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壽山先生學術思想及正骨經驗簡介

2022-11-26 03:27:04 字數 3878 閱讀 8149

先師劉壽山先生,字泉,北京人,生於清末,卒於2023年初夏。先生幼年隨舅父學針灸,19歲拜文佩亭老先生為師.口傳心授繼承文老先生正骨經驗,並且舍醫藥濟貧於勞動人民。

解放後.在黨的中醫政策感召下曾與朱格一先生合作創辦正骨講習所,桃李滿園。2023年受聘於北京中醫學院,任附屬醫院骨科主任,為發揚祖國醫學,勤奮鑽研,對筋骨損傷學術造詣較深。

以培養新中醫為己任,盡心盡力毫不保留,將自己畢生臨床經驗傳授於後,曾發表「中醫簡明傷科學」及「劉壽山正骨經驗」專著。今就先生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結合我們的粗淺體會述其梗概,以茲緬懷。

一、對筋骨、氣血的認識

劉壽山先生認為人體骨骼分明硬骨、軟骨及額外骨,並指出明硬骨204塊,軟骨64塊,除顱骨和軀若干骨骼與現今解剖數目有差異外,其四肢骨則基本一致。從到目前為止所掌握的有關中醫骨傷科學骨骼資料來看,先生的認識還是比較系統而完整的。

人體筋道總數為485道。在脊柱、四肢各大關節及手足等部位均有「伸、屈、力、通」四種筋道,它們相互協同起著支援和運動的作用。對其筋的認識為連繫骨與關節的纖維韌帶和關節囊組織,以及以關節為樞扭,以骨骼為支架起著槓桿作用的肌肉、肌健或筋膜而言。

對於筋道的命名是按其部位和作用而名之,機體的任何運動都不是單一一塊肌肉作用的結果,而是數塊肌肉協同合作完成統一的乙個動作,「伸、屈、力、通筋道」形象地描述了骨與關節在運動中內、外平衡而協調的相互關係。先生對人體氣血的認識是「老年人筋骨枯乾,氣血衰敗,中年人筋骨足壯,氣血和平;少年人筋骨綿軟,氣血充足。」損傷後在**時應辨證論治。

還認為氣血在人體中迴圈往復,「氣與血兩者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筋骨之損傷必及於氣血,故此**筋骨損傷,調理氣血則為首要。

二、對筋骨損傷的**見解

筋骨扳傷原因分為跌打、僕墜、壓砸、撞碰之直接暴力;及神截、閃挫、服擰、躊趾之間接暴力,兩者均可造成骨折、脫骸和傷筋等損害。先生對骨折、脫箭和傷筋的**以正骨手法、固定、用藥和調養為基本**原則。而在整個**過程中強調手法的重要性,提出「七分手法,三分藥」,其手法的運用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可謂達到了爐火純青境地,且要求他的學生掌握手法的基本技能要純熟,「一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而且要「心手相應」,「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為手法。

」對骨折的整復,運用接骨八法,即推、拿、續、整、接、掐、把、託。脫肋的復位用上骸八法施以提、端、娜、正、屈、挺、扣、捏。而傷筋則採用治筋八法戮、拔、捻、揮、歸、合、順、散。

手法共列為廿四法,臨證之時,辨證識相,靈活運用。手法的操作要穩、準、敏捷,用力均勻巧妙,動作協調連貫,外柔內剛,剛柔相濟,切忌粗暴。要達到這樣高的水平,除熟練掌握手法墓本功外,先生要求須多臨證,勤操作,積累經驗方能得心應手,然後「治自多效"。

其接骨之時是筋骨並重的,指出「傷骨必傷筋」,骨折斷端重疊,、筋肉俱已收縮,欲對其位,必先巧力拔神,使斷端分離,而後捺正。先生常說「拔不開接不上。」雖語言通俗淺顯,但指導臨床意義頗深。

在**脫骸時,上骸八法的運用,先生突出一「摘」字,亦即「欲合先離」之意。脫骸後骨端離開骨案,多被筋肉收縮而「鎖」在異常位置,運用八法提端挪正,屈挺扣捏,將骨頭「摘出」以「解鎖」,方能歸案。傷筋是臨症最常見損傷。

人體各部位筋肉可發生不同程度損傷,亦是骨折或脫骸後的必然併發症。先生認為單純傷筋根據受傷原因分為戳傷、神傷、扭傷、掀傷、閃挫傷、躇傷和蹄傷等。依臨床症狀及病理表現又可分為筋粗、筋硬、筋僵、筋攣、筋縮、筋聚、筋錯、筋轉和筋斷數種。

傷筋雖較骨折、脫骸傷情為輕,但**時往往不如骨折或脫骸易於迅速收效,特別是有些急性傷筋,由於失治或治不得法而轉成慢性者,常常經久不癒,所以有「寧治十個骨折,不治乙個脫骸,寧治十個脫箭,不治乙個傷筋」的說法。先生認方『筋喜柔不喜剛」,所以**傷筋時,手法應柔韌和緩,「外柔內剛,」切不可粗暴生搬硬拉,力量應由輕逐漸加重,使感覺由淺入深,而患者並不感到**疼痛之苦。

先生在外治法與內治法中重視氣血方面的辨證論治,認為老年人氣血衰敗,筋骨枯乾,骨骼中鈣質成份增多,骨皮質變薄,骨小梁疏鬆,輕微外傷即可造成骨折,且粉碎者多見,對老年人骨折的**手法應輕巧,拔伸牽引力量不宜過大,又因其筋肉鬆弛,收縮無力,若拔伸力量過大反而適得其反。骨折也不必強求完全對位,以免造成更多損傷,而影響氣血和骨折癒合。而中年人氣血和平,筋骨足壯,骨骼粗大,筋肉強而有力。

