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之道

2022-12-06 11:39:06 字數 5237 閱讀 7440

1友誼第一,

2以禮相待,

3與人為善,

4和藹可親,

5不卑不亢,

6充滿自信,

7善於溝通,

8一視同仁,

9換位思考,

10助人為樂,

11諒解寬容,

12以誠待人,

13拾金不昧,

14遵紀守法,

15謙虛謹慎,

16掌握分寸,

17遵重慣例,

18通情達理,

19尊老愛幼,

20不忘故人,

21寬巨集大量,

22仗義疏財,

23見義勇為,

24感恩報恩,

25互利共贏,

26安不忘危,

27韜光養晦,

28讚揚他人,

29講究方法,

30善始善終,

31講文明,

32不發怒,

33不貪婪,

34不嫉妒,

35守信用,

36和為貴。

1、友誼第一:指看重友誼,把人們在交往活動中產生的一種特殊情感,即在交往活動中來自雙向關係的情感、雙方共同凝結的情感,看成最重要的,放在首位。我們說,友誼第一立意明確,首先抱著友好的態度待人,並希望進一步友好往來。

2、以禮相待:是指用應有的禮節接待。禮貌待人,是待人的最好方法。

對人要講究禮貌,講究禮尚往來,古人說叫「懂禮數」。別人對你有禮貌,你就要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應對方。不僅要有禮貌,衣著也要得體,還有行禮、握手、招手、鼓掌等也都要有所講究。

這就是說,要注重禮貌、禮儀 。俗話說「尊敬別人,才能讓人尊敬。」「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3、與人為善 :指善意幫助人。與人為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待人處事時,以友好、善良的心態對待別人。這也說明乙個人的心理素質。

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提出「君輕民重」的思想。其中包含要求所有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

待人要以善意,做事要做善事,不能因善小而不為。當然,有時好心待人而沒有好結果,但不能因此而灰心。因為「與人為善」本身不要求回報。

此外,與人為善貴在堅持。就是說,乙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不容易。

4、和藹可親 :指乙個人的修養很好,態度溫和、容易接近。它是待人的最好的態度,需要好的心態。

我們待人處事時,對人要態度溫和,讓人感到容易接近,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笑臉相迎、主動熱情。能夠做到笑臉相迎、主動熱情不僅是一種性格,也是一種素質。俗話說:

成功是從微笑開始的;要學會營造快樂 ;學會輕鬆愉快地解決難題。

可見和藹可親主要是態度問題,這裡不是對別人的要求,是要求你自己去做,是對你自己的要求,要見行動的,要做到的。我們在這裡推崇待人處事時和藹可親的態度,學會笑臉相迎、主動熱情。這就表明了我們的一種態度。

和藹可親也是把快樂傳遞給人們。世上沒有絕對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樂的心。人生短暫,與其事事張弓拔弩,不如「幽默它一把」,換個和藹可親的方式。

我們鄙視沒有禮貌、不通人情、六親不認等那些做法和行徑。

6、充滿自信:是信心十足、積極向上、快樂進取的意思。充滿自信是一種好的心態。是待人處事需要做好的心理準備。

在日常工作中,你需要與自己的上級、下級、相關部門,尤其是你的客戶進行各種不同層次的溝通。如果有良好的溝通,辦起事來就暢行無阻。然而,許多人是由於沒有自信,溝通不當或缺少溝通,結果不可避免地延誤工作、失去機會。

另外,誰都願意選擇像樣的朋友,免不了要和比自己強的人打交道,甚至跟最有名氣的人交朋友,這就要求你有一定的膽識,敢於接近大人物;人們在創業時,或步入社會開展工作,也會與各種型別的人打交道,那就要有一定的膽量、自信,不能膽怯、自卑。

要想充滿自信與人溝通和交往,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因為人與人的性格差異很大。我們說存在決定意識,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生活,會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每個人都應了解自己的性格優勢與不足。

尤其是青少年人,要學會揚長避短,這有助於形成自己獨特的自信心。

人最了解的莫過於自己了。然而「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

」能夠正確地、客觀地看待自己,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說,人有自知之明,才可能充滿自信。而只有充滿自信,才能勇於與人溝通和交往,完成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事業。

