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大杆楊鴻塵

2023-01-06 13:15:06 字數 3780 閱讀 3294

我國器械的起源和發展,原本是早於徒手的拳技的。現今的實用技術只體現於部隊中偵察兵的匕首,騎兵的馬刀和步兵的劈刺術,武林中雖然不乏小有技術的人物,但任何器械冠軍的各門獨擅兵器的高手都不是連級刺殺標兵的對手,若是不信,一試便可證實。

如果只從戰場這個特殊環境而論,器械的威力大於拳腳,其原因正如道新先生所論:「兵器有更大的打擊空間範圍,有很高的硬度,並有極小的接觸點而使力量集中。另外,由於槓桿的原理使兵器的末端具有較高速度,從而增加了揮搠衝擊力。

」我國頻繁的冷兵器戰爭史,促進了器械的效能和技術不斷發展,歷代亦湧現出了眾多的精器械的高手,這些戰將的武藝和他們所擅長的器械至今仍膾至人口,至明末清初,器械的技術在軍中更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以俞大猷,石敬巖、戚繼光和吳殳為代表的將軍們不僅總結和昇華了器械的精華,吳殳還留下了《手臂錄》這部大槍經典著作,他們以器械的殺法結合拳技的打法,為國術的質變開闢了新的紀元,從而使我國的拳技由於「拳兵過渡」的特殊歷史條件而走到了世界前面。尤其是峨眉、太極等名拳的原傳**均是從器械的殺法和弓箭的射法受到了巨大的啟示,而姬際可「以槍為拳」的創舉更是將冷兵器未期器械技法的高峰技術轉用於徒手的拳術技法的創舉,更是為古老的軍事技術尋求了再生和發展,並且使器械**的效力反饋於格鬥手搏之藝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現今世界各國的實用器械,以體育專案中的擊劍和部隊中常用格鬥術為主,我國原傳劈劍和朴刀技法早已被日本學習,並形成銃劍道(日本國刀劍不分)和劈刺術,我國的劈刺術亦很簡捷實用,只是突擊一技,身與步雖合理配合,但雙臂持槍前刺,細考乃原蘇聯花刺技法,故需將此技法改進。憶昔當年,日俄為爭奪我國的旅大竟在我國領土開戰,沙俄士兵多被日本士兵所刺斃,世人皆謂日本劈刺術冠絕於世,卻不知其技法均源於中華,而日本國成名的高手亦在器械較量時,被張恩彤、李堯臣、馬驥良、趙道新等實作通家擊敗,尤其薌齋先生以器械輕取澤井健一等人的事蹟更是振奮了中華武魄,並說明器械的精華雖已是鳳毛麟角,但仍然在中國當務之急是要繼承不使之失傳。

器械雖花樣繁多,但總不外乎長、短、軟和拋擲四種,而且何種器械都是由鋒利或尖銳的多金屬物配合長桿或手柄而成,其技法也只是刺、劈、挑、抹等幾下而已,所以只要精熟了

一、兩種,其它則可觸類旁通。由於器械是靠雙手掌握的,所以貼身肉搏不能死搬硬套器械的用法,我們所練器械,是為了拳械互補,正如道新先生所說:「拳術水平的提高有助於兵器的運用,而兵器操習水平的進步又能促拳術技擊的飛躍。

」大杆是專指白臘木而言,一般的樹幹不宜做為訓練所用器械,現今的各種鋼、鐵管因彈性不及臘杆,亦不能用。抖練的大杆應比一般器械的桿身粗長,其桿頭直徑應在5公分以上;杆尖(即杆尾)直徑應在4公分以上;桿長應在三公尺以上。

執械的方法是以原傳三體式為原則,因廢棄了「單看手,雙手走」等謬說及「纏頭過腦」、「白蛇吐信」等譁眾取籠的怪式,所以只注重兩個原則--上執重物,下必是樁和短不貼身長不離身。短則以身帶臂,掃劈斬抹;長則身械一體,挑刺崩搖。習練大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拳械並練,所以更需嚴格遵守拳學的原則,練杆之法只是「以樁運械」而已。

執杆之法曾由祁州張樹德先生改為大式,此法對於增長功力效果很大,實作也極具威力。我們習練大杆,開始可從大式執桿法入手。

清末民初,大多數習者仍沿用此法,只是多已失去整體勁力的內訣。薌齋先生存傳了此藝,並將其外形收緊,使之更利用整體力的訓練和應用,我們應以此式深入。

初練大桿會因生疏而出現錯誤,望大家注意糾正。

1、緩動法:緩動法即執械試力法,其方法是執械做勾挫、波浪等試力動作,如果拳術功夫深厚,此法一試即會,無需苦練,只體會執械是雙臂的延長而已,在此只以蛇纏手的試力為例:

側式樁站妥,雙手執械,以身帶桿作蛇纏手試力,由於大杆的運動外形是由身體帶出來的,所以外形看不出內在的變化。

2、公尺字法:此法為我國器械獨特訓練法,是馬驥良、趙道新二位先生親授於筆者的。實踐中的攻防動作,任憑對手所謂的千變萬化,總不會離開中線的上、中、下、和左右這幾個方面,所以把住中線就能自如地迎擊對手任何方向的進攻。

