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樓站1號風亭及3號出入口開挖支護專項施工方案 1

2022-12-27 03:06:02 字數 4279 閱讀 1036

烏魯木齊軌道交通一號線工程

專案總工:

專案經理:

中鐵四局集團****

烏魯木齊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08標段專案經理部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烏魯木齊軌道交通一號線工程

八樓站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開挖支護專項施工方案

檔案編號:wlmqdt-tj08-blz1hfdj3hcrkjksgfa-

版本號:a版

修改狀態:0

發放編號:

編制:複核:

審核:批准:

有效狀態:

中鐵四局集團****

烏魯木齊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08標段專案經理部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1)《地鐵設計規範》(gb50157-2013);

(2)八樓站附屬結構(四)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圍護結構施工圖紙;

(3)《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299-2003);

(4)《建築基坑工程技術規程》(jgj 120-2012);

(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bj 18-2012);

(6)《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5-2001);

(7)《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

(8)《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範》(gb 50308-2008);

(9)《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 50009-2012);

(10)《水電水利工程預應力錨索施工規範》(dl/t 5083-2004);

(11)烏魯木齊城市軌道交通土建08標總體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12)八樓站岩土工程勘察報告;

(13)本單位在地鐵施工中的類似工程經驗;

(14)施工調查資料。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各項方針和政策,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程式。

(2)嚴格執行有關設計、施工規範,遵循建築施工工藝及其技術規律、堅持合理的施工程式和規律。

(3)在充分理解施工圖紙及現場條件的基礎上採用安全、先進、合理、經濟、可行的施工方案。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確保施工安全,努力縮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4)應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合理計畫,統籌安排,突出重點,控制關鍵工作,實現均衡生產,連續施工。

(5)堅持優化技術方案,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確保施工質量。

(6)科學規劃施工場地,保證施工全過程對環境破壞最小、占用場地最少,並有較周密的環境保護措施。

(7)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烏魯木齊市文明施工的要求進行,加強施工管理,確保施工質量,保證現場施工安全、文明施工,保護環境,保證職工身體健康。

本方案適用於烏魯木齊軌道交通一號線工程八樓站附屬結構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開挖及支護施工。

八樓站一號線車站為明暗挖結合車站,暗挖段為地下雙層島式站台車站,明挖段為地下四層島式站台車站。一號線車站共設定4個出入口,乙個消防疏散通道,2組風亭及2個商業出入口。八樓站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位於八樓站暗挖車站小里程端,於新醫路南側設定。

1號風道為地下三層框架結構,緊急疏散樓梯(區域性3層)與1號風道結構合建,1號風道結構長度為66.0m,寬度為11.3m,基坑深度為20.

83m頂板覆土3.28m。3號出入口伴1號風道而建,於1號風道西側及南側設定,分兩級提公升,敞口段面向東側。

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位置如圖2.1-1所示。

圖2.1-1 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結構縱剖面圖

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基坑長66.7m,淨空寬度18~22.8m,基坑深度20.

83m。圍護結構採用鑽孔灌注樁+鋼支撐、錨索(杆)結合的支護體系;圍護樁採用φ800@1500mm鑽孔灌注樁,入巖嵌固深度約為3.0~6.

6m。圍護樁樁頂設定1000×1000mm鋼筋混凝土冠梁,冠梁頂設定300mm厚的c30鋼筋混凝土擋土牆(實際高度高出外側地面300mm),主筋向下錨入冠梁混凝土內。基坑開挖支護施工時,樁間採用掛φ8@150×150mm鋼筋網及c25噴砼找平,鋼筋網搭接長度≥200mm。

基坑小里程端的內支撐體系除第一道斜撐採用800×900mm混凝土支撐外,其餘內支撐均採用φ609mm×16mm鋼管支撐,共3道鋼管支撐。基坑大里程端採用錨索支護,基坑北側(鄰近主體一側)採用2道錨索支護和一道錨桿支護,縱向採用一樁一錨,間距為1500mm、角度為10°、錨固體直徑200mm;其餘部位採用4道錨索支護,縱向採用一樁一錨、間距為1500mm、角度為15°、錨固體直徑200mm。錨筋採用5根φs17.

8的鋼絞線。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基坑支護形式平面圖如圖2.2-1所示,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基坑支護形式斷面圖如圖2.

