻的斷層階地或稱台地;b、風化作用與流水侵蝕作用使台地邊緣裂隙形成微形水溝;c、長期的流水侵蝕作用和生物作用,微型水溝進一步發展為巨型深谷、巨型丹壁、巨型奇峰。

蓮花山專案簡介

巴中市巴州區蓮花山 鷹嘴山森林運動公園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專案簡介 專案地點 巴中市巴州區平樑鎮 建設單位 巴中東方源豐發展 建設工期 蓮花山專案建設期工期為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共計45月 鷹嘴山專案建設工期2017年2月,竣工日期2021年8月,工期為55個月。專案建設內容 巴中市巴...

蓮花山小學師德演講比賽總結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營造良好師德師風氛圍,提公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我校於2015年4月2日下午8 00舉行了師德師風演講比賽活動。本次活動圓滿成功,現將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本次活動從整體上來看,本次演講,比預想的要好,參賽的青年教師都能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把本次演講當成一項工作去完成,能從不...

美麗的蓮花山風景區

金秋蓮花山,天高雲淡,瑰麗多姿,是登高 賞秋 吸氧 健身 休閒旅遊的好時節。隨著國慶節臨近,很多遊客已經做好了出遊蓮花山的計畫,他們期待七天假期能帶給自己別樣的體驗。新泰蓮花山古稱新甫山,春秋時期為齊魯界山,東西綿延15公里,總面積100平方公里,主峰天台峰海拔999公尺。這座新興的集生態休閒度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