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教案

2023-01-10 22:06:05 字數 1212 閱讀 7125

【課題】

詩詞講解《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孟浩然的生平和作品風格

2、領會詩詞鑑賞的方法和步驟

3、能夠總結詩歌描繪的情景和三種手法的關係

4、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的場景

5、拓展其他關於友誼和以靜襯動的詩歌

6、和課文中詩歌的內容相對比

7、領會融情於景的寫作手法

8、有感情的朗誦

【教學重點】

1、詩歌的三種表現手法

2、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描寫的場景

3、對比相關內容的詩詞

4、指導領會大意的情況下進行有感情的朗誦

【教學難點】

1、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詩歌的內容

2、領會作者特別的寫作手法

3、有感情的朗誦

【教學方法】

引導法談話法教導法

【教具準備】

多**課件朗誦**

【教學過程】

1、新課引入

1、用課中詩詞《約客》的內容作為引導,引出詩人等待朋友時的不同心境(ppt打出主題《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2、粗讀課文,看吟遊詩人梁逸峰的獨特的朗誦技巧,並指導同學嘗試朗讀,隨機抽同學用家鄉話演繹本首古詩(****《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2、新課講解

1、指導學生了解詩句大意,並從中找出詩歌的意向

2、通過意向,用自己的話總結詩歌描寫的景象(ppt展示**)

3、講解段落大意

4、具體賞析「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和「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兩句(同時對比其他相類似手法或主題的詩句)

5、總體講解詩歌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的妙處(切換ppt)

3、總結新課

1、總結本課內容和寫作手法

2、做練習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⑴

夕陽度西嶺⑵,群壑倏已暝⑶。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⑷。

樵人歸欲盡⑸,煙鳥棲初定⑹。

之子期宿來⑺,孤琴候蘿徑⑻。

注釋⑴業師:法名業的僧人。一作「來公」。山房:僧人居所。期:一作「待」。

⑵度:過、落。

⑶壑:山谷。倏:一下子。

⑷滿清聽:滿耳都是清脆的響聲。

⑸樵人:砍柴的人。

⑹煙:炊煙和霧靄。一作「磴」。

⑺之:此。子:古代對男子的美稱。宿來:一作「未來」。

⑻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