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險原始檔登記制度

2022-12-26 08:21:04 字數 3384 閱讀 7453

北京市房山區夾括河治理工程第八標段重大

危險源登

記制度編制人

審核人審批人

江蘇省水利建設工程****

2023年8月2日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預防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或者臨時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

第三條 存在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部門,其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與監控工作。

第四條 對重大危險源存在的事故隱患以及生產經營單位在安全生產方面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均有權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相關部門舉報。

第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等有關標準和****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對本單位下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進行辨識,屬於重大危險源的,應當進行登記,並建立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檔案。

(一)罐區(貯罐);

(二)庫區(庫);

(三)生產場所;

第六條 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

(二)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

(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四)重大危險源監控檢查表;

(五)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方案;

(六)重大危險源報表。

第七條專案部應當每月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組織進行一次安全評估。

第八條安全評估工作可以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具有國家規定資格條件的安全評估人員進行,也可以委託具備國家規定資質條件的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工作結束後,應當出具《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應當資料準確,內容完整,建議措施具體可行,結論客觀公正。

第九條《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

(二)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情況;

(三)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四)可能發生的事故種類及嚴重程度;

(五)重大危險源等級;

(六)防範事故的對策措施;

(七)應急救援預案的評價;

(八)評估結論與建議等。

第十條 在與重大危險源相關的生產過程、材料、工藝、裝置、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安全評估,並將《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及時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按照重大危險源的種類和能量在意外狀態下可能發生事故的最嚴重後果,重大危險源分為以下四級:

(一)一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事故的;

(二)二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三)**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四)四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重大危險源的具體等級認定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執行。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每年3月31日前,填寫《重大危險源報表》,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對新產生的重大危險源,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對已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核銷。

第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成立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責任制度,明確所屬各部門和有關人員對重大危險源日常安全管理與監控職責,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第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或主要負責人、個人經營的投資人應當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所需資金的投入。

第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使其全面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緊急情況下應當採取的應急措施。

第十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將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措施,特別是避險方法書面告知相關單位和人員。

第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定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並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對有關裝置、設施的安全管理。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重大危險源中的工藝引數、危險物質進行定期檢測,對重要的裝置、設施進行經常性的檢測、檢驗,並做好檢測、檢驗記錄。

第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況和防護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做好檢查記錄,並按季度將檢查情況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十九條

對存在事故隱患的重大危險源,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立即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須採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並及時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並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及周邊環境概況;

(二)應急機構人員及其職責;

(三)危險辯識與評價;

(四)應急裝置與設施;

(五)應急能力評價與資源;

(六)應急響應、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七)事故應急程式與行動方案;

(八)事故後的恢復與程式;

(九)培訓與演練。

第二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方案和演練計畫,每兩年進行一次實戰演練或模擬演練,並於演練10日前通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二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重大危險源監控系統和資訊管理系統,對重大危險源實施分級監控,並對各類資訊實施動態管理。

第二十三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專項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情況;

(二)預防生產安全事故措施落實情況;

(三)重大危險源的登記建檔情況;

(四)重大危險源的安全評估、檢測、監控情況;

(五)重大危險源裝置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情況;

(六)重大危險源現場安全警示標誌設定情況;

(七)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情況;

(八)應急救援組織建設和人員配備情況;

(九)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工作情況;

(十)應急救援器材、裝置的配備及維護、保養情況;

(十一)重大危險源日常管理情況;

(十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七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責令生產經營單位立即排除。在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從危險區域撤出作業人員,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隱患排除後,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同意,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

第二十八條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相關部在監督檢查中,應當相互配合、互通情況,並幫助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實施有效的管理與監控。

重大危險原始檔應當包括下列檔案

重大危險原始檔應當包括下列檔案 資料 一 辨識 分級記錄 1 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記錄 1 基本概念 1 重大危險源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 加工 使用或貯存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2 單元 指乙個 套 生產裝置 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乙個工廠的且邊緣距離小於500m...

重大危險源登記表

序號危險源 活動 工序 部位 潛在的危險 時態 狀態 預防控制措施 責任人廢水 油排放 如生產廢水 機組檢修 清洗裝置 生活汙水1工作區域 生活區 等廢水排放 機組裝置滲漏油 廢棄油等排放 機組檢修廢棄物,碳刷粉塵,2機組制動氣霧 粉塵,焊接過廠房 程有毒氣體的排放 雜訊排放 機組轉動聲 油幫浦電機...

重大危險源制度

5.3.3 重大危險源的檢查嚴格執行公司安全檢查制度和巡迴檢查制度,並做好檢查記錄。5.3.4 嚴格值班制度 公司24小時值班,夜間由生產排程負責,白天由車間當班人員負責,遇有問題及時處理 報告。5.3.5 例會制度 每月召開一次安全消防例會,針對上月存在的問題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布置下月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