骨折整復時應大力拔伸以克服筋肉收縮的張力,方能使骨折端重疊及嵌入得到矯正。青少年因其氣血充足,筋骨綿軟,骨骼中膠質較多生長較快,故手法整復時間應越早越好,不應拖延,手法用力尤其須要靈巧。

在內治法中對男、婦、老、幼、壯、弱、虛、實;體力或腦力勞動者治之有別。治傷時人有三等之論,即中年男人、壯人、老婦人、體力勞動者治為頭等;少年人、實人治為二等;老年男人、虛人、腦力勞動者治為三等。其中老婦人與壯人相同,因其血經已止,氣血歸於四肢,故此足壯。

辨證施治時有傷氣和傷血之分,傷血者「有癖血停積,或為亡血過多」,血與氣兩者不可分割,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故傷氣必傷血,傷血亦必傷及氣,其結果是氣滯血潦,故在八綱辨證中,活血與理氣兼顧。

損傷初期以癖痛為主要症狀,藥物**則以祛疲止痛為主,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先生在上肢損傷中加桂枝、薑黃;下肢加川牛夕、五加皮;胸脅損傷疲痛用復元活血湯為主,另加積殼、廣鬱金。兼氣滯作痛者則用和營止捅湯。傷後大便秘結,輕者用加減蘇子桃仁湯;重者用桃仁承氣湯。

損傷中期**以和營止痛,接骨續筋或舒筋溫絡為法,除骨折用接骨紫金丹外,血虛可配合使用生血補髓湯;氣虛配合和營止痛湯;氣血俱虛以補氣養血湯為主。損傷後期筋骨未能完全修復.肢體活動遠不能完全自如,需養氣血,培肝腎,強筋壯骨,酌情選用補腎壯筋湯(或丸散劑)。

若骨折後期,滑精夢遺者,先生認為「影響骨折癒合」,因「腎主骨」,骨傷必剋腎之緣故,急當固腎澀精,用金鎖固精丸。

在損傷後期肢體的**過程中,先生經驗需要騰洗藥騰洗傷處,以溫經通絡,活血散潦,接骨續筋。方劑組成:當歸、羌活、紅花、白芷、防風、制乳香、制沒藥、骨碎補、續斷、宣木瓜、透骨草、川椒共十二味。

另隨部位及證狀加減,手部加桂枝、郁李仁;足部黃柏、茄根;腿部牛夕、虎骨;腰部杜仲、桑寄生:胸部鬱金、茵陳;右肋陳皮、積殼:左肋桅子、降香;肩部川芍、片薑黃;骨折加土鱉蟲、自然銅;兼風寒者加厚朴、肉桂:

理氣加蔥頭、天仙藤;舒筋加芙蓉葉、金果欖。上諸藥各等分,共為粗末,加入白酒一兩拌勻,分裝兩個布袋內縫妥,放入蒸籠內,蒸熱後輪換敷在傷處,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時,其藥力由表及裡,由皮而肉.

而血、而筋、而骨地逐層傳入,通達於傷處。

先生在正骨學術中是以人的整體觀點出發.指導臨床實踐,效果良好。

三、重視練功的重要性

我國傳統醫學的功能鍛練,源於古代導引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認識到導引。練功有行氣活血、強筋壯骨之作用。古代醫書多有記述,如唐代《千金要方》、《理傷續斷秘方》;明代《跌打損傷妙方》及清代《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都有練功**的術勢與步驟。

先生自幼酷愛國術,對內家拳八卦有較深研究,摸索出一套較為完整而又實用的練功術勢.並應用於筋骨損傷的**及調養之中.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與調養措施,按其部位在醫者指導下循序漸進地自主活動。

例如:軀幹部位:哪吒探海勢;犀牛望月勢;金獅搖頭勢;風擺荷葉勢;兩手攀足勢;浪裡蕩舟勢:

搖頭擺尾勢;鯉魚打挺勢。上肢部位:順水推舟勢:

仙人推碑勢;單手托天勢;野馬分鬃勢:車輪環轉勢;大鵬展翅勢:蠍子爬牆勢;抓空增力勢;仙人搖扇勢;單、雙手託雲撥霧勢下肢部位:

蹬空增力勢;墜舉千斤勢;白鶴搖膝勢;倒掖九牛勢。這些術勢在促進損傷肢體功能恢復中確有較好效果。

先生畢生致力於正骨臨床實踐,在醫療實踐中對待患者如親人,不分男女、老幼.從診斷到**都是一絲不苟。骨傷科患者多為體力勞動者,在勞動中受傷,患者往往是一身油泥一身汗水,先生從不怕髒和累,滿腔熱情地嚴肅認真地為患者作**、行固定。

先生總是**有患者,那裡就是診室,何時有病人就醫就何時**,走到那裡治到那裡,甚至在路旁都在為患者施術**,因此深受廣大群眾的信任和愛戴。在學術思想上無門戶之見.贊成中西醫互相取長補短,主張採用中醫之所長,結合現代醫學之診療技術,更精確地了解和掌握病情.

做到診斷明確,**恰當.效果良好先生兩格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中醫診療技術的同時.掌握現代醫學科學知識,期待骨傷科學術在醫學領域中發揮更大作用先生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很豐富.

我們學業淺陋,體會不深.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敬希同志們指正。