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馳談投資 有很多悶聲發財的人

2022-12-19 18:18:01 字數 5270 閱讀 1098

[免責條款:本站發展的宗旨是成為價值投資者共同交流、共同學習、共同研究的專業價值投資平台,凡依據這些文章資料和資料進行操作所造成的一切後果請投資者自行承擔,均與本站無關。投資者應負責獨立核實資料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完整性。

]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很難說哪一條路更好,但是經過這麼多年摸索出來的、以我們的心態和能力可以做到的,還是價值投資。你看絕大多數的**經理,出差到哪兒打**要問的是第一件事就是**漲跌。這種生活已經漸漸離我們遠去,這樣賺錢太辛苦了,不是我們的追求。

巴菲特在很多場合說過,學**投資根本不需要上大學,投資其實就是對一些最基本的人生道理的認識,很容易掌握。可是巴菲特又說,大眾從來沒有過向價值投資靠攏的趨勢。價值投資的方法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

我們一開始沒有刻意去模仿巴菲特,而是自己在摸索怎樣投資成功的機會更大。後來發現和巴菲特本人、和其他做投資成功的人,想法基本一樣,就是做任何乙個投資,先不要考慮贏,先要考慮會不會輸。很多人都沒有這個心態,做決策的時候只想賺錢,只要有這種心態的人,我感覺還沒有入價值投資的門。

有幾本研究巴菲特的書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我整天看的有三本,一是《巴菲特如是說》,講他關於生活、愛情的一些「語錄」,小小的一本書;二是《巴菲特怎麼選擇成長股》,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他為什麼能賺錢,股價為什麼會漲,要把對複利的認識和這個結合起來運用;三是《巴菲特的投資組合》,我覺得這是最核心的一本,這本書發行量不是很大。就這幾本書,把他怎麼賺錢全部講出來了,好像把他的財富密碼都公開一樣。這些書其實也就闡明了兩個觀念,一是講複利的時間價值,二是講集中持股。

概括起來就一句話,非常簡單,就是在便宜的時候買進乙個好公司,然後長期持有。

投資的最高境界就是充分理解了真理。巴菲特充分理解了這個世界的變化,而且他起步早,活得長,用了50多年來做價值投資,複利乘以足夠長的時間,就等於鉅額財富。巴菲特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很早就發現了價值投資這個真理,然後堅持用一生來實踐。

巴菲特在投資上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的定力——他要是有一天不嚴格按自己定下的鐵律做,現在擁有的財富可能一百億美元都不到。複利的增長就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這是數學。巴菲特是嚴格按照價值投資的思路,就是在便宜的時候找乙個特別好的公司,買進去,長期堅持這樣做。

方法很簡單,但

是真正能夠做到的人非常少,因為**市場每天的**實在太多。好多人也知道應該怎麼賺錢,但他們就是覺得那個太慢,總想投機一下賺一大把,完了以後再來做價值投資,大多數人都有這種小聰明。

假設真有乙個「巴菲特俱樂部」,這些人都相信價值投資,但是投資的品種也不會一樣,芒格和巴菲特的投資就不一樣,只有一些是重合的,但是大家都賺錢。這就是個人能力所限造成的。比如我們漏掉了一些上游產業**的投資機會,因為上游很難看到。

不過我們弄不懂就不做,做就要翻幾倍出來。投資還是很難琢磨的一件事情,它是乙個綜合的能力,我們選了一些好公司,也漏掉了很多。但是就像巴菲特說的,不怕漏,只怕錯。

原來計算機行業一直是ibm,誰會想到有戴爾出來。你反過來想想,當初搞電腦的有多少,看上去都差不多。比如消費類裡邊一講到蘇寧電器(002024)、國美電器(覺得這個應該是中國的bestbuy,甚至沃爾瑪。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美國有多少搞零售的,又有哪一家的股價像沃爾瑪三四十年一直增長達到上千倍的?所以說,同樣型別的企業,對投資人的回報可以相差十萬八千里。我要表達的意思是,外表看起來相似的一些事,很多人馬上就往最好的可能上邊靠了。

合適的價位總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出現。你能否做好價值投資,一是你相信不相信這句話,二是你有沒有這種耐心。巴菲特2023年曾退出市場,到2023年**跌到遍地是**才回來。

但這期間,正好經歷了美國**最瘋狂的階段。在他關閉了**以後,**瘋狂持續了將近4年才落幕。如果誰也能做到這一點,就離巴菲特不遠了,至少是方法上。

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做不到這一點。你掌握了愈簡單的道理,你對世界的理解越準確。巴菲特有兩句話,就是他的公理:

