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音科DN 1000 VS阿思翠圈鐵AX60

2023-01-04 10:06:04 字數 5742 閱讀 9353

這次寫這個對比,我真的是亞歷山卓,dn1000鋪貨已久,ax60第一耳朵是我兩個國產品牌的第一枚圈鐵,就這麼到了我手上捏著,然後大家等著看dn1000把ax60爆出翔也好,等著看ax60把dn1000弄出shi來也罷隔壁綠壇居然有2貨說哥是撿肥皂的,我去乃妹的33。這篇對比真心不會有誰把誰完爆出翔的感腳,因為我轉性了,我要寫喜聞樂見,對不起了廠家,對不起了各種槍,但是對得起自己的節操,和大家的錢包就夠了!

關於對比怎麼弄:

之前開了個帖,泥馬水軍氾濫啊,連緊插書書都出來了,我去,三菊菊沒管好啊,所以那個貼除了某些比較中肯的,我都會當成笑話看了。關於你們想看的第三方對比,泥馬k3003沒人肯借我,哥人品不好,ue11麼?那貨不是圈鐵;xba30麼?

這貨雖然是三個單元,但是不是圈鐵;ex700麼?這貨是圈少了兩個鐵!好吧回到話題上,在對比中我會無視掉包裝部分,因為我沒有能力光乙個包裝就寫個1000多字,而且阿思翠那只ax60真心沒給包裝!

配件麼?ax60這只包裝都木有,配件怎麼可能也有?那麼首先就是馬甲對比!

其次是聲音對比,聲音為了更客觀真實,大家都不上放,大家都上turbo和px-m1來試試!

馬甲對比:

在前面的帖裡面有提到圈鐵為毛都這麼個德行,為毛都是圓柱體,不是方形?包括睪貴滴k3k3。

重量:dn1000完爆ax60,沒有電子秤,所以用了最二逼的自製平衡感,於是dn1000明顯比ax60重;馬甲鐵疙瘩用料方面dn1000比ax60足!

腔體工藝:ax60完爆dn1000,這個好像沒什麼好說的吧,dn1000只是採用了最簡單的設計,整個塞子的表面處理也就一種工藝,跟精密件加工廠的阿思翠來說,還是有明顯的不足,人家ax60把拆解圖都拿出來了,乙個腔體金屬部分就用了n種工藝,不過阿思翠到底是在曬技術呢?還是在曬技術呢?

馬甲顏色:dn1000又**了,因為顏色很低調,阿思翠顏色很亮騷,dn1000只有低調的銀色,亮騷的阿思翠有藍色和紅色,不過這個根據個人喜好問題了,個人更喜歡有顏色的貨,當然也會有朋友會喜歡銀色的簡單!

地外科技感:圈鐵這種地外科技產物好像表示不在塞子上做點文章就對不起自己xo的睪端血統,所以k3k3這麼做了,於是dnk、ax60也這麼做了。ax60用了導管可變調音的方式來增加了聲音的可玩性,有得童鞋估計要說是完成度不高,人家完成度不高敢這麼玩?

dnk用了乙個上環的辦法來改善佩戴的貼耳程度,妖魔鬼怪千千萬,耳菊形狀千奇百怪的,用了環,嘿還真對得起俺這個耳朵呢!地外科技對比結果平手,大家都不賴嘛!

線材:好吧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這真是個問題!首先有吐糟ax60線材山寨的,也有說好看的!

其次有吐槽達音科的線800年沒換過設計的,同時也有同學說這個不錯了。不過,我真心覺得單顏色來說阿思翠的還不錯!達音科該考慮下在旗艦產品的線材上玩點花活出來了(我之前的帖子有吐糟過包裝問題)

插頭:簡單來說兩個的插頭各有千秋,阿思翠的插頭是真心小,而且上放之後因為是直插,所以不存在任何遮擋,dnk目測更多的是為了便於直推,所以用的l插,會略大,在某家的放上,因為標配的那根對錄線插頭過分淫蕩,使用起來比較惱火,so這個算平局麼?

馬甲部分總結:我好像在打太極,其實塞子這個東西個人主觀怨念太深,真心不能靠我這個腹黑就說誰家好誰家爛,愛誰誰吧!

原始聲音的pk:

(我可以吐糟ax60只有兩對套子,其中大號的我還捅不進去麼,於是乎用達音科的套子,居然通用,雙節套伺候著)

dnk和ax60基本已經經過接近200h的堡塞,聲音處於穩定狀態,dnk的中高頻銜接也好了很多,ax60的骨感更加突出!

音壓&推力:在同樣的音量情況下,dn1000需要比ax60多大概5%左右的音量輸出才能達到和ax60同樣的音量,我可以推論為dn1000比ax60更吃推力麼?同時ax60的量感會比dnk多!

