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樂是讀書

2022-12-23 09:48:04 字數 3008 閱讀 2361

讀書似品茶,如喝酒,若彈琴,像下棋。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能有書讀則更是一種幸運。讀過一些關於讀書的書,發現對讀書的比喻真可謂美不勝收。

有人說讀書如交友的,一捲在手,宛若與摯友促膝談心,「書中自有**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黍」;有人稱讀書如嚼青橄欖的,苦澀之餘,齒頷留香;有人說讀書似水的,看似波瀾不驚,但流淌著的是激情,滋潤著的是心田。魯迅把讀書的樂趣比著賭鬼之愛打牌打麻將,而其兄周作人鼓吹菸鬼式的讀書:「有如抽紙菸的人,手嘴閒空,便覺無聊」,書只是一本本翻下去,如同煙一根根抽下去。

打牌與抽菸都是極容易成癮的,如果讀書也以成癮的方式成為我們的樂趣,那麼這種樂趣的淋漓酣暢和不忍釋手是不難想象的。

快樂莫過於讀書。汗牛充棟是富貴人家藏之書,書非借不能的貧士更有如飢似渴之感。而今,「四書」、「五經」之讀早已不分貴賤,自然讀書便有了更多的意味與樂趣。

閒暇時讀書,得以消遣娛樂;痛苦時讀書,得以超然解脫;煩悶時讀書,得以冷靜清醒;高興時讀書,得以享受快樂;白天裡讀書,可以使你避開干擾;夜深人靜時讀書,可以使你心神貫通、讓人悟「道」;忙裡偷閒時讀書,自然更有一種心領神會無法言喻的樂趣;最妙的是乙個人靜靜地半依在床頭秉燭夜讀,在溫柔的光線裡或品、或研,那味道則更夜雨巴山、共剪西窗之燭的意境了。孔聖人的要言妙道、莎士比亞的文采風流、達爾文的堅定執著、司馬遷的千古絕唱、曹雪芹的行雲流水、魯迅的入木三分,皆讓你感動不已、心馳神往。當你輕輕掀開書頁,就能感受到歷史的雲煙,人間的冷暖,世事的變遷,人間的妙美。

讀書讀到痴迷,沉浸其中,便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也即陶淵明詩中所說的「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讀書至此,或迷霧陡散,麗日重見;或偶有發現,茅塞頓開;或靈感突來,文思泉湧;或積年疑惑,一朝釋然。真是讀書樂,樂讀書。

古詩雲:「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讀書是一種極致。

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乙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世人不愛讀書的人可能不多。

宋代詩人尤裘是個讀書的高手,他的:「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更是把讀書的境界幾乎推向及至。

周氏兄弟兩個最淺顯的比方,恰恰道出了「讀書」的真諦。真正的讀書,必須達到境界,而一旦進入,就會感到無窮的樂趣。

讀書有什麼目的?《禮記》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歸結起來,也就成了儒家八訓: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練就一身「修齊治平的內功,承載「內聖外王」的道路,治國平天下只是極個別人的事。對於更多的人而言,天下事,必作於細。

確實,我們的讀書往往為「功名」所累,金榜題名,十年寒窗,因而過於嚴肅、正經,甚至隆重。南宋大儒朱熹先生將「隆重的讀書」從娃娃抓起,曾訓誡:「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整齊頓放。

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犯規的,逃不了立壁角挨打手心。至於「囊螢映雪」、「懸梁刺骨」過於認真和殘酷了。

但作為乙個平凡的人,能夠堅持每天抽出時間來讀讀書,這種韌勁便是難能可貴的。

讀書確實應當始於精神的內省,必須能夠發現自己的淺薄與無知,必須能夠看到自己的迷茫與虛弱,必須能夠覺察自己的狹隘與偏執,甚至必須能夠感知自身人性的弱點,與慾望膨脹而滋生的浮躁。讀書,當致力於完整人格的塑造;讀書,當關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織;讀書,當學會理性思維與浪漫思維的共融;讀書,當成為民族復興的助推劑。但我們不能因此背上包袱讀書。

有人把讀書的人分成四種:第一種,讀書人好比計時的沙漏,讀書像注沙,注進去,又漏出來,到頭來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第二種,讀書人像海綿,什麼都吸收,擠一擠,流出來的東西原封不動,甚至還髒了些;第三種,讀書人像濾