第一不輸錢;第二記住第一條。實際上就是一條:不輸錢。

不輸錢是什麼概念?就是常勝將軍。很多人覺得這太保守,失去了很多的機會,不願意等。

但如果你從2023年等到2023年,隨便買個萬科、招行,收益就是一倍。可如果你不等,就很可能套在裡面。當然,我們肯定漏掉很多機會,但是有的機會根本就無從把握。

拿我們來說,從b股出來以後,2023年到2023年基本都在等,幾乎不操作。如果沒有充分理解價值投資的精髓就會很痛苦,但是理解了也就沒什麼,因為錢只要不少,機會總是有的,比匆匆忙忙操作套在裡面好很多。但是很多人總覺得機會不能放過,總覺得應該買點什麼。

巴菲特也曾經投了近百**票,但如果把最成功的十幾個去掉之後就沒有什麼了。最賺錢的還是可口可樂、吉利、華盛頓郵報、運通、富國銀行等,就對這六七個公司的集中投資為他賺了近300億美元。還有最近浮出水面的沙特王子阿勒瓦利德,他也投了很多**,但最主要就是花旗銀行這一筆投資讓他成功的——他投資花旗銀行,持有了將近16年。

還有日本的首富系山英太郎,他的做法也不謀而合,就是投資幾個日本**市場的龍頭股。這些人超越市場的方法就是集中投資。

同樣的道理在實業界也一樣,你去看看全球500強里有幾個是搞多元化投資的,一百年來碩果僅存的幾乎只有乙個通用電氣。萬科專注做房地產,***就搞乙個遊戲,李彥巨集就搞乙個搜尋,都很成功。就像巴菲特的集中投資一樣,也就投了十幾個大藍籌,足以成就他的財富。

反過來說有多少炒家能終成大贏家?

乙個人去賣雞蛋,手上提20個籃子,每乙個籃子放乙個雞蛋,那才是危險,萬一拎不好都掉了;不如把乙個籃子的提手做結實,可以裝滿滿一籃子雞蛋。

招行現在每年賺四五十個億,10年之後每年賺四五百億,這個不是做不到的。它的信用卡越發越多,開的網點越來越多,管理越來越有水平,這都是看得到的。怎麼看企業呢?

一是看老闆怎麼樣;二看這個企業有沒有東西在街上賣;還有就是三句話能不能把這個企業說清楚。你看萬科就是蓋房子,茅台就是造酒,一句話就說清楚了。但那些搞多元化的,你弄不清他們在搞什麼。

我們現在的思路是,只投在行業中處於第一位的優秀企業,比如我們認為金蝶比用友優秀,赤灣比鹽田港優秀,這個第一是指綜合競爭力,不一定是市場占有率第一。另外,就是找到一種明顯便宜的東西,我們理解了它,就買下來。這種機會每隔幾年就會在二級市場出現一次,非常有規律。

這樣的**,往往是要等幾年,然後一口氣賺幾倍,再等幾年,平均下來每年20%多,看你能不能堅持拿著。對估值偏高的優秀公司,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等它跌到便宜的時候再出手。

要講銀行股,應該就投招行,它不是最大,但講成長性它是最好的。我經常到處走走、看看,以看市場為主,不是微觀地盯著某乙個企業、乙個點的調研。我發現招行的網點還少得很。

好多中小城市都沒有,這正是它的機會。我也有實業,自己做實業才能直觀地感覺到擴張的速度,原來不做以為有好多水分,自己做了才知道確實可能有超出想象的擴張速度。

買了就放著,跟巴菲特買中石油一樣,人家1塊多買的,到9塊也不動,再掉到7塊5他也不會動,可能再等10年8年又到幾十塊了,這一筆投資十幾年就賺了幾十倍,有什麼是比這個更好的投資?