聽感:dn1000屬於小清新範兒的,會很討耳朵的喜歡,音色偏冷,低頻相比中高頻,會弱一點;ax60聲音就屬於骨感的豐腴,低頻和高頻的骨感會很明顯,音色偏暖,中頻明顯會有一點內凹的感腳;

凹凸凹凸對比:(真心不想用分數衡量,但真的有時候還是需要點分數)

高頻量感:dnk 3.5分 ax60 5.0分

高頻延伸:dnk 4.5分 ax60 5.0分

中頻量感:dnk 4.5分 ax60 4.0分

中頻延伸:dnk 4.5分 ax60 4.0分

低頻量感:dnk 2.5分 ax60 4.0分

低頻延伸:dnk 3.0分 ax60 4.5分

聲場對比:dnk 3.5分 ax60 4.5分

聲音量感:dnk 4.0分 ax60 5.0分

如果你看完了以上一堆數字之後覺得dnk被ax60完爆,那麼我可以說你想錯了,在上週本來該是這篇腦殘文面世的時候,我在**家和三個好**share圈鐵,一耳朵會發現在兩端的骨感和量感上ax60明顯有優勢,但是其中乙個好**卻對dnk喜愛有加,而且在發文的時候這貨已經有了dnk。

女聲:dnk直推之下的優勢是任何女聲都是通吃,聲音走向偏細膩,口水齒音到現在依然有,因為結構的問題,高頻動鐵部分的齒音目測還會堅挺很長一段時間,在現有的裝置下雖然高頻略微偏薄,但是卻正是因為這種略微偏薄的小清新範更讓聲音顯得細膩;ax60直推之下的女聲可以說很雜食,也可以說略杯具,同乙個歌手因為曲風的問題所展現出的聲音因為略凹的中頻會讓人聲靠後,但華麗的高頻會彌補一點,比如蔡琴和孫燕姿的歌會聽得很爽;

男聲:ax60的男聲通透度上還是因為中頻的原因,人聲會不靠前,就會更突出**部分的情感,人聲方面因為ax60比較好的低頻表現,會讓歌曲整體顯得很耐聽,這也是在之前ax60評測中所提到過的;dnk的聲音還是主要體現在細膩上,因為dnk的冷聲範兒,低頻的量感偏少,更多的是把人聲的線條感刻畫出來,**部分的表現相對略弱;男聲方面ax60和dnk所走的路完全不同,主要是看使用者自己的主觀聽感更趨向於那個部分了!

rock&roll:我真的沒有找事兒,這個東西dnk比ax60要弱很多,主要是低頻方面的表現相對更清淡,背景**部分不夠突出。

古典**:這個古典**的範湊可能會太大,但是我自己一般就是各種大小提琴奏鳴曲,獨奏曲,和像貝九這樣的東西,還有像民樂類的東西,不過民樂類的更多的還是喜歡古琴琵琶這一類的東西;dnk對於古典**的詮釋蓋世會集中在**線條感上,其實某廠商之前拿出了自駕的塞子和dnk的曲線對比,告訴我說dnk的高頻失真很嚴重,但是真正聽到了耳朵以後,也就是曲線的問題了,也許真的曲線上、真實的存在了失真,但是聽到耳朵裡,你會覺得這個聲音不奇怪啊,反而會很抓耳朵啊,所謂的失真還滿好聽的啊!比如致愛麗絲裡的樂器表現就很舒服,線條感清晰,每個樂器的聲音都會很好的展現出來,但是聲場發面估計是低頻偏少的結果導致了邊界感很弱,聲場的形狀不是很明顯,誰讓人家dnk是走的小清新呢,低頻雖然偏弱,但是中頻相當紮實,所以小提琴會顯得very相當的很毒;dnk的古典更適合是放鬆一下,感覺下抓人的樂器如何毒;ax60的聲音整體是那種很飽滿的感覺,聲音會顯得很嚴謹,這貨不單能聽流行聽得很爽,也能古典,而且中篇略弱的劣勢好像在古典**上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劣勢沒了!

如果dnk更多的是對於器材線條的刻畫,那麼ax60更多的是給人一種拳拳到肉的感覺,高頻部分會把弦樂表現得相當的華麗,低頻量感上的優勢會讓聲音的整體空間感得到了很好的展現,弦樂的腔體共鳴那種感覺可以不誇張的說有那麼點點箱子的感覺;在古典這個表現上,確實ax60會比dnk更規整、更嚴謹、跟好聽!

為了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進行聲音的比對,於是,turbo和森韻px-m1同時出場讓ax60和dnk輪。

turbo+

turbo+ax60合體後的古典可以用享受兒子來形容,有那麼些箱子的味道,gain2&3+eq1的模式下,gain部分+2和+3的卻別就是中頻豐滿度的差別,比如琴聲散發出來的一根線條上所擴散出來的部分的多與少,+2相對更平和,+3會把細節撐得很開!上放後ax60原本不小的聲場會被進一步拉大,但是又不會顯得很空泛,細節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就像之前說到的那種箱子味,中頻被往前提了很多,基本屬於流行古典通殺的塞子!rock型別的就建議gain1+eq1足矣,當然低頻控請像leefeng大頭頭同志的cb+3看齊!

turbo+dnk gain2+eq3的組合可能更適合於dnk的感腳,低頻被完完全全的拉回來了,整個塞子感覺像被重塑過一樣,不再小清新,聲音中性偏暖,聲音很人頭,貼耳度更高,聲音之前如果說是線條感明顯,那麼現在可以說這貨已經是有骨有肉的了,人聲部分更突出,再回歸到古典部分,聲音的骨感出來了,如果之前還是以刻畫器材線條為主,那麼現在更多的是出現了**的感情部分;rock的話已經可以聽了,而且比之前好狠多!

turbo下的dnk沒有被ax60所完爆,因為本身調音上的差別,在turbo之下,ax60所帶來的是更寬鬆的聽感,更飽滿的樂感,dnk本身細膩的風格換來的是更豐滿的線條,人聲更細膩。這個誰更好,就我自己而言我偏向於飽滿的ax60,因為他聲音更理性,更嚴謹;但我的朋友更喜歡dnk,因為人頭更貼近!

