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群免疫和豬場疫苗應用

2022-12-19 03:18:06 字數 3521 閱讀 7593

近些年我國養豬業取得了重大發展,產業模式正處於深刻的變化之中,集約化、規模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健康養殖、肉品安全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養豬業發展面臨土地、環保、糧食、品種、人員等諸多難題與挑戰,產業利潤也隨著供求關係的變化而動盪。但是不得不承認,疫病仍是制約豬場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

近幾年高致病性藍耳病、豬呼吸道病症候群給豬場帶來重大威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一切都提示我們,依靠**疾病來保正豬群健康往往為時已晚,很多情況下甚至無能為力。如何在現代化、集約化養殖條件下維持健康生產?

如何在動態、開放的市場中獲取利潤並保持豬場競爭力?毫無疑問,免疫預防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芷規模化養殖體系下,只有加強科學和系統的免疫預防、增強生物安全體系、提高飼養管

理水平才是真正的解決方案。

本文將就豬群免疫和豬場疫苗應用的相關主題做一綜述,並就當前主要疾病的

免疫方案進行**。

一、疫苗免疫的目的

免疫的目的是通過給健康動物接種一定量的微生物(比如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啟用動物的防禦體系,使被接種的動物在以後受到同種病原感染時,免疫系統能迅速有效地產生免疫反應,清除病原或減輕受病原攻擊時疾病的嚴重程度。因此,

免疫接種是為了建立動物的主動抵抗力,防止動物發病,而不是阻止感染。

二、免疫反應的型別

豬體接觸外來病原後會產生免疫反應,為便於理解,通常將免疫反應分為以下

3種型別。1.體液免疫

體液免疫是指動物接觸病原後,病原刺激機體的淋巴細胞產生抗體,主要是igg和igm。這些抗體通常能夠通過特定的免疫學方法如凝集試驗、elisa、免疫螢光試驗等進行定性或定量測定。抗體能夠對侵入機體屏障系統的病原產生抵抗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抗體雖然能夠通過血清學方法進行檢測,但是並不代表機體的保護水平。病原的種類不同,抗體產生的時間也存在較大差異。通常情況下,接種疫苗或田間感染後2 3周即可產生抗體,但有些病原感染產生抗體則非常緩慢,比如肺炎支原體感染後要4~6週才可能檢測到抗體。

母豬分娩後其初乳中含有高滴度的

igg和igm抗體。

2.黏膜免疫

黏膜免疫又稱為區域性免疫,腸道、產道、呼吸道以及乳腺表面等處黏膜形成物理性屏障,阻止動物被感染;黏膜表面底層的淋巴細胞能夠分泌抗體slga,與吸附於黏膜表面的微生物發生反應。因此,黏膜免疫在對吸附於機體黏膜的病原的免疫預防中起重要作用,如黏附於腸道表面的大腸桿菌、胞內勞森菌、流行性腹瀉病毒、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和經呼吸道傳播的偽狂犬病病毒等。黏膜免疫的抗體水平通常不

能直接通過血清學方法進行檢測。

3.細胞免疫

細胞免疫可能是機體免疫系統中抵抗病原最有效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對於某些病原感染,如藍耳病病毒感染、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尤為重要。細胞免疫往往需要幾

周的時間才能達到峰值,通過常規的血清學方法無法進行檢測。

三、母源抗體

了解豬的母源抗體對於我們理解和實施豬群免疫非常重要,因為與人的免疫系統不同的是,豬的迴圈抗體如igg、igm不能通過胎盤直接由母體傳遞給胎兒,因此

新生胎兒對任何病原的侵襲都非常敏感。

母豬的初乳中通常含有高滴度的母源抗體,仔豬在出生後12~24小時能夠完整吸收這些抗體。在母豬分娩前進行疫苗注射能夠提高特定病原的抗體滴度,使仔豬得到更好的保護。母豬產前免疫的目的是為了提供更高滴度的母源抗體保護仔豬,而不是為了保護母豬。

母源抗體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如果受到病原的攻擊則消失更快。雖然母豬可為新生仔豬提供母源抗體,但是母源抗體的保護時間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這些因素包括母豬的泌乳能力,仔豬吸取母源抗體的數量、日

齡,母源抗體的滴度,仔豬所受的病原感染壓力以及病原的種類等。

母源抗體能夠干擾仔豬對注射疫苗的免疫應答。比如豬瘟疫苗的免疫很大程度上受母源抗體干擾,如果母源抗體水平較高,4週齡前免疫豬瘟疫苗通常出現免疫失敗;豬細小病毒母源抗體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甚至在6月齡前注射細小病毒病疫苗也會受到干擾。而對於以引起細胞免疫為主的疫苗,母源抗體的干擾作用要小很多,比如肺炎支原體疫苗。

在制定免疫程式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當然,最好能定期監測母源抗體水平以選擇合適的免疫時機,仔豬的免疫並非越早越好。

四、疫苗免疫的保護目標

雖然田間豬群會接種相應的疫苗,但是不同疫苗的保護目標是不同的,這也是

我們制定免疫程式和選擇免疫時機時應充分考慮的,通常包括以下幾種。1.保護注射疫苗的動物本身,如豬支原體肺炎疫苗、回腸炎疫苗;』

2.通過免疫母豬保護胎兒,如細小病毒癀疫苗、乙型腦炎疫苗;3.通過免疫母豬產生母源抗體保護仔豬,如大腸桿菌病疫苗、梭菌病疫苗、萎

縮性鼻炎疫苗、副豬嗜血桿菌病疫苗、傳染性胃腸炎一流行性腹瀉疫苗;