豆漿的布袋,豆漿都流走了,留下來的只有豆渣;第四種,讀書人像寶石礦床的勞工,用心分辨,把礦渣甩在一旁,只要寶石。是的,讀書應該做第四種讀者,肯下工夫,「用心分辨」,以期獲得知識的寶石。讀書「用心分辨」,意在告訴人們讀書必須重視思辨。

古人云:布衣暖,菜根香,還是讀書滋味長。只要用心去讀,就有好滋味。

好書如佳茗,如美食,其味無窮。朱自清大師也雲: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

」這濃密的滋味就是書味,讀書之味,但要慢慢咀嚼,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滋味。讀那些成套的全集或叢書,類似於吃西式大餐或滿漢全席;讀簡便的袖珍本,則猶如隨意小吃或街頭點心;讀《史記》,如飲烈性茅台;讀杜詩,似陳年佳釀;讀武俠**,好比嚼紅燒大塊肉;讀名家隨筆,就像啜清蒸鯽魚湯。書中滋味無限,不同的人能讀出不同的滋味。

誠然,讀書不能浮躁,且忌一曝十寒,更不能「讀死書」,盡信書不如無書,應批判地讀。作家賈平凹先生曾說過:好書總是斜倚著門框或站著看完的。

有些青年讀《紅樓夢》、《金瓶梅》等,意淫眾玉調情之事,讀現代作品《廢都》更是狐疑鬼猜小白框所省略的內容。從不深刻地去挖掘一些深刻的實質,這未免有些極為庸俗化了。很多讀者特別熱衷於去讀那些所謂用「下半身寫作」的所謂作家的作品。

同樣一本書,不同的讀書、不同心理去讀,受益也不盡相同,年輕的我們理應吸其精華、去其糟粕。並自覺地抵制一些不良文化的侵蝕。當然,個別從商業寫作的作家其為文過於草率、庸俗,應該是予以批評的。

人生一樂是讀書,有書為伴心甘甜,但現在很多人確實是沒有時間讀書。據稱,現在一些領導幹部也沒有時間與精力讀書,忙著哩。忙什麼?

有道是「上午圍著車子轉,下午圍著桌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打麻將牌也是忙乎著的一項。為了啟發勸戒他們培養讀書嗜好,不妨順著魯迅先生的思路作一點引伸,不知可否:讀書如赴饕餮大宴,讀書如吼卡拉ok,讀書如舞三步四步魯迅還說,時間是擠出了的,我把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讀書學習啦!

這些大師都在「擠」,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擠」呢?

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慰。讀書,能知曉人生之難,體味天地之大,寂寞時不孤獨,受苦而不悲,受創而不餒,受寵而不驚,如閒雲野鶴,保持著一種雍容雅怡、瀟灑達觀的境界。讀書樂、樂讀書,此乃人生一大享受。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書本本身沒有多麼了不起,而是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現世和現實,你還有追求,還在奮鬥,你還有不滿,你還在尋找另一種可能,另一種生活方式。我讀書為的就是為了不遇到我不想遇到的人。讀書,是為了成為乙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鍛鍊與不鍛鍊的人,隔一天看,沒有任何區別 隔乙個月看,差異甚微 但是...

人生得一知己是種幸福

人生得一知己是種幸福 摘錄 乙個人也許能有很多朋友 卻一定不會有很多真正的知己 知己是能夠在心靈上相通 能夠相互了解相互敬慕的人 知己是能夠相互體諒 以心相悅 以心相伴的人 真正的知己不一定是夫妻 也不是能整天相互廝守的人 他們可能近在咫尺 也可能會相隔遙遠 他們相互想念時不一定會告訴對方 但一定在...

沉默是一種意念 人生感悟

沉默,似乎與這個張揚的時代,格格不入。如今,我們有太多發聲的渠道,因此忽略了沉默的魅力。其實,沉默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多時候,沉默是為人處世最聰明的策略。沉默,並非一言不發,也非無言至上,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三思而後言。夸夸其談,滔滔不絕,喋喋不休,常常會欲速則不達,而沉默卻可以應對無從解釋 也無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