有人說兩三年內招行可以看到50元,這是不是太瘋狂?兩三年到50元肯定是高估了。但是市場存在趨勢的強化,這不是價值投資的東西,一旦市場認同這個了,就會像美國的「漂亮50」一樣,所有的好公司都被高估到60倍pe,這樣一算三年之後到50塊完全有可能。

業績每年有30%的成長就夠了,關鍵是pe能到多少,對於這個問題,做投機的人比我有經驗。假如你問我現在買招行嗎?我不建議買。

從投機出發進行考慮應該買,我自己都相信有可能到50塊,現在買還有幾倍呢,但這可能是虛幻的,是根據10次、8次的投機經驗。做價值投資的人應該是在很低的價錢、幾塊錢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品種了,所以我現在也不會賣,不會賣就可能等到50塊。至於現在的錢,我可以做其他投資,所以說100%保險就是這樣的,超額的收益能賺到就賺。

現在我發現投資裡面的最高境界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理解了真理,接近了真理,遇到了真理。巴菲特充分理解了這個世界的變化,他起得早,活得長,用了差不多50年來做價值投資,成就了財富的奇蹟。巴菲特最成功,因為他很早就遇到了真理,並且用一生來堅持。

索羅斯賺的是快錢,他的**叫量子**,物理學的量子是什麼概念?最核心的一條就是測不准。索羅斯說真理只能證偽,不能證實,世界不可認知,但是你能接近它。

索羅斯接近了真理,所以他也賺了錢,但是他的思想沒有巴菲特那麼偉大,巴菲特已經遇到真理,而索羅斯是接近真理。

索羅斯理解了人性。索羅斯知道人從恐懼到貪婪再到恐懼,每隔幾年就是乙個迴圈。這就是對**的把握。**往**,漲到不合理,是怎麼發生發展的,他對這個過程有很透徹的認識。

市場的波動其實根源於人性,對人性的理解和利用,是另一種賺錢方法。人性的變化很緩慢。整個生物世界經歷了上億年的演化,人類文明才幾千年,幾千年裡要把不好的東西淨化掉,這個過程是很慢的。

就拿**在荷蘭誕生之後的這400年來說,人的貪婪和恐懼沒有任何變化,都是看見跌就害怕、看見漲就蠢蠢欲動,過幾年就乙個輪迴。這個波動很簡單,如果用pe的高低來設定乙個區間,低的時候是10倍甚至幾倍的pe,高的時候是30倍到60倍的pe,400年來,股價永遠在這兩條線之間波動。你掌握了這個規律,再加上足夠的耐心,就可以賺大錢。

總的來說,就是以投資的心態**好公司**。買的時候10倍pe,賣的時候也是10倍pe,但是如果到賣出那年公司業績翻番了,那時候就賺一倍了。但是市場瘋狂起來,也可能賣到30倍pe,結果就賺了3倍。

我們很多投資都是這樣,當初買的時候只要求不輸,並沒想著要賺多少,結果以這種心態買的**往往都賺很多。因為賣的時候市場平均pe變高了,熱鬧的牛市給了我們額外的收益。

像巴菲特自己有的**買了以後都有更低的**。但是像剛才說的,他老在等,老有錢,再低再買,所以就創造了更多財富。後面一筆錢買得更低,漲上來之後賺得更多。

但這個時候,你要相信你的基本判斷沒有錯,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好多人一套住,就對原來的判斷失去了信心,擔心自己是不是看走眼了。你永遠不要相信市場跌下去就再也漲不起來,也永遠不要相信市場漲了就永遠不會掉,要有這種冷靜的心態。

400年的波動規律都給了人們發財的機會,只不過每次高低會有一點不同。你在賺錢後賣了,再漲一些,都沒關係。除非是神仙,不可能賣到最高點。

你只要在高pe區間賣掉都對,然後就乙個字「等」,當然這個等的時間是很長的,要耐得住寂寞。

我對牛市熊市以pe來的定義,牛市就是市場平均pe不斷變大的過程;熊市就是pe不斷變小。

這一次從年初漲到現在一直沒有停,今年算第一年,一般牛市總有兩三年,

這個過程中pe越來越高,風險越來越大,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因為是估值在漲,所以大家都賺錢,就算公司業績不變,但估值從15倍變成30倍,股價就漲一倍,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是笑眯眯的。當然這不算是價值投資,而是利用市場趨勢來賺錢,是一種投機理論。

芒格說,人生不要把自己撐得太滿,撐太滿是要破的,意思就是說,把目標定得太高,什麼時候你都會覺得不知足。當你把目標降低的時候,你會很快樂,這是他的人生觀,也是他的投資觀。如果我們的目標就是不輸,賺個幾倍還不滿意嗎?

錢是賺不完的。中國也有一句話叫「知足者常樂」,我們就算是財富知足者吧。

我覺得這個市場裡邊真的是臥虎藏龍,有很多悶聲發財的人你不知道,他們的方法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價值投資。很多人不會被市場發現,都在茫茫人海裡悄悄地賺錢。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你的心態首先要平靜,心態平靜離成功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