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仁愛傳承慈善公益

2023-01-07 05:12:03 字數 1892 閱讀 8808

傳承慈善家訓

積極倡導家人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的內容在傳統家訓中也不勝列舉,大到造橋修路、築堤防洪,小到免費**茶飯,幾乎無不涉及。家訓作者們告誡子弟家人對公益事業要積極支援,仗義疏財,出錢出力予以贊助,不因善小而不為。如《袁氏世範》就說「鄉人有糾率錢物,以造橋修路及打造渡船者,宜隨力助之,不可謂捨財不見獲福而不為。

」因為橋、路安全,別人受益,自家也同樣受益。明代袁黃的《了凡訓子書》將「興建大利」作為積善的重要途徑之一,要求子孫「小而一鄉之內,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興建。或開渠導水,或築堤防患,或修橋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飯以濟飢渴。

隨緣勸導,協力興修,勿避嫌疑,勿辭勞怨。」《鄭氏規範》對子孫應從事的公益事業專案制定得極為詳細,譬如要子孫當盡力資助修橋補路,「以利行客」;建藥店「收貯藥材」,以治鄰族疾病;自六月到八月,在交通要道設立茶水**站,招待過往行人;闢一塊地設「義塚」,供無地的窮人葬身。

未雨綢繆賑災

積穀儲糧以備荒年賑貧,或者災荒年月減免租稅幫助窮困佃戶鄉人,是許多家訓都詳細規定、多加訓誨的內容。蔣伊的《蔣氏家訓》言「積穀本為防飢,若遇饑荒,須量力助人。不得因歉歲反閉糶以邀重價」;「不得逼迫窮困人債負及窮佃戶租稅須寬容之,令其陸績完納。

終於貧不能還者,焚其券。」《許雲邨貽謀》中叮囑家人,要存糧以待歉年幫助鄉鄰。在豐收穀賤年景,應盡家之財力,多購糧食儲存倉中,遇到歉收之年,以較低**賣出;借給鄉鄰的糧食,等到豐收年景收回即可,不收利息;如果「鄰里歲時饋燕,急難貸恤,必洽歡盡誠」。

陳龍正的《家矩》告誡家人要講究人道,賙濟窮人,且不可乘凶荒之年抬高糧價,牟取暴利。他告訴子孫,自己與父親每年青黃不接時,都會減價2/10~3/10,賣出幾百擔公尺以幫助飢民,並要他們繼承這一傳統。曾國藩在寫給弟弟的家書中,倡議效仿朱熹創立的「社倉之制」。

先由自己出錢捐谷20石,在家鄉建立社倉,除自家每年增之以外,還動員附近富家捐糧增加儲備,以便凶年賑助鄉里貧民。這種倡富濟貧的做法,大有助於鄉里窮苦百姓。

設立義莊濟貧

在我國歷史上,設立義莊的名人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宋代名臣范仲淹。范仲淹兩歲喪父,因家貧無靠,母親謝氏只得改嫁淄州長山朱氏,他也改為朱姓。范仲淹從小儉樸,力學不倦。

他看到朱家兄弟生活奢侈浪費,便常加規勸。朱氏兄弟很是反感,譏諷他說「我們用朱家的錢,關你何事?」范仲淹驚問母親,當得知自己的身世以後,便辭母外出求學,更加發憤苦讀。

考中進士、做了廣德軍司理參軍後,便將母親接回奉養,並恢復自己的姓氏。

由於這段經歷,范仲淹深知窮人生活的艱辛,於是他創立了為宗族共同體謀福利、撫養族人的「義莊」。義莊的得名與義田聯絡在一起。義田是由宗族中的一戶或者同族人共同拿出若干田地,將收取的地租用來贍養同宗族的貧窮家庭。

後來進一步發展,又在義田內建築房舍,逐漸擴大成為莊園,稱作義莊。范仲淹先後在蘇州和吳、常兩縣置田畝立義莊,用義田的收入來救濟貧窮的族人。為了教育自家子弟勿獨享富貴而置族人貧苦於不顧,他還專門寫了《給諸子書》的家訓予以訓誨。

范仲淹不僅慷慨解囊,購義田,建義莊,而且為了使之代代相傳,他還專門制定了范氏的宗規族訓《義莊規矩》。《規矩》由范仲淹於皇祐二年(2023年)10月初訂,後由其子范純仁、範純禮等後代數十次續定修訂,逐漸完善。據**《吳縣志·義莊》記載,范氏義田原來只有1000多畝,但由於範氏族人不斷捐助,到了清朝宣統年間增加到5300畝。

義莊維持竟達800~900年之久。

范仲淹首創的義莊,穩定了個體小農經濟,扶助了宗族內的鰥寡孤獨和貧窮者,使其避免淪為無產遊民,的確是一種值得稱道的善舉。同時,義莊的設立,也有利於社會安定、減少犯罪,因而受到了朝廷的褒獎和**的支援。宋英宗治平元年(2023年),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鑑於一些不守規矩的族人導致義莊難於維持的狀況,上書皇帝,請求朝廷降旨,要地方官府對違反《規矩》的族人,「許令官司受理」。

皇帝照准。這樣一來,各地**、士紳紛紛效法,竟然成為一種時尚。儘管設定義田、義莊也是封建家族加強宗法統治秩序的手段,但周恤貧困,使得許多窮苦農民免遭飢寒之罪,實在值得在中國古代慈善事業發展史上大書一筆!

記者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