所以,能夠正確地、客觀地看待自己非常重要,是充滿自信的前提。

其實,人都是不斷變化的,人的發展目標,也在時時發生變化。我們需要不斷地更新知識、不斷地完善自己、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的認識,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完美、更自信。

7、善於溝通:溝通是乙個雙向的過程,是待人處事最重要的環節。善於溝通強調的是與人溝通的方式、方法要運用自如。

這說明你是否掌握了與人溝通的基本技巧和能力,也反映了你的智慧型和聰明,有智慧型,反應迅速、靈活。即古人所說的「智」和「敏」。人們相互溝通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要正確地闡述和表達自己要傳達的資訊,不要給別人以錯誤的印象。根據有關學者研究表明,在人們聊天、談話的時候,語言(講話內容)和聲音、語調和外表(動作和表情)佔全部印象的90%以上 。因此,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學會使用你的眼睛,與人溝通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其次,學會使用你的面部和雙手。你與人談話的過程中,實際上你的臉和手一直都在發出訊號。

第三,學會使用你的肢體語言。總之,恰當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語音、語調,並貼切地加強語氣,能夠正確地闡述和表達自己要傳達的資訊。2.要善於傾聽和理解別人、對方的意思、想法。

對於客戶或者對方的需求、期望,恰恰都是由你「聽」來的。3.雙方能夠交流互動起來,進行下去,還要善於觀察對方、詢問對方,特別是提出恰當的問題,注重溝通的方式和技巧 。你的態度也十分重要。

你不謙卑,就不能夠被別人接納。不被別人接納你就無法與別人進一步溝通。

8、一視同仁:是指對人、對朋友同樣看待、不分厚薄。我們的朋友有近有遠,有的聯絡密切些,有的聯絡少一些,這都是人之常情。

朋友的性格、愛好、能力、學識,以及和你自身的各方面特點的結合程度是不一樣的,合的來的,自然就親近些。我們講的一視同仁,是他們在人格上,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我們國家,每個公民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格尊嚴受到法律保護。

包括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正直公平等,都是對這一點講的。所以我們對朋友不應該厚此薄彼、另眼看待,要同樣看待、不分厚薄,堅持平等原則,這樣公平合理。一視同仁是對朋友的基本態度。

9、換位思考 :就站在對方的位置想問題。其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可能雙方或多方之間並沒有溝通,或沒有條件溝通,但我們也要想到對方或者說想到別人的利益。例如,你家裡的音響聲音大,就可能影響別人休息。這就需要換位思考,替別人想一想。

這不需要找人家去溝通,自己去做就行了。

行為科學認為人有五種需要 。在與人交往時,要了解他的需要是什麼?因為我們面對的朋友多種多樣,性格各異 ,要善解人意 。

其實,換位思考也好,善解人意也好,不需要複雜化,就是簡簡單單、自自然然,看看自己的心,然後按照它告訴你的去做,用心就好,自然就好。

10、助人為樂 :指樂於幫助別人,或者說把幫助別人當做樂事。也有人說,助人為樂是指幫助人就是快樂,就會有快樂的回報。

助人為樂無疑是一種美德。有人認為是最基本的傳統美德,表現了一種精神。有人認為:

助人為樂不僅是一種美德,助人是快樂之本,助人是人格昇華的標誌。**之美就是一種助人為樂。它們都含有奉獻精神,不計報酬、不講條件,是我們要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

有的企業已將「**之美」的行為,作為企業的一項永續經營的事業來看 ,認為每一位職工都要掌握。助人要從日常小事做起,不要因為是小事就不去做了。俗話說: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現代化建設、和諧社會都需要助人為樂的精神。

11、諒解寬容:人與人之間少不了諒解,諒解是理解的乙個方面,表現為體諒、容納、接受,也是一種寬容。我國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寬容的解釋是:

「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大英百科全書》 解釋為:允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他自己或被普遍接受的方針或觀點持有耐心而不帶偏見的容忍。

」 諒解是一種愛護、一種體貼、一種寬容、一種理解。

寬容是人類最本質的美德。孔子認為: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是『恕』 。

「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擁有一顆寬容、忍讓的心,凡事用寬廣的胸懷去坦然面對,包容別人的失誤,改正自己的錯誤,生活才會更輕鬆。