我們都臨過字貼,為了方便初學者,大方格本都用線畫著公尺字格,執械練習,只要守中用中,能以這公尺字格的方法運使發力,基本上就掌握了全部的攻防時的運械軌跡,所以我們練大杆,就應先熟悉公尺字的方位,然後執械由慢而快,依次發力練習抖杆,但不可機械地以杆劃格,關鍵是內在勁力的爆發,而杆的外形需小,而且熟練後應注意變化杆的出擊方位更需以一點為主進行訓練。

3、搖旗法:開始訓練,有意固定雙手不動,只動身軀(注意不要以晃腿誤為轉身),使大杆的前端出現橫圈、豎圈和斜圈,初步體會軀幹主動的要領,然後以身帶手作搖旗法,此法主要有三種練法。

a、側式樁持桿站妥,意想桿身前部桿身綁著一面旗幟,以身搖旗,使旗面作平圓軌跡捲動,可連續朝乙個方向卷,也可左一下,右一下的捲動。

b、以身帶手而動,使意念中的大旗迎風晃動翻捲,可以順時針連續斜搖,也可以逆時針連續斜搖,亦可以順逆互搖。

c、上述兩式是身手反稱的雙臂同向運動,此式也是同向運動,只是有一手先動(左、右均可),另一手再動,形成了似乎是雙手相反運動的外形,此動如果徒手練習即是太極的原傳雲手身法,實作時以此動出擊,動作突然而極利於變化和防護。

搖旗訓練能使人體連通雙臂同大杆融為一體,體會出整體運動的動作和勁力,因意念中杆身所系大旗的作用,會使習者掌握觸械時的整體發力並順勢進擊,搖旗也可作為大刀的訓練法,所以正文先生說:「會搖旗就會耍大刀」。

4、搖鞭法:「此法練法同搖旗法相同,只是將意念中的大旗變為長鞭,山西、東北一帶的車把式多使用雙手執握的長鞭,筆者在東北插隊時,曾親見一車把式用長鞭將一條狼抽的滿地翻滾,其動可謂整、穩、準、透。車毅齋、宋世榮兩位前輩就精通此法。

此法訓練的方法和軌跡雖與搖旗法無異,但因整體晃鞭和甩鞭(發力),就將搖旗桿身的力點前移至杆稍,實作中熟諳此力,出手即可將對手抽的連滾帶爬,宋世榮先生的傳人李旭州先生就曾以此技震懾過幾位擂台名手。

搖旗、晃旗和搖鞭、甩鞭的訓練,初練是為了以身帶械,熟練和形成渾元運械的習慣動作和運械軌跡,而速動訓練則要求動作的突發和變化,所以緩動應執杆進行各方向螺旋的順,逆時針的反覆訓練,而速動則為發力,要求冷、脆、沉、猛、狠其搖旋發力也多是驟然的半徑軌跡。

5、速動法:此法是上述各法熟練後的加快,是訓練快速操杆時仍符合要領的過渡**,無需贅筆。

6、抖桿法:以上訓練都是為此訓練服務,如果能自如掌握,無需苦練,應很快進入此法苦修。

抖桿法是持桿進行發力訓練的**,開始訓練,雙臂可有意地進行顫動,熟練後則無需手顫,只需執杆爆發勁力即可,由於勁力直達杆端,會形成評書中所謂的「金雞亂點頭」的效果,其顫動的次數,速度皆取決於習者自身的拳術功夫,切勿為追求顫動而使雙手故意作區域性的抖動,其動作要領是爆發力的突然減速,或驟停,這也是我國獨特的訓練方法,國外搏擊術的打砂帶訓練都是要求運動中的突然加速,薌齋先生和道新先生等前輩的實踐證明,這種極快的動作突然減速甚至急停的訓練程式是極為科學和頗具實效的。

練習抖杆需以發力的要領進行,並因持杆迫使雙臂不能盲目舞動而從中體認徒手格鬥時爆發勁力的正確運動軌跡和發力要領,需要重申的是必須是以軀幹主動,雙手不要死握桿身,雙臂用力不能過大,道新先生早已明示:「如果雙臂用力過大,那麼力量難以進入對手軀體,而是回到自己腿上」。希望大家通過抖大杆的嚴格訓練,達到爆發力動作的協調、準確而連貫。

抖杆的動作,開始可發桿力於公尺字的各方向,熟練後,就應選擇其中的

一、兩下進行反覆的單操訓練,在此僅介紹公尺字方向的幾種抖法,亦希望大家要少而精的練習。

a、劈桿法:軀幹由45度以側橫弧形軌跡變為15度大側面,脊柱彈射壓縮,小腹下沉,前足踩,後足蹬,肩胯互爭,帶動雙臂翻滾,帶動雙手同時前後分爭,快速將杆前劈至與腹齊驟然減速。然後回歸預備式,再反覆進行訓練,以此動作要領劈杆,如將勁力前刺,稱為滑桿,將劈和滑的動作合而為一為劈刺。

b、崩杆:身體以15度大斜面爭拉蓄勢,然後由15度突然合為45度,頭向前撞,脊柱壓縮向前彈射,軀幹同時划立圓。下肢同樣前踩後蹬,形成整體發力帶動雙臂將大杆向前突刺,但手臂勿前移,重心前移之慣性主要由15度至45度的「合」而形成,軀幹合至45度時突然減速,此法最易練得合抱整勁。

武林中稱道的所抖大杆即以此式為主,其練是將老傳三體式擴大,後手執杆置於身側後,較之常人的練法威力極大。薌齋先生、道新先生和正文先生所傳的抖杆是間架緊湊的渾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