森韻px-m1+

px-m1+ax60 合體後會把原本偏暖的聲音往中性靠,聲音會變得沒那麼暖,聲場相比原來有較大的提公升,再加上px-m1的原本調音就是針對聲場和中高頻部分為主,ax60的聲音會在保持原有量感的基礎上更多的對**線條感的刻畫,但是這個量感又不會像turbo來得那麼的猛,特別是聽某些古典樂曲的時候這種感覺更為清晰,刺激性沒有turbo那麼強;rock會讓ax60變得更脆,感覺中頻凸凸凸的,來得更帶感;人聲方面,在搭配px-m1之後,感覺ax60的調音居然會變得像是dnk的低頻補完版,原本很豐富的低頻再加上突出的中頻,人聲的線條會很豐滿;

px-m1+dnk 合體後的聲音,原本略微有些偏薄的高頻,會得到很好的補完,不過低頻方面的量依然還是少了點,中頻沒話說,其實本來dnk的中頻部分就比ax60好點,這個搭配下,古典**的線條感,細節完全體現了出來,但是聲音的邊界感依然很薄弱;rock用dnk比ax60還要脆,勉強可以聽一下,實在是太脆了!人聲方面的改善會略弱一點,沒有搭配turbo來得那麼順暢,會暴露出塞子中高頻是來自於鐵的弱點,就是有點脆,有點薄的感覺,但是線條感沒得說;

可玩度分析報告:

ax60:ax60的可玩度最主要體現在了可換導管技術上之前一直再說,沒有詳細說明,這次用了單耳輪流差,和一耳乙個導管的玩法,得出的結論很有意思,如果選用中心露出部分少的,低頻量感要少一些,但是高頻會更突出;但是如果用沒有中心開口的那只(其實這只是圈開口的,華麗的高頻會變成順滑的低頻,高頻部分少了那麼點刺激的感覺,反而顯得整體的聲音會更加的耐聽,低頻的烘托會更好,而且中頻略凹的感覺會有改善,人聲會靠前一些,在減少了追求音壓素質之後換來了更好的聽感,不管古典還是人聲,聽感會有明顯的改觀!

dnk:dnk的外套算是對使用者體驗的一種新嘗試,在導管上套上金屬圈,可以讓各種套子進入耳朵後獲得更好的音壓和聽感,同時很好的解決的各種奇葩耳菊形狀所引發的漏音等等效果,再加上出色的配件,n種套子供君選擇!

聲音總結:

我又要開始打太極了,兩款塞子採用了不同的單元和設計結構再加上不同的調音,讓兩款塞子的圈鐵共性變得有點無法去比較,比如ax60有很飽滿的資訊量,聲音偏暖,能帶來較好的樂感,只是為了協調圈鐵的銜接問題對中頻做了一點犧牲,但是在上放後都能很好的解決;再來說說dnk,ax60的聲音是熱情大氣,那麼dnk的聲音就是細膩溫柔,之前對於dnk的聲音我一直在用小清新這個詞,放棄了一點低頻的量感部分,讓聲音的線條感更為明確,同事把聲音細膩的刻畫了出來;

對比總結:

我真的是來吐糟的,不管dnk也好ax60也好,作為乙個國產品牌,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圈鐵,也許有人看見了**差異極其巨大,就覺得肯定誰會把誰幹趴下,但是真的沒人趴下,兩個品牌的兩個產品選用了不同的調音風格,據說dnk之前的內測也是惡評如潮,跟ax60內測時候的**負能量我覺得估計是不相上下的感腳。但是他們放下了身段聽取了內測各位燒友的建議,做出了乙個完成度相對較高的聲音,我不討論誰更好,因為正如我之前**聚會有人喜歡dnk有人喜歡ax60一樣,所以你們覺得兩個完全不同調音的塞子,就算**上有差距,那也是因為塞子本身開發等等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不過我對於阿思翠2300的定價還是表示亞歷山卓,如果開賣後能在2000以下還是很不錯的,再來表揚下dnk的白菜,至少這是非山寨廠商的第一枚出來的圈鐵,**還如此的平易近人,最後請帶上你自己的耳朵去試試,不要看了些所謂的大神的神作,馬上掏腰包去買這個裡面也包括我的,只有自己的耳朵聽到的才是最真實的,我真不是發燒友,我是隔壁路過打醬油的,另外腹黑一下,貴圈真亂!這兩天微博上真的是歡樂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