2-2所示

圖2.2-1 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基坑支護形式平面示意圖

圖2.2-2 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基坑支護形式縱斷面示意圖

八樓站1號風道及3號號出入口開挖計畫開工日期2023年7月1日,施工完成日期2023年1月31日,歷時215天。

(1)附屬結構按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進行耐久性設計,相應結構可靠度理論的設計基準期為50年。

(2)附屬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一級,相應的主體結構構造重要性係數,γ0=1.1。在人防和**荷載作用下,相應的結構構件重要性係數γ0=1.

0。主體構件是指附屬結構頂板底板、側牆、梁、柱及基礎結構等。附屬結構內部附屬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相應的結構構件重要性係數γ0=1.

0。臨時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相應的結構構件重要性係數γ0=1.0。

臨時結構是指暗挖初期支護結構,明挖基坑支護結構等。

(3)附屬結構的抗震設防類別為重點設防類(乙類),**作用按8度設防。結構的抗震等級按2級考慮採取措施。地下結構與地面建築物合建時,其抗震等級應與上部建築物抗震等級一致。

(4)附屬結構設計按六級人防的抗力標準進行驗算,並採取相應的構造措施。

(5)結構構件在一般環境條件下裂縫控制等級為**,最大裂縫寬度限值w:迎土面w≤0.2mm,背土面w≤0.

3mm。當計及**或人防等偶然荷載作用時,不驗算結構構件的裂縫寬度。

(6)結構設計應按最不利地下水位情況進行抗浮穩定驗算。在不考慮結構側壁摩阻力時,其抗浮安全係數不得小於1.05。

當適當考慮結構側壁摩阻力時,其抗浮安全係數不得小於1.15。當結構抗浮穩定性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採取相應的工程處理措施。

(7)明挖法基坑的安全等級為一級,地面最大沉降量為≤0.15%h (h為基坑深度),且小於30mm;最大水平位移≤0.2%h,且小於30mm。警戒值為0.7倍的控制值。

八樓站1號風道及3號出入口場地內主要地層由沖積、洪積河床堆積形成的第四系全新統-晚更新統圓礫、卵石及下伏的侏羅系泥岩、砂岩構成,地表廣泛分布人工素填土和雜填土,在卵礫石層中區域性分布透鏡體狀黏質粉土、粉土和粉細砂。各岩土(石)分層及其特徵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統(q4):

人工填土層(q ):廣泛覆蓋於城區及其附近地表、道路表面等,為人類活動所致。

①-1雜填土:雜色,稍密,稍溼~溼,以碎石、磚渣、建築垃圾為主,區域性含生活垃圾、粘性土、樹根等,土質不均勻。該層廣泛分布,層厚0.

2~8.0m,平均層厚3.4m,層底標高812.

13~805.05m。重型動力觸探擊數n63.

5=16~45擊,平均值28擊

①-3 卵石填土:雜色,稍密~中密,溼~飽和,級配較差,一般粒徑約20~40mm,最大粒徑約200mm,含建築垃圾、磚塊等雜物、土質不均勻。該層廣泛分布,層厚0.

2~8m,平均層厚2.1m,層底標高811.74~804.

4m,重型動力觸探擊數n63.5=12~41擊,平均值21擊。

(2)第四系衝、洪積層(q4al+pl):

②-3粉質黏土:褐黃色~灰黃色,溼,可塑~硬塑,含雲母、薑石、氧化鐵碎石,區域性夾粘土薄層,幹強度較高,韌性較好。該層呈透鏡體分布。

層厚0.7~10.5m,平均層厚2.

5m,層底標高791.83~806.26m。

標準貫入試驗擊數n=6~25擊,平均值14擊。

②-10卵石:雜色,稍溼~飽和,稍密~中密,礫徑約在30-80mm左右,卵石顆粒呈亞圓形,級配良好,成分以砂岩、灰岩為主,含量約佔總質量的60%~80%,余為雜粒砂及粉黏粒充填。該層普遍分布,層厚1.

2~18.2m,平均層厚10.2m,層底標高807.

16~789.78m。重型動力觸探擊數n63.

5=16~78擊,平均值31擊。

(3)侏羅系基岩層(j):

根據現場調查以及收集資料,本車站基岩主要由侏羅系泥岩、砂岩組成,岩層產狀:330~350°∠60~75°,岩體型別呈層狀結構,砂岩和泥岩呈互層狀分布,節理裂隙較為發育。

⑤-1-2強風化泥岩:黑灰色~青灰色,泥質結構,層狀構造,泥質膠結,岩芯比較破碎,岩芯採取率約50~65%,呈碎塊狀,區域性有短柱狀,裂隙發育,鎚擊聲啞。該層分布廣泛。

重型動力觸探擊數n63.5=23~83擊,平均值49擊,屬極軟岩,岩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