12、以誠待人:是誠心實意地對待別人;就是以誠懇、誠實 、誠意對待別人。竭誠相待、真誠待人、以誠相待、誠懇待人等都是這個意思。

是指待人的一種態度。以誠待人最基本的就是對人講真話。萬不得已不能講真話時,也不要講假話,最好講明原因,讓人家諒解。

當然有時候還需要「善意的謊言」。善意的慌言往往能挽回很多東西,這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以誠待人的關鍵是誠實,誠實是做人的一種美德,需要好的心態。

重要的還是要真誠,以心換心。

13、拾金不昧 :是指拾到東西,或者各種貴重物品,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拾金不昧需要良好的心態才能做到。

14. 遵紀守法:這是原則問題,無論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堅持原則。是否遵紀守法,表現了乙個人的原則性是否強。遵紀守法也是對公民的基本要求,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15、謙虛謹慎:是做人的態度,即不驕傲自滿,不吹噓自己,不誇張抬高自己。謙虛謹慎是做人最樸實的作風,需要好的心態。

謙虛謹慎也是我們提倡的做人的優良傳統。「謙虛謹慎、不驕不躁 」。謙虛謹慎的人有自知之明,會聞過則喜 。

16、掌握分寸:指說話或做事掌握的尺度、界限適當、恰好,沒有過分之處、恰到好處。我們幹什麼事都要掌握分寸。能否掌握好分寸,可以看出乙個人的水平和能力。

掌握分寸有幾條要注意:辦事的場合;與人交往的時間;自己的行為舉止,穿著打扮;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各個宗教信仰。幾個「不講」:

挑撥是非的話不講,即不講閒話;侮辱人的話不講;發牢騷的話不講;埋怨人的話不講;讓人煩惱的事不講;不知道的事不講。還有幾個「不問」:能勾起別人痛苦回憶的事,能不問就不要問;關係到別人隱私的話不要問。

幾個不談:時間不恰當不談;氣氛不恰當不談;物件不恰當不談。辦事要有理、有力、有節(節制,就是要適可而止)。

17、遵重慣例 :是說要了解待人處事的通常方法、習慣做法並加以遵守。

18、通情達理 :通情達理就是指說話、做事很講道理、順應情理。這是人們交往的一般常識,需要好的心態。

反應的是乙個人的素質和道德水平。通情達理就要講究人情,以理服人。講究什麼人情?

就是以事實為根據的人情世故。以什麼理服人?就是相信科學道理,用科學道理說服人。

待人處事應該通情達理,講究正義、責任、正直、公平。

19、尊老愛幼:即尊敬長輩、愛護晚輩,形容人的品德良好、慈善,有同情心、有愛心。尊老愛幼是最基本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美德。但是,在社會上還有許多違反這種基本道德的做法。甚至於有些不得不用法律手段來約束 。

例如,在現在的婚姻法中,就有關於尊老愛幼的規定。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和美德。

為人處事的道理

a不要在同事面前說別的同事,因為你們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不要在上司面前詆毀同事,因為上司遠遠比你聰明。不要在同事面前表達對上司的不滿,因為這是他最好表達忠誠的機會。不要在更高的上司面前投訴直接上司,因為他們合作的利益遠遠大過同你。總之,別在辦公室耍小聰明,最忌諱搶別人的事。b不要 異,因為一舉一動...

為人處事的名言警句

1.節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丹麥 2.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3.飽時省一口,餓時得一斗 4.細水長流,遇災不愁 5.省下菸酒錢,急難免求人 6.有荒節約度荒,天荒節約備荒 7.好處安身,苦處用錢 8.精打細算夠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難 9.年年有儲存,荒年不荒人 10.奢侈的必然後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

為人處事的談話技巧

與領導相處是一種本事!更是一種藝術!談話最少要拍得不卑不亢,不露山不露水,又要哄得皇帝高興才是本領!韋少爺也是有人格的,不能太低三下四奴顏婢膝,讓皇帝瞧不起。平等原則,不唯唯諾諾!拿破崙對善於奉承的人很反感,這一點為很多人都知道。有乙個聰明的士兵卻來到拿破崙面前說 將軍,您最不喜歡聽奉承話,您是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