4.既保護母豬也保護仔豬,如偽狂犬病疫苗、豬瘟疫苗。

五、疫苗的型別

根據疫苗中病原的存活狀態以及物理形態可將疫苗分為不同的型別。

1.活苗

活苗也稱弱毒疫苗,其中包含的病原體可以在體內複製。疫苗最初**於非致病性病原體或者是強毒力病原體經緻弱後製備,如藍耳病弱毒疫苗是強毒經細胞傳代致弱而成,豬瘟弱毒疫苗是強毒經兔體傳代致弱而成。通常活苗的免疫原性強於滅活苗,活苗能夠刺激機體產生區域性免疫,類似於自然感染。

但是活苗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可能從注苗動物傳播給未注苗動物;另外活苗在田間使用時可能毒力返強從而致病,比如人們就對藍耳病活苗安全性表示擔心。但通常情況下,商品化疫

苗在註冊上市前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毒力返強試驗以保證其安全性。

2.滅活苗

滅活苗又稱死苗,其中包含一定劑量的完整病原體,或病原體的某個部分或病原體產生的毒素。由於其中的病原體已經失活,因此,注射疫苗後不會導致發病,雖然某些時候毒素可能會產生一些副反應,但通常不會有病原毒力返強或散播病原

的風險。

3.疫苗佐劑

商品化疫苗中除了病原微生物之外,還包含非特異性的免疫刺激物,即佐劑。佐劑的種類包括氫氧化鋁、礦物油、維生素e、多聚合成樹脂、左旋咪唑、蜂膠等,這些物質注射到豬體內後不同程度地刺激免疫系統,當然不同佐劑對注射部位的區域性反應也各不相同。液態佐劑通常包括水性佐劑、油性佐劑、水包油佐劑(包含抗原

成分的油滴懸浮於水中)、油包水佐劑(包含抗原成分的水滴懸浮於油中)。

佐劑的選擇取決於疫苗的種類和特定疾病的防控要求。由於不同的微生物的抗原性大相徑庭,因此對佐劑的要求也不同,比如細小病毒有極強的抗原性,其免疫力將持續很長時間,對佐劑無特殊要求;豬瘟病毒、偽狂犬病病毒通常也無需特殊佐劑,生理鹽水稀釋疫苗抗原後即可注射;而豬肺炎支原體免疫原性很弱,田間感染和發病程序也非常緩慢,如果沒有佐劑輔助,其免疫刺激作用相當微弱,因此對佐劑的要求也更高,通常需要特殊佐劑甚至是復合或多重佐劑來提高抗原的緩釋作

用並增強豬體非特異性免疫力。

活苗通常以凍乾的形式儲存,使用時需要用特定溶液重新溶解,因其溶解後很快失活,所以溶解後要立即使用,而滅活苗則可開啟回溫後直接注射。滅活苗只能儲存

在2℃~8℃ ,不可冷凍。

六、疫苗使用方法

注射通常可採用皮下或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可以在頸部或後軀,但是基於肉品安全和屠宰定級的考慮,較多採取頸部注射;注射時注意不要注射到脂肪層。皮下注射部位在耳部與頭部連線部位皮下,採用較短的針頭(15~20公釐)。肌肉注射時採用耳根後部肌肉深層接種,根據豬的體重選擇不同長度的針頭,仔豬用l5公釐,

母豬用40公釐。

對於群體使用的口服疫苗,應注意保持疫苗的活性。如果使用活疫苗(如胞內勞森菌),水中的一些消毒劑(如氯)可使疫苗失活,此時應採用無消毒劑的水。

豬的免疫程式

2養豬場要始終貫徹防重於治的方針,建立嚴格的防疫制度。為確保養豬獲得好的效益,在對豬場 圈舍經常消毒的基礎上,還必須搞好以下免疫程式 後備豬的免疫 後備豬在配種前1個月,經產母豬在斷奶後要接種如下疫苗 1 豬瘟疫苗,每頭4頭份 2 豬丹毒 豬肺疫二聯苗,每頭1頭份 3 豬乙型腦炎疫苗,每頭1頭份 4...

豬群中咬鬥現象如何預防

輯 養豬場豬咬鬥現象發生的原因 飼養密度過大。豬互相接觸和衝突的機率也大 學養豬加右邊的扣 活動受到限制 學養豬加右邊的扣 是發生咬鬥現象的誘因。另外 學養豬加右邊的扣 豬有群序行為 學養豬加右上角的扣 對豬進行分群後 學養豬加右上角的扣 起初會相互撕咬 學養豬加右上角的扣 然後按體質的強弱建立明顯...

春節期間豬場應嚴格管理豬群

春節臨近,大寒將至。又到豬腹瀉和 更多養豬知識,請單擊右側更多養豬技術 口蹄疫氾濫時,這是中國的傳統佳節,閤家團圓是中國人不可磨滅的情愫,原本辛勞一年的人們坐在火爐前談天說地,那是何等愜意 更多養豬知識,請單擊右側更多養豬技術 的事,冰天雪地也實在沒有其它事可做!但對我來說,養豬人最重要的管理水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